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单机武侠游戏的玩家对河洛工作室并不会陌生,甚至很多玩家玩过河洛工作室的所有作品,无论是曾经在智冠旗下时制作的《金庸群侠传》和《武林群侠传》还是重组后制作的《侠客风云传》系列都广受好评。在笔者印象中,河洛的口碑开始出现问题还是在2018年《河洛群侠传》发售后,因为制作周期和技术能力等问题导致游戏首发时大量的优化问题和bug导致很多玩家无法正常游戏,因而在多个平台遭遇差评。后来又出了众所周知的那场与智冠的版权官司,重组后的河洛自此波折纷争不断。《河洛群侠传》之后的作品《侠之道》(原名《侠隐阁》)采用ea的形式发售,第一年的内容在steam好评如潮,第二年也得到绝大多数玩家的肯定,而第三年再度遭遇滑铁卢,当然,出现这样的口碑逆转,游戏本身肯定是存在问题的,虽然很多玩家对河洛当时“三开”(指的是同时开发三部作品)的行为多有微词,但是仍有一部分玩家愿意理解河洛工作室,认为他们在官司缠身的境遇下开发游戏不容易,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同时关注河洛游戏的几个论坛的网友可能会发现,论坛上很多玩家一直在关注河洛与智冠的官司情况,并且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河洛,虽然这种支持对河洛的官司胜诉与否并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是这仍能说明国内很多热爱武侠游戏的玩家希望并且期待河洛工作室可以早日摆脱诉讼纠纷,拿出令人满意的武侠游戏作品。直到河洛新作《古龙风云录》发售,首发当日即steam评价褒贬不一且差评居多,很多玩家在游戏画面,建模,优化,UI,剧情等方面开始了口诛笔伐,甚至对游戏的批评上升到了编剧,制作人,监制徐昌隆以及工作室本身。除了较为小众的卡牌游戏《天外武林》,河洛近年的三部作品在口碑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非议,尤其在本作发售后,似乎一些玩家对河洛工作室已经彻底失望,并且出现了类似“河洛可以倒了”之类的呼声。就笔者个人角度而言,还是希望能玩到河洛工作室的后续作品的,毕竟,现在仍在坚持做武侠游戏的工作室不多了,也许这里会有玩家反驳,举出诸如《天命奇御》系列,《大侠立志传》《逸剑风云录》《紫塞秋风》等,可是,如果我们回头看一看,看一看国产单机游戏回暖的这十年,单机武侠游戏到底占了多大的比重,如果没有河洛的游戏,那么这个比重又会低多少,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我们这代人逐渐老去的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武侠式微的时代了。很多玩家之所以不在乎河洛工作室解散与否,一方面出于对游戏的不满,另一方面,不玩河洛游戏,他们还有其他的游戏玩,即使不玩武侠游戏,仍然会有其他类型可供选择,但是,对于一些专情于武侠游戏的玩家,如果这部作品是河洛工作室的最后一部作品的话,多少会有些遗憾和失望吧。其实国内像河洛工作室这样深耕于武侠游戏领域的单机游戏工作室并不多,如果有可能的话,多给予宽容和理解,游戏有问题当然可以批评,但是最好是让批评回归游戏本身,以评促改,在充分游玩游戏后,了解游戏的优缺点,再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后续作品可以扬长避短。当然,工作室也应该多与玩家沟通交流,充分了解玩家的合理诉求,切忌闭门造车,记得在《侠客风云传》制作发售的那个阶段,河洛工作室和玩家的互动还是比较频繁的,贴吧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制作人和玩家之间的交流,似乎是从《河洛群侠传》之后,贴吧论坛里再难看见河洛工作室与玩家的交流了,普通玩家似乎也只能在每年的4月1日才能获知一点河洛的消息和动态。
二、《古龙风云录》到底好不好玩
