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实现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进行一些探讨和答案解析。

首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等。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对象。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查询等功能。

其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模型、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系统结构和数据库安全等。数据库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数据库进行结构设计和逻辑设计。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的抽象表示,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数据库语言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进行交互的工具,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数据库系统结构包括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组成部分,如存储管理、查询处理、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等。数据库安全是指对数据库进行保护和管理,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

另外,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还涉及到数据库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数据库的应用包括企业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数据库的发展趋势包括云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NoSQL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等新技术和新模型。

综上所述,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实现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的应用和发展将对信息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整理为word格式 1.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程序和数据分离,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联系: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3.什么是数据冗余?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怎样减少冗余?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数据被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联系,数据文件是面向应用程序的。每个应用都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文件,各数据文件中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数据的冗余度比较大。

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系统由许多单独文件组成,文件内部具有完整的结构,但它更注重文件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数据库系统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而建立的,各个应用的数据集中存储,共同使用,数据库文件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存储,减少和控制了数据的冗余。

4.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查询迅速、准确,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纸面文件;数据结构化,并由DBMS统一管理;数据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共享性好;DBMS还提供了数据的控制功能。

5.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B )。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3.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4.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5.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6.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C )。

A.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一组硬件

C. 一组系统软件 D.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7.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B )。

A. 文件的集合 B. 数据的集合

·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 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D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

A.系统软件 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 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B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其应⽤教程课后答案

第⼀章1.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件系统⽤⽂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数据库统⼀存储数据;⽂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件系统⽤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法对数据进⾏管理,数据库系统则⽤DBMS 统⼀管理和控制数据;⽂件系统实现以⽂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存取⽅法进⾏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物理独⽴性?

所谓数据的独⽴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程序间相互独⽴,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程序。

数据独⽴性分两级:物理独⽴性和逻辑独⽴性

物理独⽴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程序不⽤改变。

逻辑独⽴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程序不⽤改变。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标识⼀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

型。

实体联系类型:⼀对⼀联系(1:1);⼀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word版 整理

0000000000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习题参考答案

税务局使用数据库存储纳税人(个人或公司)信息、纳税人缴纳税款信息等。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纳税、退税处理、统计各类纳税人纳税情况等。

银行使用数据库存储客户基本信息、客户存贷款信息等。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处理客户存取款等。

超市使用数据库存储商品的基本信息、会员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每次购物的详细清单。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收银台记录客户每次购物的清单并计算应交货款。

1.2 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系统。它由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和一组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

数据库是持久储存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可以被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并且易于扩展。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MS(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数据模型是一种形式机制,用于数据建模,描述数据、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的语义、数据上的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库模式是数据库中使用数据模型对数据建模所产生设计结果。对于关系数据库而言,数据库模式由一组关系模式构成。

数据字典是DBMS维护的一系列内部表,用来存放元数据。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1.3 DBMS提供如下功能:

(1) 数据定义: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和它们的结构。

2022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一、名词解释:

1.任何由二个属性组成的关系不可能是3NF。()2.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主要是花费空间。()

7.在关系统运算中,进行自然联接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关键字。()

8.在数据库设计中,由分E-R图生成总E-R图,主要是消除结构冲突与命名冲突。()9.在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某S中,R、S均为属性名。()

10.关系代数运算中,运算对象为两个关系的运算有并、交、选择、投影等。()11.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逻辑演算。()12.在数据库系统中,DBMS包括DBS和DB。()

17.关系模式R,S具有共同的属性某,且某是R的主码,则某称为S的外部码。()18.关系系统是支持关系模型所有特征的系统。()19.一个外部关键字的属性至多一个。()

20.设属性组某,Y,Z分别是m,n,k目的,则R(某,Y)÷S(Y,Z)是m目的。2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22.数据库也就是数据仓库。()

2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

24.数据库系统指软件为主,不包括数据库与用户。()

