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土壤中水分的冻结会使土体积增大,这种冻胀现象在粉土、粉砂以及砂土中尤为明显B.地面以下冻结土与非冻土之间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南方地区冰冻线较深,因而很少考虑冻土影响C.对于冻胀现象明显的地基,应将基础底面埋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处D.对于碎石、卵石等地基颗粒较粗,颗粒间孔隙大,毛细现象不明显,基础埋置深度可不考虑土地冻结深度影响E.土的冻胀会将基础向上拱起,土层解冻,基础下沉,易造成建筑物墙身、屋顶等构件的开裂和破坏
B.地面以下冻结土与非冻土之间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南方地区冰冻线较深,因而很少考虑冻土影响C.对于冻胀现象明显的地基,应将基础底面埋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处D.对于碎石、卵石等地基颗粒较粗,颗粒间孔隙大,毛细现象不明显,基础埋置深度可不考虑土地冻结深度影响E.土的冻胀会将基础向上拱起,土层解冻,基础下沉,易造成建筑物墙身、屋顶等构件的开裂和破坏
C.对于冻胀现象明显的地基,应将基础底面埋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处D.对于碎石、卵石等地基颗粒较粗,颗粒间孔隙大,毛细现象不明显,基础埋置深度可不考虑土地冻结深度影响E.土的冻胀会将基础向上拱起,土层解冻,基础下沉,易造成建筑物墙身、屋顶等构件的开裂和破坏
D.对于碎石、卵石等地基颗粒较粗,颗粒间孔隙大,毛细现象不明显,基础埋置深度可不考虑土地冻结深度影响E.土的冻胀会将基础向上拱起,土层解冻,基础下沉,易造成建筑物墙身、屋顶等构件的开裂和破坏
E.土的冻胀会将基础向上拱起,土层解冻,基础下沉,易造成建筑物墙身、屋顶等构件的开裂和破坏
第4题
第5题
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的一种简易而被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A) 换土垫层(B) 胶结加固(C) 碾压夯实(D) 挤密振冲
(A) 换土垫层(B) 胶结加固(C) 碾压夯实(D) 挤密振冲
(B) 胶结加固(C) 碾压夯实(D) 挤密振冲
(C) 碾压夯实(D) 挤密振冲
(D) 挤密振冲
第6题
A.40%
B.60%
C.50%
D.80%
第7题
A.工程结构形式
B.荷载大小
C.地基土类别
D.施工时的自然条件
E.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第8题
A.4d,2,1.5m
B.4d,1,1.5m
C.4d,2,2.0m
D.2d,1,1.5m
第9题
第10题
A.对位于稳定边坡坡顶的建筑物,当坡高和坡角满足特定条件时,基础应保证足够的埋深
B.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等隔水层,而下层土中含有承压水时,在基槽开挖时应在槽底留有一定的安全厚度,以防承压水顶面的压力平衡被打破导致承压水冲破槽底土层
C.若新建建筑物在已有的建筑物附近,新建基础的埋深可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
D.位于季节性冻土区域的建筑物基础,应考虑地基冻融性影响,按规范方法计算最小埋深
第11题
A.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除设计有特殊规定外,一般为2:8或3:7(灰土体积比)。
B.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粉质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7的粘质粉土,不得含有冻土、耕土、淤泥、有机质等杂物。
C.夯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并控制机械碾压速度。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刚铺完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松软灰土填干料后再夯打密实。
1. 搜题次数扣减规则:
备注:网站、APP、小程序均支持文字搜题、查看答案;语音搜题、单题拍照识别、整页拍照识别仅APP、小程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