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丁超立方方法的复合材料结构吸能性能研究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景德镇 333000)

复合材料吸能结构的吸能问题是一个多个参数变量共同影响决定的复杂问题,影响参数既包括材料的剪切强度、断裂韧性等材料参数,还包括了结构的厚度、铺层方向等结构参数。此外,还包括了材料剪切与拉伸之间的作用系数、最大破坏应变等有关损伤演化规律的模型参数。对于试验中需要改变的输入参数,我们通常称之为因子,把因子的不同的数值定义为因子的水平。对于试验中所得到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响应。一个试验可以有多个因子,也可以有多个响应。在复合材料吸能结构吸能性能研究中,吸能结构吸收的总能量与吸能结构单位重量吸收的能量(SEA)作为试验的2个响应。

通常参数试验方法只能研究单个因子对响应的影响,不能研究多个因子共同作用对响应的影响。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就是为了解决多因子共同对响应的作用规律,同时又能较正交设计明显的减少试验点的重叠,有效地降低了样本数量,这对复合材料吸能结构冲击模拟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并且由于吸能性能响应与复合材料参数因子之间具有较大非线性关系,因此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能更有效地对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1]、[2]、[3]中提出的复合材料模型,包括刚度退化模型、改进的Hashin损伤判定准则和指数型损伤演化规律。

在模型中,定义有效应力σ~与名义应力σ有如下关系:

其中M是损伤算子,有如下的形式:

df、dm、ds分别为对应纤维、基体和剪切失效的损伤变量。

判定材料损伤须定义损伤判定准则。对Hashin判定准则进行了改进,使得材料的损伤判定准则在横向和纵向上一致,并且考虑了面内剪切损伤判定准则。

改进的指数型损伤演化规律为: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多学科优化设计的需求,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技术”。Isight是计算机辅助优化软件的典型代表,由唐兆成在参与通用电气公司对波音777发动机进行优化设计时开发出来,并在之后不断进行完善,逐渐发展成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电子等领域的多学科优化设计软件。Isight具有非常好的自动化和可视化,能够自动执行仿真流程并进行比较,其过程可以通过软件图表显示出来。此外还能对计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后处理,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方案决策。Isight继承了各种试验设计方法,能够方便调用,非常适合作为复合材料吸能结构、吸能性能研究的手段。

图1为本文研究复合材料吸能结构性能参数的Isight分析模型。模型为一个循环的流程,它主要由4个模块构成。第一部分为实验设计方法模块,它决定着整个分析模型所采用的方法。本文采用的是拉丁超立方方法,需要在此模块中定义需要的样本数量,选取20个样本数量。此外还需要定义所需研究的参数以及对应该参数的水平。

图1 拉丁超立方Isight分析模型

通过设置研究参数与样本数量,可以随机生成拉丁超立方式样设计方案的设计矩阵。由于每次生成的设计矩阵都不一样,可采用保存设计矩阵的方法,下次直接导入设计矩阵即可,设计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Isight参数设计矩阵

图3 文件读写组件工作原理

第四部分为Excel组件部分,其主要作用为读写Excel中的单元值,并且执行Excel中定义的宏。预先在模板Excel文件中输入宏命令,该宏命令能将上一步生成的计算结果的txt文件导入Excel,并计算出平均载荷与最大载荷。Excel组件首先载入模板Excel,之后调用宏命令计算出结果,最后将结果读取出来存储到结果参数中。

复合材料性能参数与吸能性能评估参数:

评价复合材料结构吸能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比吸能SEA[4-5],其定义为:

即结构有效破坏长度内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其中:M为结构压溃破坏部分的质量,F为接触力,ρ为结构平均密度,A为横截面积,h为结构有效压溃位移。在稳定压溃模式下,平均压溃载荷做功等于冲击能量,由此得到平均压溃载荷和比吸能有如下关系:

本节选取G827/5224复合材料圆管作为基础材料,利用拉丁超立方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改变材料的属性得到复合材料圆管的吸能性能与材料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研究材料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复合材料吸能结构的轴向冲击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对其吸能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将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参数作为拉丁超立方试验的变量,以平均压溃载荷作为目标变量来衡量复合材料吸能结构的吸能性能。