第五章

一、试说明使用视图的好处。

答:1、简化数据查询语句

2、使用户能从多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3、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4、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二、使用视图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对视图进行查询时,首先检查要查询的视图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从数据字典中提取视图的定义,把视图的定义语句对视图语句结合起来,转换成等价的对基本表的查询,然后再执行转换后的查询,所以使用视图不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三、利用第3章建立的Student、Course和SC表,写出创建满足下述要求的视图的SQL语句。

(1)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学分。

答:CREATE VIEW IS_S_C

AS

SELECT Sno,Sname,Sdept,Cno,Cname,Credit

JOIN Course C ON o=o

四、利用第三题建立的视图,完成如下查询:

(1)查询考试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号和成绩。

答:SELECT Sname,Cno,Grade

FROM IS_SC

WHERE Grade>=90

五、修改第三题(4)定义的视图,使其查询每个学生的学号,总学分以及总的选课门数。

答:ALTER VIEW IS_CC

AS

SELECT Sno,COUNT(Credit),COUNT(Cno)

FROM SC JOIN Course C ON o=o

GROUP BY Sno

第六章

一、关系规范化中的操作异常有哪些?它是由什么引起的?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答:操作异常:数据冗余问题、数据更新问题、数据插入问题和数据删除问题。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照答案

第1章习题参照答案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色

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

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色:

A 、数据不保留。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

管理。 C、数据不共享。 D、数据不拥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色: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久保留。 B、由文件系统管理

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必定的独立性。 D、文件

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拥有必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色:

A 、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

据独立性高。 D、有一致的数据控制功能。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剖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

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益增大,数据量急剧增添,文件

管理系统已不可以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供给

了更宽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

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供给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

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一样,它

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聚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

储存,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察和管理下使用,所以数

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受此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

念的含义和联系。

答:数据库是指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

的数据会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它经过借助操作系统达成对硬件的接见,并对数据库的

数据进行存取、保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 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统构成。它主要由 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习题解答

1.5 习题

1.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的物理组织,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的冗余度大等给数据的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2)文件系统阶段

在此阶段,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并能长期保留在外存储器上,用户能对数据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的冗余度大及数据的不一致性等缺点。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如下:

(1)数据结构化

(2)较高的数据共享性

(3)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一般说来,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 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

(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

(5) 数据通信接口

4.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1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第1章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2.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 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 A

A.系统软件 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 D.数据软件

4. 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B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 D.数据库管理系统

5. 下列关于数据库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数据库中不但需要保存数据,而且还需要保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B.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

C.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

D.由于数据库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因此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时需要知道其存储位置

二、简答题

1. 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保存在计算机中。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实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

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因此也就经历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个阶段。

最初对数据的管理是以文件方式进行的,也就是用户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后来产生了数据库技术,也就是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3. 文件管理方式在管理数据方面有哪些缺陷?

答: 文件方式管理数据有如下缺点。(1)编写应用程序不方便。(2)数据冗余不可避免。(3) 2 应用程序依赖性。(4)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5)数据间联系弱。(6)难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需求。(7)无安全控制功能。

4. 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

答: 用数据库技术管理数据具有以下特点:(1)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2)较少的数据冗余。(3)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4)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5)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6)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5. 在数据库管理方式中,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结构?为什么?

答: 应用程序不关心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结构。因为当数据的存储方式发生变化时, 这些变化都将由DBMS负责维护。应用程序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数据存储方式或数据项已经发生了变化。

6. 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

答: 数据库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应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四个部分。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场所,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专指访问数据库数据的程序,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2章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划分,有利于A

A. 数据的独立性 B. 管理数据库文件

C. 建立数据库 D. 操作系统管理数据库

2.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B

A.内模式 B.模式 C. 外模式 D. 其他

3. 下列关于数据库中逻辑独立性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模式可以不变

B. 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可以不变

C. 当模式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可以不变

D. 当模式发生变化时,内模式可以不变

4. 下列模式中,用于描述单个用户数据视图的是 C

A.内模式 B.模式

C.外模式 D.存储模式

5. 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三要素是指 B

A.数据结构、数据对象和数据共享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安全控制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可靠性

