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土工试卷燃烧试样密度击实粒径含水率高温合金

1.土的含水率试验中采用烘干法,针对砂类土、有机质土,取代表性试样( C )g。

A. 30 B. 40 C. 50 D. 60

2.在做土的液限和塑限时,需将样品过( B )mm筛子。

A. 0.25 B. 0.5 C. 1.0 D. 2.5

3.灌砂法试验中,地表刮平对正确测定试坑体积是很重要的。现在灌砂法一般不用套环,而是直接在刮平的地面上挖试坑,然后灌砂求其体积。往往由于地面没有刮平,使所测试坑体积不准确,一般而言,地面凹陷会导致所测得密度偏( B )。

A.大 B.小 C.中等 D.不变

4.当采用抽样法测定土样含水率时,必须抽取两份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当含水量≤5%时,平行测定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应 。( A )

A.≤0.3% B.≤1% C.≤2% D.≤3%

5.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含水率时,含水率计算精确至( C )。

A. 0.01 B. 0.05 C. 0.1 D. 0.2

6.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时,对于黏质土取样应为( D )g。

A.2-5 B.3-7 C.4-8 D. 5-10

7.试样的 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和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必须统一其方法和程序。( D )

A.运输 B.储存 C.剪切 D.制备

8.原状土试样制备时,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 性质试验的试样。( B )

A.物理 B.力学 C.化学 D.生物

9.试样饱和宜根据土样的透水性能,分别采用下列方法: 土采用浸水饱和法。( A )

A.粗粒 B细粒 C.中粒 D.微粒

10.采用封蜡法测定土的密度时,蜡封试件浸水后的质量大于未浸水前质量的( C )g时,应重做。

A. 0.01 B. 0.02 C. 0.03 D. 0.04

11.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测定含水率时的环境应( A )。

A. 室内常温 B. 不小20℃ C. 不小30℃ D. 不小10℃

12.烘干法:将试样放入温度能保持在 ℃的电热烘箱中烘至恒值,是测定含水率的通用标准方法。该法精度高,试验简便,结果稳定。( D )

A. 65~70℃ B.70~80℃ C.80~100℃ D.105~110℃

13.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最大称量为6000g时,天平精度为( D )。

A. 0.001 B. 0.01 C. 0.1 D. 1

14.灌砂法测定试样的密度试验中,量砂的粒径为( C )mm。

A. 0.25-0.45 B. 0.2-0.4 C. 0.25-0.5 D. 0.15-0.3

15.灌砂法测定试样的密度试验中,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应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 A )mm。

A. 15 B. 25 C. 30 D. 35

16.灌砂法测定试样的密度试验中,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对于细粒土,不少于( B )g。

A. 50 B. 100 C. 150 D. 200

17.酒精燃烧法测得的含水率略 于烘干法所测的含水率。( B )

A.高 B.低 C.中 D.相等

18.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测定二灰碎石的含水率,每份取( A)g以上。

A. 1000 B. 1500 C. 2000 D. 3000

19.灌砂法试验中,称量好后要立即装入塑料袋密封,防止 影响试样含水率的测定,从而影响干密度测定的准确性。( B )

A.试样透水 B.试样水分蒸发 C.试样重量增加 D.试样重量减少

20.恒量的概念是一般为间隔( A )h质量差不大于0.1%。

A. 2 B. 4 C. 12 D. 24

2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含水率试验中,含水率≤7%时,允许误差≤( A)%

A.0.5 B.1 C. 1.5 D.2

22.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环刀体积为100cm3时,其内径为( D )mm。

A. 63.8 B. 66.8 C. 68.2 D. 79.8

23.施工现场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因每层土压实厚度达20~30cm,土层上下压实程度不匀,而环刀容积过小,取土深度稍有变化,所测密度误差较大,如果采用较小容积环刀,则应每层土 测定密度,以了解土的压实程度。( B )

A.平均 B.分别 C.估计 D.统计

24.击实试验结果处理时采用的含水量是( D )含水量。

A.最大 B.实测 C.最小 D.最佳

25.土的最佳含水量(Wo)和最大干密度(ρdmax)随着击实功的增加( C )。

A.ρdmax↑,Wo↑ B.ρdmax↓,Wo↑

C. ρdmax↑,Wo↓ D. ρdmax↓,Wo↓

26.击实试验中,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 ”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B )

