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构造

这是一篇关于褶皱构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形态、褶皱的组合、褶皱构造的成因分析。

公务员行测判断秒题36技巧,这些技巧涵盖了图形推理中的常见问题和逻辑判断中的核心考点,帮助考生们更加高效地识别问题类型、运用解题策略,从而在考试中迅速找到正确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09地质学基础,介绍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展、板块构造、研究板块构造的地质意义等。内容丰富,要点梳理,非常值得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地球的历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演化历程,化石和地质年代表。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公务员行测判断秒题36技巧,这些技巧涵盖了图形推理中的常见问题和逻辑判断中的核心考点,帮助考生们更加高效地识别问题类型、运用解题策略,从而在考试中迅速找到正确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09地质学基础,介绍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展、板块构造、研究板块构造的地质意义等。内容丰富,要点梳理,非常值得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地球的历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演化历程,化石和地质年代表。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7.2褶皱构造

褶皱和褶皱要素

褶皱的一般概念

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岩石层面或其他构造面发生连续弯曲变形现象

背斜:核部地层较老、两侧地层较新、向新地层方向凸起的褶皱

向斜:核部地层较新、两侧地层较老、向老地层方向凸起的褶皱

褶皱要素

描述褶皱形态、反映褶皱几何特征和几何组成的各种要素

核部

褶皱中心部位的岩石或岩层

翼部

核部两侧的岩石或岩层

顶角大于120°,平缓褶皱

顶角120-70°,开阔褶皱

顶角70-30°,中常褶皱

顶角30-5°,紧闭褶皱

顶角小于5°,等斜褶皱

转折端

褶皱从一翼到另一翼过渡的转折部位

圆弧褶皱

尖棱褶皱

箱状褶皱

枢纽

褶皱中同一岩层面弯曲转折端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枢纽水平:水平褶皱

枢纽倾斜:倾伏褶皱

枢纽直立:直(倾)竖褶皱

枢纽波状起伏:波状褶皱

轴面

包含褶皱核部中心和褶皱中各弯曲岩层枢纽的面

轴面直立:直立褶皱(两翼层序正常、翼角相等)

扇形褶皱(两翼层序均倒装)

枢纽直立:直(倾)竖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地层层序正常、翼角不等::斜歪褶皱

一翼地层层序正常、另一翼倒转:倒转褶皱

轴面水平:平卧褶皱

轴面水平弯曲:翻卷褶皱

轴线

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长宽比10:1,线状褶皱

长宽比10:1-5:1,长轴褶皱

长宽比5:1-2:1,短轴褶皱

长宽比2:1,等轴褶皱

轴迹

除轴线和枢纽外,轴面与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轴迹

脊和槽,脊线和槽线

背斜或背形在同一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向斜或向形在同一褶皱面的最低点称为槽;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褶皱的形态

褶皱的平面形态

褶皱的出路形态受地形影响很大

褶皱的不同位态造成的结果不同,特别是斜卧褶皱

褶皱的剖面褶皱

铅直剖面是与水平方向相垂直的剖面

正交剖面是与褶皱枢纽垂直的剖面

直立水平褶皱

褶皱轴面倾角80-90°,枢纽倾伏角0-10°;即轴面近于直立而枢纽近于水平的褶皱

直立倾伏褶皱

褶皱轴面倾角80-90°,枢纽倾伏角10-70°;即轴面近于直立而枢纽明显倾斜的褶皱

倾竖褶皱

褶皱轴面倾角80-90°,枢纽倾伏角70-90°;即轴面枢纽均近于直立的褶皱

斜歪水平褶皱

褶皱轴面倾角20-80°,枢纽倾伏角0-10°;即轴面倾斜而枢纽近于水平的褶皱

斜歪倾伏褶皱

褶皱轴面倾角20-80°,枢纽倾伏角10-70°,但两者倾向近于正交;即轴面枢纽均倾斜,而倾向不同的褶皱

平卧褶皱

褶皱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均0-20°,即轴面和枢纽均近水平的褶皱

斜卧褶皱

褶皱的轴面倾角20-80°,枢纽倾伏角均为20-70°;枢纽在侧伏角为70-90°,但两者倾向近于平行,即轴面和枢纽均倾斜,且倾向相同的褶皱。

按褶皱层厚度及相互关系

平行褶皱(等厚褶皱、同心褶皱)

相似褶皱(顶厚褶皱)

顶薄褶皱

不协调褶皱

特殊褶皱类型

同沉积褶皱:在岩层沉积成岩的同时形成的褶皱

鞘褶皱:形态类似刀鞘的一种褶皱,韧性剪切带的标志构造之一

叠加褶皱: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所形成的褶皱

褶皱的组合

复背斜和复向斜

由一系列线状褶皱组成的规模更大的背斜或向斜

隔挡式和隔槽式褶皱

由紧闭背斜和平缓开阔向斜组成的褶皱组合,隔挡式褶皱

由紧闭向斜和平缓开阔背斜组成的褶皱组合,隔槽式褶皱

雁行式褶皱

轴线呈斜列分布的一系列短轴褶皱组合

褶皱构造的成因分析

褶皱形成的经典模式

前三种又称纵弯褶皱作用和主动褶皱,后一种称被动褶皱

弯曲褶皱作用

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岩层发生像平板梁一样的弯曲

弯滑褶皱作用

在侧向挤压力作用下,一系列岩层通过层间滑动而弯曲成褶皱的作用

弯流褶皱作用

在侧向应力作用下,岩层弯曲时无明显滑动面,而主要呈现为塑性物质的流动

剪切褶皱作用

沿着与褶皱层斜交的密集面剪切而形成褶皱的作用

褶皱形成的实验模式

第一,褶皱层的厚度在变形中不断改变;

第二,天然褶皱通常是包含多个岩层的岩系,各层的力学性质和厚度均不相同

THE END
0.地质构造野外图片大全照片名称:复褶皱2 照片名称:复褶皱17 照片名称:大向斜 照片名称:尖褶皱 照片名称:尖圆褶皱 照片名称:尖褶皱5 照片名称:尖褶皱9 照片名称:平卧褶4 照片名称:等厚褶皱 照片名称:紧褶皱3 照片名称:纽褶1 照片名称:脉体褶皱 照片名称:脉弯曲 照片名称:肠褶皱 照片名称:褶断2 照片名称:鞍状构造 照片名称:顶厚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85;84h7395873<;0jvsm
1.花岗岩构造环境及其判别方法肖庆辉.ppt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地质研究室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为什么要研究构造环境 解决花岗岩成因的关键,推断一个造山带的构造发展历史; 探索大陆地壳生长的基础; 花岗岩构造环境划分是当代 花岗岩研究前沿; 中国花岗岩形成复杂,原因多样,是探索花岗岩构造环境的理想地区; 为大地调总结提供知识储备,为总结花岗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73>4337<47:=30u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