揭秘政治多选题最全套路拉开跟对手差距!

摘要:考研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政治拉分全在选择题,而选择题的拉分全在多选题。俗话说:单选靠记忆,多选靠技巧。想要在多选上取得好成绩,光靠记忆知识点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做题技巧加以辅助!要想在政治上和对手拉开差距,快来看看吧。

政治中分析题(50分)是很难拉开差距,一般都是30分的平均分。多选题之所以这么难,因为「多选或者少选都不得分」,稍微打个岔,2分就没了。所以政治的多选题是一定要重视的。

►第一部分考研政治基本概况

1.考研政治考查五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考查三种题型

单选(16道)、多选(17道)、分析题(5道)。

从考研政治历年考查来看,单选和材料分析题一般对大家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也不是拉开大家差距的题目,最容易拉开差距的是多选题,可以说多选做的好那政治必然考的好。

3.多选题号

马原:1~4(单选)、17~20(多选)、34(分析题)

毛中特:5~8(单选)、21~25(多选)、35(分析题)

史纲:9~10(单选)、26~29(多选)、36(分析题)

思修:11~14(单选)、30~31(多选)、37(分析题)

形势与当代:15~16(单选)、32~33(多选)、38(分析题)

►第二部分(主体)多选题确保26分必杀技

多选题做的好政治必然考的好,那么今天就给大家着重讲解下多选题的解题技巧,确保多选题26分的必杀技。

一、多选题真题的答案规律

首先,多选的答案只可能存在「4选2」、「4选3」和「4选4」(全选)这三种情形,不会有第四种了。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三种情况在17道题里面是怎样一个比例分布呢?今天就带大家来研究研究……

为了能够更好得给各位小伙伴进行说明,统计了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多选题的答案分布。制成了下面这张表格:

06年政治的多选才和现在的形式一致(17-33题为多选),所以05年之前就没有统计的必要了。其实也只需要看近几年的真题答案分布就好,但为了能够有一个整理性,小编把近13年(06-18年)的真题都统计了一下。

看完是否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有木有发现:17道多选题,答案为两个选项(4选2)和答案为四个选项(全选)的数量都不是很多,答案为三个选项(4选3)是最多的,是其他题型的2倍还多!

二、多选答案分布趋势分析

(一)4选2分布规律

四选二所占题数的最大值是7(11年),次之是6(06年)。而11年背小白判断为异常数据,06年则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而政治是与时俱进的。

四选二所占题数的最小值是1(18年)、次之是2(17年),都是距离咱们最近的年份,也是最新的趋势。

19考研的趋势:4选2题数逐年减少,今年将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最多最多最多不超过5道(可能性很小);比较大可能在2~4之间。

(二)4选4分布规律

全选所占题数最大值是5,而且近3年均是;最小值是2(14年),整体偏低,并且稳定在2~5之间。

19考研趋势:全选题数近三年最大值均是5,并且也是历史最大。今年很大可能继续维持在5附近,比较大可能在4~6之间。

(三)三种情形分布比例

找到了4选2和全选,剩下的就是4选3啦。从平均值来看,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然后把平均值取整。最后得到四选二、四选三和全选三种题型的比例为 4:9:4 。

也就是说,分析历史数据,在17道多选题里面,四选二和全选的题目为4个左右,其余的全部为四选三。

(四)“4选3”答案组合永远较多

大家必须清楚17道多选题并不是不定项,因而咱们多选题答案的组合只有3种组合,4选2、4选3以及4选4。

例如,15年真题多选题有12道“4选3”、3道“4选2”、2道“4选4”;

14年真题多选题有8道“4选3”、6道“4选2”、3道“4选4”。大家从这个例子是不是可以看出咱们16年多选题是不是“4选3”的组合的答案肯定多,其他两种组合的则相对较少一点。那么咱们在做题的就可以检验一下看看自己的“4选3”的答案是不是相对较多。

(五)多选题的干扰项在18个

17道多选题,共有68个选项,从前面答案的组合可以知道,不可能全部正确,也不可能所有的答案都是“4选2”,因而干扰项不是很确定,但是通过历年真题统一了一下,做多的一年干扰项是22个,最少的一年是14个。

那么咱们就可以用一个中间值大概干扰项是18个。那么咱们在16考试的时候如果能把这18个干扰项找出来,那么咱们多选题至少能拿到26分。多选题26分是个什么概念,如果多选题能够拿到26分,那么政治试卷的卷面分肯定不低于70分,甚至更高。

三、规律使用方法

至于怎么去应用这个规律,还是有必要给大家小小的提醒一下的。在做17道多选题真题的时候,我们总会有百分百确认的答案,以及模糊不清需要去蒙一下,靠运气的答案。

做题的时候就可以「标出不确定的选项和题目」。17道多选题做完之后,我们可以花点时间统计一下:从已经确定的答案中列出(四选二,四选三,四选四,干扰项)的分布,然后根据这个分布于预测那些模棱两可的选项和题目。猜咱也要科学的猜,不能乱来不是!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蒙答案做题,下面补充几个多选选项规律,让大家配合答案规律,能更加游刃有余:

