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0.25s时,以及对于高度超过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柔房屋,应考虑风振的影响。
原因二:什么是“风敏感”结构?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JGJ/T 481-2019第3.0.2条文解释了什么结构属于“风敏感”结构:
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振动效应特别显著,此类结构称为“风荷载敏感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横风向振动、柔性屋盖结构的竖向振动等情况下,脉动风引发的振动响应远大于平均风响应,平均风响应占总相应的比例较小。
通常,高层建筑的高度越高,其自振频率越小,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相应越大;因此,可以根据高层建筑的高度大致判断是否属于“风敏感结构”。一般来说,超过200m~300m的高层建筑可认为是“风敏感高层建筑”。对于大跨度屋盖结构,其结构体系多种多样,屋盖的自振频率与跨度和结构体系多个因素有关,因此设计人员很难根据屋盖结构跨度确定其属于“风敏感屋盖结构”。在屋盖结构抗风设计中,可根据屋盖主要承重结构的风振相应各组成部分的比例,由结构风工程科研人员确定是否将屋盖结构看做“风敏感结构”,并为工程人员提供风荷载取值建议。对于跨度很大和结构自振频率低的屋盖结构,当无法明确确定是否为“风敏感屋盖结构”,偏于安全地将其视作风敏感屋盖结构。
原因三:门刚β系数取1.1是对风荷载脉动的增大系数。
从原因二看出“风敏感”结构是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振动效应特别显著的结构,所以笔者认为:门刚β系数本质上是对风荷载脉动的增大系数,仅仅是体现在提高风压上。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第4.2.1条文解释: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属于对风荷载敏感的结构,因此,计算主钢架时,β系数取1.1是对基本风压的适当提高;计算檩条、墙梁和屋面板及其连接时取1.5,是考虑阵风作用的要求。通过β系数使本规范的风荷载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风荷载基本协调一致。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第8.4.2条:对于风敏感的或跨度大于36m的柔性屋盖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风振的影响。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宜依据风洞试验结果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确定。
理解:对基本风压的提高,原因是因为风压脉动对结构的影响还没有确定的计算方法。
原因五:风荷载提高比例
观点三风荷载提高了20%,观点四提高了50%甚至更多,若真按观点三或者观点四来执行,荷载提高比例太大,门刚经济性是否会大打折扣?另外若提高太多,原先设计的房屋都不满足要求?都有安全隐患?
总结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JGJ/T 481-2019对“风敏感”结构的解释,风敏感”结构是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振动效应特别显著的结构,所以笔者认为门刚规范风荷载计算中的β系数主要是由于风脉动影响而采用的放大系数。《工程结构通用规范》中1.2的增大系数同样是因为风荷载脉动引起的,所以二者选一,取1.1或1.2。具体如何取还是要咨询当地审图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