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铁路以及轨道交通线的天桥或
地道的设计与施工。
1.0.3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人行天桥pedestrianovercrossing
跨越道路或轨道交通线供行人通过的专用桥梁,简称天桥。
2.1.2铝合金人行天桥aluminiumalloypedestrian
overcrossing
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采用铝合金材料建造的人行天桥,简称铝
合金天桥。
人行地道pedestrianunderpass
下穿道路或轨道交通线供行人通过的专用地下通道,简称地道。
2.1.4基本通行能力basictrafficcapacity
单位宽度的最大行人交通流量。
2.1.5设计通行能力designtrafficcapacity
准断面的单位宽度的行人交通流量。
2.1.6舒适度评价标准evaluationcriteriaofcomfort
衡量行人通过天桥时对天桥结构的人致振动引起的生理与心理方
面的不适程度的标准。(本规范以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
2.1.7关键固有频率keynaturalfrequency
2.2符号
2.2.1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
——第个永久作用效应的标准值;
模态广义质量;
——模态广义步行荷载幅值;
PQ——车辆撞击力;
——侧向荷载模型均布谐波荷载;
——竖向荷载模型均布谐波荷载;
——第个其他可变作用的标准值;
——基本可变作用的标准值;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偶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平衡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
——作用频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作用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不平衡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
——汽车重力。
几何参数符号
——半桥净宽度;
——纵向x位置处主梁人行道宽;
g——梯道踏步宽度;
——栏杆净高度;
——天桥的计算跨径;
——天桥主梁的悬臂长度;
——加载长度;
r——梯道踏步高度;
——加载面积。
2.2.3计算系数及其他有关符号
——单自由度系统共振时的最大加速度;
——行人密度;
——所分析的步行荷载模型竖弯模态的频率;
——按同一振型计算的模态质量;
——天桥主梁纵向处的线质量;
组成行人流的随机行人数;
——行人流等效人数;
——单自由度系统模态的广义步行荷载幅值;
t——分析时长;
——车速;
——可变作用的设计使用年限荷载调整系数;
——第个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第个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基本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抗倾覆稳定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模态阻尼对数衰减率;
——为该模态阻尼比;
——为模态位移振型;
考虑到步频接近基频变化范围临界值的概率而引进的折减系数;
——可变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第个可变作用效应的频遇值系数;
——第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准永久值系数。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
天桥与地道应根据城市规划、交通功能、工程环境、建筑风格等因素
,综合考虑其选址、布局、结构形式、装饰标准等,使之与周围环境
协调,满足行人通行和安全要求。
3.1.2
天桥与地道应设置在交叉口或交叉口附近,以便于行人进出。天桥与
地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
专注于中小学教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审批等。本人已有2年教写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基本的教案定制,修改,审批等能力。可承接教案,读后感,检讨书,工作计划书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欢迎大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