6. 下列关于E-R模型中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一个联系最多只能关联2个实体

B.联系可以是一对一的

C.一个联系可以关联2个或2个以上的实体

D.联系的种类是由客观世界业务决定的

7. 数据库中的三级模式以及模式间的映像提供了数据的独立性。下列关于两级映像的说 3 法,正确的是 A

A.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是由DBMS实现的

B.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是由DBMS实现的,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

C.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以及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都是由DBMS实现的

D.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以及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都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

8. 下列关于概念层数据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概念层数据模型应该采用易于用户理解的表达方式

B.概念层数据模型应该比较易于转换成组织层数据模型

C.在进行概念层数据模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具体的DBMS的特点

D.在进行概念层数据模型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内容是用户的业务逻辑

二、简答题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概念层数据模型和组织层数据模型?

答: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1)能够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被人们理解。(3)能够方便地在计算机上实现。用一种模型来同时很好地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在目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数据库领域中是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和应用目的,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来实现。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模型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类是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它从数据的应用语义视角来抽取现实世界中有价值的数据并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进行建模。另一类是组织层数据模型,也称为组织模型,它从数据的组织方式来描述数据。

2.组织层数据模型都有哪些?目前最常用的是哪个?

答: 数据库发展到现在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组织方式(组织模型):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组织数据)、网状模型(用图型结构组织数据)、关系模型(用简单二维表结构组织数据)以及对象-关系模型(用复杂的表格以及其他结构组织数据)。目前最常用的是关系模型。

3.实体之间的联系有几种?请为每一种联系举出一个例子。

答: 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有如下三类:

(1)一对一联系(1 : 1)。如部门和经理(假设一个部门只允许有一个经理,一个人只允许担任一个部门的经理)。

(2)一对多联系(1 : n)。比如,假设一个系有多名教师,而一个教师只允许在一个系工作,则系和教师之间也是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m : n)。比如学生和课程,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因此学生和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4.说明实体-联系模型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概念。

答: 在实体-联系模型中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实体、属性和联系。

(1)实体。实体是具有公共性质、并可相互区分的现实世界对象的集合,或者说是具有相同结构的对象的集合。

(2)属性。每个实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或性质,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实体的特征来区分一个个实例。

(3)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4

5.指明下列实体间联系的种类:

(1)教研室和教师(假设一个教师只属于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可有多名教师)。

(2)商店和顾客。

(3)国家和首都(假设国家的首都不会变化,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首都)

(4)飞机和乘客。

答:(1)教研室和教师是一对多,(2)商店和顾客是多对多,(3)国家和首都是一对一,(4)飞机和乘客是多对多.

6.数据库包含哪三级模式?试分别说明每一级模式的作用?

答: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内模式:是最接近物理存储的,也就是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包括数据存储位置、数据存储方式等。

外模式:是最接近用户的,也就是用户所看到的数据视图。

模式:是介于内模式和外模式之间的中间层,是数据的逻辑组织方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两级映像的作用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功能?

答: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个模式之间提供了以下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正是这两级映像功能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使数据库应用程序不随数据库数据的逻辑或存储结构的变动而变动。

第3章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关系中主属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主键所包含的属性一定是主属性

