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于局部洼地,同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于局部洼地,同时带来氮磷等营养元素供洼地内湿(水)生植物生长。这些洼地中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且不彻底,以泥炭形式积累,形成典型泥炭湿地(图a)。当泥炭堆积高于周边区域时,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湿地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积累成过湿的垫状泥炭藓层,形成雨养型泥炭湿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是(        )

高(台)地

洼地中的局部高(台)地

低(洼)地

高(台)地中的局部洼地

根据材料“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于局部洼地”可知,在高台地上,流水携带氮磷等营养元素汇聚于局部洼地以供内部水生植物生长,之后这些植物因分解不彻底而形成泥炭,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雨养型泥炭湿地主要补给水源为(        )

地下水

大气降水

河流水

冰川融水

由于该泥炭湿地为“雨养型”,因此其主要的补给水源应是大气降水,B正确;由于洼地深度较小,基本不受地下水补给,A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该地区有河流和冰川融水注入,CD错误。故选B。

与典型泥炭湿地相比,雨养型泥炭湿地中含量很低的物质是(        )

泥沙

藓类植物残体

腐殖质

藓类植物

由于雨养型泥炭湿地主要靠降水形成的少量地表径流汇聚而形成,因此其搬运能力较弱,带来的泥沙数量少,而典型泥炭湿地多与外界水系相连,补给稳定,其泥沙含量较大,A正确;由于雨养型泥炭湿地内部生长有较多喜湿的水生植物,因此其内部应该适合藓类植物生长,又由于其分布在相对寒冷的地带,微生物不活跃,分解作用较弱,藓类植物分解不彻底,又较多的藓类植物残体和腐殖质分布,与典型泥炭湿地差异较小,BCD错误。故选A。

THE END
0.【地理真题】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地理真题(非完整版)附试题评价(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6分) (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6分) (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分) (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6分) (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6分)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地理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77;28?9a8h932o8223?12ƒ52g0nuou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jvzquC41o|{kwjs0zm}/exr13:w35:7496>/j}rn
2.大题02水体运动(4大热点角度)(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6.(2024·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jvzquC41yy}/|}m0eun1|thv1;1:@=6324ivvq
3.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感知高考新课程能力培养2025排放B.减小电网波动A.①③B.①④C.降低能源需求D.减少能源进口C.②③D.②④3.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6.推测本实验开展的时间是在()A.1月B.3月A.2月B.5月C.5月D.7月C.8月D.11月练45N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7.(2024·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jvzquC41yy}/|}m0eun1|thv1;52@57:94ivvq
4.第一部分第六章真题集训(六)高中总复习·地理(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答案:高(台)地中的局部洼地。解析:雨养型泥炭湿地是当典型泥炭湿地中泥炭堆积高于周围区域时,逐渐发育形成的。其发育的前提是先形成典型泥炭湿地,而典型泥炭湿地形成于高(台)地中的局部洼地。12345678910111213高中总复习·地理(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jvzquC41yy}/|}m0eun1|thv1;5;:<3::4ivvq
5.202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解析这些洼地中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且不彻底,以泥炭形式积累,形成典型泥炭湿地(图a),当泥炭堆积高于周围区域时,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湿地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积累成过湿的垫状泥炭藓层,形成雨养型泥炭湿地(图b)。(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分)答案:泥炭堆积高于周边区域;jvzquC41yy}/|}m0eun1|thv1:82@76;54ivvq
6.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全国通用)(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 2024/06/10 | 17215次组卷 | 29jvzquC41|wpvcw3zmy4dqv43:r878>>8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