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银华机械有限公司校园招聘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套docx

认证主体:周**(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强度是指构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或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衡量其抵抗破坏能力的核心指标;刚度反映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塑性是材料破坏前发生不可逆变形的能力,属材料属性而非构件承载能力指标[[10]]。2.【参考答案】C【解析】GB/T14689—2008《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明确规定了图纸的基本幅面(如A0~A4)、图框格式(含装订边与否)、标题栏位置等基础规范,是工程制图标准化的第一步[[16]]。3.【参考答案】C【解析】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以改善性能的工艺,典型代表为渗碳、渗氮等;淬火、正火、退火均属于整体热处理,仅改变组织而不改变成分[[25]]。4.【参考答案】B【解析】基孔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为H,其下偏差(EI)恒为0,上偏差(ES)为正值;而基轴制的基准轴基本偏差为h,上偏差(es)为0[[33]]。5.【参考答案】C【解析】机构仅传递或转换运动与力,各构件有确定相对运动;机器则在此基础上能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如电动机将电能转为机械能),这是本质区别[[6]]。6.【参考答案】C【解析】强度是指材料或构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刚度指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韧性则是材料断裂前吸收能量的能力。因此,抵抗破坏对应的是强度[[10]]。7.【参考答案】B【解析】依据《GB/T18229-2000》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机械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且通常不标注单位符号[[16]]。8.【参考答案】C【解析】液压泵是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电动机或内燃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属于执行元件,用于输出直线或旋转运动[[25]]。9.【参考答案】B【解析】亚共析钢(含碳量<0.77%)经完全退火后缓慢冷却,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这是平衡态下的典型组织[[35]]。10.【参考答案】A【解析】胡克定律指出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σ=Eε,该关系仅在材料的线弹性阶段成立,此阶段卸载后变形可完全恢复[[10]]。11.【参考答案】B【解析】应力是材料内部单位面积上抵抗外力作用的内力,其数学表达式为σ=F/A,单位为帕斯卡(Pa)[[13]]。应变是材料变形程度的量度,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应变的比例系数,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12.【参考答案】C【解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1]]。其中,“高平齐”指主视图与左视图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应相互对齐,确保物体高度的一致性。13.【参考答案】B【解析】基孔制是指固定孔的公差带位置,通过改变轴的公差带来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基准孔的下偏差(EI)为零,其基本偏差代号为大写字母“H”[[26]]。14.【参考答案】C【解析】深沟球轴承是应用最广泛的滚动轴承,能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双向轴向负荷,特别适合高速旋转及低噪声、低振动的工况[[5]]。15.【参考答案】C【解析】执行元件(如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工作部件进行直线或旋转运动[[30]]。16.【参考答案】B【解析】运动副是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指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根据接触形式不同,可分为低副(面接触)和高副(点或线接触)。零件是制造单元,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机器则能做功或转换能量。[[1]]17.【参考答案】C【解析】表面淬火(如感应淬火)仅对工件表层进行快速加热和冷却,使表面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而心部保持原始组织(如调质态),从而兼顾表面耐磨性和心部韧性。整体淬火易导致变形开裂,调质和退火无法显著提高表面硬度。[[10]]18.【参考答案】C【解析】依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4457.4),不可见轮廓线统一用虚线表示;粗实线用于可见轮廓线,细实线用于尺寸线等,点画线用于轴线或对称中心线。[[18]]19.【参考答案】C【解析】刚体静力学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外力的矢量和为零(ΣF=0),且对任意点的合力矩矢量和也为零(ΣM=0)。仅合力或合力矩为零不足以保证平衡,例如力偶合力为零但会产生转动。[[25]]20.【参考答案】C【解析】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通过液压力推动活塞产生直线运动;液压泵是动力元件,将机械能转为液压能;液压马达输出旋转运动;控制阀用于调节压力、流量和方向。[[33]]21.【参考答案】C【解析】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平衡,即施力乘以施力臂等于抗力乘以抗力臂[[15]]。这一定律表明,即使施力与抗力不等,或力臂不等,只要其乘积相等,杠杆就能保持平衡。

2.【题干】在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点称为?

【选项】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强度

D.抗拉强度

【参考答案】C

【解析】屈服强度是材料从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的临界点[[23]]。在此点之前,材料变形是可逆的;超过此点,材料将发生永久变形。

3.【题干】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选项】A.高平齐

B.宽相等

C.长对正

D.深一致

【参考答案】C

【解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包括“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8]]。其中,“长对正”指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方向应对齐,这是绘制和识读三视图的基础。

4.【题干】在公差与配合中,用于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极限偏差称为?

