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月销量TOP 5的中国品牌汽车中,有4家企业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但这5家车企的海外销量却未受到影响,均在稳步推进中。
★对车企来说,布局海外市场不仅可以探寻新增量,也是企业品牌力提升、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体现,从这两点出发,车企出海是中国品牌车企发展的必经之路。
★上汽、吉利、长安、东风、长城这5家中国品牌车企的海外布局均受到“一带一路”趋势的带动。但具体来看,5家车企的出海节奏各有特点和侧重。例如上汽集团通过海外布局带动了销量的提升,而吉利则通过一系列并购/合作拓展技术能力和产品覆盖面,推进企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国内车市的发展转折点也许就是现在。一方面,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带动下,产业变革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各种因素作用下的低速增长市场放大了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下,更激烈的优胜劣汰正在到来。
『中汽协公布公布的1-8月中国车企销量TOP5名单』
从中汽协公布的1-8月中国车企销量TOP 5名单中可见,上汽、吉利、长安、东风的自主板块销量均出现两位数下滑,仅有长城汽车达到5.8%的微增。而从汽车之家大数据中查看这5家企业自去年初至今的关注时长(单位时间内汽车之家用户对某品牌的累计关注时长)也可看出,这些品牌受关注的热度呈现下滑态势。如何延续产品竞争力,扩展销售路径,成为了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不过与此同时,新的增量市场也在逐步打开。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宋先茂在2019泰达论坛上提到:从2001年到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从2万辆增加到102万辆,年均增速38.7%。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达到了115万辆,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2019年上半年,在外贸发展环境相对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汽车出口仍保持3.1%的增长。随着海外力量投入逐渐增大,中国品牌汽车在部分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明显提升。而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走出去”也成为了必由之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年前8个月销量TOP 5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布局情况如何。
■上汽集团:立一个“100万辆”的小目标
在出口方面,上汽集团算是起了大早,也赶了早集。2018年,上汽集团全年整车出口27.7万辆,同比增长62.5%,连续第三年全国第一,并已在海外形成英国、泰国、印尼、中东、澳新、智利六个万辆级市场。在英国、泰国、印度、印尼设立了4个生产研发基地,在美国硅谷、以色列建立了2个创新中心,建成近50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出口及海外销量达到14.5万辆,同比增长11.5%,整车出口继续排名全国第一。”
名爵、上汽大通
2018年销售MG销售1万辆,上汽大通4000辆。MG在智利有34家经销商网点,上汽MAXUS有42家。
2018年MG销售5000辆,上汽大通1万辆。上汽连续两年成为澳大利亚市场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
一直以来,上汽集团方面都将出口作为重要战略去布局。早在2007年,时任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汽股份总裁的陈虹就在接受媒体对话时表示:“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怎样针对国际市场,在品牌、营销、服务、产品开发、制造等价值链的各个主要环节上,创新出一个很盈利的业务模式……使得我们的出口战略真正能够成为上汽可持续发展的,可盈利的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业务拓展领域。”而为了进一步推进海外战略,上汽集团还立下一个小目标:2025年整车出口、海外销量突破100万辆,这对于上汽集团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布局意义重大。
■吉利汽车:跨国收购/入股停不下来
吉利汽车最近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8月份吉利共售出新车10.12万辆,同比降低19%;2019年1-8月,企业累计销量为84.43万辆,同比降低17%,完成了136万辆销量目标的62%(由于乘用车市场的持续不确定性,7月初吉利汽车曾主动将原先151万辆销量目标下调10%至136万辆)。
『领克01』
虽然国内销量下滑,但在国际化上却表现不错。8月吉利汽车出口销量3208辆,同比增长26%。按照此前的规划,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从中国生产的领克车型将出口欧洲,同时2020年领克品牌将在阿姆斯特丹开设欧洲第一家领克线下门店,并将逐步向欧洲其他主要城市扩张。据悉,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领克品牌欧洲门店的雇员将采用固定薪水制度,不收取提成佣金,不设业绩压力,而领克则承载着吉利汽车全面走进欧洲市场的重托。
事实上,一直以来,吉利汽车都在积极投资布局海外市场,2016年,吉利汽车整车及KD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沙特、古巴和苏丹出口量排名中国品牌第一。截止目前,在英国、瑞典、德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建立了工程研发中心、造型设计中心。近年来颇具代表性的例子包括吉利收购宝腾汽车、入股戴姆勒成最大股东等,除了通过收购获取更多与现有品牌互补的技术能力,借助这些品牌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其重要的考量。
逐步打造和完善白俄罗斯的汽车产业链,从白俄罗斯“白俄吉”产自该工厂生产线上的SUV吉利博越(GEELYATLAS)将成为该品牌的第一批车型
可以看到,吉利近年来一系列的布局不仅瞄准国际化,而且倾向于高端化、电动化、自动驾驶转化,而这也是吉利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竞争,从数量向质量转型升级的策略体现。
不过作为承载吉利汽车自主品牌出口的重要任务,领克的品牌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较大发展空间。8月份领克共计卖出10982辆,分摊到领克各个车型上并不多,并且比去年8月份的13674辆同比下滑19.7%。吉利汽车总裁、CEO安聪慧近日接受媒体对话时表示,领克作为新品牌还需要更多的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深化消费者对于CMA平台的认识,强化领克的品牌塑造。
■长安汽车:主销中南美、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曾有“自主一哥”之称的长安汽车在销量上被赶超,自主板块相继被身后的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迎头赶上,加之长安汽车的利润担当长安福特销量与营收接连下滑,长安汽车近年来的市场表现广受热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长安汽车(包括合资部分)累计销量106.6万辆,同比下降约25.5%。
在长安汽车公布的半年报“公司面临的风险”中提到:中国汽车市场从2018年3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以来,已连续15个月下滑,汽车市场真正进入“低增长、负增长时代”。存量竞争形势依然严峻,行业新品竞争激烈、降价促销日益频繁;合资企业强化中低端市场布局,合资产品价格下移呈趋势化、常态化;中国品牌比拼激烈,企业淘汰步伐加快。
『长安CS95曾获得2018年“沙特年度四驱最佳车型”奖』
而长安汽车在“应对措施”部分表示: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企业将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同时把握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显然,海外力量也是长安汽车寻求新增量的重要出口。
不同于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我们在长安汽车的半年报和月度产销快报中都找不到其出口量的相关数据,虽然在出口宣传上较为低调,但事实上,长安汽车的海外布局由专门的“长安海外事业发展部”负责,围绕长安汽车具体的海外布局,汽车之家对话了其海外事业发展部人员,对方表示,长安汽车自1991年开始海外业务以来,产品远销41个国家,形成10个重点海外市场,其中中南美、中东北非、东南亚是主要出口区域。2018年,长安汽车累计出口达4.4万辆,拥有全球16个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在越南、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埃及等地建立KD(散件组装)工厂。
『长安欧尚CX70相继进入智利、秘鲁、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我们中国是世界汽车产销大国,但是仅仅只占全球市场的1/3,还有2/3的五六千万市场在中国以外。”因此对于长安汽车来说,一直在思考和布局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公司。
不过,虽然现阶段长安汽车出口主要面向中南美、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但欧美也是长安汽车有意发力的市场,2018年6月,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长安的海外战略,长安原来的海外战略是研究欧美市场、扎根发展中国家,但是今天我们换过来了,直接进军欧美市场”。不过截止目前,长安方面还未对此有公开的推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