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大全)

科室                 姓名             评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 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 垂直感染 )。2、大量实践证明,( 手卫生  )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 )给药。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  ),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 )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5、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6、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8、、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9、正常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10、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给药,1小时滴完,可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四、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               A、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48小时。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3、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肝肾损害; B.耳毒性 ; C.二重感染;  D.过敏反应; E.胃肠道反应。(二)多项选择题:4、手消毒指征(  ABCD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BCD        ):A、认真洗手;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BCD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7、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ABCD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8、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ABCDE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9、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 ABCDE ):A、掌心相对揉搓;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D、拇指在掌中揉搓; 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10、医院內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細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   B C      )A、將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標标本送检。B、.將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C、將伤口的敷料去除後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針抽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標标本送驗检。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滲液送驗检。五、回答题:20分。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答:(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取哪些局部处理措施? 答: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D)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5、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ABCD)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C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D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E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     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B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E 以上都对三、判断题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不必须戴双层手套。(×)2、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四、简答题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答: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  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大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题 一、单项选择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2、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A 门诊、急诊病人     B 陪护人员  C 医务人员  D 住院病人      3、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   D     ) A 尿频    B 尿急     C 尿痛    D 胸痛二、多项选择1、医院感染是指 ( ABCD ) A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3、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 ABCDE ) A 年龄     B 性别     C 科室     D 感染日期    E 感染部位4、感染日期:是指出现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验阳性的标本的送检日期,用以计算:( ABC ) A 入院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B 手术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C 用以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        D 感染发生的经过       E  感染发生的原因 5、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ABC) 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D 咳嗽、心悸、咳痰 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三、判断题 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2、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3、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 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即可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  )4、术后30天内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不属于医院感染。   ( × )四、简答题1、何谓医院感染?   答: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3、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   答: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大四、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一、单项选择 1、清洗用的多酶洗液应多长时间更换(C)   A 2h               B 1h         C 每清洗1条内镜后     D 一周     2、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不少于多少(D)   A 30分钟         B 15分钟         C 1小时    D 10小时    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分钟(C)   A 30分钟          B 15分钟         C 45分钟      D 20分钟     4、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时,应延长消毒时间至多少分钟(D)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5、灭菌后活检钳应多长时间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B)   A 每季度          B 每月       C 每天   D 每周  二、多项选择1、下列哪些内镜应该在手术室的条件下检查(BCDE)   A 气管镜          B 腹腔镜          C 膀胱镜      D 关节镜       E 胆道镜2、下列哪些内镜必须灭菌(ACD)   A 腹腔镜          B 气管镜          C 膀胱镜      D 关节镜        E 喉镜3、下列哪些内镜可以采用高水平消毒(ACDE)   A 肠镜            B 脑室镜          C 直肠镜      D 支气管镜      E 胃镜       4、下列哪些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ABCD)   A 细胞刷     B 切开刀    C 导丝    D 碎石器    E 以上都不是5、下列哪些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ABCD)   A 活检钳     B 造影导管     C 异物钳     D 网篮     E以上都不是三、判断题 1、胃镜和肠镜的清洗消毒可以在同一清洗设备内清洗。(×)2、活检钳、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3、每日内镜诊疗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如采用2 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4、硬式内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可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5、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6、非全浸式的内镜的操作部用后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酒精擦拭消毒。(∨)四、简答题简述内镜检查中达到灭菌要求的内镜有哪些?   答: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有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大五、血液透析试题一、单项选择 1、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      复查1次。