这几天在b站和贴吧里,经常会看到就《古》这款游戏到底好不好玩,值不值得入手展开的争论。其实,一款游戏褒贬不一的评价,就说明一部分人觉得游戏是好玩,可以玩下去的,另一部分玩家觉得游戏不好玩或者不值得玩,抑或是游戏质量与售价不匹配。笔者刚刚完成了一周目的游戏通关,就笔者个人感受而言,游戏好不好玩,只有自己玩过之后才知道,每个人对于好玩的定义都不一样,评价游戏时着眼的点也不一样,好玩与否,还是要自己去感受,当然,如果可以,尽可能多玩一到两个章节,如果仅仅是体验了序章部分就匆忙做出评价,可能会忽视游戏很多好玩的内容。
以下,就笔者一周目的游玩体验,谈谈本作的优缺点。在此先强调一下优化问题,看了网上很多对游戏优化问题的吐槽,笔者起初也会担心,会不会出现《河洛群侠传》首发时的优化灾难,但是在实际体验后,笔者2017年的电脑,1060的显卡,全程默认中配,并没有出现影响游戏体验的卡顿和优化bug,无论游戏内场景还是大地图,行走都算流畅,所以对于网上提到的优化问题,笔者不能感同身受,故在此不做评价。本作采用的是《侠客风云传前传》的模式,没有养成部分,由世界大地图和场景地图组成,部分地图玩家可以自由进入和探索,另一部分随着游戏进程逐次开放,虽然说游戏画面建模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游戏显得有些落后,但是就河洛前几作而言,本作确实已经是在进步,而且熟悉河洛的老玩家基本也都知道,河洛游戏的画面和建模从来都是玩家批评吐槽的地方,从没有成为过他们的加分项,河洛游戏的玩家早也习惯了,更多的还是聚焦在游戏内容和游戏性上。游戏全程由序章+五个章节组成,章节的推进完全由玩家来决定,每个章节都由主线+支线组成,主线影响游戏的进程,支线会丰富游戏内容和游戏体验,如果只做主线不做支线,会让游戏非常缺乏体验感,相反,尽可能多的去触发支线任务和支线剧情,会获得身处古龙武侠世界的沉浸式体验。对于本作是线性游戏的说法,笔者个人并不认同,所谓的线性游戏,是按照设计者设计好的流程,按部就班的走,在固定时间地点,触发固定的剧情,玩一款线性游戏,有时候就像是在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一样,比较典型的就是过去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去年的《逸剑风云诀》。本作的这种章节模式跟《侠客风云传前传》(后文简称《侠前》)已经不一样了,《侠前》模式是,我告诉你有几个地方要去,有几条路线要触发,你先去哪,先触发哪条线由玩家自己决定,而本作不是,本作玩家需要通过主线来推进章节,但是在推进主线的过程中,玩家会在大地图和一些场景地图中遭遇许多人和事,跟他们互动后会产生支线内容,支线内容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丰富,而玩家在处理这些支线的时候,也会遭遇一些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和玩家的收获,举例来说,笔者在小鱼儿与花无缺的剧情中,因为在决斗之前没有去读万春流写给小鱼儿的信,所以没能在决斗前救治燕南天,因此错过了获得《嫁衣神功》的机会,而游戏中不会明确告诉你需要去读这封信,只是在你拿到信的时候会提示信很重,至于能不能发现,就看玩家自己了,这点“河洛味”十足。 再举一例,熟悉“小李飞刀”系列的人都知道《多情剑客无情剑》最后李寻欢和上官金虹会在金钱帮决斗,但是笔者游戏第四章即将结束时候,笔者找李寻欢仍接不到这条支线,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金钱帮晃了一圈结果剧情触发,打败上官金虹后,笔者获得了他的龙凤双环和秘籍。也就是说,即使玩家不去金钱帮不触发这条支线,游戏仍然可以正常进行,正常结局,但是为了增加游戏体验,玩家还是会去各个地图跑一跑,各个场景转一转,各个角落搜寻一番,这就是河洛游戏一直以来的魅力所在。一周目游玩下来之后,本作的游戏模式在笔者看来和另一款有点古老但是同样好玩游戏很类似,就是智冠的《天龙八部》。玩过智冠天龙的玩家应该也会发现,两部作品都是开放了大地图自由探索,有丰富的剧情内容作为支撑,大量可供收集的武学和物品,伴随游戏进行有很多支线可以触发,而支线的触发与否更多影响的是玩家的武学,装备,物品的获得,而不会对主线剧情产生较大影响。