【选项】A.标准公差

B.实际偏差

C.基本偏差

D.极限尺寸

【参考答案】C

【解析】基本偏差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于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41]]。它决定了公差带的位置,而标准公差则决定了公差带的大小。

5.【题干】铸铁材料在拉伸试验时,其应力-应变曲线通常表现出什么特征?

【选项】A.有明显的屈服阶段

B.塑性变形很大

C.断裂前无明显塑性变形

D.弹性模量极低

【参考答案】C

【解析】铸铁属于脆性材料,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通常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和塑性变形,断裂前变形很小[[19]]。这与低碳钢等塑性材料有显著区别。22.【参考答案】C【解析】强度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外力作用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是机械设计中的基本要求之一。刚度指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指构件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硬度则是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衡量抵抗破坏能力的核心指标是强度[[10]]。23.【参考答案】D【解析】依据《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A系列图纸幅面按对折规则定义,其中A0为841×1189mm,每向下一级(如A1、A2…A4)将长边对半分。A4尺寸为210×297mm,广泛用于文档和工程图样[[20]]。24.【参考答案】B【解析】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提高力学性能。退火冷却更慢(炉冷),淬火为快速冷却(水/油),回火则是在淬火后进行的低温加热处理[[28]]。25.【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格拉肖夫定理):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取最短杆为机架得双曲柄,邻边为机架得曲柄摇杆;若不满足该条件,则无论取哪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36]]。26.【参考答案】BC【解析】退火主要用于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正火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提高强度和韧性;淬火通过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显著提高硬度和强度;回火是淬火后进行的中低温加热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脆性、稳定尺寸,虽会略微降低硬度,但单独不以提高硬度为目的。因此,能显著提高硬度和强度的是正火与淬火[[10]]。27.【参考答案】ABC【解析】GB/T14689—2008规定,A0幅面面积为1m²(841×1189mm);A1为594×841mm;在特殊需要时,允许沿长边加长,加长量按基本幅面短边整数倍增加;装订边仅针对需装订的图纸(如采用左侧装订时),非强制所有图纸预留[[19]]。28.【参考答案】ABCD【解析】刀具寿命受多因素影响:切削速度过高易导致热磨损;进给量增大会加剧机械磨损;工件材料硬度越高,切削阻力越大,刀具磨损越快;前角影响切屑变形与散热,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降低刀具强度或散热能力,从而影响寿命[[28]]。29.【参考答案】ABCD【解析】液压传动系统由四大部分构成:能源装置将机械能转为液压能;执行元件将液压能转为机械能;控制元件调节压力、流量、方向;辅助元件保障系统正常工作。四者缺一不可[[38]]。30.【参考答案】ABCD【解析】铬提高淬透性与耐蚀性;镍强化铁素体、改善低温韧性;钼细化晶粒、抑制回火脆性、提升高温强度;硫虽降低塑性和焊接性,但与锰形成MnS夹杂物,可断屑,从而改善切削性(如易切削钢中常有意添加硫)[[12]]。31.【参考答案】ABD【解析】齿轮传动传动比精确、效率高[[18]]。带传动利用摩擦力,适合中心距大的情况[[17]]。链传动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平稳性较差[[18]]。轴、键、联轴器是典型的传动件,用于传递扭矩[[20]]。32.【参考答案】ABD【解析】尺寸标注三要素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25]]。标注公差带代号是常用方法[[25]]。尺寸数字不应被图线穿过,以免混淆[[27]]。标注封闭尺寸链易产生累积误差,应避免[[26]]。33.