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其实是不同的。雅丹地貌是干燥环境下,湖积或平原干燥龟裂,定向风沿着龟裂面不断吹蚀,裂隙扩大形成沟槽。一般形成峰林、峰从孤峰城堡等景观。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统称为风蚀垄槽)的地貌组合。
新疆罗布泊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雅丹在维吾尔族语中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的主要区别:
气候背景不同:丹霞地貌多分布在湿热的环境下,
雅丹地貌多分布在干燥环境下。
所受主要的外力作用不同:丹霞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主要靠垂直节理发育和外力侵蚀、风化作用形成。雅丹地貌主要受风蚀作用。
三.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喀斯特地貌是发育在可溶性岩石(主要包括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等)上,以水蚀作用为主的地貌。经过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堆积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其形成过程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塌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分布区,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把这种地形笼统的称为喀斯特地貌。如我国的广西桂林和云南的路南石林
2.喀斯特地貌可细分为: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从、孤峰平原(桂林)、坡立谷、天坑等
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暗河等
3.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区别:
基岩不同:丹霞地貌主要基岩为红色碎屑岩(砾岩、砂岩等),
喀斯特地貌主要基岩为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
所受主要的外力作用不同:丹霞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主要靠垂直节理发育和 外力侵蚀、风化作用形成。 喀斯特地貌主要受水溶蚀的作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