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最冷月月均温-50.1℃,年平均积雪日数约229天,有北半球“寒极”之称。该市位于迪吉尔卡河上游,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建在木桩上面(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米的间隔).下图为奥伊米亚康区域略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
③地形封闭,冷空气集聚
④盆地口向北敞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是为了防止
A.大风侵袭房屋和地基B.河水泛滥冲击地基
C.暴雪重压倒塌房屋D.房屋热气融化冻土地基
【答案】
【1】C
【2】D
【解析】
【1】图中显示,奥伊米亚康接近北极圈,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这是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之一,①符合题意;奥伊米亚康纬度高,暖湿气团不够活跃,锋面雨日并不多,年降水量不大,②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奥伊米亚康位于盆地之中,地形封闭,极地冷气团到达此处时,容易在此集聚,从而导致气温低,这是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奥伊米亚康所在的盆地口向北敞开,极地冷气团容易通过盆地开口进入盆地内部停留,导致气温低,这是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主要原因之一,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奥伊米亚康位于高纬度,气温低,地下多冻土,如果冻土融化会地基不稳,因此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是为了防止房屋热气融化冻土地基,D符合题意。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更不易抵抗大风侵袭房屋和地基,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奥伊米亚康位于迪吉尔卡河上游,出现河水泛滥的可能性较小,表明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不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冲击地基,B不符合题意。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面并不能防止暴雪重压倒塌房屋,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题目】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小区建设过程中,工人在绿化区地下铺设了一些装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地下铺设该装置的直接作用是
A. 防震减灾 B. 娱乐休闲
C. 加固地基 D. 回收雨水
【2】如果在该城市各小区和公园推广该工程项目,其主要效益有
①减轻地震危害
②丰富居民生活
③延长楼房寿命
④增加雨水下渗量
⑤缓解城市内涝现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题目】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33.5°N)的考古研究发现,古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观测正午日影的原始“圭表”,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贾湖先人观测到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A. ①处时,我国各地的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B. ②处时,我国各地观测到日出的方位为正东
C. ③处时,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 ①、②之间时,我国各地的昼长加长
【2】若在新西兰的南岛使用此“圭表”进行观测时,应将
A.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B.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
C.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D.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
【题目】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 人口增长过快
C. 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根据表格内容分析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该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气温年较差减小 B.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年降水量增加 D. 地下水增加
【题目】 中国种子集团在全国不同地点设立玉米育种中心和试验站,使每个月都有地点能播种,授粉等试验,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育种科研平台,该集团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第一年追肥期在宽行进行深耕施肥,收获时留高茬还田;第二年在耕作过的宽行进行精量播种,形成窄行苗带,下图为宽行种植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种子集团在全国不同地点设立多个育种中心和试验站,主要目的是
A.保证试验的连续性B.接近消费市场
C.扩大种植面积D.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
【2】中国种子集团在海南三亚建立育种基地,主要利用其
A.廉价土地成本B.丰富水热资源C.先进生产技术D.轻微病虫害
【3】中国种子集团放弃“均匀种植”而选择“宽窄行”种植方式效益显著,是因为这种方式
①减少施肥量
②利于作物通气、透光
③降低作物种植密度
④改善土壤自然生产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目】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各色分区组合正确的是
A. ④—“金色中国”
B. ①—“银色中国”
C. ③—“绿色中国”
D. ②—“黄色中国”
【题目】读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
C. 海拔高度D. 洋流性质
【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题目】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指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下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受大湖效应影响,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右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左图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多少B.②温度低才产生暴风雪
C.③降水过程与暖锋过境类似D.④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
【2】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B.4月,乙地C.9月,丙地D.11月,丁地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等。东北部为掸邦高原,介于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之间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材料三:缅甸雨量丰沛,降水多集中在5至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但中部年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是缅甸的干燥地带。
材料四:海水透明度是海水之美的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丹老群岛位于缅甸的最南端中南半岛沿海最大的岛群,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原始生态群岛之一,这里海水透明、湛蓝,被称为世界上顶级潜水胜地。
(1)分析伊洛瓦底江航运价值比萨尔温江高的原因。
(2)分析缅甸中部地区成为该国的干燥地带的原因。
(3)简述丹老群岛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4)丹老群岛,介于北纬9°30'-13°10'之间,岛上阳光普照,光热充足,请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上,用粗黑实线描出最北端的岛屿朝北窗户正午时采光较好的时段(并标注起止点及对应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