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个假要连续周被调休,中国法定假日太少了

财经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近日“今年中秋放假3天需调休”登上微博热搜。有人总结,这是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最后再上5休1——竟有5周被调休了。网友吐槽说:“总是在节假日和周末中拆东墙补西墙,缝缝补补凑七天,用调休毁了两个周末,这次,甚至五周都被调休了,这简直是让人记不清的节奏。”

调休制度,是一种“强制休假”

很多人觉得,调休制度应该取消,代之以带薪年假制度。

实际上,带薪休假一直都有,除了在一些大城市、大公司,这些法律执行得很好以外,在很多地方,其执行情况堪忧。

一方面,这是因为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但更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确可以保护一个劳动者应得的权利,确保其得到带薪休假,但却无法阻止一个更愿加班、更愿牺牲假期的人得到升迁、奖金的机会,更不能阻止一个为了请年假和单位起矛盾的人,因为其他原因被裁掉。

所以,在职场内卷之下,就没人敢强硬地要求休年假。

而全国一盘棋的长假制度,就等于全国经济某种程度上的停摆。在长假中,上、下游行业均休假了;客户、供应商也休假了,即使企业不放假,职工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在此前提下,企业给员工放长假,机会成本最小,企业当然会选择放假,这就保障了劳动者的权利。

全国一盘棋的长假制度,可以看作一种政府替代劳资双方统一谈判的方式,即在单个劳动者意愿不足,进而劳动者群体谈判能力低下的时候,政府替代劳动者群体进行谈判。这符合中国当下的社会情况。

1999年,为促进消费,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改成休3天,并首次采用调休,拼成7天长假的形式。中国人很尊重传统,春节七天是要团聚的。基于中国这40年的人口迁移、城市化,大多数人会回老家,不会出游。所以,实际上能够出游的只有5月和10月。

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2008年。

2008年清明节、端午、中秋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与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就此传统假日全部成为法定假日。这样做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所以,某种程度上,小长假就是,上班的人身体力行在弘扬传统。

3天“小长假”,并不适合远程出游

要想明白为什么舆论中那么多抱怨,只要设身处地去想,去感受。说白了,小长假调休,性价比太低。

“性价比”三个字中的“价”,指价格、成本、代价。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因为小长假调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打乱计算、连续上班等等。调休必然产生连续上班,5天的工作时间难熬,7天、8天的上班时间,不仅仅是多2、3天,在心理感知上要难熬很多。

但其实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影响性价比的,更关键因素是性价比二字中的“性”,指性能,收益,获得感。具体来说指的是,调休凑成的小长假,给人们上班的人带来的好处。

既然是小长假,和平常周末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个“长”字。长字意味着,可以出游、探亲。但这个“长”字带了个小“字”,只有三天。

那么,三天和七天,在感受上,在获得感上有什么不同?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量化的。我试着给出一种算法。

小长假不同于春节,放假前一天,很难提前走,5、6点下班,如果出行的交通工具是飞机、火车,赶到车站、飞机场还要一小时,这一天大概率已经不可能出发了。即便自驾,上了一天班再开长途,也有疲劳驾驶的风险。那么,就只有第二天,也就是小长假的第一天走。路上花一天,到了景点或老家,睡一觉,第二天游玩或探亲访友,再睡一觉就到了第三天,中午之后,就得打道回府。也就是说,小长假是折腾两天,玩一天,而七天长假,是折腾两天玩五天。

所以,七天长假和小长假比,不是7比3,比小长假多4天,而是5比1,只可以玩一天和可以玩5天的区别。七天长假和三天小长假的获得感差别,不是7:3,是5比1。七天长假的获得感,是小长假的5倍。

这还是考虑到上班的人,不怕折腾、坚持出行的情况。实际上,正因为小长假出行太折腾,很多人选择哪里都不去,就出去逛逛街、约朋友吃个饭,聚一起唱歌KTV,或者就去城市公园玩一玩,这类和普通周末没有什么差别的休闲。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在小长假中的获得感,几乎是零。

搞懂了这种算法之后,就不难理解人们会普遍地抱怨小长假的调休。

3天还是太短了。不足以支撑人们出游的需求,也不足以支撑探亲的需求。没有人会在清明在路上折腾两天回家去祭祖,也没有人会选择在中秋回老家去团聚,想要出游也很折腾,性价比非常低。

不难发现,小长假在促进消费,弘扬传统,这两个目标上,都没有达成目标。

是否能恢复“五一黄金周”的传统?

一个办法是增加法定假日。

客观地说,中国的法定假日,在全球来比,都不算低的。从这个角度,增加法定假日似乎没有必要。但是,同样客观地看,从工作总时长上看,2018年中国人均全年工作时长达2100个小时,仅次于墨西哥的2225个小时,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作时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假期是合理的。

仍然用前面的国家代表打工人谈判的思路来看。既然中国打工人很难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劳动权利,他们往往不得不加班,上班时间很长。那么,国家就可以多放假。最终,工作时间和劳动时间,就在全球比较中,达成一个合理的范围。

即便不增加,也可以优化调整。

办法就是,还是保持五一的七天长假。五一和国庆,一个暮春,一个初秋,都是适合旅游的日子。这两个时间段应该有长假。至于清明、端午、中秋的法定假日地位,也不难解决,从所在的那一周的双休中,拆出来一天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在不增加法定假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使得假期规模化,同时,也保留了对传统的纪念。

总之,放假政策的目标,是上班的人,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消费或者传统。只有把人放在第一位,休假制度才会得到普遍的认同。

THE END
0.2022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国庆法定节假日为三天,是每年的10月1日到 3日。而实际中,在法定节假日时都会调休,即休息日会加长,如国庆节,在法定节假日后,一般还有四天的调休日,总共放假七天。 其中会有特殊情况的出现,即两个法定节假日凑在了一起的情况,由于传统节日加入法定节假日后,农历节日会有和公历节日撞到一块的情况。 jvzquC41yy}/z~jzkng/exr1{e5d8;8;544ivvq
1.2021年中秋节法定几天【#中秋节# #2021年中秋节法定几天#】中秋节正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因此月亮有如银盘,大部分人都会和全家一起赏月,享受天伦之乐,中秋之夜,不少地方还会将灯笼点亮,挂在门口增加节日氛围,小孩在灯下玩耍,更有一番热闹景象,那么2021年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几天?2021年安排时间表法定节假日哪几天?下面就来一起看看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85:;>:0qyon
2.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不可以调休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但有的职工还是会在法定节假日时候上班的,那法定节假日规定能调休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定节假日能否调休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法定节假日能否调休 法定节假日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调休、补休等方式无法弥补劳动者应该享受的法定节假日jvzquC41yy}/z~jzkng/exr1hcrw1offkpm04==390nuou
3.提醒丨把工作带回家算加班吗?如何界定加班与值班?关于加班,看这22出差津贴、出差补贴并不是法定的加班费,也不包含有加班费的内容,因此用人单位不能用出差津贴、出差补贴来抵做全部或一部分加班费。 8. 出差路途中赶上双休日或节假日算加班吗? 出差路途中也是为了将来的出差工作,故出差路途时间应为工作时间,出差路途中恰逢双休日、节假日的,应为加班。 jvzquC41pg}t0lhvx0ipo872395188761CXUKxw|Ex9fxtn39o{QxWOjT3=18;9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