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概述

体适能7大素质【原创版】目录1.体适能的定义2.体适能的 7 大素质a.心肺耐力b.柔韧性c.肌肉力量d.肌肉耐力e.协调性f.平衡性g.反应速度正文【体适能的定义】体适能指的是一个人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活动中,能够有效、高效地完成各种身体活动的能力。

体适能好的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体适能的 7 大素质】体适能包括 7 大素质,分别是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协调性、平衡性和反应速度。

心肺耐力好的人,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氧气,具有较强的体能。

【柔韧性】柔韧性是指一个人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韧带的柔韧程度。

柔韧性好的人,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范围大,肌肉和韧带不易受伤,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身体活动。

【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指一个人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肌肉力量好的人,在完成各种活动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肌肉耐力好的人,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持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协调性】协调性是指一个人在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能够协同工作的能力。

协调性好的人,在完成各种复杂的身体活动时,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身体各部位,提高活动效率。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一个人在静止和运动中,能够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

平衡性好的人,在各种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保持身体平衡,降低受伤风险。

【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是指一个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的速度。

反应速度快的人,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快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提高安全性。

总之,体适能的 7 大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体适能:人们所具有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通常根据其与健康的关系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

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而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通常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务而没有过度的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事件”但是,将体适能视为人类适应生活需要所应具备的完成各种体力活动能力,各国学者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依据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将其区分为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

前者主要由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等与运动竞技能力有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

二、体适能商体适能商是近年来提出的体能定量评价的新概念。

PFQ是健康体能与竞技体能的综合。

也就是说,肌力与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与身体组成等四项健康体能,以及敏捷、协调、平衡、速度、反应与瞬发等六项运动体能的综合,代表一个人的体能商就健康体能而言,主要是指个人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应付突发紧急情况的身体能力,其具体要素主要包含肌力、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及身体组成等五项。

而就竞技体能而言,除了包括健康体能的五项要素之外,敏捷、协调、平衡、速度、反应及瞬发等要素,因为与基本运动能力表现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可将之归类于“竞技体能”肌肉适能的检测与评价一、肌肉力量(一)等长测试等长测试是肌肉力量检测的主要手段,通常包括握力、背力、臂力和腿部力量等。

常用的测量手段有握力计、背力计等力量检测设备,也可采用等速肌力测定仪和各种力量传感器进行测定。

测定过程一般进行2-3次,取最好成绩。

人体最大握力评价标准(kg·kg-1wt)得分男性18岁19岁20-2425-2930-3435-3940-4950-5990 1.62 1.75 1.73 1.72 1.64 1.62 1.54 1.39 80 1.50 1.54 1.59 1.54 1.52 1.51 1.41 1.30 70 1.47 1.44 1.53 1.47 1.45 1.42 1.34 1.22 60 1.44 1.36 1.45 1.40 1.39 1.35 1.28 1.10 50 1.37 1.33 1.39 1.35 1.33 1.28 1.24 1.14 40 1.33 1.29 1.32 1.28 1.29 1.23 1.19 1.10 30 1.31 1.24 1.26 1.20 1.24 1.17 1.14 1.03 20 1.22 1.17 1.18 1.12 1.18 1.11 1.07 0.98 10 1.16 1.12 1.08 1.01 1.10 1.02 0.99 0.89 均值 1.37 1.37 1.39 1.34 1.35 1.30 1.25 1.14女性90 1.02 1.10 1.04 1.12 1.05 1.07 1.02 0.9080 0.95 1.04 0.97 1.02 1.00 1.00 0.93 0.83 70 0.90 0.94 0.91 0.97 0.94 0.93 0.87 0.78 60 0.82 0.85 0.86 0.91 0.89 0.87 0.81 0.71 50 0.78 0.80 0.81 0.86 0.83 0.84 0.77 0.68 40 0.72 0.77 0.77 0.82 0.78 0.80 0.73 0.63 30 0.69 0.74 0.72 0.75 0.72 0.75 0.69 0.69 20 0.65 0.69 0.68 0.68 0.68 0.69 0.68 0.52 10 0.58 0.64 0.61 0.61 0.60 0.60 0.54 0.48 均值0.79 0.85 0.82 0.86 0.83 0.84 0.78 0.68 (二)等张测试常用的等张测试手段和方法包括屈臂、杠铃上举、仰卧蹬腿、半蹲起、俯卧屈膝等等,而最大等张肌力的评价通常以能够一次成功举推的最大重量,即1次重复重量的大小表示。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提高体能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敏捷训练,力量训练,爆发训练,强化身体体能。

