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复习要点图文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基本概念

1、构件: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每一组成部分。(例如:行车结构中的横梁、吊索等) 理论力学―研究刚体,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力学―研究变形体,研究力与变形的关系。

2、变形:在外力作用下,固体内各点相对位置的改变。(宏观上看就是物体尺寸和形状的改变)

弹性变形 ― 随外力解除而消失

塑性变形(残余变形)― 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 刚度: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3、内力:构件内由于发生变形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强度: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4、稳定性: 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强度、刚度、稳定性是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三个方面,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科学。

三、材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若:构件横截面尺寸不足或形状不合理,或材料选用不当―不满足上述要求,不能保证安全工作.

若:不恰当地加大横截面尺寸或选用优质材料―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手段。 四、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构件的分类:杆件、板壳*、块体*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y 直杆――轴线为直线的杆 曲杆――轴线为曲线的杆

等截面杆――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不变的杆 变截面杆――横截面的大小或形状变化的杆 等截面直杆――等直杆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为变形固体。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如下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

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2、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

普通钢材的显微组织 优质钢材的显微组织

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在物体内各个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沿不同方向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如木材、胶合板、纤维增强材料等) 4、小变形与线弹性范围:认为构件的变形极其微小,比构件本身尺寸要小得多。 如右图,δ远小于构件的最小尺寸,所以通过节点平衡求各杆内力时,把支架的变形略去不计。计算得到很大的简化。

A §1.3 外力及其分类

外力:来自构件外部的力(载荷、约束反力) 按外力作用的方式分类 δ1 体积力:连续分布于物体内部各点的力。如重力和惯性力

B 表面力:

δ2

分布力:连续分布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如油缸内壁的压C 力,水坝受到的水压力等均为分布力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内力:外力作用引起构件内部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求内力的方法 ― 截面法

(1)假想沿m-m横截面将杆切开 (2)留下左半段或右半段

(3)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 (4)对留下部分写平衡方程,求出内力的值。 F FS=Fa a M?Fa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例 1.1 钻床,求:截面m-m上的内力

解:用截面m-m将钻床截为两部分,取上半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为了表示内力在一点处的强度,引入内力集度,即应力的概念。

§1.5 变形与应变

1.位移:MM' 刚性位移;变形位移。

2.变形:物体内任意两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取一微正六面体 两种基本变形:

线变形 ―― 线段长度的变化 角变形 ――线段间夹角的变化 3.应变

正应变(线应变)

?s??x方向的平均应变: xm?x

?sM点处沿x方向的应变: ?x?lim?x?0y L ? L' o M ?x ?x+?s M' N N' x 类似地,可以定义εy,εz 切应变(角应变)

?N) ε,γ均为无量纲的量。 M点在xy平面内的切应变为: ? ? lim ( ? ? L ? M ? ?

MN?02ML?0

例 1.2 已知:薄板的两条边固定,变形后a'b, a'd仍为直线。求:ab 边的?m 和 ab、ad 两边夹角的变化。

?x

§1.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杆件的基本变形: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1)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杆件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1、截面法求内力

(1)假想沿m-m横截面将杆切开 (2)留下左半段或右半段

(3)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用内力代替 (4)对留下部分写平衡方程求出内力即轴力的值 2、轴力:截面上的内力

由于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内力的作用线也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所以称为轴力。

3、轴力正负号:拉为正、压为负 4、轴力图:轴力沿杆件轴线的变化 例题2.1

已知F1=10kN;F2=20kN; F3=35kN;F4=25kN;试画出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杆件的强度不仅与轴力有关,还与横截面面积有关。必须用应力来比较和判断杆件的强度。 在拉(压)杆的横截面上,与轴力FN对应的应力是正应力 。根据连续性假设,横截面上到处都存在着内力。于是得静力关系: F??dAN观察变形: A横向线ab、cd仍为直线,且仍垂直于杆轴线,只是分别平行移至a’b’、c’d’。

?Fabca?b? d?dc?F 平面假设―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轴线。 从平面假设可以判断:

FN??dA(1)所有纵向纤维伸长相等

A(2)因材料均匀,故各纤维受力相等

??dA??A(3)内力均匀分布,各点正应力相等,为常量

??A 4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10 元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

THE END
0.组合结构如何提高建筑稳定性?正保会计网校具体来说,组合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建筑的稳定性:1. 结构强度和刚度的优化: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合,可以有效增加结构的整体强度与刚度,使建筑在面对风荷载、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更加稳固。2. 抗震性能的提高:采用钢材和混凝土等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组合设计,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来抵抗地震波的影响。jvzquC41o0iikwfcee4dqv4|jqthlrokpipjuqn1lj}e1ƒ~424;239<396<627xjvor@h{to?9>89@
1.钢结构安装安全管理制度10篇(全文)吊装构件就位后,不得解开吊装索具,应先做临时固定,并经初校后才能拆除稳定装置。屋面盖构件吊装,应先做好及时固定,并在屋面做好支撑的系统,以保持屋面构件稳定性。吊装时,构件上不得堆放或者悬挂零星的物件。构件绑扎必须平衡牢固,起吊点应在吊装构件的重量中心位置。吊开时须轻慢,避免构件的振动或摆动引起滑落和失衡。对不规则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y|9oys‚=0jvsm
2.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复习题及答案12.决定建筑构件稳定性的因素一共有(C )种。 A 8 B 9 C 10 D66 13.受力状态的稳定性最好的是( A ) A轴心受压 B小偏心受压柱 C大偏心受压柱 D离心受压柱 14.下列构件中受热后构件稳定性最好的是(D) A普通碳素钢 B冷加工钢 C预应力构件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ncqhgoi8ykmw564B7580nuou
3.Go工程化(一)架构整洁之道阅读笔记一个组件的抽象化程度应该与其稳定性保持一致。 如何才能让一个无限稳定的组件(I=0)接受变更呢?开闭原则(OCP)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创造一个足够灵活、能够被扩展,而且不需要修改的类是可能的,而这正是我们所需 假设A 指标是对组件抽象化程度的一个衡量,它的值是组件中抽象类与接口所占的比例。jvzquC41yy}/7:hvq0ipo8ftvkimg8;72:<:0qyon
4.机械安全基石:从设计到实践的全程防护策略例如: 保证足够安全系数,额定最大载荷或工作循环次数下,应满足强度、刚度、抗疲劳性和构件稳定性的要求. (3) 连接紧固可靠 防止运转状态下连接松动、破坏、紧固失效. (4) 防止超载应力 通过在传动链预先采用“薄弱环节”预防超载. 例如: 采用易熔塞、限压阀、断路器限制超载应力.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6;57?9521gsvrhng1jfvjnnu1736>55:;8
5.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解释:隔震支座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竖向压应力设计考虑的是保证支座在长期荷载作用的蠕变变形以及稳定性能,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3.2.10条规定,荷载组合为准永久组合,采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不需要考虑荷载分项系数。 关注点3:隔震结构设计是否需要考虑扭转周期比? jvzq<84yyy4{l‚uz|z4dqv4e14634654/2>06B=252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