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武侠: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浅谈古龙作品的几大缺陷古龙小说林诗音武侠金庸

后来,因为学业和自己想要创作小说,空闲时间严重不足,所以一直都没有抽出时间来阅读古龙的武侠作品。直到这次寒暑假一起结束,回到校园,我一口气读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上、下)《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等作品。

读完之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札记:

梁羽生的作品犹如巍峨的雪山,让我仰止;金庸的作品就像滔滔的江河,让我沸腾;而古龙的作品,既不似雪山般巍峨,亦不似江河般滔滔,而更像深山老林中一流的幽咽小涧,虽然没有雪山江河的形胜,却独有一种魅力而能引人入胜。

自源

但是,奇诡的意境,旖丽的文笔,并没有掩饰住古龙小说作品的几大缺陷。

一、行文:

在我没有阅读古龙的小说之前,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我身边都有许多人赞赏古龙的行文方式,他们说古龙的小说行文特别好,真是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字里行间完全没有拖沓字词。读了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古龙的行文的确是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然而,我掩卷长思,开卷再看,心中突然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古龙的小说行文美其名曰“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简明精炼”,但其实质却是文学功底的贫瘠和词语的匮乏。对比一下梁羽生和金庸的行文描写,这一点就可以很明了。就以对美人的描写为例,各举一些。

金庸说赵敏是“大元第一美人”,是这样下笔的:

面莹如玉,眼澄似水,笑意盈盈,不单艳丽不可方物,还自有一番说不尽的娇媚可爱,时而又显出一派纯洁妍丽。娇羞时,玉容上晕红流霞、丽色生春,登现喜色,有如鲜花初绽、婉丽非凡。时而艳丽不可方物,时而端严之至,令人不敢逼视。

梁羽生笔下“美艳如花”的历胜男,究竟有多美呢——

气息美(吹气如兰、发香缕缕)、嗓音美(娇声、清脆),长相身姿(美艳如花、盛开的玫瑰、分外娇媚动人、这样的可爱、仙女下凡)、步伐美(娉娉袅袅,凌波微步)、皮肤美(肌肤如雪,面如白玉)、眼睛美(又圆又大、明如秋水)、嘴唇美(樱唇微启)、性格美(解语鲜花)、身材美(纤腰瘦削)、脚美(三寸金莲)

古龙描写“武林第一美女”林心儿出场时,只这样写道:

这张脸实在【美丽得令人窒息】,令人不敢逼视,再配上这样的躯体,【世上实在很少有人能抗拒】。

描写林诗音是这样的:

风神

通过这样一组简单的对比,古龙和在遣词造句方面金庸与梁羽生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恐怕就一目了然了。

令人窒息的美,究竟是什么样的,无可比拟的气质,又是什么样的?因为古龙也形容不出来,所以只能用这样空洞的形容词,读者的脑洞有多大,林仙儿和林诗音就有多美。就像我们现在的男孩子夸女生美丽漂亮好看一样:你真的好美啊,你真的真的好美啊,你的美已经让我无法抗拒!可是说了好些句,这个女孩子究竟美在哪里,恐怕说这句话的人也不知道。

古龙在美的后面还能加一个“窒息”,而现在的男生却只能在“ Beautiful”的前面,加无数个“ very”,最后有意再添一句:此种漂亮只可想象。

此外古龙关于武功的招式、比武打斗的描写,大多也是如此。因为古龙没有足够的词语和字句去描写形容,所以古龙笔下的高手往往都是“一招制敌”,而且就这一招往往也是难以捉摸无法看清的。究竟出招的人是如何出招的,被杀死的人指如何被杀死的,你尽可以想象……

二、叙事、情节

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我不得不佩服古龙的想象力,他的情节奇诡,有时候真的令很多人都意想不到,但是就武侠小说这种题材而言,本身就是通过情节的猎奇来吸引读者,古龙的情节虽然奇,如果平心而论,并没有超越梁羽生,更没有达到金庸讲故事的高度。

为了弥补自己文字的“贫脊”和词语的“匮乏”,古龙扬长避短,极力的以情节取胜。然而,这又暴露了他的另一个缺陷——文学叙事能力十分低下。

稍微读一两部古龙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发展,几乎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的。翻开一部古龙的小说,定睛一看,通篇全是“这个人”道,“那个人”道。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方式,美其名曰可以是“深得中国传统小说之三昧”,而其实质就是,不能纯熟地运用小说的叙事语言,以及各种各样的描写(诸如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来交相推动情节的发展。对于这一点,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在小说写著中我发现自己几乎不具备小说叙事的能力和笔力,所以也是大量的用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曾经有一个读者评论我的小说:

大神运用对话描写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由对话场景不知不觉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大神点赞!

