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邢**(实名认证)
IP属地:陕西
下载本文档
11.4冻土地基11.4.1冻土的特点1.冻土的类别(1)季节性冻土。又称融冻层,只在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才冻结,春季气温上升而融化,因此冻土的深度不大。我国华北、东北与西北大部分地区为此类冻土。在基础埋深设计中,应考虑当地冻结深度。(2)多年冻土。指含有固态水,且冻结状态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这种冻土很厚,常年不融化,具有特殊的性质。当温度条件改变时,其物理力学性质随之改变,并产生冻胀、融陷、热融滑塌等现象。2.多年冻土的分布主要在我国的严寒地区,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冻期长达7个月以上。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北部、青藏高原,以及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区,约占我国面积的22%。3.冻土的分区与形态(1)按平面分布特征分区。
①零星冻土区:冻土面积仅占5%~30%;②岛状冻土区:冻土面积占40%~60%;③断续冻土区:冻土面积占70%~80%;④整体冻土区:冻土面积>90%,厚度达30m以上。(2)竖向形态。①衔接的冻土:季节性冻层深度达到多年冻土顶面,如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属这类;②不衔接的冻土:季节性冻层深度较浅,达不到多年冻土层顶面。两者之间存在一层未冻结的融土层。东北地区的部分多年冻土属这类。4.多年冻土发展趋势(1)发展的冻土。冻土层每年散热多于吸热,则多年冻土厚度逐渐增大,属这类冻土。(2)退化的冻土。冻土层每年吸热多于散热,则多年冻土层逐渐融化变薄,以致消失。如清除地表草皮等覆盖,可加速多年冻土退化。12.5.2冻土地基工程措施1.换填法用粗砂、砾石等不冻胀材料填筑在基础底下。换填深度对不采暖建筑为当地冻深的80%,采暖建筑为60%,宽度由基础每边外伸15~20cm。2.物理化学法(1)人工盐渍化改良土。加入NaCl,CaCl2和KCl等,以降低冰点的温度,减轻冻害。(2)用憎水物质改良土。如柴油等加化学表面活性剂,以减少地基的含水量。(3)使土颗粒聚集或分散改良土。如用顺丁烯聚合物,使土粒聚集,降低冻胀。3.保温法在建筑物基础底部或四周设隔热层,增大热阻,推迟土的冻结,提高土温,降低冻深。4.排水隔水法建筑物周围设排水沟,防止雨水入渗地基,同时在基础的两侧与底部填砂石料,并设排水管将入渗之水排除。5.结构措施①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