从剧情上来看,本作得到了古龙作品的授权,可以采用很多古龙作品中的经典桥段做剧情支撑,从实际游玩上来看,本作的主线占比比较高的就是《武林外史》《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三部作品。时下很多游戏的编剧原创能力不足,河洛得到古龙作品的授权,剧情上有很多的内容参考本是优势,但是古龙味过于浓厚,反而又成为部分玩家诟病的地方,确实,在游戏中,“你来了”,“我来了”之类的词被反复使用,以及“你走,我死”这样的原著台词确实会有些许不适,一些没有阅读过古龙作品的玩家,也对诸如“回雁峰之战”“李寻欢让爱”等原著桥段颇多微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古龙作品的改编,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古龙的作品相对好改编的可能就属《绝代双骄》,其他作品被搬上荧幕的时候基本都遭到了编剧大刀阔斧的改动,有些甚至已经面目全非,影视化是如此,游戏的改编同样很考验编剧的能力,如何有效利用好得到授权的古龙作品,将多部古龙的作品中的经典内容和人物穿插到一部游戏作品中,确实不是易事。而一些人气角色如西门吹雪,叶孤城以及一些经典桥段如决战紫禁之巅等没能制作进游戏中,也是很多玩家遗憾的一个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主线中,《绝代双骄》里的江别鹤,《武林外史》中的王怜花参与到《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与龙啸云,林仙儿,李寻欢的互动中,《武林外史》中的金无望,《陆小凤传奇》中的独孤一鹤参与到《绝代双骄》中的峨眉宝藏剧情中,体现了河洛在将古龙的几部作品进行融合的努力和尝试,这点值得肯定。笔者也认为,在目前的《古龙风云录》中,河洛对于一些剧情的处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我们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制作组努力,希望在后续对游戏内容的完善和开发上,制作组能在不同作品的剧情联动上做出更为妥善的处理。
队友培养一直是河洛游戏的特色,本作有十五名队友可供玩家收集培养,其中不乏楚留香,陆小凤等一些古龙作品中的人气角色,部分队友会有自己的专属剧情线可以触发,在一些剧情中,一些队友也会有一些符合自己人设的对话。但是,虽然队友多达十五名,大部分战斗能上场的仅有四名,而且游戏中的秘籍为一次性消耗品,故需要有选择的进行队友培养,这点让很多玩家感到遗憾。不知道河洛此举是不是为了缩小战斗规模,但是,战斗也是武侠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一些大场面的战斗能够提升游戏的乐趣,如果可以在战斗中多一些队友登场,不仅增加队友养成的乐趣,也会丰富战斗体验,希望在后续更新中能有所改善。再有就是队友数量虽然不少,质量却层次不齐,这里的质量指的不是个人能力的强弱,而是一些队友个人剧情偏少甚至就没有,导致人物形象单薄,有凑数的嫌疑,一些人气角色如花无缺等无法入队,也让很多玩家大失所望,希望在后续能有所改善。
本作主角的人设并不讨喜。以往河洛的游戏主角大多可以改名,本作姓名固定为“辰雨”,部分玩家认为不能改名会影响游玩时候的代入感,这不无道理。人设方面,主角为魔教的试药童子,后被九州王沈天君收为书童,成为仁义庄的影子。这样一种人设本来可能是编剧想将之作为剧情伏笔埋入剧情中,让玩家在随后的剧情体验中能前后呼应。但是在实际游玩中可以发现,主角的这一人设在剧情中并非不可替代,比如,即使不作为魔教的试药童子,单纯就作为书童,仍然可以毫不违和参与主线,那么,主角的立绘造型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了,可不可以多设置几种开放给玩家选择,无论是刺客杀手,翩翩公子,持剑侠士,让玩家根据自己的偏爱选择自己喜欢的立绘造型,是不是可以增加代入感,而不是非得有这么一个不讨喜的人设。不知道主创人员是出于什么考量设置的这一角色,但是这种比较偏黑暗阴郁的设置让一些玩家在初体验时就顿感不适,河洛游戏往往代入感极强,但是这样的主角如果一开就很难让玩家代入进去,必然会影响后续的游戏体验。