(C)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2、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A )   A 不得重复使用              B 可以重复使用  C 部分贵重的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D 应进行可回收利用  3、血液透析器复用:(D)  A 可用于不同的患者    B 经彻底消毒可用于不同的患者   C 无使用次数限制     D 只能用于同一患者4、血液净化室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菌落应  。(C)A <10cfu/m3        B <200cfu/m3          C <500cfu/m3         D 无数个cfu/m35、血液净化室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B)A 200mg/L      B 500mg/L         C 1000mg/L       D 1500mg/L6、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        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D)A 1             B 2              C 3              D 47、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D)A 500,200      B 500,250      C 1000,500     D 1500,500    8、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       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C)A 每月       B 每季       C 每6月     D 每年9、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首选:(B)A 左侧颈内静脉   B 右侧颈内静脉  C 颈外静脉     D 股静脉 二、多项选择 1、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要求:(ABCDE) A 布局合理     B 分区明确    C 标识清楚    D 功能流程合理   E 洁污区域分开2、每次透析结束后的消毒工作包括:(ABCD) A 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B 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    C 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    D 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E 以上都不是3、清洗后的血液透析器必须处理,防止污染。血液透析器的血室和透析液室必须达到什么状态?(CD)  A 清洁    B 消毒     C 高水平消毒    D 无菌    E 冲洗4、下列哪种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AB)A 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  B 由其它中心转入的  C 连续透析时间超过1个月的 D 连续透析超过3个月的  E 以上都不是5、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ABCDE)A 帽子     B 手套     C 围裙     D 面罩     E 护目镜6、腹膜透析液是腹膜透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理想腹膜透析液的要求?(ABCD)A 无致热原  B 无内毒素   C 无致敏性  D 无细菌    E 以上都不是7、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最常见病原微生物为:(CDE)A 真菌   B 分支杆菌  C 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  D 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8、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如出现哪些症状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则可诊断。(ABCD)A 透出液浑浊伴或不伴腹痛  B 透出液常规WBC >100/μl C 病原微生物阳性D 透出液常规多核细胞>50% E 以上都不是9、怀疑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时,应及时留取第一袋浑浊透出液送检,检测项目包括:(ABC)A 细胞计数和分类   B 革兰氏染色   C 病原学培养   D 血常规   E 尿常规10、造成透析发热的原因有哪些?(ABCD)A 致热源进入血液    B 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  C 急性溶血  D 高温透析  E 以上都不是11、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AB)A 隔离透析  B 转专科医院透析   C 增加透析频次   D 加强透析机的消毒  E 设置布幔三、判断题 1、隔离透析治疗间应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用于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3、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4、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5、腹膜透析置管医生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术消毒灭菌规范,但无需更换标准手术衣。(×)6、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贮存柜,分开放置,标识清楚。(√)7、透析机供水管路应保证管路通畅不逆流,并避免有死水区存在。(√)8、对HBV、HCV阳性者的血透应与一般血液透析室分开或有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四、简答题1、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做哪些消毒工作?答: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2、动静脉内瘘的感染预防与处理?答:⑴感染部位应禁止穿刺,手臂制动。         ⑵在病原微生物监测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初始经验治疗推荐采用广谱的万古霉素联合应用一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初次自体内瘘感染治疗时间至少6 周。         ⑶极少数情况下瘘管感染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瘘管可以用自体静脉移植吻合,也可以在缺损部位的近端进行再次吻合。

大六、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一、单项选择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   A 法定代表人     B 主管院长     C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 临床科主任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3、   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D)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多项选择1、医院发现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 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E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CDE)   A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医院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BD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E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三、判断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2、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3、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院长均为第一责任人。(×)4、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5、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四、简答题简述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主要内容。   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信息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大七、手卫生规范试题一、单项选择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A)  A 暂居菌      B 常驻菌   C 病毒      D 支原体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C)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二、多项选择1、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     A 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C 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D 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    E 不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没有很大关系2、手卫生包括(ABC)A 洗手      B 卫生手消毒      C 外科手消毒        D 消毒剂泡手   E 手消毒剂使用3、手消毒指征  ( ABCE )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4、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C )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E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5、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 ABDE)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6、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   ABC  )A 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      B 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C 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    D 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      E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三、判断题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2、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手消毒可以选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4、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5、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6、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7、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8、口腔科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9、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10、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四、简答题1、外科刷手消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4)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5)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2、何为手卫生?   