【参考答案】ABCD【解析】退火用于消除应力、细化组织[[33]]。正火可改善切削加工性[[33]]。淬火能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34]]。表面渗碳是常见的表面热处理工艺,增加表层碳含量[[37]]。34.【参考答案】ABC【解析】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是关键性能指标[[11]]。不锈钢耐腐蚀,适用于化工环境[[11]]。碳钢因其成本低、性能好,应用广泛[[11]]。热处理工艺能显著改变材料性能,是选材的重要考量[[12]]。35.【参考答案】ABC【解析】标准公差(IT)数值越小,精度越高[[29]]。基孔制是常用配合制度[[31]]。配合类型包括间隙、过盈和过渡三种[[31]]。IT01的精度远高于IT10,数值越小精度越高[[29]]。36.【参考答案】BC【解析】退火主要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故A错误。正火可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硬度,B正确。淬火通过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大幅提高硬度和强度,C正确。回火通常在淬火后进行,目的是降低脆性、提高韧性,会略微降低硬度,D错误[[10]]。37.【参考答案】ABD【解析】国家标准GB/T规定图纸基本幅面为A0~A4五种,A正确。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均采用细实线,B正确。标题栏通常位于右下角,但“必须”过于绝对,在特殊布局下可调整,C错误。制图汉字推荐使用长仿宋体,D正确[[16]][[19]]。38.【参考答案】ABD【解析】主运动是切削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运动,消耗功率最大(A正确),且每台机床仅有一个主运动(B正确)。主运动可以是工件(如车削)或刀具(如铣削)的旋转运动(D正确)。而形成工件表面形状的通常是进给运动与主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21]][[25]]。39.【参考答案】BCD【解析】基孔制中孔的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值,A错误。间隙配合指孔尺寸恒大于轴尺寸,其公差带在轴之上,B正确。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可能产生间隙或过盈,C正确。公差值=|上偏差-下偏差|,D正确[[28]][[33]]。40.【参考答案】ABCD【解析】强度涵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对应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A正确)。硬度与耐磨性正相关(B正确)。塑性指材料在外力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C正确)。冲击韧性衡量材料在冲击载荷下抵抗断裂的能力,即吸能能力(D正确)[[1]][[9]]。41.【参考答案】A【解析】塑性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之一,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常用于评价金属在冲压、锻造等工艺中的成形性能[[3]]。42.【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4458.4),图样中尺寸数值的单位默认为毫米(mm),无需标注单位符号;只有使用其他单位时才需注明[[18]]。43.【参考答案】A【解析】淬火会使钢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但同时也导致内应力大、脆性高。回火可消除应力、稳定组织,并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韧性[[11]]。44.【参考答案】B【解析】牛顿内摩擦定律指出: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与速度梯度(即单位距离内的速度变化)成正比,而非与流速本身成正比。这是区分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关键[[35]]。45.【参考答案】B【解析】操作旋转设备(如车床、钻床)时严禁佩戴手套,因为手套可能被卷入旋转部件,引发严重机械伤害。正确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罩、规范操作流程等[[30]]。46.【参考答案】A【解析】构件在承受载荷时,其能否安全工作取决于材料的强度(抵抗破坏)、刚度(抵抗变形)和稳定性(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这是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7]]。