游戏序章也没有做好。一款游戏要吸引玩家,开局很重要,收尾也很重要,很多游戏开了好头结了烂尾,而本作在头方面都没有开好。游玩河洛前作时,无论是较早的《武林群侠传》还是重组后的《侠客风云传》《河洛群侠传》《侠之道》,喜欢河洛游戏的玩家总是能很快沉浸其中,尤其是河群与侠之道两部作品,普遍反映前面内容做的很好,后面内容太少太空,但是本作在序章部分就缺乏沉浸体验,很多玩家甚至连恶人谷都没走出去便感到乏味,当然,这点不能完全甩锅给制作组,部分玩家确实自身也欠缺耐心,但是制作组在对序章的制作上,确实存在问题。比如,本作以回雁峰之战为引子,但是引力不够,不能充分调动起玩家的悬念,毕竟,从玩家对古龙作品的认知度上来说,沈天君可能还没有他儿子沈浪有名。恶人谷和仁义庄部分做的也是乏善可陈,尤其是师姐荼蘼这一人气角色,不仅自身与曼陀罗的感情线十分模糊,其人无太多铺垫就过早下线,更是令人不解。虽然说,序章的恶人谷下毒等事件再次让玩家体会那那股河洛味,但是,序章部分的体验还是不能让玩家迅速进入制作组为玩家构建的古龙武侠世界中,这样不愉快的游戏体验与河洛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不过,如果能够成功熬过序章,那么,第一章和第二章丰富的主支线剧情,还是让笔者迅速投入到河洛为玩家打造的古龙武侠世界中。就笔者个人游玩体验而言,在游戏一二三章的体验,还是比较愉快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除了主线外,支线剧情相对较少,似乎又是河洛虎头蛇尾的老传统了。游戏的剧情并不似传言中那样糟糕,除了搬上古龙原著情节之外,制作组也进行了一定的发挥,笔者印象比较深的就有小鱼儿和花无缺初见时,还让上官金虹的儿子上官飞去串了场戏。不过,本作确实在刻意营造一种古龙氛围感,这点见仁见智,笔者觉得并没有必要,可以善用古龙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武学招式,但是行文倒是没必要刻意去模仿,有时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推理方面,本作引入了推理机制,这本也就是古龙作品的特点之一。很多玩家可能看到游戏有推理内容就直接被劝退,但是实际游玩后并不需要担心。首先,推理在游戏中的比重并不是非常高,这点不像《天命奇御2》那般,推理占了很大比重,甚至影响到了游戏体验。本作推理一方面占比不高,另一方面,难度也不大,玩家不需要借助攻略,只需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线索,然后对线索进行两两对比,导出推论,有时候需要在多条推论中做出选择,但是难度并不大。即使进行了错误的推理也没有关系,有时候队伍中的一些队友会在你一筹莫展的时候帮助你,直接告诉你正确答案,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戏弄你一番,比如笔者在某个藏宝事件的推理中,就因为相信了王怜花给的错误线索遭到了江小鱼的嘲笑。总之,本作中的推理内容应该是作为加分项而不是扣分项。
诚然,游戏还是存在很多缺点与不足。笔者游玩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优化问题,前文有述不再赘言。但是UI方面确实会有些不友好,关闭页面经常需要esc操作,这点在今时今日来说显得不够人性化,而且鼠标右键关闭取消这点在技术上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这点制作组没有考虑到很不应该。游戏缺乏配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玩家群体的游戏体验,笔者对此虽然遗憾,却也不至于因此而不玩游戏,最近更新中增加了一些人物语音和推理配音,不知道后续会完善到何种程度。以往河洛游戏在音乐方面一直是优点,尤其是和蔡志展合作的游戏配乐更是广受好评,然而本作的音乐也遭到了不少的非议。