答: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3、何为卫生手消毒?   答: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大八、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试题一、单选题1、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多长时间。(D)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D)   A MSSA   B PRP   C VRE   D MRSA   E MSSA3、目标性监测是针对   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D)   A 全部住院患者      B 门诊病人      C 医务人员       D 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二、多选题1、关于医院感染全院综合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CE)   A 监测对象即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  B 监测对象即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   C 监测时间至少1年D 监测时间至少2年      E 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可以同时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2、关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BD)   A 指的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B 不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      C 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D 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3个月以上          E 应该在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开展三、判断题1、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等均属于目标性监测。(√)2、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3、医院应重点培养检验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4、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根据监测范围,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5、患者感染信息包括查房、病例讨论、查阅医疗与护理记录、实验室与影像学报告和其他部门的信息。(√)6、患者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发生的感染不属于ICU感染。(×)四、简答题: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1)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2)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大十、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题一、单项选择 1、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B)   A 50张以上      B 100张以上      C 150张以上       D 200张以上 2、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多少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立即3、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什么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A)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C《艾滋病防治条例》   D《消毒管理办法》4、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多少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B)   A 2例         B 3例       C 4例       D 5例5、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应当多少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立即二、多选题 1、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恰当的?(BCDE)   A 隐瞒患者及其家属  B 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C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D 积极救治患者。 E 及时上报相关部门。2、医疗机构有下列哪些行为时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ABCE)   A 未建立或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B 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   C 未对消毒药械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D 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E 未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职业卫生防护3、医疗机构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BCD)A 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C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D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4、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 D E)A  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C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D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判断题 1、部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消毒灭菌后可以重复使用。(×)2、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4、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5、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6、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水平。(×)7、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四、简答题医疗机构执行医疗器械、器具消毒技术规范应达到哪些要求?   答:(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大十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试题一、单项选择 1、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2、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    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C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3、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 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4、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D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5、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6、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 ) A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 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BCDE)A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C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 疗程不合理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ABCD)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 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3、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ABCE) A 病原菌   B 感染部位  C 感染严重程度  D 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  (ABCDE)A 选用品种     B 剂量     C 给药次数     D 给药途径、疗程     E 联合用药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ABCDE)A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 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6、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ABD)A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B 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C 预防呼吸道感染     D 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E 预防消化道感染  7、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ABC)A 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D 随意使用    E 经验使用三、判断题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 )2、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 √ )3、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 )4、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求Ⅱ类切口的停药时间为3至7天。