A.抹平 B.拉毛 C.松散 D.紧凑

27.土的粒组划分中,粗粒组和细粒组的粒度筛分分界限为( A )。

A.0.075mm B.0.15 mm C. 0.5mm D.以上都不是

28.标准击实(干土法不重复使用)所制备样品含水量间隔一般为( B )%。

A.1-2 B. 2-3 C. 3-4 D.4-5

29.环刀法取样要求:建筑工程每组 点,市政工程每组 点,其他每组 点。( C )

A.1、2、3 B.2、3、1 C. 2、1、3 D.2、1、2

30.灌砂法取样要求:取样频率按验收规范执行,市政工程路基每 m2每层取一组。( C )

A.100 B.500 C.1000 D. 2000

31.在开展环刀法试验时,环刀内壁应涂覆一层( B )。

A.乙醇 B.凡士林 C.黄油 D. 环氧树脂

32.标准击实GB/T 50123-1999与JGT E40-2007的主要区别在于击实仪尺寸及( C )稍有不同。

A.试样粒径的要求 B.落锤的重量 C.击实功 D. 击实的次数

33.某环刀质量为42.2g,环刀和干土的质量为134.5g,环刀和湿土的质量为156.7g,请计算该试样的干密度为( C )g/cm3。

A. 1.54 B. 1.53 C. 1.538 D. 1.537

A. 1.44 B. 1.47 C.1.52 D.1.56

A. 0.05 B. 0.1 C.0.5 D.1.0

36.对扰动土样为了控制试样的均匀性,减少试验数据的离散性,一般用( B )和密度作为控制指标,不仅规定各试样间的允许误差,还要规定每个试样的密度、含水率的允许误差。

A.质量 B.含水率 C.体积 D.质量

37.根据试验所需土样数量,将碾散的土样过筛。力学性试验土样过( C )mm。筛。

A.0.5 B.1 C.2 D.5

38.扰动土试样的制样时,测定润湿土样不同位置处的含水率,不应少于( B ),含水率差值应符合试样制备要求的规定。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39.在烘干试样时,将烘干后的试样盒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 A )h即可。

A. 0.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40.当采用抽样法测定土样含水率时,必须抽取两份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当含水量≥40%时,平行测定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应 。( C )

A.≤0.5% B.≤1% C.≤2% D.≤3%

41.烘干法:将试样放入温度能保持在 ℃的电热烘箱中烘至恒值,是测定含水率的通用标准方法。该法精度高,试验简便,结果稳定。( D )

A.65~70℃ B.70~80℃ C.80~100℃ D.105~110℃

42.含水率对土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反映在土的 性质方面,能使土的结构强度增加或减小,紧密或疏松,构成压缩性及稳定性的变化。( B )

A.物理化学 B.力学 C.物理生物 D.渗透

43.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环刀有( B )种规格。

A.1 B. 2 C. 3 D. 4

44.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测定含水率时用铝盒应( C )。

A. 中号的 B. 小号的 C. 大小适当 D. 大号的

45.采用封蜡法测定土的密度时,用削土刀切取体积大于( B )cm3的试件。

A.20 B. 30 C. 40 D. 50

46.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测定灰土的含水率,每份取( B )g。

A. 10-30 B. 15-30 C. 15-35 D. 15-40

A.4 B.6 C.8 D.10

48.恒量的概念是一般为间隔( D )h质量差不大于0.1%。

A. 6 B. 5 C. 4 D. 2

49.含水率试验中,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 ℃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A )

A.65~70℃ B.70~80℃ C.80~100℃ D.105~110℃

50.根据GB/T 50123-1999的规定,环刀体积为60cm3时,其内径为( B )mm。

A. 62.8 B. 61.8 C. 63.3 D. 62.2

51.酒精法测定含水率法适用于在工地快速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含水率。当土中含有大量黏土、 、石灰质或有机质时,不应使用本方法。( D )

A.水泥 B.粉煤灰 C.细粒土 D.石膏

52.当两个平行测定含水率的差值符合误差要求时,取两个平行测定含水率的 作为测定结果。( C )

A.较大值 B.较小值 C.平均值 D. 重新测定

53.环刀法取样要求:建筑工程每组 点,市政工程每组 点,其他每组 点。( C )

