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丹霞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如下左图),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图(下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分别可能对应右图中的
A.① bB.② dC.③ cD.④ a
【2】形成丹霞地貌的水平构造
A.组成岩石有明显的片理构造特点
B.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C.能够找到古鱼类和两栖类化石
D.沉积形成之后未经明显褶皱变形
【答案】
【1】C
【2】D
【解析】
【1】
丹霞地貌以红色砂岩为主,水平层理清晰,为沉积岩。根据右图,①只能形成②,③④可以相互转换,③④可能是沉积岩、变质岩,②可以形成③④,①是岩浆,②是岩浆岩。a是冷却凝固作用,若③是沉积岩,则④可能是变质岩,cd是变质作用,b是外力作用。若④是沉积岩,则③可能是变质岩,b是变质作用,cd是外力作用。综合分析可知,C项组合正确,ABD错误。故选C。
【2】
图中丹霞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没有弯曲,是沉积岩形成后未经明显褶皱变形而成,D正确。沉积岩有层理构造,不是片理构造,A错误。不是背斜,因此不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错误。沉积岩含有化石,特定年代有特定化石,不一定能够找到古鱼类和两栖类化石,C错误。故选D。
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经过重融再生形成岩浆。
【题目】 植物叶片中含有大量花青素(又称红色素),当温度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叶绿素被大量分解掉,这时淹没在树叶里的类胡萝卜素等其他色素就会显露出来,叶片即变为红色。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A. 大气环流B. 地形地势
C. 海陆分布D. 纬度位置
【2】欣赏红叶谷红叶最佳月份是
A. 9月B. 10月C. 11月D. 12月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 30°N 一线 7 月月均温、7 月月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导致图中气温、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
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
【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
A.①区域海拔较低,交通运输较发达
B.②区域水能丰富,经济较发达
C.③区域的西部可能有洪积——冲积平原
【题目】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
【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目】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下列各题。
【1】若在该水库旁建一度假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小B.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题目】如图1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
【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 表面均温更高 B. 属于远日行星
C. 昼夜温差更大 D. 大气层厚度更大
【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目】 鳌江是浙江有八大水系之一,鳌江口附近以海域来沙为主,涨潮时带入河口的沙量大于落潮时带出的沙量。从海域来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堆积,形成拦门沙。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其中径流和潮流(由潮汐引起的水流运动)是主导因素,下图为鳌江口附近区域及拦门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鳌江口拦门沙有向河口方向移动趋势,其原因可能为
A.流域用水量增加B.流域降水量增加
C.潮流作用减弱D.洋流作用加强
【2】鳌江流域典型植被具有的特点是
A.春季嫩芽换老叶B.夏季叶片蜡脂多
C.秋季落叶正缤纷D.冬季生长较旺盛
【题目】 三峡水库汛期排水,汛后蓄水,水库的季节性水位涨落形成了周期性出露水面的陆地,即消落带。下图示意三峡水库消落带内两个相邻同面积、同坡向的观察区域H指数统计数据。植物株数与光、热、水、土密切相关,植物株数越多,H指数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月 太阳辐射较弱气B.3月 土壤厚度较薄
C.6月 水分条件较差D.10月 热量条件较差
【2】与甲观察区域相比,乙观察区域整体的
A.水分条件较好B.地形坡度较陡C.土壤厚度较厚D.热量条件较好
【题目】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 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