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组建于1952年,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坐落在我国南方名城广州。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三个校区,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医、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6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整体进入300强,工科领域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2名;2018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名第201-300位,同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现已稳居中国一流大学、世界知名高校的行列。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良,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51万多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60%以上企业家和高端技术人才均为华工校友,学校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于195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函授教育及夜大教育,1987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1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08年1月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公开学院合署组成新继续教育学院。我校成人高等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多次荣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年以“优秀”通过广东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评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
质量为导向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与实践”分别获第七届、第八届华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分别获“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先进集体”。多年来,我校成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形成了完善、高效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先后为社会培养了专科、本科毕业生6万余人,为广东省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2019宁波大学建工学院考研参考书汇总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复试及加试科目情况汇总表
序号 考试科目 满分分值 参考书 学院代码 命题学院 有无大纲
1 岩土综合课(土力知识、基础工程及地基处理)(岩土工程) 100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合编. 土力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华南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编.
基础工程(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龚晓南主编. 地基处理(第一版)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2 结构综合课(钢结构设计原理及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工程) 100 沈祖炎等编著.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藤智明,朱金铨编著.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3 环境工程学( 市政工程) 100 蒋展鹏、杨宏伟 主编,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4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0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 合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5 桥梁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 邵旭东主编《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第四版,2016年)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6 土力学、基础工程(岩土工程) 100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合编. 土力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华南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编.
基础工程(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7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100 孙训方等编. 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范钦珊主编. 理论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011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无
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序号 学院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机电工程学院 (801)机械设计基础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 机械原理(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 机械设计(第九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803) C语言程
序设计 1.谭浩强,《C 程序设计(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4版
2.谭浩强,《C 程序设计(第四版)学习辅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第1版
3.《C++ 编程思想》,Bruce Eckel 著,刘宗田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805)汽车理论 1.汽车理论,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806)数控技术 1.《数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华中科技大学,
李斌,李羲主编
2.《数控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华中科技大学, 廖
效果主编
6 (807)液压与气压传动 1.液压与气压传动,李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液压与气压传动,许福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 (818)单片机原
理及应用 1.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孙育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姜志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
自动化学院 (808)电路理论 电路(第五版)原著邱关源、修订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9 (809)信号与系
统(自动化学院) 1.《信号与系统》,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基础工程
Found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403208220
学 时 数:32 学 分 数:2
课程类别:必修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
后续课程:土木工程施工、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一 课程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关于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规划的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二 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基本概念部分
1. 了解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熟悉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2. 了解基础工程发展概况,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二)浅基础部分
1.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掌握常用基础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
3.熟悉基础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原则
(三)连续基础
1.了解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2.掌握柱下条基、柱下交粱基础的设计内容
3.了解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设计的方法和构造要求
(四)桩基础与深基础部分
1.掌握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掌握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掌握桩基础设计与计算
4.了解桩基础施工
5.了解沉井基础、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等深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五)地基处理部分 1.熟悉换填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
2.熟悉排水固结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
3.了解深层搅拌法适用范围及设计;
1 成都理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001地球科学学院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高等数学》(第七版)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黄杏元、马劲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遥感技术及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地图学:《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李爱萍、崔冬华、李东生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070900地质学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高等数学》(第七版)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第三版),陶晓风,科学出版社,2020.1.
岩石学:《岩石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肖渊甫等,地质出版社,2014.
矿床学:《矿床学》(第三版),翟裕生等,地质出版社,2011.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三版),李忠权等,地质出版社,2010.
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田明中、程捷,地质出版社,2009.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张宏飞、高山,地质出版社,2012.
矿物学:《矿物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刘显凡等,地质出版社,2010.
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地球化学概论:《地球化学》,张宏飞、高山,地质出版社,2012.
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学概论:《测绘学概论(第三版)》,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张加龙,刘畅,李素敏,洪亮,陆驰等,科学出版社,2016.