A.1、2、3 B.2、3、1 C. 2、1、3 D.2、1、2

54.环刀法取样要求:市政工程路基每 m2每层取一组,沟槽回填每一井段每 层取一组。( D )

A.2000、1 B.2000、2 C.1000、2 D.1000、1

55.用修土刀修去环刀四周多余的土时,应修平环刀上下表面土层,并与环刀口( C )。

A.随便放置 B.呈斜角 C.齐平 D. 垂直

56.环刀法可以测定( A )的密度。

A.细粒土    B.粗粒土    C.巨粒土   D.碎石土

57.标准击实(干土法不重复使用)所制备样品含水量间隔一般为( C )%。

A.0.5-1 B.1-2 C.2-3 D.3-4

58测定密度试验中,不能用环刀切削的坚硬、易碎、含有粗粒、形状不规则的土可用 法。( B )

A.环刀 B.蜡封 C.灌砂 D.灌水

59.所谓灌砂法是利用已知( A )的砂灌入试坑来测得被测土样试坑的体积从而测定土样密度的一种方法。

A.密度 B.级配 C.最大粒径 D. 细度

A.15 B.25 C.35 D. 45

61.建筑工程中称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为压实系数,市政工程中称为称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为 。( D )

A.最大干密度 B.压缩系数 C.压实系数 D.压实度

A. 562.2 B. 572.2 C.592.2 D. 582.2

A. 5 B. 10 C.15 D. 20

A. 20 B. 30 C.40 D. 50

65.蜡封法测密度试验中,取出试样,擦干蜡面上的水分,再称蜡封试样质量。当浸水后试样 时,应另取试样重作试验。( A )

A.质量增加 B.质量减少 C.质量不变 D.质量相等

66.某环刀质量为43.6g,环刀和干土的质量为133.2g,环刀和湿土的质量为155.4g,请计算该试样的干密度为( B )g/cm3。

A. 1.49 B. 1.493 C.1.5 D. 1.492

67.灌砂法测定土样密度,标准砂密度的测定:①标准砂应清洗洁净并烘干,粒径宜选用 mm。( B )

A.0.15~0.25 B.0.25~0.50 C.0.5~0.75 D.0.75~1

68.灌砂法试验中,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 B )。然后关上开关,称量筒及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A.大于所挖试坑的体 B.小于所挖试坑的体

C.所挖试坑的体积相当 D.二倍于所挖试坑的体积

69.灌砂法试验中,称量好后要立即装入塑料袋密封,防止 影响试样含水率的测定,从而影响干密度测定的准确性。( B )

A.试样透水 B.试样水分蒸发 C.试样重量增加 D.试样重量减少

70、灌砂法试验中,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量砂的质量:在灌砂筒上部储砂筒内装满量砂,筒内量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 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lg。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 C )

A.5 B.10 C.15 D.20

71.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随含水率增加而 。( A )

A.增加 B.减少 C.相等 D.降低

72.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是干密度 ,此一最大值即为最大干密度,相应的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 B )

A.增加 B.减小 C.相等 D.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国标重型击实试验应符合 要求。( AC )

A.分三层每层击实94次 B.分三层每层击实92次

C.分五层每层击实56次 D.分五层每层击实54次

2.土工试验目的是获得土的 性指标的试验工作。( AD )

A.物理 B.化学 C.工程 D.力学

3.利用灌砂法测定土的密度前,需要标定 。( BC )

A.砂的含水量 B.砂子密度及标定罐体积

C.灌砂筒锥形体砂重 D.环刀的体积

4.标准击实试验中土样制备方法有 。(BC )

A.干土法(土样重复使用) B.干土法(土样不重复使用)

C.湿土法(土样不重复使用) D.湿土法(土样重复使用)

5.在进行各类工程项目 之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土体进行土工试验(AC )

A.工程设计 B.监理 C.施工 D.预算

6.土的密度试验包括 等几种方法。( ABCD )

A.环刀法  B. 蜡封法  C.灌砂法   D.灌水法

7.关于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时纵横坐标,下列正确的是 。( AC )

A.干密度为横坐标 B.干密度为纵坐标

C.含水量为纵坐标 D.含水量为横坐标

8.土的物质组成不论其成因如何,均由 组成。( ABC )