现代著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要想写作小说,最好先写一些散文……”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散文写作,来训练和增强小说的叙事能力。

三、语言

语言绝对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一大特色,与其说古龙是在写小说,倒不如说他在借着写小说的名义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框架,来把自己想说而又不能说的话写出来传达给世人。

刚读古龙的小说,我不禁惊讶,古龙小说作品中每一个人物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至理名言。他对于人性的批判是赤裸裸的、毫无隐晦的。这就使得许多人在读古龙小说的时候不由得心惊肉跳、汗流浃背。但是古龙的小说语言经不起细品,尤其经不起通篇连贯的细品。如果细品了,如果通篇连贯的细品了,就会被绕进去而无法自拔,我们来看下面一段对话:

你走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我都要走了干嘛还要说?就是因为要走了所以才要说一声啊……一走了之还要说什么?你真的要一走了之?你明知道我要一走了之还问我干什么?我就是知道你要一走了之,才要问你!……

不知道我用现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强盗逻辑”一词,来概括古龙书中这样的对话方式合适不合适。

如果这样的对话偶尔出现,作为某几个人物的语言行为方式,倒也不足为怪。比如《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神雕侠侣》中的少年杨过,《云海玉弓缘》里面的江南,常常通过这种强词夺理的语言,让对手哑口,无言以对。可是,如果仔细去品,古龙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会运用强盗逻辑来强词夺理,这就让我个人产生了很严重的审美疲劳。不仅想问已经逝去的古龙老先生一句,即使你要凸显人物的性格凸显人性的某些方面,推动情节的发展。有必要让每一个人物的每一句话,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那么“辩证”的“绕”么?

写在最后:

在我没有读古龙先生的作品之前,我一直对他心向往之,但我读了古龙先生的作品,我不得不对他敬而远之。从小说创作来看,他真的不是一个成熟的作家 但从对人世间的洞察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老道的特立独行者。

THE END
0.《古龙风云录》评测:回到古龙笔下的江湖我们说,古龙笔下的江湖总是给人波诡云谲、危机四伏的感受。在一个故事里,往往是反派设下种种迷局手段,而主角则要根据已有的线索,一步步抽丝剥茧的解开这些阴谋、谜题。 而在《古龙风云录》中,也是很恰当地则抓住了古龙小说的特点,设计了类似破案的推理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从人物对话、场景物品、剧情桥jvzquC41pg}t0:=3:54dqv4{zri0rlue146369716:;95B;0jvsm
1.《古龙风云录》评测:回到古龙笔下的江湖(2)我们说,古龙笔下的江湖总是给人波诡云谲、危机四伏的感受。在一个故事里,往往是反派设下种种迷局手段,而主角则要根据已有的线索,一步步抽丝剥茧的解开这些阴谋、谜题。 而在《古龙风云录》中,也是很恰当地则抓住了古龙小说的特点,设计了类似破案的推理环节—— jvzquC41yy}/cun4354og}4pgyy0j}rn14636661:3:38Bd40jznn
2.基于语料库的金庸与古龙小说语言风格对比研究ACorpusBased金庸与古龙为中国文学贡献了大量优质且风格迥异的篇章,二者魅力无限的语言特点具有分析论证与对比研究的重大价值。本文通过建立武侠小说文本语料库,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计量统计方法,进行语言风格的细致探究与对比分析,探究二者语言风格的异同。最终,我们发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3/8:3:<4;a;:29>0jvs
3.被盛赞有古龙味儿的武侠游戏——雨血NGA玩家社区是言简意赅极富韵味的古龙味儿对话?效仿金庸的武侠游戏名作我们可以想起许多,但是主打古龙味儿的武侠jvzq<84i0pmb0ls1tgge0ymrAvoe?=54;2797/ucigC2
4.古龙风云录|机核GCORES不过在几次更新之后,目前已经是修复了战斗音效,好歹让你的游戏世界喧闹了几分,至于之后的全剧情对话语音,我们就只能期待河洛工作室的赶工制作吧,期望那天不会让玩家等待太久。 而游戏的“河洛味”还是原来那一套,相似的内核,不过是从金庸系换成了古龙系,而古龙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个很不好概括,但是悬疑一定jvzquC41yy}/ilttgu4dqv4icokt1:54688
5.绝代双骄:谈谈古龙,谈谈金庸(绝代双骄(全三册))书评小鱼儿却又输了什么?输赢胜负放一旁,别忘了,他们俩从来就是亲兄弟,各有各得特点,甚至可以相互学习,互补长短:花无缺从小鱼儿身上学到了活用计谋的能力,而小鱼儿也从花无缺身上学到了正人君子的作派。《绝代双骄》是古龙中后期的长篇小说作品,然而他本人也承认,在这部作品中他仍然在模仿金庸。虽说我是金庸的拥趸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