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地下建筑施工方案doc

认证主体:于**(实名认证)

IP属地:江苏

下载本文档

冻土地下建筑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季节性冻土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地下结构埋深8.5m,总建筑面积16084㎡,采用"明挖+冻结支护"的施工方式。场地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为:素填土(厚0.5-1.2m)、粉质黏土(厚2.3-4.5m,含冰量15-20%)、多年冻土层(厚3.8-6.2m,平均地温-2.5℃)。地下水位埋深6.8m,属孔隙潜水类型,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25),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冻土施工需满足-15℃极端温度条件下的作业要求。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混凝土耐久性等级为F250。二、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分区规划将基坑划分为A、B、C三个作业区,采用"分区开挖、阶梯冻结、同步支护"的施工流程。A区(东北象限)作为试验段优先施工,验证冻结参数及支护工艺;B区(西北象限)与C区(南侧区域)间隔7天依次展开,形成流水作业。各区之间设置6m宽临时分隔带,采用φ800mm冻结管形成隔离冻土墙。(二)施工阶段划分准备阶段(15天)完成冻结系统安装、监测设备布设及材料储备。重点完成低温早强混凝土在-10℃条件下的配比试验,确保混凝土3天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现场储备不少于300m³砂石料,采用阻燃棉被覆盖+电热毯加热的方式保温,保证骨料温度不低于5℃。积极冻结阶段(35天)盐水温度控制在-25~-28℃,单孔流量3.5-4.0m³/h。通过测温孔监测冻土帷幕扩展速率,确保平均每天扩展不小于40mm,冻土帷幕厚度达到1.2m,交圈时间不超过28天。冻结系统需连续运行,备用机组启动响应时间不超过15分钟。开挖支护阶段(45天)采用分层开挖方式,每层开挖深度2.0m,开挖面积控制在200㎡/天以内。每层开挖后24小时内必须完成支护施工,支护完成面与开挖面高差不大于0.5m。开挖机械选用带低温启动装置的液压挖掘机,配备-30℃专用液压油。维护冻结阶段持续至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0%,盐水温度维持在-22~-25℃。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制冷量,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降至5℃以下时,可逐步提高盐水温度至-18℃。(三)资源配置计划机械设备配置JYSGF300II型螺杆冷冻机2台(制冷量87500Kcal/h)φ120mm地质钻机3台(配备陀螺测斜仪)液压挖掘机(带低温保护装置)2台混凝土输送泵(-10℃工况适配)1台柴油发电机(200kW)1台(备用电源)材料储备要求冻结管:φ63×4mm无缝钢管(屈服强度≥345MPa)保温材料:50mm厚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板(导热系数≤0.03W/m·K)外加剂:无氯防冻剂(亚硝酸钙3%+乙二醇2%)、引气剂(0.015%掺量)三、关键施工技术(一)人工冻结系统施工冻结孔施工冻结孔采用φ120mm孔径,孔间距1.2m,梅花形布置。开孔误差≤±20mm,偏斜率≤0.5%/100m。每钻进3m使用陀螺测斜仪检测,超偏时采用高压水射流纠偏。冻结管选用φ63×4mm无缝钢管,丝扣连接+焊接密封,底部采用底锥密封结构。安装后进行0.8MPa水压试验,30分钟压降≤0.05MPa为合格。制冷系统安装盐水管路采用50m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外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潮。集配液圈与冻结管间采用高压胶管连接,每根管进出口安装DN25闸阀控制流量。制冷机组充氨量按设备额定值的85%配置,氨液分离器压力控制在0.6-0.8MPa。温度场控制技术积极冻结期每日监测盐水温度、冻土帷幕扩展速率,当冻土发展至设计厚度的80%时,启动探孔检测(每50m布设1个测温孔)。开挖面暴露后,在冻结壁表面喷涂50mm厚聚氨酯保温层,减少冷量损失。在冻结壁与支护结构之间设置20mm厚挤塑板缓冲层,释放冻胀应力。(二)冻土帷幕支护体系冰螺栓桩施工桩径150mm,桩长9.5m(穿透活动层进入永冻层1.5m),采用"钻孔-真空抽吸-二次灌注"工艺。灌注材料分两段配置:下层(永冻层段)采用硫铝酸盐早强水泥(42.5R)+复合型防冻剂;上层(活动层段)采用聚丙烯纤维(0.9kg/m³)与钢纤维(45kg/m³)双掺混凝土。成桩后7天强度≥25MPa,28天强度≥35MPa。喷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P.O42.5R水泥380kg/m³、石墨粉5%(水泥重量比)、引气剂0.015%,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施工参数:喷射压力0.4-0.6MPa,喷头距工作面1.2-1.5m,分层喷射厚度50mm/层,间隔时间≥2小时。