A.固相 B.液相 C.气相 D.土粒

9、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时,试样最大粒径为60mm,则试坑尺寸分别为直径 mm、深度 mm。( CD )

50   B.200   C.250    D.300

10、土是各向异性的,在 方向上,其性质指标是不相同的。( AB )

A直 B.水平 C.不同 D.相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

A.当干密度≥设计要求的干密度时为合格

B.当压实度≥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时为合格

C. 当干密度>设计要求的干密度时为合格

D. 当压实度>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时为合格

12土的密度是土的主要物理性指标之一。用它可以换算土的 等指标。( BCD )

A.湿密度 B.干密度 C.孔隙比 D.饱和度

13.保证环刀法测量准确的操作要点: 、选取的测量部位要有代表性、挖出及修土时不得扰动环刀内的土,并修平、准确称量。( AC )

A.环刀体积准确 B.准确称量 C.烘干到位 D.用力打入

14.测定含水率的方法多种多样,如 、炒干法、比重法、实容积法、微波法和核子射线法等等。( AB )

A.烘干法 B.酒精燃烧法 C.炒干法 D.微波法

15环刀法测定压实度时,市政工程路基灰土每组( )点,其他每组( )点取平均值。( AB)

A.1 B. 3 C.2 D.4

16.蜡封法测密度适用于( AB )土。

A.易破裂 B.形状不规则 C.坚硬土 D.软土

17.击实试验中,三层击实完后,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细心 ,称量,准确至1g。( ABC )

A.削平试样 B.拆除底板 C.擦净筒外壁 D.脱模

18.采用灌砂法测定密度时,测得试坑体积为1669cm3,已知样品总量为3555g,测定含水量使用试样为1000g,烘干后质量为942g,则其含水率和试样干密度为( CD )。

A.2.01 B.6.2 C.6.16 D.2.006

19.室内击实试验是为了确定扰动土在一定的击实功能下干密度随含水率变化的关系曲线,以求得土的 。( BC )

A.最小干密度 B.最佳含水率 C.最大干密度 D.最大含水率

20.以下关于环刀法测密度是说法正确的有(ABCD)。

A. 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刀口向下对准选好的位置

B. 用榔头垂直向下打击,直至环刀全部没入土内

C. 取出环刀时,注意不得扰动环刀内的土

D. 修平环刀上下表面涂层,并与环刀口平齐

21土样封蜡应严密保管和运输过程中不得(BCD )。

A. 受压 B.受热 C.受震 D. 受冻

22以下关于测定土的含水量的步骤,说法正确的有(BCD)。

A. 二灰碎石等粗粒土,每份宜取500g以上

B. 取样要有代表性

C.宜采用四分法取样

D.取样后不立即称量测定时,必须密封防止水分蒸发

23以下关于标准砂密度的测定,说法错误的是( BC )。

A.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并烘干

B. 粒径宜选用0.25~0.55mm的砂

C. 组装容砂瓶与容砂瓶的阀门,拧紧并称重

D. 计算荣砂瓶的容积时,应考虑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24某击实试验,取得了2份小试样做含水率试验:第一个小试样湿土重25.87g,小试样干土重23.50g;第二个小试样湿土重24.45g,小试样干土重22.28g,。请计算这两份小试样的含水率分别是( BC )。

A. 10.1 B.10.09 C.9.74 D. 9.7

GB/T 50123-1999中,环刀法密度试验所用环刀体积有 cm3 和 cm3 。( AC )

A.60 B.80 C. 100 D.200

25.利用灌砂法测定土的密度前,需要标定 。( BC )

A.砂的含水量 B.砂子密度及标定罐体积

C.灌砂筒锥形体砂重 D.环刀的体积

26灌砂法测压实度,试样最大粒径为40mm,则试坑尺寸分别为直径 mm、深度 mm( BC )。

A.150    B.200   C.250    D.300

27土的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不同点是 。( AD )

A.锤质量 B.击实筒高 C.锤底直径 D.锤落高

28土的物理性指标包括 、土粒比重等。( CD )

A.击实 B.三轴 C.密度 D.含水率

29在进行各类工程项目 之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土体进行土工试验。( AC )

A.工程设计 B.监理 C.施工 D.预算

30以下关于保证环刀法测量准确,所注意的事项正确的有( ABCD )。

A.烘干到位 B. 准确称量 C.环刀体积准确 D.取样有代表性

31各类工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结构不至于遭受超过设计限度的 等。( BC )