另外,笔者在游玩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些bug,比如郭嵩阳挑战李寻欢的剧情反复触发(笔者因此包里两把嵩阳铁剑),个别支线任务完成后交不了等,这些在近几次更新中已经被修复,还有个剧情上的bug,就是在李寻欢与上官金虹决斗剧情中,龙啸云已经战死,却又在后续的江别鹤打上仁义庄剧情中再度出现并且指正江别鹤,这种造成剧情矛盾的bug照理说不应该出现,不知道后续修复了没有。当然,如果因为上述这些缺点和不足就彻底否定本作,对这款游戏本身也是不公平的,在笔者看来,本作仍可以成为一款好玩的武侠游戏,如果制作组未来还将在这个系列继续努力,那么本作或者本系列仍然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一些颇具争议问题的个人看法
1.后宫问题与感情线问题
本作在发售之前就因为是否有后宫问题,是否有可供攻略的女性角色问题,是否拆原著cp等问题在网络上产生热议。河洛的游戏,并非没有开后宫的先例,智冠时代的《武林群侠传》和重组后的《侠客风云传》,主角都是同时可攻略多名女性角色,也就是俗称的“后宫”。《河群》有所收敛,只有三名女性角色有感情戏份,到了《侠之道》,虽然有数名可供攻略的角色,但是最终能结成情缘的仅限一人。对于后宫而言,笔者一直秉承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但是这不应该上升到价值观或者道德批判的高度,无论有没有“情圣”或者“修罗场”的设置,都只是游戏中的一种玩法,这样的玩法,有亦可,没有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感情线的缺失在武侠游戏中却是减分项,武侠不仅是快意恩仇,也有儿女情长,感情线并不等于后宫,个人理解的感情线,是《侠之道》这样,主角可以与游戏中多名异性角色产生交互,根据好感度解锁相关剧情任务,最终选择一名自己喜欢的异性发展成情缘关系,而其他的就是朋友关系,如果有玩家在多个异性中难以取舍,也可以在多周目体验中进行不同的尝试选择。反观本作,在感情线的处理上可以说是不及格甚至是败笔。首先主角的人设就不友好,类似那种“没有感情的杀手”,与游戏中五名女性角色的交互更是有明显赶工的痕迹,尤其是孙小红,苏樱,朱七七(白飞飞算半个)这类在原著中有明显cp的女性角色如果与主角有感情上的纠葛还会引起原著cp粉的强烈不适,游戏中主角辰雨与这五名女性角色的感情交互,亦来的十分突然与违和,根源上还是人设的问题,不知道制作组是不是一开始就不打算在本作中安排感情线,给了主角这么一个人设,让他跟其他女性角色的感情互动显得十分别扭,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之后看玩家反应强烈又匆匆补上,导致剧情描述过于牵强,比之前作中,东方未明与风吹雪,小虾米与颜玉书等差之甚远。总之,本作在对感情线的处理上非常的失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戏体验。
2.女性编剧与夹带私货的问题
本来不想谈这个问题,但是游戏的很多差评都将矛头指向了编剧,认为编剧在本作中夹带私货,卖腐,打拳等。如果没有玩游戏,仅看评论,很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但是,笔者在通关游戏后,仔细回想,觉得并没有网上一些评论说的那么严重和夸张。诚然,游戏中的某些台词确实引起了普通玩家,尤其是男玩家的不适,比如游戏开始后没多久,主角回忆其跟沈天君相处画面时,沈天君一句“定不负你”让人看上去非常不适,这类的台词可能更适合用在男女之间或者一些特定情境下的兄弟之间,在沈天君和主角之间就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不适之感。按照剧情中的人设关系,沈天君肯定是一名取向正常的人,跟主角之间也应该是长辈对晚辈的救赎,这点制作团队应该注意,尽可能避免使用一些会产生歧义的台词。至于说王怜花时而“辰雨哥哥”的调侃,本身就与王怜花的人设相符,并无不妥。而关于主角名字和立绘牵扯到“华晨宇”“王一博”之说,只能算是主观臆测,缺乏证据支撑,这里不做讨论。至于“打拳”之说,笔者在游戏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即使游戏中红鞋子组织惩戒男性救赎被迫害女子的行为也属于正常的武侠剧情范畴,应该不存在刻意打拳之说。在游戏剧情比重中,男性剧情也是明显超过女性。如果出于对游戏剧情的不满指责编剧能力不足那无可厚非,但是以主编剧为女性这点认为其卖腐打拳夹带私货等,在笔者看来有失偏颇。
