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学历提升学历教育成人自考本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 )

B.实现共产主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C.爱国主义

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C.人生目的

4、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称为( A )

A.人生价值

5、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C )C.办事公道的要求

7、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D )D.道德和精神

8、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B )B.文明礼貌的表现

9、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B)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10、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是( D)

D.执法为民

11、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B )B.重证据讲程序

12、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 )

A.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上

13、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 A)A.粮食安全

1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可归属于(D )

D.法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15、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C )C.法律体系

16、司法权是司法机关的一项专有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享有此项权力。在我国享有司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D )D.人民检察院

1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B )B.人民

1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A)A.民主集中制

19、居于我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的核心,并决定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是(C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0、债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多发的债是(A )A.合同之债

21、刑事诉讼程序包含若干阶段,其开始的标志是( B)B.立案

2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 )C.吊销执照

23、在现实生活中,当人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时,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人就会垮下来。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A )A.人的理想信念

24、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认定某种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并不断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这属于(B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2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性表现在(D )

27、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28、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在当代中国,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需要( B)

B.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9、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D)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30、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指的是(D )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下载可编辑. ..

31、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在于( A)A.贡献

32、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了(C )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33、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这主要说明的是,道德(C )C.调节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3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A.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精神

3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B)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6、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公共生活的新领域。在这一领域,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并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表明了在信息时代社会公共生活的(A )A.活动结果密切相关

37、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强调了完善人的品质过程中(B )B.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38、下列选项中,规定了人们从事法律行为的方式与过程,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合法有效的是( D)D.法律程序

39、法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及时采取行动化解矛盾的作用,属于法的(B )B.预测作用

40、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为(C )C.法律部门

41、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A )

A.法律遵守

42、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是(C )C.宪法和法律

4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C)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4、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C)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C )C.法律监督机关

46、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法律关系。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商法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47、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 )A.社会主义荣辱观

48、“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信念是指(D )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49、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C)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50、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D )D.理想与现实是根本对立的

5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B )B.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以享乐为目的,主张人生的全部内容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这是( B)人生观的表现。B.享乐主义

53、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D)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54、当代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应是(B )B.积极进取

55、以下属于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是( D)D.人民检察院

56、人们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A)A.道德认识

57、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各个客观事实特征,其中必不可少的是( B)。

B.犯罪行为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调整的是(C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5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A)A.政体

60、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体现了刑法的( A)A.罪刑法定原则

61、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B )B.制裁作用

6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B)B.社会主义公有制

63、《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从( D)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D.出生时起

64、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C)的意志。C.统治阶级

.下载可编辑. ..

65、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C.监督

66、下列活动属于立法活动的是(D )D.法律编纂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B )。B.人民

68、( A)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A.改革创新

69、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B )年。B.两年

70、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指(C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71、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 C)C.现实

72、人的本质属性是 ( B)B.社会属性

73、在人际交往中,心胸宽阔、求同存异、相互包容,是(C )原则的表现。C.宽容

74、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D)。D.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75、身份权是指因为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权利中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B)B.监护权

76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B)。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7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D )D.集体主义

78、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D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79、中国古代先贤把“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称之为( A)。A.慎独

8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D )D.社会公德

81、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是( C)C.道德意志

82、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在法学中称为( A)

A.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83、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修养方法是(A )

A.省察克治

84、人生观的核心是( B)B.人生目的

8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C C.为人民服务

86、被古人视为“进德修业之本”,在今天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点的是(C )C.诚实守信

87、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是一种( C)C.特定主体权

88、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指(B )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89、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是( C)C.民族精神

90、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是(A )A.实践

91、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

A.为人民服务

92、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因为自己的优越而轻视他人,这是人际交往的(A )。

A.平等原则

93、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而表现出的外在活动是(D )D.道德行为

94、古人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C )C.积善成德

95、人的信念是( B)的融合和统一。B.认知、情感和意志

96、现行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D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97、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D )D.出生

98、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D )D.律师

99、下列属于行政主体的是(C )C.行政机关

100、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A.社会公德

101、职业理想是指人们(B )B.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102、现价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3、人生目的是对(B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B.人为什么而活着

104、道德产生于( D)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105、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C )C.社会道德风尚

106、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于(D )D.他人与社会的意义

107、人类有道德的第一个社会是(A )A.原始社会

108、为了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通过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 C)的体现。

C.指引作用

109、我国宪法规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是( D)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10、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A.一律平等

111、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其中( B)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

.下载可编辑. ..

