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丹地貌:科学界仍有争议,此处采用牛清河等的定义:“狭义雅丹地貌是指分布于极端干旱区和部分干旱区,在第三纪,特别是晚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未完全固结成岩的沉积物上,因风力和洪水等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相当分布范围和发育规模的,以流线型和长垄状为主的风蚀地貌”1。
△甘肃敦煌雅丹地貌
2.丹霞地貌:科学界尚未取得一致共识。此处采用赵汀等的定义:“狭义丹霞地貌是燕山运动中在构造活动带形成的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经喜山运动的挤压抬升和强烈的风化剥蚀造就的“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以丹崖赤壁为典型代表的地貌类型”2。
△广东丹霞山
相同点
2.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
主要是沉积岩(物)。
不同点
1.分布地区不同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新疆罗布泊等。
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在热带、亚热带的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更常见,但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也可见,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广东韶关丹霞山、宁夏西吉火石寨、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等。
2.外力类型不同
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作用。
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张掖丹霞
3.形成过程不同
雅丹地貌:早期沙漠里的基岩平台高地,基岩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昼夜温差和偶尔的暴雨等促进风化。由于风的长期磨蚀作用,上部松散的岩层垮塌而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沉积的红色砂砾岩、屑岩随地壳抬升后,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崩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岩层山块形成了丹霞地貌。
4.形态特点不同
雅丹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丹”字是维吾尔语音译而来,雅丹地貌无特定颜色,取决于原始沉积物的颜色。常见的有风蚀垄槽、风蚀土墩、风蚀凹地等。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丹霞地貌的“丹”指的是“红色”,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一定是红色地层。可见丹霞地貌强调的是红色地层和陡崖坡,即红色陡崖坡。
试 题 链 接
例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泛,因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了悬崖峭壁、峰石林立的奇特景观。
(2)分析张掖丹霞地貌形成的外动力条件。
参考答案:(2)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风力强劲,风蚀作用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水蚀作用强。
例2.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3)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牛清河,屈建军,李孝泽,董光荣,张克存,韩庆杰.雅丹地貌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05):516-527.
[2]赵汀,赵逊,彭华,侯荣丰.关于丹霞地貌概念和分类的探讨[J].地球学报,2014,35(03):37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