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参数包括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S(简称强度S)、复合材料的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简称剪切系数α)以及复合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简称演化系数AM)。材料的剪切强度可以通过dat文件的MAT8A卡片进行设置。根据一般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假设其强度变化区间为60Mpa~150Mpa,而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的取值范围在0~1,复合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的取值范围则可根据材料性能与网格尺度进行估算,一般材料取值区间为[0.02,0.2]。根据以上变量的取值范围,通过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0个试验样本,样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样本点参数

复合材料吸能结构的冲击平均载荷一般决定着复合材料吸能结构吸能能力的大小。通过对计算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S、复合材料的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以及复合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关于平均载荷的Pareto图,如图4所示,蓝色表示平均载荷随着变量的增加而增加,红色表示平均载荷随变量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剪切强度S对平均载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复合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对平均载荷的影响较小。

图4 轴向冲击平均载荷的Pareto图

复合材料参数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图5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与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的交互作用图,图6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与剪切强度S的交互作用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幅图中的2条曲线基本保持趋势一致,没有发生交叉作用,表明2个参数间的交互作用较弱。

图5 演化系数AM与剪切系数α交互作用图

图6 演化系数AM与强度S交互作用图

图7为剪切损伤剪切系数α与剪切强度S的交互作用图。与前面2幅图不同,图中2条曲线趋势相差较为明显。在较高强度水平时,平均载荷随着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载荷变化区间较大。而在较低强度水平时,平均载荷随着α的增加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载荷变化区间较小。结果表明剪切系数α与剪切强度S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效应。进行复合材料设计选材时,应尽量选取强度较高、剪切损伤演化系数较小的材料。

图7 剪切系数α与强度S交互作用图

(1)剪切强度S对平均载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复合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对平均载荷的影响较小。

(2)复合材料参数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材料剪切损伤演化系数AM与剪切对拉伸的作用系数α的交互作用较弱,剪切系数α与剪切强度S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效应。