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内容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的主要内容如下:①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

②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

③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

④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

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体适能”可视为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

体适能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从事体力性活动或运动皆有较佳的活力及适应能力,而不会轻易产生疲劳或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测量上,体适能分为心肺适能、肌肉适能、与体重控制三个面向。

评价体适能是以体适能商的高低评价。

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的综合反映,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者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总共占50分,而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亦共占50分。

然而,对于很多人而言,体适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体适能呢?本文将详细介绍体适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体适能。

一、体适能的定义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完成各类体力活动的能力。

它包括了五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有氧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身体组成。

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系统在长时间运动时的耐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在持续工作时的耐力;肌肉力量是指肌肉产生的最大力量;灵活性是指关节和肌肉在活动过程中的可伸展程度;身体组成是指身体组织的比例和分布,通常用体脂百分比来衡量。

二、体适能的重要性体适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好的体适能可以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

提高体适能可以降低患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其次,良好的体适能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表现。

拥有良好的有氧耐力和肌肉力量可以让我们更持久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和表现。

锻炼可以释放快乐激素,减轻压力和焦虑,并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

三、提高体适能的方法那么,如何提高体适能呢?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血管健康和有氧耐力的最佳选择。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车、跳绳等。

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2. 肌肉训练:肌肉训练是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方式进行肌肉训练。

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的肌肉训练可以显著提高体适能。

3. 拉伸训练:灵活性是体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拉伸训练可以提高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

体适能概念的详细解释概念定义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获得良好适应和发展的能力水平。

这是一个包括身体健康、动作技能、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综合概念。

体适能是人体反应机制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人体功能和健康的基础。

适当的体适能水平能够降低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

2. 生活质量提高体适能水平高的人在面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挑战时,更具备身体和心理的稳定性,更能克服各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

3. 心理健康的维护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荷尔蒙分泌,改善个体心理状态,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

4. 促进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体适能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容易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 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适当的身体活动和健康体适能水平,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记忆和专注力,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应用体适能概念在以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 教育领域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适能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适能水平,通过开展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和智力。

3. 公共卫生领域体适能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层面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公共卫生领域,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和监测体适能水平,了解社会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4. 运动竞技领域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体适能定义及其具体内容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指通过身体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营养来促进全身器官和系统健康,保持身心愉悦的全能运动能力。

体适能不仅是一个身体健康指标,也是一个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

体适能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心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体适能的具体内容包括:1.身体运动能力:包括身体姿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性、力量、耐力、速度等。

2.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睡眠、心理调节、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

3.营养知识:包括食物选择、摄入方式、搭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营养知识。

4.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方面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5.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心肺功能评估、心理评估等方面的评估和监测。

体适能的定义和具体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体适能教育和培训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

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可视为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

测试目的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文明社会中,人类身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营养摄取却越来越高,工作与生活压力以及休闲时间相对增加,而这些因素将造成不少健康隐患。

因此,保持良好的体适能与规律地运动训练越来越重要!康复评定与训练通过体适能测试所得结果有利于精准评估的实现,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受试者的体适能状态,从而帮助其实现特定的体适能目标。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合理准确的体适能目标以激励受试者参与运动,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等。

制定康复及运动处方进行体适能测试,能够为进一步制定精细准确的康复方案、运动处方等提供合理依据。

达到设计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康复方法等目的。

测试内容及方法主要评定方面有:肌肉耐力(仰卧起坐、坐下起立)、心肺耐力(台阶测试)、敏捷性(反应时)、柔韧性、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爆发力(纵跳)、协调性等。

