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认为到了更年期,有一些不适症状是正常的,没必要进行妇科检查。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敌人。
女性易患肿瘤的部位是乳腺、生殖器官、肺、直肠、结肠等,而这些肿瘤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
乳腺病的高发年龄是45~55岁,卵巢病的高发年龄是50~60岁。
所以,到了更年期,就更需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下面先介绍一下更年期。
更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是从生育年龄向绝育期过渡的时期。一般在女性45~50岁开始。
通常在绝经后2~3年内结束。此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神经一内分泌功能失调,骨质和脂质代谢障碍而产生精神状态失常、生殖泌尿与心血管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又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分为三个阶段:
1、绝经前期
绝经前数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时尚不良,不能规律排卵、出现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危险、潮热、抑郁烦躁等内分泌失调症状。
2、绝经期
自然绝经是指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由于卵巢功能的丧失而使月经永远停止。在临床上、要连续闭经12个月、同时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或其他的生理原因。才可认为是绝经。
3、绝经后期
卵巢进一步萎缩。女性内分泌功能也进一步消退、生殖器也萎缩。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一般认 为,卵巢功能衰退是引起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分泌激素的平衡联系发生改变、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一垂体间的制约也失调、神经与内分泌之间的正常联系受到干扰、植物神经系统也开始紊乱、从而产生更年期综合征。
还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妇女内向的性格、也可诱发本症的发生。
更年期来临时,女性的身体会有7种特征,若你有,要做好应对措施
1、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出汗、心悸不适、眩晕等。发作频率有时偶而发生,有时每天发作10次。
2、精神神经症状
忧虑抑郁、失眠、健忘、性情急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3、心血管系统症状
表现为“假性心绞痛”、心悸、心前区疼痛,但无器质性病变。
4、月经变化
月经紊乱,经量改变、闭经、最后绝经。
5、骨和关节症状
关节痛、腰背痛、易骨折、有骨质疏松现象。
6、皮肤症状
失去弹性、起皱或瘙痒、乳房菱缩,双乳松弛并下垂。
7、妇科检查
阴毛脱落、外阴萎缩、阴道变短、黏膜变薄、有点状危险、宫颈和宫体萎缩、卵巢萎缩不能触之等。
以上的症状使得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下降。在实在无法自身调节的情况下,可以配合药物治疗。
但不要盲目买药物回来自己吃,应该去医院检查后,排除器质性病变。再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去医院检查、除了全身的检查如血压、心率、心肺听诊、血常规、便常规等一般检查外。
还应该包括系统的妇科检查。宫颈病是女性病症之首、病因还不清楚、现多认为和早婚、早育、生育过频、包皮垢等有关。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做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刮片是简单可行又颇为可靠的方法。
有数据显示,90%~95%的早期宫颈病能经一次刮片检查得到发现。
早期的宫颈病不论是手术还是放射都有较好的效果。
子宫内膜痛也是女性的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多认为是雌激素应用增多所导致的。子宫内膜病最主要的症状是不规则的危险,尤其是绝经后危险。
早期的检查多为子宫内膜活检、分段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检查。
卵果病的伤亡率是最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病因多可能与长期应用雌激素有关。早期多无症状、常到肿瘤明显增大或发生并发症才被发现。
症状为腹痛、月经不调等。早期可通过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腹腔镜检查等发现。
有上面可看到,在更年期不能松懈对疾病的防治,定期检查足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2]梁开如,蒋成刚.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J].我们妇幼健康研究,2023,32(08):1083-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