3S 技术及应用:《3S技术及应用》,冯学智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 / 15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关于制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022级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
培养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为了使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现对制订2022级专业培养计划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适应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变化的需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终身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理念;突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贯彻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品牌。
二、基本原则
1.充分体现“确保基础,突出主干,注重技能,适应发展”的原则。课程设置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注重“知识、素质、能力”三个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保证成人学生
2 / 15
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的结合,尽可能结合行业岗位考证或职业资格认证进行设置,以便更好地提升成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整体优化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构建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以模块化进行设置,既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先进性,又要体现成人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相同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要注意专科与本科之间的衔接、延续性,防止简单重复叠加。
3.专业培养要求和个性发展需求相统一原则。制定培养计划既要保证专业培养要求,也要考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保证培养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尽可能增加选修课,提供给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课修读的机会,以利于解决目前成人学生供学矛盾的问题,推进学分制的实施。选修课要符合培养要求和专业方向,既要保证各培养层次的要求,也要为学生提供发展个人能力的机会。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一) 14秋学期《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一)》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 由于土固体颗粒在工程常见应力范围内认为是不可压缩的,土体的体积变化与孔隙体积变化的大小关系是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二者相等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2. 饱和粘性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
A. 围压大小
B. 土的原有强度
C. 孔隙压力系数大小
D. 偏应力大小
正确答案:B
3. 土体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为c,φ,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为c’,φ’,则其剪切破坏时实际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A.
B.
C.
D.
正确答案:C
4. 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总应力破坏包线的倾角为φcu,有效应力破坏包线的倾角为φ’,则φ’与φcu的大小关系是
A. φ’>φcu
B. φ’
C. φ’=φcu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A
5. 压缩系数α1-2的下标l—2的含义是
A. l表示自重应力,2表示附加应力
B. 压应力从lMPa增加到2MFa
C. 压应力从100kPa增加到200kPa D. 无特定含义,仅是个符号而已
正确答案:C
6. 桩基承台发生冲切的原因是( )。
A. 底板配筋不足
B. 承台的有效高度不足
C. 钢筋保护层不足
D. 承台平面尺寸过大
正确答案:B
7. 某筏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15m,长度l=38m埋深d=2.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0m,场地土为均质粉土,粘粒含量ρc=14%,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γsat=19.0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地基承裁力修正特征值公式,计算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
桩与深基础浅基础的演进
一、关于桩的定义 桩在我国的词书、教科书或术语标准中似乎至今未见有完备的定
义或解释。 尽管桩在我国城乡早已是少长咸知,妇孺皆晓的事物,但我国发行
最为普及的《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版)中对桩的解释是“一头插入
地里的木棍或石柱”。这岂不是把老奶奶、小学生们也给搞糊涂了? 我国《工程地质手册》(1992年2月第三版,1995年11月第11次
印刷),其第821页中云:“一般所谓桩是指用打入或压入地基中并使地基产生挤压作用的细长构件”。那么,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自上世
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至现今应用甚广的钻孔灌注桩,不幸被排除在“一
般”之外了;二是“使地基产生挤压作用”,似乎不能说是打桩的主要目的。
我国行业标准JGJ 84--92《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把桩定义为“设置在地内的预制或现浇的柱状构件,通常用以提供垂直
或横向支承。广义的桩还包括加固地基或岩土体而建造的砂桩、碎石
桩、土桩、护桩、抗滑桩等”。应当说,此条与上文引用的各书中的说法相比,更为完善。但仔细推敲,似乎也还有不少问题,尤其是广义的
“桩”把砂桩、碎石桩、土桩等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桩与护桩、抗滑桩等功能不同的桩混为一谈,作为一本标准似乎有失严谨。
再查我国国家标准GB/T50279--9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有趣的是,这本标准中根本没有“桩”的条目,但它却有排桩、抗滑桩、
灰土桩、石灰桩、微型桩、树根桩、挤密桩等条目。后来看条文说明,
方知其中提到由于地基基础方面的术语已包含在其他标准和规范中,故该标准未予选列。笔者觉得,既称岩土工程国家标准,似不宜将致关
重要的条目排除在外。质言之,“桩”这一术语,在我国至今尚未见于国家标准,令人不无遗憾。
我国大多数高校教科书,包括发行量甚大、几次再版的教科书,在
其桩的专门章节中都仅把桩描述为“最古老的”或“最古老而又年轻的”基础形式之一。这都不错,但这只说及了桩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桩
各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一览表
层次 专业名称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会计电算化 中国税制、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财)、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C程序设计语言、关系数据库与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
工商企业管理 经济法概论(财)、英语(一)、企业会计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国际企业管理、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二)、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三)、国际贸易实务(三)、商务交流(二)、市场信息学、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概论、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房屋建筑工程 工程力学(二)、土木工程制图、结构力学(一)、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一)、工民建课程设计、
