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易经》说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地由阴阳变化而生,天地万物只不过是阴阳的象形而已,由于源头相同,所以哲学也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又由于中国人自古就自带感性和诗意的思维,所以眼前所见的景物,往往为想象所再造,而有了新的形象,各种景点的命名,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2 / 10 比如,这个地方,该如何命名?官方的命名原来是“大地之阴”,或者“大地之母”,但现在找不到了,也许是连命名者都感到不好意思吧。这可难倒了游客,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景点呢?
3 / 10 “由于风化作用,一条小小的石缝开始不断向内部扩张,这就是‘一线天’的雏形,千百年后,这便要分成两块巨石了,大自然的力量真大啊,而且能够夜以继日地坚持,坚持,就是再大再硬的石头,也能劈成两半!”这就是正能量!
4 / 10 当然,景色如此害羞,万一被其他成人游客说破呢?所以,此地不可久留,或者,转移视线,看,仰望天空,也是一个洞呢?这叫“别有洞天”。
5 / 10 从“大地之阴”往外看,也有一点象形,而且更为高大,咄咄逼人,需要仰视才见。
6 / 10 阴阳从来都是调和的。不过一两百米,“生命之根”又昂然向天了,而且,他从不羞涩,坦然于天地之间,下面是村镇,上边是游人和苍天,不像刚才的“大地之阴”掩藏在竹林之中,所以又名“大地之阳”,其实就是一柱擎天,但想象力发挥作用,名称可就大不一样了。
7 / 10 不过,管理者有了更冠冕堂皇的命名方法,将羞涩隐藏到了最后。将其称为“丹霞石柱——石笋干霄”,像石笋耸入云霄,不过,这个“干”字也太粗鲁了吧。该如何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好像不够用了。只好用古典:“刑天操干戚以舞,就是这个样子吧?顽强不屈,与天搏斗。”话说,这个“干戚”的“干”又是盾的意思,这个东西怎么看也跟“矛”类似啊。
8 / 10 不过,这石柱真的像笋吗?“不像,笋是尖尖的,很尖的那种。”孩子表示反对。确实,这个比喻不是很形象很恰当。所以,景点最后突然说明:“又名‘生命之根’”,便没有了下文,好像心里有鬼似的——换谁,也难以启齿吧?
9 / 10 根是向下长的,曲径通幽处,哪有昂然向天的根呢?这实在不好解释,只好解释成:“生命,就是因为这么顽强才生生不息的,我们祖先从来就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你看,石柱顶上的草木,土少,肥少,依然吸取露,吸取尘埃,吸取石缝中的营养,长得多茂盛啊,这就是生命的根本。”
10 / 10 这是江西省的石城县的景色,名叫“通天寨”,总体来看,所谓通天,不是指这个石柱,而是指那个石洞,所谓“别有洞天”嘛。不过,这样令人害羞、羞涩的景色,据说全国各地有很多哦,大部分都是丹霞地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知游客是如何跟孩子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