B.所有权

11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B )B.国体

113、被视为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并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处于基础层次的是(D )D.社会公德

114、“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的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C)C.慎独自律

115、( A)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每个行业立足的基础。A.爱岗敬业

1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 )A.诚信

117、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D )D.社会理想

11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B )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19、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 A)A.社会公德

120、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B.爱岗敬业

12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 C)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122、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D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A )A.6个月

124、甲乙有仇,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D)D.故意犯罪

125、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为(D )D.5年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应当协调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有(ABCD )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个人与他人的关系D.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ABCD )

A.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B.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C.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D.是每个公民都能高度认同并自觉做到的

3、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从业人员的下列表现中,体现了爱岗敬业要求的有(BD )

B.忠于职守,积极乐观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D.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踏实勤奋,不偷懒,不怠工

4、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下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有(ACD )

A.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

C.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

D.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

5、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历史使命是不一样的。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以概述为(ACD )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6、理想信念的确立不单纯是一个读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一个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BCD )

B.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7、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它必然带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表现在(ABCD )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B.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C.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D.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8、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ABC )

A.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B.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C.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这是因为,诚信是(BCD )

B.安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10、个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BCD )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下载可编辑. ..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国家创设法律有多种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产生方式的有(CD )

C.国家制定D.国家认可

1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有( AC)

A.外资经济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13、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ACD )

A.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C.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14、“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CD )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整体体现D.法是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式的有(ABCD )

A.外资经济B.全民所有制经济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16、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D)

B.当事人之间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D.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17、犯罪的特征包括(ACD A.具有社会危害性C.刑事违反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

18、属于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有(ABCD )A.评价作用B.指引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

19、在我国,公民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权利包括(ABCD )

A.劳动权B.休息权C.获得物质帮助权D.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20、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ABC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1、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AB )

A.人为什么活着B.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22、“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BD)。

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B.集体主义不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23、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这表明(ABD )。

A.在恋爱过程中不应有轻率和放荡的行为B.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D.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2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三个层次(ABC )

A.大公无私B.先公后私C.公私兼顾

2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BCD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贡献

26、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它包括( ABCDE)不受侵犯。

A.人格尊严B.人身自由C.财产D.住宅E.通信自由和秘密

2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ABC )

A.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B.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C.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28、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特点(ABCD )A.现实性B.科学性C.崇高性D.健全性

29、我国的主刑包括(ABD )A.拘役B.管制D.死刑

30、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占主要地位的两种功能是( AB)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

31、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体现在(ABCD )

A.开发山河,创造文明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 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33、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CD )。A.选举权C.出版自由D.言论自由

34、调节人们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是(BD )。B.道德D.法律

35、人生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BCD )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

第三大题:简答题

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点。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

.下载可编辑. ..

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2、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项根本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提倡的爱国家并不是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而是爱由先进阶级统治的、合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国家。

3、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4、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爱国主义的作用: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

5、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4、集体主义还要求发扬融入集体合力的丰富个性和自觉创造精神。

5、坚持集体主义既要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倾向。

6、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6、文明上网。

7、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任何公民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的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平等的受到制裁。

8、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能够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指明人生追求的目

标和前进的方向。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

和毅力,是人生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可以支撑起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们不为困难

所压倒,在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6)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10、社会公德的内容及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公德的内容:爱护环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文明上网。

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成为一个有道德人的最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下载可编辑. ..

11、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2、简述宪法的主要特征。

首先,宪法规定了最根本的内容。其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最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1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誉观。

1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要点: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具有先进性和统一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16、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第四大题: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要点:(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培养职业道德素质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2、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职业品质是一个人在职业行为和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相对稳定的倾向和特征。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2、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充分认识到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也要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要避免“以理想来否定现实”,也要避免“以现实否定理想”两种极端的倾向。要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他们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他们是对立的,理想来自主观,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方面,他们又是统一的,现实孕育理想,形成理想,包含理想实现的各种条件与因素;理想不是幻想,他是来源于现实,包含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要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 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 2, 明荣辩耻,掌握科学内涵; 3, 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紧密结合这三个知识点,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都社会的看法适当展开论述

4、什么是职业道德?联系实际论述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意义: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道德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5、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的自荐表,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该用人单位感到很困惑,不知谁真谁假?

2008年,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被超量的三聚氰胺污染,致使许多婴幼儿食用后患肾结石;国家质检部门还在其他一些企业生产的奶制品中检测出超标的三聚氰胺。中国奶制品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

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论述:为什么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

.下载可编辑. ..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2)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不诚实守信的人,短期内可能达到目的,但不能持久。失信于人,必将自食其果,甚至身败名裂。

(3)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生活对人们诚信意识、守信规则的道德要求越高。如果出现了不诚实守信的情况,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便被破坏了。

(4)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讲究信用。只有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才能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建立并维持和谐社会的正常秩序。

6、联系实际论述怎样用法律思维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任选你想到的一种可能性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该行为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关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启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要拿起法律武器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向人民法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7、近年来,大学生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就业的报道越来越多。例如: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下岗后开起了肉店卖肉;清华大学在读博士董冰辞职修起了电动车;还有报道说大学生集体去应征擦鞋工、保姆…