商务英语 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法、英语阅读(一)、英语阅读(二)、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听说
计算机及应用 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及其应用、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专)、电子技术基础(三)、计算机及应用课程实验(一)
电子技术 线性代数、电子测量原理、电工原理、模拟电子线路基础、脉冲与数字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视原理、电子基础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
动漫设计与制作 动漫产业概论、动漫美术基础一(人物线描)、动漫美术基础二(平面与色彩构成)、动画编导基础、角色设定与场景设定、Flash动画设计、数码矢量图形设计、Photoshop、Painter、动画运动规律、3DS MAX软件、MAYA软件、Softimage xsi软件、After effect、Combustion、动画制作
18.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
基础考试参考书目
一高等教学
1 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年
2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3 谢树芝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普通物理
程守诛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年
三普通化学
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年
2 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年
3 刘国璞编大学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年
4 余纯海齐晶瑶编工程化学东北林大出版社1996 年
四理论力学
1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 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1995 年
3 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年
五材料力学
1 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4 年
2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
六流体力学
1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第三版高等敎育出版社1991 年
19.2 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年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
1 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年
2 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 结构化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年
八电工电子技术
1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
2 罗守信主编电工学I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
3 程守株江之水主编普通物理学下册第三版 电学部分高等教育
出版社1979 年
九工程经济
1.傅家骥仝允礼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建筑材料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平时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A C A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D C B C A D A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单位体积天然土的总质量称为天然土的( )。
A. 质量密度 B. 干密度
C. 饱和密度 D. 浮密度
2. 土体压缩变形的实质是( )
A. 孔隙体积的减小 B. 土粒体积的压缩
C. 土中水的压缩 D. 土中气的压缩
3. 下列试验中,属于现场原位测定抗剪强度方法的是( )
A. 直接剪切试验 B. 三轴压缩试验
C.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D. 十字板剪切试验
4. 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ι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当0.5≤I<1时,粘性土处于( )状态。
A. 坚硬 B. 半坚硬
C. 软塑 D. 流塑
6. 超固结比OCR指的是( )
A. 土的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土层自重应力之比 B. 现有土层自重应力与土的先期固结压力之比
C. 现有土层自重应力与土的后期固结压力之比
D. 土的先期固结压力与土的后期固结压力之比之比
7. 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 )
A. 粘土颗粒电场引力作用 B. 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
C. 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D. 大气压力的作用
8. 对于同一种土,土的天然重度(γ)、干重度(γd)、饱和重度(γsat)、浮重度(γ')在数值上存在如下关系:( )
A.γsat≥γ'>γ≥γd B.γ≥γd>γsat>γ' ;
C.γsat≥γ≥γd>γ' D.γsat>γd >γ>γ'
9. 用粒径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时,通常用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含量百分数,横坐标(按对数比例尺)表示粒径,该曲线越陡,则说明( )
A. 土粒级配越好 B. 土粒级配越不好
C. 土粒越不均匀 D. 土粒大小相差悬殊
10. 挡土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会影响土压力大小,若增大内摩擦角,则( )
A. 被动土压力越大 B.被动土压力越小
C. 被动土压力无影响 D.主动土压力越大
11. 朗肯土压力理论中,当墙后填土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下列哪个? ( )
A.90°- B.45° C.45°+2 D.45°-2
12. 关于自重应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土体自重引起; B、一般不引起地基沉降;
13. 下列基础中,不属于深基础的是()
A. 沉井基础 B. 地下连续墙 C. 桩基础 D. 扩展基础
14. 地基整体倾覆的稳定安全系数表达式为()
A. K=抗剪切力矩/剪切力矩 B. K=抗倾覆力/倾覆力
C. K=抗滑动力/滑动力 D. K=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
15.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当在墙高、填土物理力学指标相同条件下,对于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
16. 某土样的液限WL=36%,塑限Wp=21%,天然含水量w=26%,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 )
A、0. 15 B、0.33 C、0. 67 D、15
17.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 D. 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8. 如果地基软弱而且荷载较大,以致采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连续整片基础,即( )。
A.筏形基础 B.刚性基础
C.桩基础 D.箱型基础
19. ( )是在现场地基中采用钻孔、挖孔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浇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而成的桩。
A.摩擦桩 B.柱桩
C.预制桩 D.灌注桩
20. ( )是利用软弱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通过在地基土中采用各种排水技术措施,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发展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A.排水固结法 B.振密、挤密法
C.换土垫层法 D.加筋法
二、简答题(1-6题每题6分,7-8题每题8分,共52分)
1. 何为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和地基附加应力?
