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时尚设计大师陨落。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于8月5日因肝癌去世,享年84岁。
“一生不仅是日本和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但他作品中体现的情感交流和方法论,常提醒我们东方的美和力量所在。”与三宅一生交往颇多的艺术家蔡国强认为,“对比西方更强调人体的线条和形状的美学,一生是写意的,衣服和人体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无形而不散。”
年过七旬后,三宅一生依然活跃在一线,把回收纤维制成新的创意。比如,去年新推出的镂空手袋,因为形似“脏衣篓”而被网友吐槽,但它由一根线制成,比塑料袋更环保耐用,也令使用者没有背贵价包的心理负担。“做出大家都能穿而且理解的服装,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无论是服装包袋还是人本身,三宅一生更关注的都是背后的本质。
曾旅居日本的电视媒体人陈生大王认为,三宅一生是亚洲最有代表性的设计师之一,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服装审美。“其实满大街的褶皱风衣裙,还有优衣库的设计风格,都来自于他的衣钵传承,你我认为自己随意选购的简单服饰,背后可能是他早早帮我们进行的选择。”
褶皱大师
1964年,三宅一生从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毕业,前往巴黎继续求学,并开始为法国设计师姬·龙雪( Guy Laroche)的同名品牌服务,还曾与纪梵希先生(Hubert de Givenchy) 合作。搬到纽约短暂生活一年后,他结束了游学,在 1970 年返回东京,开办“三宅时装设计所”,从此步入设计生涯。
1999年,三宅一生秀场上的模特被一整块布料连成一体,这是品牌标志性的“一块布”(A-POC)系列,也是被后来时尚爱好者津津乐道的秀场创举。2006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将“一块布”列为永久馆藏。
50多年来,三宅一生以其对面料、肌理和结构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一块布”和“褶皱”,是他设计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个理念——他开创性地只用一块布完成一件贴合身形的衣服,让服装回归本质,同时用独家褶皱工艺呈现出了日式折纸般的细腻美感。
这些服装首先被剪裁和缝制,然后夹在纸层之间送入热压机打褶,与传统制衣流程正好相反。当织物的“记忆”被保留,衣服就可以从纸茧中解放出来了。“我常想,服装设计的语言,不是漂亮诱人的形容话语,而是简洁明了的行动,比如连接、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等。”设计师这样解释。
在中国,早在1998年的电视剧《来来往往》中,许晴就贡献了多套三宅一生的穿搭。如今,这些褶皱设计深受潮人欢迎,也拯救了无数腰臀发福的中年人。内敛不夸张、多色不过季、好打理不娇气,这些优点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置装需求。在小红书上,时而也有类似“放过自己,锻炼不如穿三宅一生”的佛系种草,一些中年发福、产后变胖的女性选择以褶皱设计与自己走形的身材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三宅一生子品牌在中国授权分散。在淘宝,Issey Miyake官方旗舰店仅售卖钟表产品,并未囊括热门的“PLEATS PLEASE”和“BAO BAO”。微信上,“ISSEY MIYAKE三宅一生香氛”公众号为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所有,设有京东旗舰店入口;“BAO BAO ISSEY MIYAKE”小程序经营方则为宁波恒城致美商贸有限公司。
商业亦成功
在畅销书《第四消费时代》中,日本消费社会研究专家三浦展将1975~2004年划为“第三消费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民众“为自己消费”的意识逐渐觉醒,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
专注时尚产业研究的叶琪峥认为,就个人成就或者说对时尚的影响来说,三宅一生或许是最高的,他对于想创立自己设计师品牌的年轻一代更有借鉴意义。
“首先,三宅一生创造了一种材料,而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他通过材料的创新来发展产品系列,从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产品非常具有辨识度。其次,公司的财务相当独立,建立了他自己完整的品牌矩阵和培养设计师以及孵化品牌的模式,使得公司技能兼顾短期的经营业绩,也能为长期发展提供足够的试错成本和发展空间。”他在《时尚设计师品牌的价值建设》中提到。
早在1992年,这位设计师就开始扩大涉足领域,推出女士香水“一生之水”并一炮而红。很快,他将男装和女装系列交由接班人Naoki Takizawa来主导,自己则退休重新投身于研究。到了晚年,他参与了由三宅一生基金会统筹设计的21_21 Design Sight,这是日本第一家设计博物馆,于2007年开业。“我从不把自己当成时尚设计师。”他说。
人们熟悉的“PLEATS PLEASE”以及“BAO BAO”,其实只是三宅一生商业版图中的冰山一角。根据官网信息,目前三宅一生集团旗下共有十多个子品牌,包括香氛、手表、眼镜、家居等副线。随着千禧年后,三宅一生发力海外市场,它也扩张成为生活方式品牌。2014年8月,“BAO BAO”在杭州大厦开出中国内地首店,3年间这一数字就增至13间,店铺数量位居亚洲第三。
独立设计师如何扩大影响力,做大品牌的现金和利润来源,一直困扰着是时尚界。这方面,山本耀司就因为经营不善,导致2009年负债60亿日元面临破产,后来得到日本财团协助才度过难关。在时尚史上,天赋过人的设计新星因为财务问题过早沉寂的案例,已有不少。
“日本的四位知名设计师,除了高田贤三,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三位的主要市场都是在自己国内,这也就告诉了我们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抓住国内市场是品牌走向世界的根基,而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通过创新的营销模式接触到自己的消费者,日本设计师的许多前车之鉴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叶琪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