2.【题干】差动式变极距电容传感器能有效提高灵敏度并减小非线性误差。【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差动结构通过两个电容的变化量相减,可以抵消共模干扰,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有效减小非线性误差,这是传感器技术中的常用方法[[2]]。

3.【题干】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力学性能。【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热处理(如退火、淬火、回火)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金属内部的晶粒结构和相组成,是提升材料硬度、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关键手段[[4]]。

4.【题干】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具备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竣工验收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经济资料以及保修书,这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后续维护的法定要求[[3]]。

5.【题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体。【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机构是由多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其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这是机构区别于一般构件组合体的核心定义[[5]]。47.【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在刚体力学中,力可以沿其作用线滑移,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外效应(即运动状态或平衡状态)。但需注意,该原理不适用于变形体内部应力分析[[14]]。48.【参考答案】A【解析】退火是将金属加热到适当温度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从而提高塑性和切削加工性[[28]]。49.【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14689),图纸幅面有明确规定,如A0(841×1189mm)、A1、A2等,不允许随意设定以确保图纸统一性和互换性[[19]]。50.【参考答案】A【解析】间隙配合的定义即为孔的尺寸始终大于轴的尺寸,其公差带位于轴公差带之上,确保装配后存在间隙,适用于需要相对运动的配合场合[[35]]。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强度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如压痕)的能力;韧性是材料在断裂前吸收能量的能力;而刚度是指构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因此正确答案是C[[10]]。2.【参考答案】A【解析】我国工程制图国家标准(GB/T14689)规定了A0、A1、A2、A3、A4五种基本图纸幅面,其中A0幅面尺寸为841mm×1189mm,是所有基本幅面中最大的,后续幅面依次对半裁剪得到。因此正确答案是A[[18]]。3.【参考答案】D【解析】退火和正火主要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或消除内应力;淬火虽能提高整体硬度,但会降低韧性;渗碳是一种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通过向钢件表面渗入碳原子,再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可显著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心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因此正确答案是D[[25]]。4.【参考答案】C【解析】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这是保证传动平稳、连续啮合的基础。齿数是否相等只影响传动比,不影响能否啮合。因此正确答案是C[[31]]。5.【参考答案】C【解析】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系统,但不一定做功;而机器不仅包含机构,还能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如电动机、内燃机)。因此,能否做功或转换能量是机器与机构的根本区别。正确答案是C[[4]]。6.【参考答案】C【解析】零件是加工制造的最小单元,是构成机器的基本实体,如螺栓、齿轮等;构件则是指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部分组合体,是运动的最小单元(如连杆),一个构件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刚性连接而成。机构是由多个构件组成、能实现确定运动的系统[[1]]。7.【参考答案】B【解析】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典型分为四阶段:弹性阶段(应力应变成正比)、屈服阶段(应力几乎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加,出现屈服平台)、强化阶段(材料恢复承载能力)、颈缩阶段(局部截面急剧缩小直至断裂)。屈服阶段的上、下屈服点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参数[[13]]。8.【参考答案】C【解析】A系列图纸尺寸按√2比例递减:A0为841×1189mm,每裁切一次面积减半。A1(594×841)、A2(420×594)、A3(297×420)、A4(210×297)。A3尺寸为297mm×420mm,符合GB/T14689规定[[23]]。9.【参考答案】C【解析】45钢属中碳钢,含碳量适中,适宜表面淬火:仅表层快速加热奥氏体化后急冷,获得高硬度马氏体表层,心部仍为韧性良好的索氏体组织;低温回火消除应力、提高韧性。渗碳适用于低碳钢(如20Cr)[[24]]。10.【参考答案】C【解析】机械防松是利用止动件直接限制螺纹副相对转动,如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垫圈、串联钢丝等;双螺母和弹簧垫圈属于摩擦防松;涂胶属破坏螺纹副关系的永久防松法[[29]]。11.【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铰链四杆机构的格拉肖夫判据,当满足杆长和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若最短杆为连架杆,则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若最短杆为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若最短杆为连杆,则为双摇杆机构。滑块机构不属于铰链四杆机构范畴[[1]]。12.【参考答案】B【解析】共析钢的含碳量约为0.77%,其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平衡状态)从奥氏体区域冷却至室温时,会完全发生共析转变,生成100%的珠光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是亚共析钢的组织,马氏体和贝氏体则属于非平衡组织[[13]]。13.【参考答案】C【解析】依据GB/T4457.4《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规定,虚线用于表示不可见轮廓线或不可见棱线;粗实线用于可见轮廓线;点画线用于轴线、对称中心线;细实线用于尺寸线、剖面线等[[17]]。14.【参考答案】B【解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可列出三个独立方程:两个投影方程(∑Fx=0,∑Fy=0)和一个力矩方程(∑M=0)。这三个方程足以求解最多三个未知力,是静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依据[[25]]。15.【参考答案】B【解析】基孔制是以孔为基准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且等于零,对应的代号为大写字母“H”;而基轴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上偏差)为零,代号为小写“h”。H是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中最常用的一种[[36]]。16.【参考答案】C【解析】国家标准规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其中压力角的标准值通常为20°,这是保证齿轮正确啮合和互换性的关键参数[[24]]。

2.【题干】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要求主视图与俯视图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选项】A.高平齐B.宽相等C.长对正D.角度一致

【参考答案】C

【解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长对正是指两个视图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一致[[20]]。

3.【题干】在材料力学中,应力是描述材料内部某一点受力程度的物理量,其定义是?

【选项】A.单位面积上的内力B.单位体积上的外力C.材料的总变形量D.材料的弹性模量

【参考答案】A

【解析】应力(σ)定义为作用在材料截面上的内力(ΔF)与该截面面积(ΔA)的比值,即σ=ΔF/ΔA,单位为帕斯卡(Pa),它反映了材料内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内力[[31]]。

4.【题干】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缸的运动速度主要取决于输入的什么参数?

【选项】A.液压油的压力B.液压油的流量C.液压缸的直径D.液压泵的功率

【参考答案】B

5.【题干】下列哪种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选项】A.淬火B.回火C.正火D.退火