B. 外键所引用的属性一定是主属性

C. 候选键所包含的属性都是主属性

D. 任何一个主属性都可以唯一地标识表中的一行数据

A.顾客号 B.产品号

3. 关系数据库用二维表来组织数据。下列关于关系表中记录的说法,正确的是 B

THE END
0.CHECK约束,限制列中的值的范围。sql限制某列值的范围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MySQL、SQL Server、Oracle及MS Access等数据库中使用CHECK约束来限制表中特定列的值范围,包括创建、修改及删除CHECK约束的方法。 CHECK 约束 CHECK 约束用于限制列中的值的范围。 如果对单个列定义 CHECK 约束,那么该列只允许特定的值。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26=9921gsvrhng1jfvjnnu1;97A::72
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题(1)29、下列约束中用于限制列的取值范围的约束是( ) A、 PRIMARY KEY B、 CHECK C、 DEFAULT D、 UNIQUE 答案: B 30、在进行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时,判断设计是否合理的常用依据是( ) A、 规范化理论 B、 概念数据模型 C、 数据字典 D、 数据流图 jvzquC41dnuh0lxfp0tfv8|qfgmfE\IP1cxuklqg1fkucrqu1367;?=8;:
2.sqlserver创建表时设置取值范围CHECK 约束:用于限制列中的值必须满足某个条件。 DEFAULT 约束:用于为列设置默认值。 NOT NULL 约束:确保列不接受 NULL 值。 通过这些约束,可以有效地限制插入数据库的有效数据。 二、使用 CHECK 约束 CHECK 约束是最常用的设置取值范围的方法。它用于定义列的合法值,可以是一个表达式或一个固定值。例如,假设我们jvzquC41dnuh0>6evq4dqv4wa3<29>96;1739<8337
3.数据库约束是什么意思|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检查约束(Check Constraint)用于限制列中的数据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检查约束可以用于定义数据的范围或模式,例如限制年龄列中的值必须在0到150之间。通过检查约束,数据库系统可以自动检查数据的有效性,防止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被插入或更新。 5. 非空约束 非空约束(Not Null Constraint)确保特定列中不能有空值(NULL)。非空jvzquC41yy}/hjstwct/exr1dnuh1jwvkerf1<77925
4.浅谈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约束及应用场景数据库其它唯一约束是一种用于保证某一列或一组列的值唯一的约束。与主键约束不同的是,唯一约束允许 NULL 值。唯一约束的作用是保证某一列或一组列的值不重复。检查约束检查约束是一种约束条件,它可以限制某一列或一组列的取值范围。检查约束通常用于限制某一列或一组列的取值必须满足某些条件,例如取值必须大于等于某个值jvzquC41yy}/lk:30pku1mfvcdgtg87;3;61iw0jvs
5.约束的类型可以使用主键和外键约束来定义表之间的关系。 (表) 检查约束 检查约束(也称为表检查约束) 是一个数据库规则,用于指定表的每行中的一列或多列中允许的值。 指定检查约束是通过限制格式的搜索条件完成的。 外键(引用) 约束 外键约束(也称为引用约束或引用完整性约束) 启用表之间和表内所需关系的定义。 jvzquC41yy}/kkr0eqs0fxhu1|n0fk7133460Dvqrod?ltpuvxbkwyu/vqg|
6.默认值约束)的创建三、检查约束(check) 1、检查说明 (1)check约束用于限制列中的值的范围 (2)如果对个单个列做check约束,那么该列只可以输入特定数值 (3)如果一个表定义check约束,那么此约束会在特定的列对值进行限制 2、约束作用 保证列中的值符合指定的条件。如果对单个列定义 CHECK 约束,那么该列只允许特定的值;如果对一个表定义 CjvzquC41dnuh0lxfp0tfv8[kgyoohrskvgrz1jwvkerf1mjvckrt1:7289689;
7.mysql设置约束设置范围MySql约束条件5、CHECK约束:用于限制列中的值的范围 如果对单个列定义 CHECK 约束,那么该列只允许特定的值。 如果对一个表定义 CHECK 约束,那么此约束会在特定的列中对值进行限制。 例:create table时在id列创建 CHECK 约束 create table table_name(id int not null,name varchar(255) not null,CHECK(id>0));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697:5;8ftvkimg8igvcomu86354929:>
8.SQL数据库设计数据完整性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SQL数据库中,可以通过设置主键、外键、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等来保证数据完整性。主键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条记录,外键用于维护表之间的关系,唯一约束保证列中的值不重复,检查约束用于限制列中数据的取值范围。 jvzquC41dnuh0lxfp0tfv8772;e:5B8;3270c{ykenk0fnyckny03>99:7887
9.mysql限制输入范围SQL Server限制输入值的取值范围的是用户自己定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23234的。 CHECK 约束用于限制列中的值的范围。 如果对单个列定义 CHECK 约束,那么该列只允许特定的值。 如果对一个表定义 CHECK 约束,那么此约束会在特定的列中对值进行限制。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75:5:8ftvkimg8igvcomu8635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