游戏发售后,可能出于对剧情的不满,部分言论的矛头指向女性编剧甚至上升到了女性玩家群体,笔者更是在游戏贴吧中看到了类似“武侠游戏就是给男人玩的”这种逆天言论。对此,笔者并不赞同。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但不能错误理解为成年男人的童话,女玩家也可以有自己的武侠梦,武侠作品虽然以男主居多,但也不是绝对,比如金庸的《越女剑》。而且,即使是男主的武侠作品,如果没有出彩的女性觉得,亦会失色不少,《神雕侠侣》如果没有小龙女还能叫“神雕侠侣”吗,令狐冲没有任盈盈跟谁去“笑傲江湖”呢。女玩家希望能在游戏中获得代入感和体验感,这是合理诉求,无关打拳,笔者身为男性,也不认为这有不妥,这点上,做的比较好的武侠游戏作品是《侠之道》。《侠之道》这种可选男女性别的设置给了男女玩家共同逐梦武侠世界的平台,当然,这种设置不可避免的将部分男玩家的后宫想法扼杀在了摇篮中,但这在笔者看来仍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就是让女性玩家也有了游戏代入感,扩大了游戏群体,河洛游戏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代入式体验。所以个人还是希望,河洛后续还是能推出《侠之道》的续作,即使其他作品,也充分考量可选角色性别的可行性。
3.游戏内容的问题
关于剧情的一些问题,前文已经有所描述,这里重点讨论整个游戏内容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游戏虽然是好玩的,但是在内容上还是存在问题,一个是选材的问题。虽然河洛这次获得了绝大部分古龙作品的授权,但是河洛在对作品进行改编的时候,选择的一些内容玩家并不买账,比如游戏中占比最多的《武林外史》。游戏中的主线回雁峰之战,主要场景仁义庄,结局boss快活王,队友沈浪,朱七七,王怜花,白飞飞,金无望等都来自《武林外史》这部作品,而玩家更为熟知的楚留香和陆小凤等人气角色的剧情却少之又少,这不免让玩家对编剧团队产生质疑,为什么会在剧情上做这样一个取舍。当然,古龙作品体量远超金庸作品,任何人都知道,单《古龙风云录》这一作,不可能囊括古龙所有作品,选择以《武林外史》为主线贯穿始终,也并无不可,但是,一些人气作品和人气角色没有使用,是故意留待后续作品填充还是编剧团队能力不足无法驾驭,令人不解。本作是河洛作品中首次加入推理元素的作品,但是作为古龙笔下可当侦探小说读的《陆小凤传奇》系列却没有一部作品内容被改编进本作,只有陆小凤作为队友角色出场,这让笔者颇为遗憾。再一个就是后期内容不足的问题,前文说过,尤其前三章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到了四五两章,支线内容少了很多,体量上与前几章的差距过于明显,这很难不想到河洛的《河洛群侠传》和《侠之道》两部作品,都存在后期内容过少,影响游戏体验的问题。《河群》与《侠之道》因为是原创剧情,受限于创作灵感的话,后期内容较少也许还能理解,但是本作有古龙作品做支撑,就算不会编也总会抄,优化,画面,UI,战斗,交互等都有可能出问题,但是最不应该出问题的就是在内容上,为什么还出现了之前作品存在的内容体量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河洛游戏而言,再多的内容都不够玩家体验的,但是,前后内容体量的不一会让玩家产生落差感,上一刻还沉浸在丰富的主支线剧情里,下一刻告诉你大结局了,这种反差也是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快活王柴玉关作为本作最终boss,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甚至他座下酒色气财四使也只出现了财使和色使,快活王本人就下线了。结局部分埋下了续作的伏笔,引出了古龙小说中的神秘组织青龙会,青龙会是古龙作品中的一个留白,首领青龙老大的身份在古龙生前都没有披露,可供编剧发挥的余地很大,本作发售前,很多人猜测主线会以青龙会的故事作为主线进行改编,然而却猜中了结局没猜中开头。不知道本作褒贬不一的口碑是否会让河洛终止本系列的后续研发,但是,作为河洛忠实玩家,游玩了本作之后,还是会对续作有所期待,希望河洛能发现本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续作的开发中避免重蹈覆辙。