( ×)5、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 √ )6、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 √ )四、简答题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分级原则?    答(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2、污染手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答: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3、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答: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大十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一、 单项选择1、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灭菌   (C)   A 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 环氧乙烷   C 压力蒸汽灭菌        D 等离子体灭菌 2、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多长时间监测有效浓度(B)   A 每周                 B 每天            C 每8小时               D每4小时  3、采用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不得超过多长时间(D)   A 24小时              B 2小时         C 8小时               D 4小时4、口腔科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规使用时,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规范的新规定的要求)(A) A 每周         B 每天       C 每月     D 每季度二、多项选择1、以下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ABCD)   A 根管治疗器械        B 车针        C 拔牙钳      D 牙周治疗器械        E 口镜 2、无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采用手工清洗方法是(ABCD)   A 流动水冲洗  B 酶洗或超声清洗机加酶洗  C 漂洗  D 终末漂洗(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E 以上均不是3、清洗后的手机有哪种方法干燥(ABCD)   A 注射器吹干   B 高压气枪     C 外表可注入75%乙醇      D 擦干或机械设备烘干     E 以上都不对4、牙科手机和拔牙钳可以选择下列哪几种的方法进行灭菌(ACD)   A 压力蒸汽灭菌    B 75%乙醇擦拭    C 环氧乙烷      D 等离子体     E 以上都不对5、工作人员应该在下列哪些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ABCD)   A 拍牙片操作   B 医生诊疗时      C 诊疗器械清洗时     D 诊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时     E 以上都不是6、下列哪些口腔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ACDE)A 牙科手机       B 口镜      C 拔牙钳     D 手术用持针器       E 牙周治疗器械三、判断题1、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2、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3、手机内部保养可采用石蜡油润滑保养。(×)4、牙科综合治疗椅,将控制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手柄等医生手触 摸的地方覆盖一次性的护套或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换,有条件的医院宜采用四手操作。(∨)5、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裸露器械,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是24小时。(×)四、简答题1、口腔科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多长时间进行浓度监测和微生物监测?  答:(1)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是: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有效浓度;2%戊二醛应每日监测有效浓度。    (2)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微生物监测是: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2、有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答: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口腔诊疗器械有: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 、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

大十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一、单项选择 1、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2、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D)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二、多项选择  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    A 溃烂面         B 血液和体液       C 分泌物      D 伤口        E 正常皮肤2、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那些部门采取有效措施(ABCDE)   A 医疗           B 护理        C 检验       D 感染控制        E 后勤3、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ABD)   A 首选单间隔离        B 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 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D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E 不必单独安置三、判断题  1、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2、医疗机构没必要采取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四、简答题  对多重耐药菌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 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大十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试题一、单项选择1、植入型器械的灭菌方法首选,正确的是 (A)   A 高压蒸汽灭菌       B 快速灭菌         C 等离子灭菌        D 戊二醛浸泡     2、器械润滑时应使用 (B)   A 凡士林          B 水溶性润滑剂       C 机油      D 液状石蜡3、B-D试验的目的是 (A)   A 检测灭菌锅内冷空气排出水平是否达到理想范围      B 检测灭菌锅的灭菌保障水平是否达到理想范围   C 不同的B-D测试,可以分别达到这两种目的          D 所有的B-D测试同时具有以上两种目的4、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后的物品存放不能超过(B) A 6小时      B 4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5、关于消毒供应中心流程布置下列哪项错误(A)A 双向流程       B 物品由污到洁       C 不交叉,不逆流      D 空气流由洁到污6、工作区域的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C)设计    A 直角       B 钝角      C 弧形        D 无特殊要求   7、下列各种清洁剂中对金属无腐蚀的是(B) A 碱性清洁剂     B 中性清洁剂     C 酸性清洁剂     D 酶清洁剂8、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清洁剂是(D) A 碱性清洁剂      B 中性清洁剂      C 酸性清洁剂     D 酶清洁剂9、冲洗是使用(A)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A 流动水      B 软水       C 纯化水     D 蒸馏水10、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C)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50天11、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的消毒方法是(B) A 75%酒精       B 机械热力消毒     C 酸性氧化电位水     D 消毒药械12、CSSD灭菌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C) A 5kg      B 6kg     C 7kg      D 8kg13、CSSD灭菌敷料包的重量不宜超过(A) A 5kg       B 6kg       C 7kg       D 8kg14、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体积不宜超过(D) A 20cm×20 cm×25 cm       B 20 cm×20 cm×50 cm     C 30 cm×30 cm×25 cm      D 30 cm×30 cm×50 cm     15、下列哪种包装材料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C) A 纸袋          B 医用皱纹纸     C 开放式储槽     D 纸塑袋  16、B-D试验的条件是(A) A 空载条件下进行       B 装载50%灭菌物品条件下进行      C 满载条件下进行        D 无限定17、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C) A 80%         B 85%         C 90%          D 95%18、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为避免"小装量效应"物品装载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B)  A 5%和10%        B 10%和5%         C 10%和15%         D 15%和10%         19、油剂、粉剂使用干热灭菌时的厚度不应超过(B) A 0.5cm         B 0.6 cm         C 0.7 cm        D 0.8 cm20、凡士林纱布条使用干热灭菌时厚度不应超过(C) A 1.1 cm     B 1.2 cm      C 1.3 cm         D 1.4 cm21、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使用的指示菌是(B) A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B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C 结核杆菌芽孢       D 短小杆菌芽孢E60122、供应室灭菌合格率应达到(D) A 90%          B 95%         C 98%          D 100%         23、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如装载量小于柜室容积的10%,易导致、(D ) A 湿包         B 温度过低     C 压力过高   D 小装量效应 24、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及措施,并建立灭菌物品的(B)  A 考核制度       B 召回制度       C 改进制度       D 应急制度  25、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时,其有效强度低于(D)应予以更换 A 100uw/cm2          B 90uw/cm2              C 80uw/cm2             D 70uw/cm226、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的期限应为下列哪项(D)  A ≥6个月         B ≥12个月        C ≥18个月        D ≥36个月    27、消毒供应中心的英文代码是(A) A CSSD          B TSSD          C GSSD          D XSSD28、B-D试验用于常规监测的时间是(A) A 每天第一锅灭菌前   B 每天第一锅灭菌后    C 新安装的灭菌器     D 灭菌器维修后29、清洗器械时使用软化水或纯化水的作用是(B) A 使器械产生条纹的色斑      B 防止器械产生斑点     C 消毒杀菌作用     D 去除热源作用30. 