主要测试方法:借助多种工具及仪器需要人员协助监督并记录。

第一章体适能检测与评价第一节体适能一、体适能概述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概念源于美国。

早在1880 —1900年期间美国就曾流行体格检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对两百多万中青年(21~35岁)进行征兵体检时发现,有约90万人因心脏不健康,10万人因教育程度不够未服兵役。

1954年,克劳斯·韦伯体能测试结果进一步显示,当时美国青少年体能状况明显低于欧洲各国,令政府和民众极为震惊。

1954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率先成立了“青年体适能总统委员会”,明确地对青少年体能水平下降提出严重警告。

1957年,美国健康、体育、休闲活动协会(AAHPER)推出了“青少年体能测试计划”,对青少年进行了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垒球掷远、折返跑等项目的首次全国性测试。

从那以后,体适能的理念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适能的定义是: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美国运动医学会认为:体适能由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组成。

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而且还是机体保证以最大活力完成日常工作、降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主要内容包括有氧适能、肌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素质。

技能体适能是指与动作、舞蹈和体操等表现有关的运动技术能力。

主要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等。

技能体适能一般受遗传的控制,是从事各种运动项目的基础。

二、有氧适能1什么是有氧适能有氧适能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

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故又可称为有氧工作能力,有氧适能水平越高,有氧工作能力越强。

有氧工作是指主要依靠有氧供能系统提供能量来完成的工作或运动。

什么是健康体适能健康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测评内容之一。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健康体适能的内容:1.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

2.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

3.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

4.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

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健康体适能检测方法:1.身体质量指数:(B.M.I.)= 体重÷ 身高的平方。

(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M。

)2.坐姿体前屈:测试柔软度,评估关节的可动范围以及肌腱与韧带的伸展性。

3.一分钟屈膝仰卧起坐:评估身体腹肌的肌力与肌耐力。

4.立定跳远:测试瞬发力。

5.三分钟台阶测试(适用于35岁以上人群,35岁以下人群采用男1500米,女800米跑步):测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适能。

体适能训练:1.肌力与肌耐力训练:BODY PUMP肌力训练课程、塑身课程、重量训练机、哑铃杠铃阻力训练、循环训练等。

2.柔软度训练:伸展运动、瑜伽、太极等。

3.心肺训练:有氧体操、有氧舞蹈、跳绳、脚踏车、飞轮有氧、游泳等。

第一讲体适能概述一、体适能简介体适能从英文Physical Fitness而来。

体适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的美国军事人员,为了应付特殊训练和特殊工作,对有关的兵种制定了不同的身体训练和体能要求,以应付艰巨任务。

为了增进国民体质,欧美各国制定了体适能测验手册;1955年美国成立了青年体适能总统委员会,1985年提出了美国青年体适能测验的内容及标准;以后各国也都有类似的研究。

亚洲体适能专业学院(AASFP)是一所国际认可的专业体适能教练培训机构,自1992年在香港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升体适能行业和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平。

AASFP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与政府机构合作开展体适能教练培训证书教育的体适能学院。

2001年,AASFP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将体适能概念引入中国内地的体适能行业,体适能学科已正式列入我国体育专科院校本科生的选修课。

2002年华人体适能学者学会成立。

2005年AASFP在北京建成了新的校舍,成为国内首家设备完善的体适能专业学院。

现在AASFP已经在国内24个城市开设了多种体适能教练证书课,有80%中国的私人教练都拥有AASFP专业体适能教练证书或高级私人体适能教练证书。

二、体适能概念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义,可视为身体对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

体适能较好的人身体健康、有匀称的体型,体姿良好,体态健美,拥有比实际年龄小的生理年龄,勇于接受挑战与压力;能缓解器官老化、身体机能衰退所导致的疾病的发生。

他们精力充沛,很少感到力不从心,身体经常处在康宁状态,能与人融洽相处。

会享受生活、兴趣广泛,有足够的体力进行休闲活动。

遇到紧急情况,体适能良好的人反应力敏捷,有理智、能快速应变危急状况而远离危险。

三、体适能分类体适能一般分为三类:与健康有关的,我们称为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心肺适能)、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肉适能),以及身体组成;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我们称为运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性、平衡感、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等。

