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讲

1.(单选题)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核心。

A宪法

B刑法

C行政法

D民法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是国家()

B程序法

C根本法

D特别法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正确答案:D

5.(单选题)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

A宗教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是()。

A物权法

B合同法

C公司法

D产品质量法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

B是一种社会制度

C是一种社会意识

D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法

正确答案:B

8.(单选题)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为民事基本法律。

A物权法

B合同法

C民法通则

D担保法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是国家安全观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

B国防安全

C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C

11.(单选题)()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立法公正

D执法公正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立法公正

D执法公正

正确答案:A

13.(单选题)依法办事的含义是指()

A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C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和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14.(单选题)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治国理念是()。

A法制

B专制

C人治

D法治

正确答案:D

15.(单选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正确答案:B

16.(单选题)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正确答案:C

17.(单选题)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是()。

A能否树立党的权威地位

B能否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C能否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

D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正确答案:D

18.(单选题)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的,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这说明了证据的()。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正确答案:B

19.(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正确答案:B

20.(单选题)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

A传统观念

B个人权威

C道德规范

D法律

正确答案:D

21.(单选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含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治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B法治与法制外延相同

C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D法制与民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正确答案:B

22.(单选题)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首要表现是()。

A学法

B守法

C用法

D制定法

正确答案:A

23.(单选题)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们应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

A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

B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C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和金融安全

正确答案:C

24.(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依法治国

B执政为民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正确答案:A

25.(单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D

26.(单选题)依法治国首先要确立的理念和原则是()。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正确答案:A

27.(单选题)实现法治的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正确答案:A

28.(单选题)国家安全的基础是()。

A科技安全

B社会公共安全

C文化安全

D经济安全

正确答案:D

29.(单选题)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A执法为民

B有法必依

C违法必究

D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D

30.(单选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的核心是( )。

A宪法

B民法

C经济法

D行政法

正确答案:A

解析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D

32.(单选题)以下关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公平正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答案:D

解析   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33.(单选题)关于严格执法的具体体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

严格执法的具体体现: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3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科学立法中的具体体现的是()。

A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B完善立法机制

C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   科学立法的具体表现: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35.(单选题)下列关于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依法治国必须排除道德对法律的干扰

C依法治国必须允许个别情况下的以言代法

D依法治国必须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正确答案:A

解析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6.(单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多个体系构成。其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的是(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正确答案:A

解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多个体系构成。其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的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3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是( )。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D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正确答案:A

解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8.(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

A培养党政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思维,培养群众依法监督能力

B保证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幸福安康生活

C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正确答案:D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9.(单选题)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称为()。

A法治观念

B法治理念

C法治文化

D法治思维

正确答案:D

解析   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40.(单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部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

A多党合作

B党的领导

C以德治国

D人民民主

正确答案:B

解析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41.(单选题)权利保障是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法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通过法治保障公民权利,关于权利保障主要是通过法律进行保障,以下不属于权利保障中法律保障的具体内容正确的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司法保障

D经济保障

正确答案:D

解析

权利保障是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法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通过法治来保障公民权利。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①宪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②立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③行政保障是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处置社会成员的利益问题,很容易发生损害或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司法保障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既是解决个人之间权利纠纷的有效渠道,也是纠正和遏制行政机关侵犯公民权利的有力机制。

42.(单选题)权利保障是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法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通过法治保障公民权利,关于权利保障主要是对什么进行保障?()。

A我

B你

C社会公民

D公民权利

正确答案:D

权利保障是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法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通过法治来保障公民权利。

43.(单选题)法的本位思维,指在国家或者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的、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这是以下哪个内容的具体体现()。

A权力制约

B权利保障

C公平正义

D法律至上

正确答案:D

解析 法治思维是法本位思维,法律至上是最直观的题中之义。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44.(多选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是()。

A依法治国,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ABCD

45.(多选题)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主要包括()。

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

C讲程序

D实体公正大于程序公正

正确答案:ABC

46.(多选题)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A治理国家的惟一方略

B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D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正确答案:BCD

47.(多选题)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抵触

C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D没有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法治国家

正确答案:ABCD

48.(多选题)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主要包括()。

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

C讲程序

D重公平

正确答案:ABC

49.(多选题)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有()

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正确答案:ACD

50.(简答题)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参考答案:(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51.(简答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3)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4)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5)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6)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52.(简答题)简述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

参考答案:(1) 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 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

(3)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向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及时报告;

(4) 遇调查,公民有如实提供情况的义务;

(5)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6) 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7) 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等。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然受到法律追究。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1) 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3)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 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 从中国国情出发;

(6)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54.(简答题)简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对新时期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1)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经济发达、人民富裕、文化繁荣,而且要求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社会稳定。只有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2)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推进法制建设,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为社会有序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法治的使命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是统一的。加快法制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促进人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协调各方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55.(简答题)简述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56.(简答题)简述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1)科学立法;(2)严格执法;(3)公正司法;(4)全民守法;(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57.(简答题)简述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2)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个人的幸福与平安。