四、为什么一次又一次选择河洛
看到了网上许多唱衰河洛的言论,笔者也会问自己,为什么直到今时今日,仍愿意一如既往的支持河洛。我们试着进行一个不甚公平的“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的对比。近年的单机武侠游戏,除了河洛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有《天命奇御》系列,《大侠立志传》,《逸剑风云诀》,《紫塞秋风》,《武林志》系列,《江湖十一》,《绝世好武功》,《下一站江湖》等。
《天命奇御》两部作品口碑一直不错,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超过了河洛作品,但是在笔者看来,先不说剧情,《天命》系列在队友培养方面不如河洛的游戏,《天命1》的战斗中,队友的作用乏善可陈,以召唤的形式登场,《天命2》在队友系统方面同样可操作性不强,基本都是可有可无,而且《天命2》推理比重过高,就武侠游戏而言,有本末倒置之感。
《大侠立志传》是作为一款开放世界武侠游戏,人物做了不少,场景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游戏剧情上一直是短板,制作人也表示好的编剧不好找,缺乏好的剧情做支撑,再庞大的世界都会显得很空,再有就是《大侠》中可入队的队友很多,但是队友的个人剧情几乎没有,所以人物形象不够立体,趋于表象。
《逸剑风云诀》作为剧情向的游戏尚算不错,但是在游戏的玩法上不如河洛,比如类似《古龙风云录》序章中恶人谷小女孩事件在《逸剑》中是体验不到的,和《大侠》一样同为像素风游戏,立绘建模场景等自然也无法与河洛相比。
如此对比对上述作品很不公平,因为这是在拿河洛的长处比其他游戏的短处。笔者做这个对比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通过拉踩同类型作品来抬高本作。笔者所想表达的是,河洛的每部作品都有缺点,有些缺点还不少,比如本作,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部作品也都有亮点。而河洛独有的这种河洛式武侠味,颇具自由度的玩法,以及河洛的剧情塑造,河洛武侠世界的构建,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单机武侠游戏所不及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武侠式微的时代,河洛自然代表不了单机武侠,但是没有河洛的单机武侠,还剩什么,还剩多少?我们可以指望那些大厂去做单机武侠吗,引用西山居一位制作人的话“西山居不做谢云流传了。别人都在做。”大厂更愿意把资源投向市场前景更好的手游和端游,西山居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剑网3端手游互通都不愿继续为单机《谢云流传》画饼。真正还愿意去做单机武侠的团队和工作室越来越少。如果我们现在是一个单机武侠游戏井喷的时代,每年玩家有大量的武侠游戏可供游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也许河洛的离场不会有多少人会为他惋惜,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对于喜欢单机武侠游戏的玩家来说,我们一年下来,能玩的游戏很多,可是能玩的单机武侠游戏,尤其是好玩的单机武侠游戏,太少太少了。
江湖路远,知易行难,希望未来的单机武侠市场,能有更多,更优秀的游戏作品出现,同样也希望河洛能不辜负时至今日仍愿意支持他们的玩家,在未来拿出更有诚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