喷射前对受喷面进行预热(采用热风枪),确保基面温度≥-5℃。钢支撑安装采用φ609×16mm钢管支撑,间距1.8m,预加轴力500kN。支撑安装在-15℃以下环境时,高强螺栓连接需进行扭矩补偿(按常温值的1.2倍控制)。支撑端部设置冻胀缓冲装置,允许水平位移30mm。(三)低温混凝土施工材料温度控制拌合水加热至60-80℃(采用蒸汽加热)骨料预热至5-8℃(地暖管加热法)水泥、粉煤灰入罐温度≥15℃(储罐设保温层)配合比设计胶凝材料总量420kg/m³(水泥380kg+粉煤灰40kg)砂率42%(中砂细度模数2.6-2.8)水灰比0.45,坍落度180±20mm抗冻等级F250,氯离子含量≤0.06%浇筑与养护采用"分层浇筑、斜面推进"工艺,分层厚度≤500mm,浇筑间歇时间≤120分钟。混凝土出机温度≥10℃,入模温度≥5℃。养护采用"电热毯+阻燃棉被"复合养护,确保临界强度(设计强度30%)在-5℃环境下7天内达到。测温点布置:每个浇筑体设上、中、下3层,每层4个测点,前3天每2小时测温1次,之后每4小时1次,内外温差控制≤25℃。(四)冻胀与融沉控制冻胀防治措施基坑周边5m范围设置冻胀变形隔离沟(宽0.5m×深1.2m),内填级配砂石+HDPE防渗膜支护结构增设应力释放孔(φ50mm,间距2m),内置弹簧缓冲装置冻结系统采用"慢速积极冻结"工艺,控制冻土扩展速率≤50mm/天融沉控制技术维护冻结阶段采用"分级解冻"模式(每3天提升盐水温度2℃)底板施工完成后布设注浆管,解冻期进行跟踪注浆(水泥浆水灰比0.6-0.8)融沉监测数据超预警值(5mm/天)时,启动应急注浆系统四、质量控制标准(一)冻土帷幕质量要求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冻土帷幕厚度≥1.2m探孔取芯(每50m一个)平均温度≤-10℃测温孔监测(每24h记录)单轴抗压强度≥5MPa冻土试样试验(-10℃条件)渗透系数≤1×10⁻⁸cm/s压水试验交圈时间≤28天温度场监测(二)支护结构质量控制冻结孔施工开孔位置偏差≤±20mm(全站仪复核)偏斜率≤0.5%/100m(陀螺测斜仪每3m检测)冻结管水压试验0.8MPa,30分钟压降≤0.05MPa喷射混凝土厚度-5mm(凿孔法,每100㎡1点)强度≥C30(同条件试块,每组3块)表面平整度≤8mm/2m(靠尺检查)钢支撑轴线偏差≤30mm(全站仪)标高偏差≤10mm(水准仪)预加轴力偏差≤±5%(轴力计监测)(三)混凝土工程验收标准28天强度达标率100%,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值90%抗渗等级P8(抗渗试块每500m³一组)表面裂缝宽度≤0.2mm(裂缝观测仪)钢筋保护层厚度+10mm,-5mm(电磁感应仪,每构件3点)五、安全防护措施(一)低温作业防护人员防护装备-30℃专用防寒服(含加热马甲)防砸绝缘手套(耐低温-40℃)防滑防寒靴(鞋底花纹深度≥5mm)护目镜(防紫外线+防雾)作业时间控制极端温度(≤-20℃)时,单次作业时间≤45分钟每2小时轮换作业,取暖棚内休息时间≥15分钟取暖棚温度维持在15℃(采用燃油暖风机,设CO报警器)(二)冷冻站安全管理氨气泄漏防护安装氨气泄漏检测仪(报警值20ppm),与排风系统联动配备2台MF/ABC8型干粉灭火器、1套正压式呼吸器氨瓶间设置防爆墙(抗爆压力≥0.2MPa),泄爆面积≥0.22m²/m³压力管道安全盐水管路每周进行壁厚检测(超声波测厚仪)阀门定期进行气密性试验(每月1次)压力表、安全阀每半年校验1次(有资质单位进行)(三)监测预警体系监测项目及频率地表沉降:精度±1mm,沿基坑周边每20m布设测点,1次/天冻土压力:振弦式土压力盒(量程0-2MPa),1次/2h隧道收敛:测绳法(精度±0.5mm),每5m设置1对测点,1次/天盐水温度:铂电阻传感器(精度±0.1℃),实时监测预警值设定地表沉降:30mm(累计)、5mm/天(速率)冻土压力:1.5MPa冻结壁温度:≥-8℃(局部)支撑轴力:设计值的1.1倍应急响应流程当监测数据超预警值时,立即启动三级响应:一级响应(暂停施工):组织专家评估,调整冻结参数二级响应(加固处理):增设临时支撑,提高盐水温度2-3℃三级响应(紧急撤离):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启用备用冻结系统六、环境保护措施(一)噪声控制冷冻机组设置隔音罩(降噪量≥25dB)破碎机等设备采取限时作业(22:00-6:00禁止施工)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55dB(声级计监测)(二)废水处理融雪水经三级沉淀池(容积50m³)处理后回用混凝土养护废水pH值控制在6-9(投加中和剂)施工废水悬浮物去除率≥80%(采用絮凝沉淀法)(三)冻土恢复施工完成后采用分段强制解冻(盐水温度逐步提升至5℃)解冻水经收集处理后排放(COD≤100mg/L)冻土融化区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桩径500mm,间距1.2m)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持续时间关键节点保障措施准备阶段15天冻结系统调试完成提前储备20%备用设备积极冻结35天冻土帷幕交圈24小时连续监测,动态调整开挖支护45天底板浇筑完成分层流水施工,资源优先保障结构施工60天顶板混凝土浇筑低温混凝土养护专项方案融沉处理30天监测数据稳定跟踪注浆系统待命(注:总工期185天,不含不可抗力影响时间)八、验收标准与程序中间验收冻结孔施工验收(偏斜率、密封性能)冻土帷幕质量验收(厚度、强度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冻土地区工程施工方案.docx1.1施工背景与目标 本方案针对[XX地区]冻土工程(道路路基/建筑地基施工,冻土类型为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该区域年均冻土期[XX]个月,极端最低温度-35℃,最大冻结深度1.8m。施工需解决冻土冻结膨胀、融化沉降、低温对施工设备与材料的影响等问题,核心目标为: 确保施工期间冻土稳定性,避免因开挖导致冻土融化; 基础/路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71713?4722843:8662735=90ujzn
