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大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是在1776年建立起来的美国,但是人们忽视了在同一时期由我国人民罗芳伯建立起来的兰芳共和国。
看到兰芳共和国不免有疑惑,我们国家还有这个经历?当时我国不是处于大清的统治之下吗?
虽说当时我国是在清朝的统治之下,但是罗芳伯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加里曼丹岛西部建立的。
兰芳共和国
拥有民主管理还有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机构,这还不算,他们还规定地方机构的负责人由各地公民投票选举,沿用尧舜禹禅让制的同时与民主相结合。
这就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兰芳共和国,他们当时的机制就像是后来的议会国家,规章制度完备、人民安居乐业。
在罗芳伯的带领之下的兰芳共和国,这个国家的政制分为五个部分,其分别是司法、军事、教育、财政、经济,这五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在司法方面,因罗芳伯曾参加过明末清初的天地会,其在里面经历过漫长的军事斗争,因此非常熟悉其纲领宗旨,所以在司法上面罗芳伯规定以天地会的纲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扩展。
在兰芳共和国法律上规定各地官员除了要阻止外来侵略者的入侵还要保证各地的征税以补贴国家军事力量充足。
不仅如此,还要在地方出现矛盾时给予公正无私的解决,这些问题大到杀人犯法,小到街邻之争。
例如:如果有人违反法律较重则斩首示众,轻则处以鞭刑,口角之争则要赔礼道歉。
在军事方面,因其位是一个小国,军队势力较小,则开办军械厂以备出兵时的武器。
因其是一个地域不算辽阔的国家所以只在军事战略要地驻军即可。
但为了以防不时之需,国家会抽调适龄的青壮年学习军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人就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
在教育方面,因为罗芳伯来到这个国家时就是一个教书匠,且在清朝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其特别重视百姓的教育方面。
他会建立学堂,在清朝高价聘请儒士让其到兰芳共和国来执教,教的内容大多为中国传统文化,这也为现在汉语言也是当地主要语言奠定了不可某灭的基础。
其它还有在各地方百姓的税收以及国家也开金矿自给自足,非但如此,在罗芳伯的带领之下还发行了属于自己国家的纸币。
在经济方面,积极对外进行商业贸易往来,在本国大力支持百姓从商,国家的金矿实行统一经营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在此之外,在服饰方面,罗芳伯还制定了属于自己国家的国旗以及国家的节日礼服,并规定官员平时参加重要会议时的着装,士兵训练服饰则采用清朝的绿营兵服饰。
在地理位置方面,兰芳共和国处于加里曼丹岛上,该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地势相对平坦,地质相对稳定,适宜人们长期居住。
加里曼丹岛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拥有巨大的原始森林,农作物十分丰富,为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土地供其种植和生存。
另外处于赤道附近的兰芳共和国气候炎热,适合多种类型的动植物生存,可以为人们带来大量的免费猎物。
兰芳共和国在罗芳伯的带领之下飞快发展,经济富足,变成了当地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罗芳从不会主动发起战争。
其周边的的国家统治者看其发展的如此强大纷纷前来投奔,罗芳也欣然接受,并规定酋长依旧统领当地地区,维护国家安全。
在权力继承方面规定使用尧舜禹禅让制,创立了禅让与民主相结合的形式上一届元首下台之前推选下一代的元首,并要通过大多数公民的赞同,该国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总统制民主共和国。
这样的治理方法与权力让渡方法不免让人感叹,但是这个制度如此完备的国家竟然只存活了110年,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兰芳共和国的灭亡呢?