1、17~18(哲学)不可能全选;

2、22~26可能会有1~3到全选;

3、30~31(思修)中至少有一道全选,不可能是4选2;

4、32~33(时政)至少有一道全选,不可能是4选2,并且很可能是一道全选,一道4选3(如果确定32是全选,那么33是3选的概率很大)

四、干扰项的十大技巧

再好的技巧也需要坚实的实力基础,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18个干扰项呢?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

A.正确的革命道路 B.科学的指导思想

C.坚强的领导力量 D.崭新的奋斗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1.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公有制经济领导地位的确定

D.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1.(单)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2.(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4.(单)1953~1978年的25年间,我国最大的建设成就是(    )

A.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制定了两个科技长远发展规划,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单)“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这一警告是在(    )

A.抗日战争胜利之际  B.全国革命胜利前夜

C.新中国成立之际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2.(单)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2012.29)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人物范围限制

1.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

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

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E.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2.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统购统销为主体,以个体经销代销为补充

E.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3.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3、共性个性对比题

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2.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   )

A.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C.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结合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D.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4.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体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4、思维定式、瞒天过海(移花接木)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公平的关系,就要(    )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C.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2.“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5、因果关系

1.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引进外来资本,其必要性在于(    )

A.补充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B.扩大商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C.劳务输入、降低劳动力成本

D.开办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6、原则方针政策相混淆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中,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C.国家帮助 D.循序渐进

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名词划分不清楚,包含关系不明确

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2.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3.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    )

A.人身自由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

8、错误观点与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相混淆

1.“如果资本主义的死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葬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E.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2.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

A.“毕其功于一役” 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9、文字游戏

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10、“一笑而过”

A.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C.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D.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3.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冬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4.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

A.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妇女联合会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如果你复习得很好,实力很强,直接做就好,相信自己的实力。但如果相对差,做的过程中,很多都没有底,17道题目,15道都不确定,那就可以用一下这个规律。既然4选3占这么多,如果一道多选题你可能排除掉一个选项,其他不知道怎么选,不用犹豫,把剩下3个全部选上吧!这样会保证你蒙的概率最大!

THE END
0.毛泽东人生价值思想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P56)他说:人是“类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7](P46)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生价值的依据,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基于jvzquC41yy}/f||z{l/q{l0ep5o38723;514;=1e6849:=/52?34@880jznn
1.经济·政治复习·看云商品价值和社会的关系图 注意: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若其他因素不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但单位时间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jvzquC41yy}/mjsenq{e0ls1ycqft8yguv525:9:67
2.算法责任:理论证成全景画像与治理范式摘要:随着算法时代的来临,算法责任缺失与异化现象频繁出现,引发普遍的算法焦虑甚至算法危机,但目前对算法责任和算法责任治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系统性和深度都存在不足。本文从理论证成算法责任命题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出发,认为算法承载“代理者”角色是算法责任产生的认知基础,算法存在的社会嵌入、算法主体的价值迁移jvzq<84ilu4dc|x0ep5l{my1m{juat~ei1814;561v814;564;e669;6:24tj}rn
3.社区卫生健康教育通用12篇1.5社会不良因素干预 当今社会医药市场和保健品市场混乱,各种伪科学鱼龙混杂,他们往往打着保健的幌子,对居民施以小恩小惠,吸引群众参与。参与者文化素质低,往往不能辨别其科学性的真伪,被保健品商家蒙住双眼,调入伪科学的陷阱。 1.6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我国社会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余年,导致家庭传统观念改变,家庭的重心全部jvzquC41p{qg{ƒg0zwktj~3eqo5icx|gp1>98<=0jvsm
4.财务管理目标论文事业单位的科学化财务管理,不仅是单位自身与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我国各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所以其财务管理还存着如下特点:第一,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涉及的范围广,所需经费数目大。由于事业单位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单位,所以除了它自身的运营需要花费资金以外,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hwjsnk1814;5:2;743>84a7:329560jznn
5.人教版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思考: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归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也不可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而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 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因此人生价值也两方面。 ①构成---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每一个完整的个人都具有两重性,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jvzquC41j|4kkjokcqhbp7hqo1k0496:25681>f;h:i97n7dde4tj}rn
6.2015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模拟题及答案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与合法性的基础。 B. 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规则与人们的道德观念相左时,应该按照主流道德观念来处理案件。 C.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弥补法律不健全时留下的空白,弥补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 D.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谐、诚信jvzquC41yy}/7:yguv4og}4ujq}06><97;8/j}rn
7.思想政治选择题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 D.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13.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B.从社会上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jvzquC41yy}/dsieh{4dqv4jvor0:94371862B=50jznn
8.价值观的社会意义第三,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立足于整个社会,当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事情,而且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整个社会便会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jvzquC41o0ui3950eqs0c87239641=>745:/j}rn
9.幼儿德育论文范文要大力宣传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德育工作真正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德智并重,以德为先”的幼儿教育理念,重视社会价值取向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消除社会上对幼儿德育的消极心理因素,营造良好的幼儿德育氛围,努力开创幼儿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创造良好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4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