答:
1)由土体自重力在地基内所产生的竖直方向有效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2)由基础底面传至地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基地压力。
3)由外荷载在地基内所产生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
2. 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相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
1)土由固相(固体矿物)、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系。
2)固相物质分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贯穿着大量孔隙,孔隙中充填着液相的水和空气。
3)土的三相组成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对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空气易被压缩,水能从土中流出或流进,当土只是由土粒和空气,或是土粒和水组成二相体系时,前者为干饱和土,后者为饱和土。
3. 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1) 土粒的矿物成分,形状及其级配:土粒越大,形状越不规则,表面越是粗糙,则抗剪强度越大。
2) 原始密度:土的原始密度越大,粒间的咬合作用越强,摩阻力就越大,土的密度越大,亦即土粒间的孔隙越小,颗粒接触紧密,因而粘聚力也就越大。
3) 含水量: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
4) 土的结构:土的结构的破坏使土丧失一部分粘聚力,因此原状土的抗剪强度高于同样密度和含水量的重塑土。
5) 法向有效应力:随着法向有效应力的增加,土的孔隙体积趋越小,主骨架逐渐变形,部分土的结构被破坏而密度增加,这样使得土的摩擦力和粘聚力均有所增加,故随法向有效应力的增加,土的抗剪强度亦可以提高。
6) 预加应力:超压密状态的土,是历史上受过比现今作用应力大的有效应力的压密,因此具有较正常压密土为高的抗剪强度;反之,欠压密状态的土,因压密程度不足,抗剪强度比正常压密土低。
7) 振动荷载:
a.对饱和沙土而言,会引起沙土液化,一般变化小,仍遵从库仑定律。
b.对较高灵敏度的软黏土影响较大,在一定条件下,可使土变为流动状态。 c.振动使自由水以及土粒产生惯性力,而等效边界产生新的应力,破坏土粒间的联结与接触关系,而改变土的原有结构。因此土在振动过程中,会出现压缩量增大而强度减小的现象。
4. 什么是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它们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变形相同吗?
答:
1)正常固结土,指正常固结土在现有自重压力下完全固结,即现有自重压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土。
2)超固结土,指先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自重压力的土(Pc>Po),说明土在历史上曾受过比现有自重压力大的固结压力。
3)欠固结土,指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自重压力的土。
4)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变形不相同。正常固结土当有压力施加在土体时,土粒会更加紧密的压在一起,使土体孔隙中水分逐渐排出、体积变小、密度增大。超固结土,外加荷载小于其先期固结压力时,土层的压缩很微小,外加荷载一旦超过先期固结压力,土的变形将显著增大。欠固结土一旦“结构强度”遭到破坏,则会产生进一步固结压密,直至形成正常固结状态。
5. 桩基础如何分类?
答:
1)根据桩基承台底面位置的不同可分为高承台桩基础与低承台桩基础;
2)根据桩的受力条件可分为柱桩与摩擦桩;
3)根据桩的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与灌注桩;
4)根据桩对土层的影响可分为位移桩与非位移桩。
6. 基础埋深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建筑物类型及基础构造、基础上部荷载大小及其性质、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胀及融陷条件、场地环境条件
7. 什么是静止土压力?什么是主动土压力?写出影响土压力的因素及减少主动土压力的措施?
答:
1)静止土压力
当挡土墙与填土保持相对静止填土状态时,墙后土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此状态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2)主动土压力
若挡土墙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背离填土方向的位移时,填土处于主动推墙的状态,称为主动状态,挡土墙对土的支持力小到一定值后,挡土墙后填土就失去稳定而发生滑动,挡土墙后填土在即将滑动的临界状态称为填土的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挡土墙的土压力最小,称为主动土压力。
3)影响土压力的因素及减少主动土压力的措施。
(1)影响土压力的因素有:墙背的影响、填土条件的影响;
(2)减小主动土压力的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填料、改变墙体结构和强背形状、减小地面堆载。
8. 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分几类?概述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答:
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分碾压与夯实、换填垫层、排水固结、振密挤密、置换及拌入、加筋及其他方法等7类。 7
三、计算题(每题7分,共28分)
1. 厚度δ=10m黏土层,上覆透水层,下卧不透水层,其压缩应力如下图所示。黏土层的初始孔隙比e1=0.8,压缩系数a=0.00025kPa-1,渗透系数k=0.02m/年。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