而大学生创业的案例也有不少。如在2008年第六届“挑战者”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竞赛中,四川大学临界点创业团队的一项创业计划获得某投资集团8000万元的项目投资;等等。

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论述: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我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树立一下几种观念:

首先,大学生们必须改变“非好工作不干”的错误观念。俗话说的好,360行行行出状元,作为刚刚脱离校园的、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社会新人,大学生应该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并且多多积累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大学生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加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必须重视经验的累积,让自己在经验中提高职业技术和职业修养。

其次,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样不但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而且荒废了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显然,这种观点是存在偏见的,也是片面的。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服务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所需要的正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正应该趁此机会培养自己其他方面所欠缺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齐头并进。

第三,要树立积极主动、努力奋斗的就业观念。就业、求职是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地“求”和用人单位的“需”相匹配来实现的,因此要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懒、更不能依赖。此外,大学毕业是人生事业历程的开始,在人生的历程中,没有从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人们选择的职业有所不同,但是唯有用汗水浇灌,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和充实的人生。

第四,树立“适合”的就业观念。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是现代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原则。大家普遍认识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也就是说最适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要适当确定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攀比、盲目跟风。我们提倡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的时候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既被社会需要又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岗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利于大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市场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8、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属于不同范畴。前者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后者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

(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

THE END
0.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的有: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的有: 首页课程题库资讯师资 加微福利 添加公考咨询师 APP 400-8989-766 公考题库 > 事业单位 > 公基 (多选题) A.作品的署名权 B.作品的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在专利文件中写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E.作品的发表权jvzquC41x0nvc}z0eqs0itym1MWKT7mvon
1.下列权利中,属于物权的是()。A身份权B身体权C所有权D生命权以上是关于下列权利中,属于物权的是( )。A身份权B身体权C所有权D生命权的参考答案及解析。建议大家看完问题先作答、再查看答案哦! 华图试题检索系统(https://gd.huatu.com/zt/questionqy/)是服务于考公试卷题目解答、职业考试试题解析的专业找答案系统,千万题库供用户查询,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文字搜题方式,jvzquC41if4iwjyw0eun1}nmw193;?75;0nuou
2.2016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考研25、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名誉权 B、名称权 C、隐私权 D、配偶权 【考点】身份权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甲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B、乙开车不慎将行人撞倒 C、甲邀请朋友到自家聚餐 D、乙向同事转让一架钢琴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 27、甲将母亲的骨灰葬于乙村坟地时,将自己的一堆手镯随葬。该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6734881A=5;76/j}rn
3.2020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试题及答案解析诉讼时效中止有两种情况:不可抗力和其他使当事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所以选A。 25、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D) A、名誉权 B、名称权 C、隐私权 D、配偶权 【解析】D 身份权是基于某种特殊身份从而产生的权利。其中包括配偶权和亲属权。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D) A、甲到烈士陵园缅jvzq<84hcunvq7ykcpxfpniw0eun0ls1kpjfz7ujrAs>exsvgpz'eFnpfg~'cFxjqy,dc}nf?39'kmB639
4.2015自考民法学试题A.诚实信用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 D.自愿原则 21.关于隐私权的正确表述是( ) A.凡民事主体均享有隐私权 B.隐私权属于名誉权的一种 C.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 D.一切个人信息均为隐私权的客体 22.下列属于自然人人格权的是( ) A.配偶权 B.名称权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4;:2984ivvq
5.《民法精编题库》第九章:人身权8.下列权利中,属于自然人专有的是(D) A.名称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姓名权 【解析】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法律、行政命令和法人章程、目的的限制,不能享有某些自然人固有的,因年龄、亲属关系等产生的权利,如姓名权、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肖像权等,法人都不能享有。法人也没有继承权,只能通过遗赠取得遗jvzquC41o0zjcwwgpgjv0lto0et0dtn13:537mvon
6.单选题: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A.代理权 B.姓名权 C.监护权 D.代表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身权知识。 第二步,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直接涉及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通常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两大类。①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jvzquC41yy}/j~fvw0ipo8x|{h532;6234?04:6375=/j}rn
7.2018年10月自考00242民法学真题及答案21、下列情形中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有 A.起诉B.义务人承认义务 C.权利人丧失行为能力没有法定代理人 D.权利人提出请求 E.不可抗力 22、下列关于隐私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隐私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B.隐私权属于人格权 C.隐私权属于身份权D.法人也享有隐私权 E.隐私权是一种具体人格权 jvzquC41yy}/|rpcqu}/exr1np€u1o}n15746?3jvor
8.下列不属于人格权的是:答案解析下列不属于人格权的是:2021-10-01 16:51 广州人事考试网 来源:广东华图教育 题目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人格权的是: A 健康权 B 身份权 C 肖像权 D 人身自由权 优质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解析:人身权从其客体进行分类,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jvzquC41iwgoiƒmqw0nvc}z0eqs0vrpw148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