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教材解读: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为您提供一级建造师考试必备的复习资料和试题,供考生复习备考之用,本文为一建市政教材解读:1K41201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考生必须要熟记和掌握的重点内容。2015年的一级建造师考试将于9月19日至20日举行,环球网校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做好复习备考。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1K41201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筋及管道

(一)预应力筋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采用预应力筋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0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J G 161--2004等规范的规定。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

(2)新产品及进口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3)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丝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2)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3)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6)预应力筋的制作: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钢丝束的两端均采用墩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当钢丝束长度小于或等于20m时,不宜大于1/3000;当钢丝束长度大于20m时,不宜大于1/5000,且不大于5mm 。

2)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3)预应力筋采用镦头锚固时,高强钢丝宜采用液压冷镦;冷拔低碳钢丝可采用冷冲镦粗;钢筋宜采用电热镦粗,但HRB500级钢筋镦粗后应进行电热处理。冷拉钢筋端头的镦粗及热处理工作,应在钢筋冷拉之前进行,否则应对镦头逐个进行张拉检查,检查时的控制应力应不小于钢筋冷拉时的控制应力。

4)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在同束预应力钢筋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梳理直顺不扭转,绑扎牢固(用火烧丝绑扎,每隔lm一道),不得互相缠绕。编束后的钢丝和钢绞线应按编号分类存放。钢丝和钢绞线束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

(二)管道与孔道

(1)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孔道一般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构成。一般工程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

(2)常用管道为金属螺旋管或塑料(化学建材)波纹管。管道应内壁光滑,可弯曲成适当的形状而不出现卷曲或被压扁。金属螺旋管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 225--2007的规定,塑料管性能应符合现行行标《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2004的规定。

(3)管道的检验:

1)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应对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2)管道按批进行检验。金属螺旋管每批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钢带所制作的产品组成,累计半年或50000m生产量为一批。塑料管每批由同配方、同工艺、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组成,每批数量不应超过10000m。

(4)管(孔)道的其他要求:

1)在桥梁的某些特殊部位,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平滑钢管或高密度聚乙烯管,其管壁厚不得小于2mm。

2)管道的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O倍。不足这一面积时,应通过试验验证其可否进行正常压浆作业。超长钢束的管道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面积比。

二、锚具和连接器

(一)基本要求

(1)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夹片式(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支承式(镦头锚具、螺母锚具)、锥塞式(钢制锥形锚具)和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

(2)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10的规定。

(3)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也可以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仅能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不得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

(4)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尚宜具有单根张拉的可能性。

(5)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6)当锚具下的锚垫板要求采用喇叭管时,喇叭管宜选用钢制或铸铁产品。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钢筋。

(7)锚垫板与预应力筋(或孔道)在锚固区及其附近应相互垂直。后张构件锚垫板上宜设灌浆孔 。

(二)验收规定

(1)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2)验收应分批进行,批次划分时,同一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可列为同一批量。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1 000套为一一个验收批。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5 00套。

1)外观检查

从每批锚具(夹片或连接器)中抽取lO%且不少于10套,进行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查。所抽全部样品表面均不得有裂纹,尺寸偏差不能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允许偏差。当有一套不合格时,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时,则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2)硬度检验

从每批锚具(夹片或连接器)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进行硬度检验。对硬度有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产品设计要求范围内。有一个零件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应对该批产品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对大桥、特大桥等重要工程、质量证明资料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的锚具,在通过外观和硬度检验的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片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批产品视为不合格品。

对用于中小桥梁的锚具(夹片或连接器)进场验收,其静载锚同性能可由锚具生产厂提供试验报告。

三、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

(一)配制

(1)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粒径宜为5~25mm。

(2)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

(3)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4)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 06%。超过

0.06%时,宜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

(二)浇筑

(1)浇筑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

(2)对先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对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

(3)混凝土施工尚应符合1K412014的有关规定。

四、预应力张拉施工

(一)基本规定

(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

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

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3)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l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4)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二)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2)预应力筋连同隔离套管应在钢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人就位。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

(3)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张拉过程中应使活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

(4)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其张拉程序应符合表1K412015-1的规定。张拉钢筋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超张拉放张至0. 90σcon时安装模板、普通钢筋及预埋件等。

(5)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表1K412015-2的规定。

(6)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 5%。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放张前,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

(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

2)金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套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型号的同类管道,且应与金属管道封裹严密。

3)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 。

4)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查,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将其端面封堵,防止杂物进入。

5)管道安装后,需在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

(2)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

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

3)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

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

空气湿度40%~70%时,15d;

空气湿度小于40%时,20d。

5)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

(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 5%;且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后,方可进行张拉。

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地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3)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THE END
0.张拉控制应力是什么问: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略高于后张法? 答:①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②因为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张拉钢筋,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控制应力。放张预应力钢筋后构件产生回缩而引起预应力损失;而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jvzquC41yy}/lrfpujk:;7hqo1rvp€jp1iuoilmgpipjuqz1|j813=5628782B:28;8249850unuou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级建造师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表6.1.3 钢筋种类张拉方法先张法后张法消除应力钢丝、纲绞线0.75fptk0.75fptk热处理钢筋0.70fptk0.65fptk 第6.1.4条施加预应力时,所需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jvzq<84gzcs/lƒwe0pku1qyon1p{u8kzwt0|lki13876?3jvor
2.浅谈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控制(原稿)(图文版)相比较先张法施工,后张法更先进,施工效果更好。因为先张法的预加应力是通过钢筋与砼的握裹和摩擦保持的,在砼变硬的时段会损失很大部分应力。后张法预加应力是通过两端锚具保持的,而且浅谈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控制原稿制,其中以张拉控制力为主,使用伸长值进行校核。在施工时,实测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的误差jvzq<84yyy4xql=:0eun12335?2:A>20jznn
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值的计算与分析.pdf文档全文预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值的计算与分析.pdf,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值的计算与分析 卢群,易贤仁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 430070 )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后张法施工中反拱值的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反拱值的实际测量可用仪器较容 易实现,但对其是否满足结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83?4755726=6342633990ujzn
4.高频案例考点!二建《市政》先张法预应力施工要点详解二级建造师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 )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张拉钢筋根据施工工艺和结构适用条件分为两种: 1、先张法 预应力传递方式: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2、后张法 预应力传递方式:预应力钢筋端部的锚具传递给构件端部。 先张法就是张拉钢筋先于混凝土构件jvzquC41yy}/4<80eqs0lƒx415>61;5422>02@6922618@=0jvsm
5.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王新宇开通知网号 【摘要】: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是我国近年来开始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它克服了传统的采用直线形预应力筋先张法混凝土构件不能适用较大跨度的缺点,具有后张法构件可变化预应力筋线形的优点,能适用于建造较大跨度的混凝土桥梁;更重要的是省去了后张法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67?.39633::97@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