1.高海拔季节性冻土地区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向藏区高海拔地区的不断延伸,高海拔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铁塔基础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地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铁塔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深入研究适用于该地区的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对于保障电力设施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下对高海拔季节性冻土地区铁塔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jvzquC41erle0lsmk0ipo7hp1Cxuklqg1EVGF]TVCN3[Lc_424:2495623
2.[路面施工]详细全面的冬季路基路面施工要点总结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且连续10d以上,或者昼夜平均温度虽在-3℃以上但冻土没有完全融化时,均应按冬期施工办理。 第一章 冬季路基施工篇 对于道路施工工程中,路基施工首先应对措施是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对冬期施工项目按次排队、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2)冬期施工项目在冰冻前应进行现场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547578966/30nuou
3.冻土地区基础施工方案20221212205842.docx施工工器具及机械选择 9 3 多年冻土地区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9 3.1 高原多年冻土条件下混凝土的特点 10 3.2 冻土环境对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10 3.3 高原冻土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措施 11 4 热棒施工技术措施 15 4.1 施工准备 16 4.2 热棒安放、搬运 17 4.3 吊装要求 17 4.4 热棒安装位置 18 4.5 热棒安装 18 4.6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34731A6573612?72276337xjvo
4.地基基础工程冬季施工安全要求强夯法加固地基施工应根据技术参数和地质条件进行试夯,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3、浅埋基础 浅埋基础施工应确保同一建筑物基础位于同一类冻胀性土层上。 基槽开挖应同时进行,并检查记录残留冻土层厚度,以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施工应同步进行,避免地基晾晒,施工完毕后及时回填基侧土。 防止基土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 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62:681<85397/j}rn
5.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路基冬期施工‌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 以下且连续10d 以上 , 或者昼夜平均温度虽在-3℃以上但冻土没有完全融化时,均应按冬期施工办理。 2)路基工程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的公路路堤不宜进行冬期施工。土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内,不得进行冬期施工。半填半挖jvzq<84eckqvcryqwvobq7hqo1yiq€44777467mvon
6.穿越高寒冻土!我国最北高铁咋“抗冻”的?分布多处季节性冻土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达1.8米 冻土就是 在0℃以下含有冰的冻结土层 因为土壤里含有水分 当温度降到冰点 水分凝结 冰可以像水泥一样 起着粘合剂的作用 把土壤粘合在一起 形成冻土 松软的土壤 经过冻结后会变得坚硬 要想在冻土地层施工 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462:378y424:16;:a74<79B>83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