58.(简答题)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59.(简答题)试述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完善立法体制。完善立法机制,要求做到以下四个方面:①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②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③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④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

(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

(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

60.(简答题)论述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参考答案:(1)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2)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5)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61.(简答题)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62.(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参考答案: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包括正确把握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可归纳为:(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关系。

(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

63.(论述题)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参考答案: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有: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其次,要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我们应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具体说就是:要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4.(论述题)试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参考答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离开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就无法得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无从实现。依法治国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是依法治国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者、实施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 .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谈不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谈不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否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是评价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在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力实现,必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 规范化 . 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治国理政的过程。

65.(论述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66.(论述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

THE END
0.《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现实意义和时代特点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从广义上讲,党的治理水平体现为对于国家和社会各种关系或秩序的调节水平。党依jvzquC41pg}t0:75934dp8723651;8541CXUK:92;88:2>=:689877xjvor
1.程序化(精选5篇)4 有利于提高工商机关执法监管的公信力,加强程序化建设对于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促进廉政建设,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和政府形象具有重大而现实意义。行政机关如果不注重程序化建设,非常容易助长执法腐败和。如有的利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在执法中“要挟”相对人,对所谓“态度不好”的就重罚,有人说情的就从轻处罚,或轻或重全在执法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4640qyon
2.制度建设的意义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度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管理活动中,“人”是一个核心因素。对于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依靠教师办好学校。在学校外部关系基本理顺,学校内部对人、财、物等管理的框架基本形成之后,对教师实施管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26/j}rn
3.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制度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制度自信与制度体系的构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成为我们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jvzquC41pg}t0:75934dp8723551;8681CXUK:89;4>88?5733<957xjvor
4.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十章(2)新浪教育26、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jvzquC41gf{/ursc0eun0ls1|kqbq8723231867313633;:57:9`47xjvor
5.班级中秋节活动主题方案(精选16篇)①踩气球:每人脚绑3个气球,坚持到最后气球完好无损者获奖。 ②抢凳子 道具:凳子(若干) 参加人员安排:8人或多人参加(其中一人为喊话员不参加比赛)。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先把凳子成圆形(按参加人数减一计算,即8人摆7张),然后,参加人员在凳子外面围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乐时参加人员就沿着圆形顺时针或逆时针jvzquC41okv/t~nygp4dqv4iqpmxgw4hcpmbp8<57:<50qyon
6.简述思想政治教育8篇一、坚持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坚持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 的理念贯穿于对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将原则的大局的教育和关心员工、温馨员工、取得员工思想和行为上的共识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注意力时刻盯在企业员工的身上,把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jvzquC41yy}/kofdkcu/exr1jcuxgw4695:90qyon
7.科研项目如何管理范文3.2 信息化的意义 3.2.1 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可进行项目申报、网络查询、科研信息和科研成果下载各种资料,加速了项目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2.2 信息化管理缩短了决策周期。科研项目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2;347mvon
8.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通用9篇)以上四项文化,并不复杂,但需要高层带头、制度保障。餐饮企业如能对其坚持实施,并贯彻落地,必将走向文化驱动发展的轨道,并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3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及其物化形态进行系统整理、提炼、升华,使之由自然jvzquC41yy}/qq6220ipo8vk{g}fpqzc15865<=50jznn
9.建设工程法规论文通用12篇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封闭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政府)工程,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盲目组织施工,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抢工期赶进度,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jvzquC41vzyk0zguj{/exr1jcuxgw4:67=90qyon
10.认知实习报告范文(精选10篇)指挥通信科主要职能是负责拟订城市防空袭预案、重要目标防护方案和各种保障方案;指导人民防空组织指挥体系、专业队伍建设和防空防灾演练;负责人民防空通信、警报、信息网络规划、建设、维护、战备值勤、技术管理和各项保障工作;拟订利用人民防空资源参与抢险救灾应急救援方案、城市人口疏散方案和各种保障计划;制定疏散地域、jvzquC41yy}/z~jzkng/exr1fqiy1{jp|jotjr}kdcuhcxkcpyko0qyon
11.绿色发展论文通用12篇1从战略思维的高度重新认识绿色营销的发展意义 1.1绿色营销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部门先后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等五部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20多项环境保护法规。1992jvzquC41|idzk3zwgyiw7hqo1nbq€jp198:67mvon
12.招投标论文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科学、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的前提下,求得建设工期和工程造价的优化组合。所以,只有把工程造价管理与缩短建设工期紧密结合,才可能达到提高投资效果的根本目的。 四、结论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搞好工程造价的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核算,发挥投资预算的效果,对于加强招标项目的管理有所促进。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g1;5442?39:82929`7?;6;3:/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