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第题评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以202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第37题为例具体说明。

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于局部洼地,同时带来氮磷等营养元素供洼地内湿(水)生植物生长。这些洼地中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且不彻底,以泥炭形式积累,形成典型泥炭湿地(图a)。当泥炭堆积高于周边区域时,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湿地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积累成过湿的垫状泥炭藓层,形成雨养型泥炭湿地(图b)。

(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

(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

(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

(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

(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

试题序列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之间存在明确的映射关系,思维层级的设置有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在复杂的试题情境中,限制词的巧妙使用有利于将设问与试题情境紧密衔接,使其精准指向考查目标,从而实现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上述试题第一问将“寒冷气候”作为关键词,引导学生聚焦气候条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不扩展到其他非气候因素;第二问使用“水流方向与生物量”关键词限制答题内容;第三问要求学生只分析地形对湿地发育的影响,而不讨论气候或其他因素。试题中的限制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避免答题内容的偏离和冗长。

设问环环相扣,从气候因素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分析开始,逐步深入到对湿地类型差异、地形条件、营养元素变化的分析,最终综合分析湿地发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具体来说,寒冷气候导致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有助于泥炭的形成和积累,这是泥炭湿地发育的基础;设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湿地类型的差异,通过分析水流方向和生物量的不同,理解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湿地的变化和特点;接着试题设问从气候因素转向地形条件,引导学生理解特定地形对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影响;在理解了气候和地形因素对湿地发育的影响之后,学生需要从湿地内部的生态过程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湿地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变化的原因;最后试题任务要求学生综合前面几个设问的知识,结合气候、水文、地形等因素,分析泥炭藓层的过湿状态。试题任务层层递进,深入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力的层次性[8],引导学生像地理学家一样思考,逐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复杂地理现象的解释能力。

THE END
0.【地理真题】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地理真题(非完整版)附试题评价(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6分) (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6分) (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分) (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6分) (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6分)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地理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77;28?9a8h932o8223?12ƒ52g0nuou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jvzquC41o|{kwjs0zm}/exr13:w35:7496>/j}rn
2.大题02水体运动(4大热点角度)(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6.(2024·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jvzquC41yy}/|}m0eun1|thv1;1:@=6324ivvq
3.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感知高考新课程能力培养2025排放B.减小电网波动A.①③B.①④C.降低能源需求D.减少能源进口C.②③D.②④3.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6.推测本实验开展的时间是在()A.1月B.3月A.2月B.5月C.5月D.7月C.8月D.11月练45N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7.(2024·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jvzquC41yy}/|}m0eun1|thv1;52@57:94ivvq
4.第一部分第六章真题集训(六)高中总复习·地理(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答案:高(台)地中的局部洼地。解析:雨养型泥炭湿地是当典型泥炭湿地中泥炭堆积高于周围区域时,逐渐发育形成的。其发育的前提是先形成典型泥炭湿地,而典型泥炭湿地形成于高(台)地中的局部洼地。12345678910111213高中总复习·地理(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jvzquC41yy}/|}m0eun1|thv1;5;:<3::4ivvq
5.202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解析这些洼地中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且不彻底,以泥炭形式积累,形成典型泥炭湿地(图a),当泥炭堆积高于周围区域时,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湿地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积累成过湿的垫状泥炭藓层,形成雨养型泥炭湿地(图b)。(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分)答案:泥炭堆积高于周边区域;jvzquC41yy}/|}m0eun1|thv1:82@76;54ivvq
6.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全国通用)(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 2024/06/10 | 17215次组卷 | 29jvzquC41|wpvcw3zmy4dqv43:r878>>8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