1、健康体适能:既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⑴心肺适能心肺适能是指身体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通常心肺适能与有氧工作能力是同一词。

心肺适能越强,完成学习、工作、走、跑、跳、劳动时就会越轻松,并能够胜任强度较大的工作,而对较为激烈的运动能够逐步适应。

⑵肌肉适能包括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

肌肉的力量是竭尽全力从事抵抗阻力的活动能力。

肌肉强壮有助于预防关节的扭伤、肌肉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

肌肉适能的重要性在于避免肌肉萎缩、松弛。

维持较匀称的身材,有利于防止身体疲劳,减少运动伤害发生,提升身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⑶柔韧性柔韧性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包括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柔韧性对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维持正确的体姿,减少运动器官损伤,改善动作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⑷身体成分身体成分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总重量为体重,含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

体适能与体内脂肪比例的关系最为密切。

脂肪过多,心肺功能的负担就越重,要维持适宜的体内脂肪,就必须注意能量的吸收与消耗的平衡。

人的体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称体脂百分比,余下的包括骨、水分、肌肉等,称为去脂体重。

体适能的强弱与合理的控制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关系密切。

体重得当,体成分适宜是健康的标志。

肥胖给健康带来威胁,体重过轻也不利于健康,对脑力、体力均有负面影响,出现体质虚弱,骨密质较差的现象。

因此,得出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为: 心肺适能、肌肉适能(包括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

平衡感:指人体在静止站立或运动时能够维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

协调性: ?指肌肉系统表现的正确、和谐优雅的活动动作,这主要反应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觉与熟练的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体适能较好的人,动作协调、轻巧、灵活、敏捷,在活动中动作准确,变换迅速。

3、功能性体适能主要针对老年及体弱人群,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思考题:1、何谓体适能,如何分类?2、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是什么?第二讲体适能与健康(一)心肺适能与健康一、心肺适能与健康心肺适能是身体整体氧气供输系统能力的优劣。

包括:肺呼吸,心脏以及血循环系统的机能。

因此,在健康上特别受到重视。

1、增强心肌:心肺和骨骼肌类似,经由运动的刺激,可以变得较强而有力。

所以,心肺适能好的人,心脏的尺寸和收缩力量会增大,在健康上有益。

具体的表现是每博输出量增多,因此;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会减少。

2、有益于血管系统血管系统的责任是使由心脏挤送出来的血,沿动脉微血管至组织,再由组织汇回静脉,流返心脏的顺畅流程。

心肺适能好,表现为良好的血管弹性及通畅无阻的血管口径为基础。

另外,微血管在组织中的生长分布也较密,比较有利於血液的供应。

血管口径变窄,血管壁逐渐硬化失去弹性,是造成健康威胁的直接因素。

3、强化呼吸系统心肺适能好,肺呼吸量大,肺泡与微血管间进行气体的交换,效率较高。

4、改善血液成分心肺适能好的人,血液中的血红素含量较多,有利于氧的输送。

也可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之比值,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

6、减少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由于心脏、血管以及血液成分都因心肺适能的改善而好转,因此;有助于减缓心血管循环系统机能退化性疾病的威胁。

即使不幸发生此类疾病,心肺适能好的人其存寿命高,即使患病其康复率也较高。

二、提高心肺适能的有氧运动1、何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有节律的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恒常的耐力运动。

它以增加人体吸入、运输和利用氧气的能力为锻炼目的。

一般说来,有氧运动对技巧的要求不高,在有氧运动过程中,机体吸入氧气量与机体所消耗的氧气量基本相等,即达到平衡。

使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有氧的状态下,又不至于上气不接下气,稍微出汗,又不至于大汗淋漓。

感到全身舒展,不觉肢体劳累,能有效地改善心、肺与血管的机能,提高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对人的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一运动主要包括:步行、健身跑、中低速游泳、骑自行车、爬楼梯、水中运动等。