能准确判断灭菌包裹内微生物是否被杀灭的监测方法是( C) A 化学监测       B B-D试验       C 生物监测      D 无菌实验31、干热灭菌生物监测的指示菌株为(A) A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B 啫热脂肪杆菌芽孢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溶血性链球菌32、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B) A 物理监测     B 生物监测     C 化学监测     D 以上都做    33、下列哪种灭菌方式要求每批次均进行生物监测(B)   A 干热灭菌         B 环氧乙烷灭菌        C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D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34、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   化学指示物 (D) A 2类       B 3类         C 4类         D 5类35、灭菌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的部位应为(C) A 中心部位     B 边缘      C 最难灭菌部位      D 最上层36、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B) A 无菌区域     B 清洁区域     C 污染区域     D 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符合要求的是(ACDE)A 各区域间应设实际屏障     B 缓冲间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内应设洗手池。  C 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  D 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  E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2、管腔类器械进行干燥处理应使用(AC)A 压力气枪    B 75%乙醇    C 95%乙醇   D 干燥柜     E 自然干燥3、环氧乙烷最大的缺点是(BCD) A 穿透力弱      B 易燃      C 易爆      D 有毒性      E 无毒性4、湿包的危害有(ABCDE) A 破坏防护屏障                 B 有潜在医院感染的危险 C 返工造成工作负荷加大         D 增加成本消耗            E 有助细菌生长5、化学指示胶带的用途(ABC) A 主要用于每个包裹的包外       B 区分已灭菌和待灭菌物品 C 可作为记录和封包之用         D 可指示包裹内的灭菌技术参数     E 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 6、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ABCDE) A 注意安全防护,戴口罩、手套、眼罩           B 消毒剂现用现配     C 正确选用和配制消毒剂            D 特殊感染物品需提高浓度和延长消毒时间       E 盛放容器加盖7、纺织品类包装材料应符合以下那几个条件(ABCDE) A 为非漂白织物                              B 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 C 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     D 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    E 应符和GB/T19633 的要求 8、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清洁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BCDE)   A 碱性清洁剂     B 中性清洁剂     C 酸性清洁剂    D 酶清洁剂     E 以上都正确9、消毒供应中心纺织品包装材料应(ABCE) A 一用一清洗       B 无污渍     C 灯光检查无破损     D 使用次数无限制       E 记录使用次数10、灭菌物品灭菌前应注明(ABCDE) A 灭菌器编号    B 灭菌批次    C 灭菌日期    D 失效日期     E 物品名称和检查包装者的名称1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BCDE) A 立即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     B 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C 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 D 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     E 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1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灭菌器在通过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ABD) A 新安装的灭菌器    B 移位后的灭菌器    C 维修后的灭菌器    D 大修后的灭菌器     E 断电后的灭菌器13、关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ABDE) A 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B 空气流向由洁到污 C 去污区保持相对正压               D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E 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14、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包括下列哪些(ABCDE) A 物理监测     B 化学监测     C 生物监测     D B-D试验     E 以上都对 15、在省卫生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考核评估工作程序中,要求医院组织哪些专业人员参与自查(ABCDE) A 护理     B 医院感染管理     C 供应室     D 后勤      E 以上都是16、《山东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考核评估标准(试行)》对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是(ABCE ) A 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   B 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 C 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应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D 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12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2年。         E 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年。三、判断题1、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2、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要求,开放式的储槽可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3、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才可以放行。(√ )4、去除干固的污渍应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刷洗或擦洗。(× )5、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上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四、简答题压力蒸汽灭菌的化学监测包括哪些? 答:(1)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2)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大十五、隔离技术规范试题一、单项选择1、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D) A 先清洗后消毒     B 先灭菌后清洗     C 先清洗后曝晒     D 焚烧2、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A 6-8小时    B 4-6小时    C 8小时以上    D 10小时以上3、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A 纱布口罩       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外科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4、口罩何时更换?( B)   A 2小时          B 潮湿或污染时     C 24小时      D 一周2次5、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 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6、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8、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C)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 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 立即更换      D 再加套一副手套二、多项选择 1、某病区住院病人1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查病人均为院内感染,以下哪些可能是传播途径 ? (BCE)A 空气       B 医务人员手    C 呼吸机管道     D 食物       E 病室内抹布2、感染途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新宿主的方式包括哪几种?