(3)进行复合材料吸能结构设计选材时应尽量选取强度较高、剪切损伤演化系数较小的材料。

THE END
0.202302期目录及摘要偏高岭土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 王军平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研究了偏高岭土(MK)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固化能力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MK能够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氯离子固化能力,改善抗氯离子渗透性;当MK掺量为15%时,水泥基复合材料jvzq<84yyy4deyf0eqs/ew4ukvk0exsvgpz03;5;80nuou
1.石墨烯改性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特性探究.docx1.2力学性能研究:国内研究者通过拉伸、弯曲、压缩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烯改性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石墨烯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弯曲强度和韧性。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模型建立:为了更好地预测石墨烯改性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国内研究者建立了多种数学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33711A5773662;62326197xjvo
2.材料研究分析通用12篇对纳米颗粒和纳米块体材料结构的研究在80年代末期一度形成热潮。研究的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类纳米材料称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1994年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挖掘出来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材料,通常采用纳米微粒与纳米微粒复合,纳米微粒与常规块jvzq<84h{z4ywnxjw0ipo8mcqyko1;63734ivvq
3.复合材料冲击动力学文献分享:第56期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在发动机叶片中有较大应用前景。该文以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风扇静子叶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基础力学性能试验,建立了基于Hashin准则和CDM法定义损伤起始和损伤演化的均匀化仿真模型,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风扇静子叶片中部和前缘在不同质量和速度下的鸟撞动态力学响应和损伤行为进行研究jvzquC41yy}/|qfpi/ipoytukvk/ew4fc1821:>40jznn
4.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状态下性能综述【摘要】: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具有超高延展性和多缝开裂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单轴拉伸状态下ECC性能的研究进展,根据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ECC的原材料、配合比、拉伸试样尺寸、试验方法和拉伸性能等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加入延性纤维后,ECC具有经历初始弹性阶段后应变硬化的能力,基体中分散纤维的桥联作用使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MELL723;622;70jvs
5.工程结构教学方法研究12篇(全文)超声波是在检测土木工程结构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该技术的产生是根据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依据超声波在媒介中传播的规律和超声波本身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结构检测技术。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不同,通过对检测到超声波的波形进行分析,可以对工程结构内部缺陷的大小以及缺陷所在的方位进行判断。利用超声波检测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6ev~8vrv0jvsm
6.微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可靠性研究进展失效分析赵工半导体工程师2024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通过加速试验(温度循环、高加速应力试验、疲劳试验等)可以评估封装的可靠性。为探索封装失效的原因,需要对产品进行失效分析。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失效分析技术,具体描述了倒装芯片的底填胶的失效分析,并根据失效原因对底填材料提出了性能要求。封装材料的冷热冲击和湿热稳定性是影响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湿气jvzquC41zwkrk~3eqo596;65;;=1887;24:49B:
7.江苏科技大学《CS》: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过程动态渐进破坏的跨尺度模拟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方法,通过江苏科技大学YongLiu的研究,使用ABAQUS/Explicit和动态微观力学失效准则,精确模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钻孔过程中的损伤行为。模型考虑了纤维和基体的力学差异,有效预测了层间分层和宏观应力。实验验证了模型在预测性能和损伤类型方面的准确性。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372;558ftvkimg8igvcomu86444749?=
8.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规范要点——结构安全性的判据和符合性方法考虑温度和湿度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将使用可能达到的最高吸湿量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减去一安全余量,所确定的材料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 2.4.3 结构完整性 structure integrity 影响飞机安全使用和成本费用的机体结构件的强度、刚度、耐久性、损伤容限和功能的总称。 jvzq<84o0zooejnnkcu/exr1pg}t1jurafkucrq0cuvyAri?49<8:9
9.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的影响期刊[3]刘洋.超高性能混凝土拉伸性能提升与数值模拟研究[D].2020. [4]齐孟.木质素磺酸钠分散水性石墨烯及其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D].2022. [5]全志平.西部盐渍土环境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D].2023. [6]任中元.工业钢纤维与回收轮胎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D]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uipt496746619
10.碳/碳复合材料刚度与强度预测模型研究张文武的文章数值分析了单向C/C复合材料刚度随纤维体积分数、孔隙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3)基于本文的单向复合材料刚度预测模型预测单向复合纤维束的刚度,建立了可以考虑孔隙影响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刚度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模型简单、实用,且精度较高。发现并从理论上解释了三维四向编织C/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试验中jvzq<84{cpm27:<40drpi7gqmgk/pny1dnuhinwoqf{mg8gnqiewkn|dnqm/fxDkf?73;?:353
11.复合材料断裂韧性退化VUMAT模拟项目VUMAT开发:编写VUMAT子程序,实现复合材料的多尺度损伤演化模拟。 模拟与验证:在ABAQUS中实现模拟,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 结果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优化材料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VUMAT子程序在进行复合材料模拟时的重要作用,它提供了超出ABAQUS标准材料模型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272>3;8ftvkimg8igvcomu86698842;:
12.基于三胞模型的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刚度性能预测摘要: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空间拓扑结构复杂,为了对其刚度性能进行准确预测,本文首先研究了三维编织工艺中纱线的运动规律,根据空间纱线轨迹在角部、表面和内部的分布情况确定了角胞、面胞和内胞组成的三胞实体模型。然后对三胞模型划分对称网格并施加合理的周期性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分析分别计算单胞的刚度性能后,采用体积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858
13.蔻享学术科讯详情镁合金的体内外降解速率和降解模式,揭示了镁合金不同工艺处理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膜层特性对Cl-的膜层破坏机制及三维降解形貌的影响规律,建立起在模拟液中不同工艺条件与镁合金腐蚀降解速率的关联数据分析模型,最后指出从多角度解析微观结构对镁合金降解性能的作用机制,构建微观组织对镁合金降解寿命预测模型是未来该领域jvzquC41yy}/mxzujcxf0lto1uijgwhgpg}t1mjvckrt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