【参考答案】D

【解析】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消除内应力,从而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10]]。17.【参考答案】C【解析】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强度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塑性指材料断裂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韧性则指材料吸收能量并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18.【参考答案】C【解析】依据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粗实线用于绘制可见轮廓线;细虚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线;细点画线用于轴线和对称中心线;尺寸界线则用细实线绘制。该规则确保了工程图纸的统一性和可读性[[25]]。19.【参考答案】B【解析】运动副是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指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如铰链、滑块等。零件是制造单元,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运动系统,机器则能完成有用功[[1]]。20.【参考答案】C【解析】淬火是将钢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后快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是一种硬而脆的组织,能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是热处理强化的关键步骤[[28]]。21.【参考答案】C【解析】导程是指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对于多线螺纹,导程=螺距×线数。本题中,双线螺纹(线数=2),螺距2mm,故导程=2×2=4mm[[34]]。22.【参考答案】C【解析】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与正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强度指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塑性指材料断裂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硬度则是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正确答案为C[[9]]。23.【参考答案】A【解析】我国工程制图国家标准规定,A系列图纸幅面中,A0为841×1189mm,每递增一号,长度减半。A1为594×841mm,A2为420×594mm,A3为297×420mm,A4为210×297mm。因此A3图纸尺寸为297mm×420mm[[14]]。24.【参考答案】D【解析】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或以下),保温后缓慢冷却(通常随炉冷却),以降低硬度、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淬火是快速冷却,回火是淬火后的高温处理,正火则是空冷。因此正确答案为退火[[22]]。25.【参考答案】B【解析】铰制孔用螺栓连接的螺栓杆与孔之间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能承受横向载荷并保证被连接件的相对位置精度。普通螺栓靠摩擦力承受横向力,精度较低;双头螺柱和紧定螺钉不适用于高横向载荷场景[[31]]。26.【参考答案】A,B,C,D,E,F【解析】国家标准规定,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共六个,用于全面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29]]。

2.【题干】在机械设计中,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选项】A.机构自由度大于零B.机构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目C.机构自由度小于原动件数目D.机构必须包含至少一个构件

【参考答案】B

【解析】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自由度必须等于原动件的数目,若自由度大于原动件数,运动不确定;若小于,则机构无法运动或发生破坏[[20]]。

3.【题干】下列关于螺纹连接防松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采用弹簧垫圈属于机械防松B.采用双螺母属于摩擦防松C.采用止动垫圈属于摩擦防松D.采用串联钢丝属于机械防松

【参考答案】B,D

【解析】双螺母通过增加螺纹副间的摩擦力实现防松,属于摩擦防松;串联钢丝是利用钢丝的拉力阻止螺母松动,属于机械防松。弹簧垫圈也是摩擦防松,止动垫圈是机械防松[[10]]。

4.【题干】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类型有哪些?

【选项】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偏置)

【参考答案】A,D

【解析】曲柄摇杆机构在极位夹角不为零时存在急回特性;偏置的曲柄滑块机构因其运动轨迹不对称,也能产生急回运动。双曲柄和双摇杆机构一般无急回特性[[20]]。

5.【题干】在机械制图中,关于剖视图的绘制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同B.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C.剖切平面应通过零件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D.剖视图中不可见轮廓线必须用虚线画出

【参考答案】B,C

【解析】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在所有视图中必须一致,以保证图纸清晰;剖切平面通常应通过孔、槽等结构的轴线或对称面,便于表达内部结构。相邻零件剖面线方向应相反,不可见轮廓线在剖视图中一般省略[[30]]。27.【参考答案】A,B,C,E【解析】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方面衡量。强度是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是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如压痕)的能力,而非抵抗疲劳断裂;韧性则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能量并抵抗断裂的能力,属于正确描述。28.【参考答案】A,B,C,D,E【解析】根据我国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4457~4460系列),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尺寸线、尺寸界线为细实线;轴线、对称中心线采用细点画线;断裂边界可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所有选项均符合标准规定。29.【参考答案】A,B,C,D【解析】闭式齿轮传动因润滑条件较好,齿面磨损通常不显著,而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接触疲劳)、轮齿折断(弯曲疲劳)、齿面胶合(高速重载下润滑失效)等。塑性变形仅在过载或材料强度极低时发生,不属于典型失效形式,故不选E。30.【参考答案】A,D,E【解析】力是滑移矢量,对刚体而言作用点可沿作用线移动(力的可传性),但对变形体不适用。二力平衡公理仅严格适用于刚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加减平衡力系会改变变形体的内力和变形,故不能用于其内力分析。因此B、C错误。31.【参考答案】A,B,C,D【解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基于电荷守恒,适用于任一节点;电压定律(ΣU=0)基于能量守恒,适用于任一闭合回路。在列写KVL方程时,若元件电压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应取正号,故E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32.【参考答案】A,B,C,E【解析】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性,主要指标包括强度(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硬度(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塑性(断裂前发生不可逆变形的能力)和冲击韧度(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巩固题2017年(B)构件原有形式下的平衡是稳定的; (C)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D)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答案:(D) 解析: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指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答案为(D) 2、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giq{hqwlejgthuqn16;:67;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