(ABCDE)   A 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子     C空气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昆虫媒介传播4、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 感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疫源地         E 免疫力5、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ABCDE)  A 血液及血制品     B 输液制品    C 药品及药液   D 诊疗器械和设备    E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6、下列哪些情况应穿隔离衣 (ABC)   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D 在治疗室加药时     E 铺无菌治疗盘时7、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区(ABCD) A 低危险区域      B 中等危险区域     C 高危险区域     D 极高危区域      E 超高危区域三、判断题1、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措施(√); 2、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3、易感人群是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4、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5、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6、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7、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每个患者之间不必进行更换。(×)四、简答题1、什么是隔离?    答: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2、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答:(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大十六、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题一、单项选择1、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是多少,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A)A ≤ 10 cfu/m3        B ≤200 cfu/m3        C ≤5 cfu/m3         D ≤500 cfu/m32、手术器械、敷料首选哪种方法灭菌( A )A 压力蒸汽灭菌       B 2%戊二醛10小时     C 环氧乙烷     D等离子体3、洗手刷应做到( C )A 不必消毒       B 一周一消毒     C 一用一消毒    D 一刷多用4、植入物和植入性手术器械应该在何种情况下方可使用(B)A 灭菌后直接使用      B 灭菌后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使用    C 浸泡消毒后直接使用      D 以上都对5、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不得使用( A )A 手感潮湿     B 标志清楚    C 在有效期内   D 灭菌包装适宜二、多项选择1、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应遵循哪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ABCDE)A 布局合理        B 分区明确       C 标识清楚     D 符合功能流程合理       E 洁污区域分开。2、洁净手术室控制“尘源”应做到下列那几项(ABCDE)A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B 戴口罩、帽子、穿洁净服     C 室内放置必备设施和家具    D 控制人员数量                 E 有外包装的物品拆去外包装,无外包装的物品应彻底清洁后方可入室3、洁净手术室分为下列哪几种手术间(ABCD)A 特别洁净手术室(Ⅰ类)  B 标准洁净手术室(Ⅱ类)C 一般洁净手术室(Ⅲ类)D 准洁净手术室(Ⅳ类 ) E 以上都不对 4、特别洁净手术室(Ⅰ类)适合做下列哪些无菌手术(ABCD)   A 关节置换手术    B 器官移植手术  C 脑外科     D 心脏外科和眼科     E 以上都不对三、判断题1、连台手术之间不必对手术间进行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2、外科刷手不必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3、手术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4、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等通过管道与浅表体腔接触的器具最好是送CSSD集中清洗消毒,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部分可清洁后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2000mg/L浸泡30—45分钟清洗擦干备用。(∨)四、简答题简述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   (1)先洗手、后消毒。           (2)外科手术前。   (3)不同病人手术之间;手术开始后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 外科手消毒。

THE END
0.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里的感染,而院内感染指的是入院以后48~72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 1、患者出现感染以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的征象,潜伏期大概为2~3天,所以入院后2~3天出现的感染属于院内感染; 2、如果出现院内感染,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查体结果、胸部CT检查结果、感染相关jvzquC41yy}/t€~u0eun1jwvkerfexsvgpz09?654
1.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 医院感染暴发答案: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口罩; B、手套; C、护目镜; D、隔离衣; E、防护服。 点击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 A、接触传播; jvzquC41o0vqmjt0eqs0oru1vkqv1|mkvk565?8920nuou
2.什么是内源性医院感染,名词解释定义是?答案: 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的体内或体表,大多数为在人体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并不致病;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医院感染暴发 答案: 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患者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或3例以上的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点击查看完整jvzquC41o0vqmjt0eqs0oru1vkqv1|mkvk55;>::;84ivvq
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8篇(全文)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f6fo5eyq0jvsm
4.护理学(医学高级):十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最新版)40、名词解释 医院内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41、问答题 试述保护性隔离的适用范围及具体隔离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 高压蒸气消毒时应注意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43、单项选择题 无菌区的定义是() A.放置无菌物品的区域 B.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C.未经灭菌处理的区域 D.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E.经过灭菌jvzq<84yyy4:3n}co0usi8jzco59966294522@72964ivvq
5.护理学/医院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 (一)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jvzquC41yy}/{r}wg0ipo8*G8'>B'J9'G9+:2.=8'G;&CM*C81+F7.=E'DH&GB*;;'G3'N;':6+:H.J8';L&;<
6.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教学资料.ppt一、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住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分类 :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84<4:26822@5542643;90ujzn
7.医院感染管理考试试卷2017最新3. 如何判定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4. 医疗机构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存放管理有哪些要求? 5.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处应做到 “六防一易于一避免”包括哪些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医学考试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 医院感染: 2. 定植: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4@5;724ivvq
8.何为医院感染?有何特点?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其特点是:一、感染对象为一切在院内活动的人群,住院和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及医院内工作人员等,但以住院者为主。二、感染地点均在医院内。三、感染时间界限是在医院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所jvzquC41yy}/orfqujuv0wjv1cxuklqg1r=bqN7MIOXk4sgT70nuou
9.医院感染(院内感染)培训试题及答案.pdf医院感染(院内感染)培训试题及答案.pdf,医院感染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 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 感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621>5322:12:52339427xjvo
10.2024年院感试题及答案(精选8套)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新发感染,通常是由病毒、真菌、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院感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院感试题及答案 1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jvzquC41okv/t~nygp4dqv4ujkzj1;:9498: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