A.经费预算 B.地基沉降 C.差异变形 D.施工期限

32用击实法对扰动土样进行试件制备时,应根据哪些要求制备( AB )。

A.干密度 B.含水量 C.孔隙比 D.湿密度

33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的纵、横坐标分别为该试样的( )和( )。( BD)

A. 最大密度 B. 最大干密度 C. 最大含水量 D. 最佳含水量

34GB/T 50123-1999规定,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锤的质量分别为( CD )kg。

A. 5.5 B. 3.5 C. 2.5 D. 4.5

35在击实试验过程中,用到以下哪些设备?( ABCD)。

A. 天平 B.修土刀 C. 喷水设备 D. 铲

36通过以下土体压实的物理过程中,(ABCD )将增加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数量、减少孔隙率,从而提高土的强度。

A.使大小土块的重新排列和互相靠近

B.使单个土颗粒重新排列和互相靠近

C.使土块内部的土颗粒重新排列和互相靠近

D. 使小颗粒进入大颗粒的孔隙中

37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对土的工程性质进行测定,较之室内土工试验具有不少优点,原位测试方法可以避免 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BC)

A.设备移动对土的影响 B.钻孔取土时对土的扰动

C.取土卸荷时土样回弹 D.边界条件的理想化

38进行含水率试验时,常因 ,扰动土样(风干土)拌合不匀,钻探取样时,取土器和筒壁的挤压,土样在运输和存放期间保持不当等等因素而影响试验结果。这些影响因素中,有的属于土样客观原因,有的属于人为造成。( AB )

A.土层不均匀 B.试样数量过少 C.土层厚度 D.试样数量过多

39、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包括土的 试验、比重试验、颗粒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塑限和缩限试验)、相对密度试验(最小干密度试验和最大干密度试验)等。( AB)

A.含水率 B.密度 C.比重 D.击实

40原状土的干密度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ABC ) 。

A.湿密度/含水量 B.湿密度/(1-含水量)

C.湿密度×(1-含水量) D.湿密度/(1+含水量)

41下列关于灌砂法的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有(ABC)。

A. 挖试坑要注意尽量不扰动旁边的土

B. 挖松的土要全部取出称量,不得漏掉

C. 称量好后立即装入塑料密封袋

D. 挖松的土样,经筛除后,装入密封袋

A.量砂清洁 B.量砂均匀 C.量砂的湿度已变化 D.量砂混有杂质

43击实试验是为了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为 提供土的压实性资料。( CD )

A. 工程建设方 B. 工程检测方 C.工程设计方 D.现场施工碾压

44土工试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土工试验成果因 熟练程度的不同,也可能会有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大于计算方法所引起的误差。( BC)

A.试验成果 B.试验方法 C.试验技巧 D.试验误差

45以下关于测定土的含水量的步骤,说法正确的有( BCD )。

A. 二灰碎石等粗粒土,每份宜取500g以上

B. 取样要有代表性

C.宜采用四分法取样

D.取样后不立即称量测定时,必须密封防止水分蒸发

46以下关于标准砂密度的测定,说法错误的是( BC )。

A.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并烘干

B. 粒径宜选用0.25~0.55mm的砂

C. 组装容砂瓶与容砂瓶的阀门,拧紧并称重

D. 计算荣砂瓶的容积时,应考虑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47以下灌砂法试验步骤,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 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

B. 将选定的地方表面整平

C. 根据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

D. 将密度测定器正置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

48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ABCD)。

A. 含水量 B.压实功能 C.土的种类 D. 土的级配

49某组二灰碎石灌砂试验数据:筒与原量砂质量为11800g,筒与第一次剩余量砂质量为10930g,从套环内取回量砂质量为840g,请问套环内耗量砂质量为( ),套环内残留量砂质量为( )。( AB )

A.870 B. 30 C.880 D.40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勘察工程技术范文室内土工试验中高压固结试验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的普遍应用,使土力学理论更进一步应用到勘察生产实践中。另外土的动力性质的试验也日益增多;桩的动力测试已经列入有关规范规程和手册中;表面波速法也开始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岩土测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 3、岩土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1)工程勘察依据不充分 不少勘察单位在前期资料搜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