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政治》单选试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政治》单选试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看成世界本原的观点,是一种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4、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5、面对消极腐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观点 √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激辩论观点

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认识到实践 D、从实践到认识

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决定社会革命是否产生 B、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10、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是

A、自然科学 B、劳动者 √C、教育 D、经营管理

1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

√A、经济利益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冲突

C、思想观念的差别 D、生活方式的不同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开放的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A、毛**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把毛**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发展与创新

16、从社会性质上看,近代中国社会属于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8、邓**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成小康社会

19、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人人平等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 D、公平正义原则

20、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明的特点是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自主创新 D、依法治国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分配方式的是

A、经营方式 B、管理方式 √C、生产方式 D、决策方式

2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其

A、资产组成 B、经营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C、管理模式 √D、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共17大提出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

A、持续、快速、健康 B、又快又稳

C、持续、稳定、高效 √D、又好又快

24、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中共17大第一次提出的文明发展的新概念是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25、党的17大报告中,被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27、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创造性地提出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个方针主要是指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政治文明

C、一手抓政治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9、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教育 B、支持创业 C、鼓励出国 D、引进人才

3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级格局终结。自此世界格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A、单级化 √B、多级化 C、全球化 D、一体化

31、“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首先解决的是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的问题 D、港澳问题

32、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和平解放了台湾的思想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A、台湾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系由中央拨付

B、台湾回归后,所有军政大权悉委于蒋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34、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拥护祖国统一 C、拥护社会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35、解决民族的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反对大民族主义

THE END
0.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速来学考试网(www.sulaixue.com)为您整理了“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速来学考试网sulaixue.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关键字: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jvzq<84yyy4twufkzwk/exr1|lqk|l4hf1:6:?>0jvsm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第二章历年选择真题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47.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 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48.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理论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oohx2h82i3en:2;c73:=fe:76bf97fg:6e6m=f37g13jk0jvsm
2.参考资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单选题】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实践 B、物质 C、意识 D、运动 参考资料【 】 3、【单选题】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实践的 C、运动的 D、矛盾的 参考资料【 】 4、【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实践主体基本形态的是 jvzquC41dnuh0lxfp0tfv8x|dppzgmz1ctzjeuj1fgzbkux1349729575
3.上海海事大学马原多项选择题整理32.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D )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长才干 3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CD ) A.感性认识的产物 B.理性认识的产物C.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D.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7822612Ad362;4;@3jvor
4.全国2021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选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联想、想象、猜测 D.直觉、顿悟、灵感 【解析】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感性认识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jvzquC41o0pt/ƒp0eqs0|tqp|vyk1;94994ivvq
5.2021江苏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模拟题(八)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觉——知觉——表象 20.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21.感觉、知觉、表象,它们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jvzquC41yy}/l|{g0et0|trpv1847;=0jvsm
6.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A.概念B.感觉C.知觉D.推理E.表象jvzquC41yy}/pnymcq4dqv4ujkzj1A6:::=079<78fhusk995rs/j}rn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及答案7.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A.感觉 B.概念 C.知觉 D.表象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23;:529?/j}rn
8.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学科历年考试题C.状态和形式 D.源泉和动力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一次飞跃的是()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感觉到知觉 C.从认识到实践 D.从概念到判断 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jvzquC41{p4iwjyw0eun1;5441714<437;;14?3jvor
9.2008年7月自考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及答案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含义的是( ) A.认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客体是外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D.认识客体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15.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B.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jvzquC41yy}/|rpcqu}/exr1np€u1plmn1866B=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