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冰岛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下列对于冰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势南高北低城市沿海分布城市沿河谷分布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下图为冰岛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A. 22°W ,64°SB. 22°W ,64°NC. 22°E,64°ND. 22°E ,64°S

【2】下列对于冰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四周高中间低B. 地势南高北低

C. 城市沿海分布D. 城市沿河谷分布

【答案】

【1】B

【2】C

【解析】

根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位置;冰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受岛屿面积限制,河流流域面积小;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域,纬度高,冰川地貌分布较广;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热能资源丰富。,进行分析解答。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雷克雅未克的地理坐标大致是(64°N、22°W)。

【2】读图可得,冰岛河流大多自中部向四周流,冰岛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AB错误;

冰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查利用经纬网定位及冰岛的地理特点。

【题目】读鸡冠山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校课外拓展活动小组准备从山脚抵达山顶,图中山顶的海拔有可能是( )

A. 500米 B. 555米 C. 550米 D. 530米

【2】到达山顶,有两个备选的出发点A和B,经过讨论,小组最终决定从B点出发,下列有可能为选择B点原因的是( )

A. 从B点出发,沿途坡度更陡峻,更刺激

B. 从A点出发比从B点出发距离更短

C. 从B点出发比从A点出发坡度更缓,更省力

D. 从A点出发更安全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中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材料二:图甲为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图乙为济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为了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进一步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下列职能不属于北京“首都功能”的是__ _____。(多选)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E.交通中心

(2)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项。

(3)图中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古都密集的长廊,分析古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4)图中资源调配工程调配的资源是_ ____,请简要说明进行资源调配的原因。

(5)春旱是影响图中地区重要的自然灾害,请结合济南气候资料,分析春旱形成的原因。

【题目】下列不属于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是( )

A. 地球不发光 B. 地球不透明 C. 地球的自转 D. 地球的公转

【题目】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 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 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 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题目】读“中国政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A.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 中心线上

【2】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B. 我国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C.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深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题目】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各月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的数据。

材料二:北京市简图。

(1)据材料一描述北京的气温特征_______,从降水特征来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

(2)北京市所处的自然植被带为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_______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4)近年来,北京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B.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PM2.5浓度

THE END
0.第二章第一节课时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Word教参)步步高2024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10~11题。10.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11.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jvzquC41yy}/|}m0eun1|thv1;559>8784ivvq
1.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2课时教案2025《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2课时教案 学科 高中地理 年级册别 必修一 共2课时 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承接上一课时对喀斯特、海岸与冰川地貌的初步认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三大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演化过程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教材jvzquC41yy}/|}m0eun1|thv1;48:87854ivvq
2.第二章第一节课时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课件PPT)步步高2024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10~11题。10.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沙坝的位置在近海和外海之间,距离陆地较远,流水作用小,A错误;沙坝是由波浪挟带jvzquC41yy}/|}m0eun1|thv1;559>:7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