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是什么怎么留设和处理

施工缝是指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这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都需要谨慎处理。

施工缝怎么留设?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011 年版)中的规定:施工缝应设置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同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的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这里对常见的柱、梁、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内力作简要分析,进而说明施工缝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选择性。

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施工技术间歇、天气等因素影响需要设置施工缝的常见构件主要有柱、 墙、梁、板、基础等。分别介绍如下:

混凝土柱或墙

1.混凝土柱的最大弯矩位于柱的两端,其剪力和轴力沿柱高变化很小或基本无变化,所以施工缝设置在柱两端主要是方便施工,但目前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将施工缝设置在柱中段也不应视为质量问题。

2.混凝土高柱或高墙往往因建筑功能或装饰方面需要,有的建筑物中独立柱或独立墙高度达到十几米以上,如柱或墙一次浇筑到顶面,既不现实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同时还会有模板支撑困难、振捣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只要模板支立、接槎处理符合规范要求,就完全可以在柱中段设置水平施工缝,这种施工缝对高柱或高墙受力没有不利影响。

混凝土梁、板

随着建筑物功能及装饰美观的需要,“高、大、新”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多年来因混凝土梁板两端的剪力或负弯矩最大,在框架梁两端靠柱一侧设施工缝,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同时由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施工操作等问题,使混凝土分成若干段浇筑,因此只要我们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和抗渗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施工缝的处理方法科学合理,就不应对施工缝设置作过多的限制。

混凝土基础

1.当筏板基础较长时,为克服基础沉降差异、温差和水泥干缩等影响,需间隔一定距离浇筑筏板,每段筏板之间还应设置“后浇带”填平补齐,这样在后浇带处就会出现两道垂直的施工缝,同时应对后浇带混凝土浇捣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保护。

2.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施工缝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结构安全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结构的抗渗防漏。有的施工单位为防止施工缝处成为渗水通路,采取基础底板同壁板或地下室外墙同底板一起浇筑的方法,结果事与愿违。一般是在箱型基础和地下室底板同侧壁外墙相交处往上30-40cm设一道水平施工缝,缝内再设钢板或橡胶止水带。但是施工缝毕竟是个薄弱部位,能少设缝时尽量少设,同时施工缝的结构及构造处理措施必须周密。

施工缝的处理有哪些要求?

施工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 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2、当混凝土不需加热养护、且在规定的养护期内不致冻结时,对于非冻胀性地基或旧混凝土面,可直接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3、当混凝土需加热养护时,新浇筑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C;与混凝土接触的地基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C。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C,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C。

混凝土养护

4、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2.5MPa。

⑵ 用风动机等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

5、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胶比略小的胶砂比为1:2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6、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施工缝怎么处理?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避免因设缝给结构带来隐患, 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不变,施工缝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在旧混凝土缝处浇筑新混凝土

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时

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时,新浇筑混凝土前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清除接缝表面的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 混凝土层、油污、钢筋上的锈斑等,凿毛接缝表面并使之形成锯齿状,这样可以明显提高接续面粘结强度;

2.用清水冲洗旧混凝土表面,使其保持湿润,并 在新浇混凝土前先铺一层厚度为 1-1.5 cm 的素水 泥砂浆(若是水平施工缝,则水泥砂浆厚度宜为 2-3 cm),再按混凝土浇筑要求浇新混凝土;

施工缝具体处理方法有如下:

1、立缝表面凿毛法

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容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处砼凿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这样会使缝处浇筑砼在体积较大处时粗细骨料均匀,水泥浆不会流失且强度不会降低,亦能提高新旧界面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浆法

当砼体量较小,简单的方法是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深度<25MM,并挖压出条纹状,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对新旧砼结合有利。

4、二次开发振捣法

分次振捣

1. 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系列培训视频

2. OpenRoads Designer系列培训视频

3. OpenBridge Modeler系列培训视频

4. OpenRoads ConceptStation系列培训视频

THE END
0.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摘要:1、什么叫施工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528891<5888:/j}rn
1.在砖砌体的质量检验中,对墙面每层垂直度偏差的允许值是mm。单项选择题 施工缝一般应留在构件,___部位。 A.受压最小B.受剪最小C.受弯最小D.受扭最小 点击查看答案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不适宜做填方的土料是___。 A.碎石类土B.含水率适中的黏性土C.砂土D.冻土 点击查看答案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对平卧叠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为___。 A.自上jvzquC41yy}/rypcq0ipo8xjkvo04<;7:45
2.混凝土施工总结范文⑦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⑧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48::97mvon
3.建筑施工技术与材料应用29混凝土施工缝一般常留在什么位置?该如何处理? 答:(1)、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的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下面,或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2)、高度大于1米的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3)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jvzquC41dnuh0lxfp0tfv8nvg{k`3;>451gsvrhng1jfvjnnu1>34=<7;9
4.建筑工地实习报告15篇1、按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粗装修后精度装修的原则组织施工,及时进行结构验收,尽早形成工作面,组织主体交叉作业,有利缩短工期,柱、墙模板的配置考虑使用5-6次,特别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按照要求不留施工缝。 2、在工程施工时,要安排好各工序搭接的同时按照工序需要做好所需资源的全面就位。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36>/j}rn
5.建造师培训《建筑工程》考点速记三鲁班培训2.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小于2min。 3.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 4.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jvzq<84yyy4mwkfp349/exr1hw~jdnnmcq5cgrpcq|njpjs15;620qyon
6.2025大学生实习工作报告(通用28篇)若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够很容易产生离析现象,而且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甚至产生露筋现象。施工缝的留置也是混凝土浇筑的一种特殊工艺,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且停歇时间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一般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应用时考虑施工的方便。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yikn|qpmkkn43:9=24?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