兰芳共和国的灭亡
兰芳共和国的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外来殖民者的入侵,以及国家军事力量不足。
国家势力方面,兰芳共和国与周边国家的对比之下,相对于来说是比较小的存在,这个问题在罗芳伯执政时他就意识到了。
罗芳伯执政之后多次跨越海洋前往清王朝朝拜,想要成为清朝的附属国,当时的清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并不在乎这个小小的藩属国。
就这样罗芳伯想要清朝作为自己背后的保护伞这一办法无效了,但是经过罗芳伯多次派人前去进贡,清朝答应与兰芳共和国进行贸易往来。
此时的荷兰就在东南亚一带进行扩张,罗芳伯借与清王朝进行贸易的往来对外宣称自己是清王朝的藩属国,这样才迷惑住了外来侵略者。
另外因为明清时期的荷兰殖民者被郑成功赶出台湾岛,荷兰还存有余悸,停止了对兰芳国的骚扰。
但是好景不长,1883年~1885年期间,因法国在越南发动战争,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领土不被侵占而协助越南,发动了清法战争。
1884年,早已觊觎兰芳国很久的荷兰,趁着清法战争之际潜入兰芳国,当时的国君全力组织抵抗,但是由于军事势力之间相差甚远不断战败。
之后国君派人前往清朝,请求清政府的支援,但是当时的清朝早已风雨飘摇,根本无暇顾及兰芳国的安危。
孤立无援的兰芳国的军队势力很快在荷兰军队的碾压下溃不成军,最终兰芳共和国在1886年被灭,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国家从此在世界上消失。
但是占领这个国家的荷兰人由于忌惮清王朝的势力也不敢在外声张,于是立了一个傀儡统治这里,一直到清朝灭亡结束,才结束对其的占领。
另外,在地势上面,兰芳国的地势相对平坦有优势又是他们的缺点,在和平的年代,该地可以很好地养育百姓,但是在战争的时候会让外来侵略者更容易发现和进入。
况且他们的国土相对较小,没有转战的余地,所以在经历过几次战争的失败之后就会丧失大量土地的所属权,导致最后无地可以用来转战。
在军事力量上面,因为土地的狭小,从根本上军队的人力资源就会比荷兰的少。
在介绍了这么多的关于罗芳伯的事迹,肯定会有人好奇罗芳伯的来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在当时创建出如此现金的国家制度。
兰芳共和国的建立
唐朝开始,国家繁荣富强、工商业十分发达,且统治者大力支持对外贸易,于是从此时就开始了南下历程。
在此之后每到朝代更迭、政权交替动荡之际就会有百姓远离家乡,纷纷乘商船南下。
明亡清兴,由于清朝残酷的政策,很多人都远离了大陆,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据统计在明清之际将近七百多万的百姓离开。
清朝中期之后,经济日益凋敝、政治荒芜人道,又有更多的人渴求南下。
他们想象南下的那些地区是一个政治特别清明、社会特别安宁、邻里之间和平共处的“桃花源”,于是南下的与日俱增。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朝代,在建国初期又有广州福建宁波以及上海四大对外通商口岸。
但是到了乾隆时期后,变得日益封闭,关闭了国内各个沿海地区的口岸,仅仅保留广州一处,也就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
广州也成为了当时整个清朝与西方交往最多的城市,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境内的习俗,教育医疗以及人们的理念发生许多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人不愿意日益待在封闭自守的清朝,另外因生活的贫困难以支撑,纷纷出国前往当时人们眼中的“南洋”,也就是现在的东南亚谋求生路。
出生于闽南赣三省交界处的罗芳伯,之前就饱读诗书,想要进京考取功名,但是事与愿违。
三十四岁的罗芳伯历经了三次考试,纷纷落榜,他依旧还是一个嘉应州怀才不遇的落魄考生。
当时由于贸易的往来,大多商人把东南亚夸的十富饶,于是志向远大的罗芳伯决定离开这个令他伤心之地。
他随商船从广东港出发,随着贸易上转经过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以后飘飘扬扬穿越赤道最终到达一个大的岛屿,这个岛就是现在的加里曼丹岛。
来到东南亚地区之后,罗芳伯看到的并没有商人们吹嘘的那么好,当时的东南亚基于处于部落时代。
经济不发达发达,相反非常的落后,来到这里的东南亚华人也就成为了开发当地经济的主力军。
刚到婆罗洲岛的时候,罗芳伯还仅仅是一个教书匠,但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没过多久,罗芳伯就在众多东南亚华人之中脱颖而出。
他的学识以及武力都非常的优秀,很快就得到当地酋长的尊重和赏识。
胸怀大志的罗芳伯决定一定要整治一下当地的制度,后来其发现当地的金矿十分丰富,大多清朝的商人都会到此采购金矿。
之后罗芳伯开始采集金矿,积蓄经济实力,等到他的经济力量相对丰厚时,罗芳伯就开始聚集华人。
之后就建立一个属于华人的新团体,在其与苏丹联合之下,带领华人一举消灭了土匪和海盗。
之后华人在罗芳伯的带领之下越来越好,在众人的拥护之下,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总统制共和国”,这个也就是我国在加里曼丹岛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
在罗芳伯的带领之下有许多的土著酋长都投奔在兰芳国脚下,在兰芳国势力最大的时候几乎占有整个岛屿。
灭亡之后的兰芳国
1688年在遭受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进攻之后,这个由华人建立起来的小国一蹶不振,从此在世界上灭亡。
现在该地成为了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领地,现在岛上生存有不到三千万人。
因为得益于早先历代华人的开发和移民,现在岛上还生存有大量的华人后裔,汉语也在当地成为重要的交流语言。
在华人的铭记之下,岛上所有的居民都由衷的感谢罗芳对该地的有效管理、有效开发以及其精明的统治。
直到现在他也被当地人一直铭记,岛上至今还有他的雕塑和纪念场馆。
结语
虽然兰芳共和国的面积和规模不算太大,且经历过战争没有生存下来,但是其作为中国人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共和国,其意义和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
兰芳共和国的建立他不仅让其他国家看到我们华人的势力还体现了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维护着我们自身的权力和尊严。
兰芳共和国的建立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在外遇到困难时,身为华人的我们应团结互助、一致对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