3、有氧运动对身体机能具有以下的良好影响⑴提高心肺功能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表现为肺活量水平明显增加,肺交换效率提高。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表现为安静时心率下降或不变,心脏的收缩力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可预防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⑵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有氧运动由于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强体内的新陈代谢。

坚持体育锻炼其身高、体重、胸围都较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加强体内的代谢功能,使老年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实践证明,以有氧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抗疾病能力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关,有机体的免疫机能主要是通过免疫细胞完成的。

采用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形式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最好,免疫功能的提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一般性疾病。

以减肥为主要目的体育锻炼都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要的锻炼手段。

思考题:1、何为有氧运动,其特点是什么?2、有氧运动包括那些项目?3、谈谈心肺适能对健康的益处?第三讲体适能与健康(二)肌肉适能与健康一、肌肉适能与健康肌肉适能主要包括肌肉的两大能力,肌力和肌耐力。

肌力表示肌肉一次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力与肌耐力同时并列为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要素,健身运动时,绝不能忽略肌肉适能。

那么肌肉适能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呢?有以下益处:1、适当的肌力使肌肉变得比较结实而有张力,避免肌肉萎缩松弛。

2、适当的肌肉有助维持比较匀称的身材,因为肌力的运动可以阻止肌肉流失,故外型较健美。

3、肌肉适能好,身体的动作效率较佳。

肌力、肌耐力较好,使肌肉在应付同样的负荷时比较省力,也较耐久。

4、肌肉适能好,肌肉、关节等部位有较好的保护,有减缓受伤的防护功效。

尤其是运动员,肌肉适能是避免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

5、肌肉适能好,是维持好的身体姿势的基本条件。

6、腹部和背部的肌肉适能与背部疼痛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腹部肌力,肌耐力不好,骨盘即无法被悬吊在正常的位置而出现前倾,会迫使下背部位的腰椎过度前弯可能压迫脊髓神经造成疼痛。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基础1、肌肉体积肌肉体积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肌肉体积的大小可用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的体积就越大,肌肉力量也就越大,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在提供肌肉力量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增加。

影响肌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单个肌纤维的直径,二是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

体育锻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肌肉蛋白质的含量,通过增加单个肌纤维的直径而使肌肉体积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肌纤维的数量,使肌肉体积增加。

THE END
0.2021年医疗事业单位笔试每日一练:护理专业知识(7.28)1.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的约束方法是 A.固定肩部 B.加床栏 C.约束踝部 D.固定双膝 2.下列哪项不是颈外静脉输液法的适应症 A.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B.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药物者 C.急腹症患者术前建立静脉通路 D.周围循环衰竭者用来测中心静脉压 jvzquC41jnp/j~fvw0ipo87243519;=13:?779=0jvsm
1.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稿跨年故事数字化回到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场景:我是你的一个朋友,一整年出门在外。年末的最后几个小时,回到村里,大家一起坐坐,讲讲这一年我在外面听到遇到的故事。 时间很紧,我们开始。 ——第一部分—— 「1」行就行,不行还能怎么办? 昆明有一个小伙子,他叫徐伟,开着一家淘宝店。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727:597a37<7g9>c82622:7o9j4ivvq
2.与老人沟通的说话技巧范文1.5 紧张心理:(1)护士害怕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不愿意主动开口和陌生人讲话。(2)护士不知道与病人谈什么内容。(3)交流方法欠缺,不能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4)护士业务知识不扎实、全面,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影响了门诊护士与病人的意见交流,使门诊护士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与需求,也不利于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247/j}rn
3.现代礼仪大全11篇1 护理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护士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护生在校期间既要学好护理学相关知识,又要积累丰富的人文科学底蕴。基于此确立了“内炼修养,外树形象”的主旨,确定了开展礼仪培训的内容、步骤及实施方法。 2 规范礼仪对接待门诊、急诊、住院、出院等不同阶段患者时的服务礼仪进行了规范,包括基本礼貌用语、电jvzquC41zfy0ofdkcu/exr0ep5icx|gp173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