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叫丹霞,为啥长得不一样美丽中国科普博览资讯

1928年,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在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这里形成于白垩纪时期的红色砂砾岩层,在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堡垒状的山峰、千姿百态的石柱、石桥和石洞等。他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之后,历经陈国达、曾昭璇、黄进、彭华等学者百年来持续深入的研究,丹霞地貌最终成为一种由我国地质学家命名的地貌类型,而广东韶关丹霞山也因此成为丹霞地貌的发现之地和命名之地。2010年,包括广东丹霞山在内的我国南方湿润区6个丹霞地貌景区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6个丹霞地貌区组团后,以“中国丹霞”统一命名,这被视为我国地貌学的一次成功。毕竟“丹霞”作为中国人自己发现命名的土生土长的地貌类型,能获得世界的认可,实属不易。

兀立于群峰的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的僧帽峰,是典型的丹霞峰柱。 杨建 摄

那么,什么是丹霞地貌呢?

丹霞地貌自提出以来,对其定义和内涵的界定始终充满争论,但无论分歧多大,对丹霞地貌的形态和颜色则有广泛共识。在形态上,“顶平、身陡、麓缓”被认为是丹霞地貌的标准形态,陡崖则是其必须具备的特点。而在颜色上,红色调是唯一色彩要素,所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所以丹霞地貌的最基本定义就是“有陡崖的红层地貌”。

由于我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不同区域的地质背景、构造条件、气候环境不同,形成的丹霞地貌在形态上完全不同。哪怕以“中国丹霞”统一命名的6个世界自然遗产,也各尽其态,个性不同。

下面,推荐3处完全不同的丹霞地貌景观区。从中可以了解一下,都是丹霞地貌,为什么长得如此不一样?

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的原型地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南岭山脉南麓的一个构造盆地,称为“丹霞盆地”,大约在1亿年前形成。盆地内长达数千万年的沉积,形成厚达3700米的红色岩层,其上部便是1300米厚的坚硬砂砾岩,也就是冯景兰教授所称的“丹霞组”,丹霞山的群峰、石柱就发育于这套岩层。

广东丹霞山的丹霞地貌主要表现为突出于地表的堡垒状的山峰、千姿百态的孤峰、石柱。 杨建 摄

当时地球上处于高温干燥环境,因此沉积物被氧化成红色调。大约距今两三千万年前后,随着地壳运动,特别是距今600万年以来,整个湖盆发生多次间歇抬升,随后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下,形成极为壮观的丹霞地貌。

丹霞山整体呈现出一种红层峰林式结构,赤壁丹崖是其最基本的形态特征,不同体量和不同形态的赤壁丹崖组成了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60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9.2米,大多山石海拔介于300米~400米之间。

整个丹霞山山石高下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被称为“丹岳”“中国红石公园”“岭南第一奇山”。尤其有趣的是,各种形态、组合的丹霞地貌若千年石堡,山石仪态万千,或如禽似兽、或拟人拟物。大自然就如雕塑大师,鬼斧神工般雕琢出一尊尊精美的艺术杰作。

赤水—屏山:西南环崖丹霞带

赤水是一条有着较高知名度的河流。1935年初,红一方面军在这里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四渡赤水”之战,最终摆脱险境,成功北渡金沙江。红军之所以能在赤水河两岸来回穿插,突破重围,除了指战员的卓越胆识,巧妙地利用赤水河的地理位置及两岸地形亦是一方面因素。

丹霞地貌 杨建 摄

赤水河两岸,丹崖赤壁,谷深坡陡,植被浓密,进退有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了红军从容开展运动战极佳的地理条件。后来,这种地貌被称为“丹霞地貌”。

赤水的丹霞地貌与广东韶关丹霞山的典型丹霞地貌迥然不同。在这里难以见到“顶平、身陡、麓缓”(丹霞地貌公认的形态特征)的典型峰丘和突出的堡寨式、城堡式、石柱式形态。这里的丹霞发育于连绵群山的深处,隐匿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所组成的茫茫林海中,只有沿着水系进入到山体内部的峡谷中,才能看到它真实的一面——赤红色的陡峭崖壁、高悬的瀑布、层层跌落的流水,外面平淡无奇,内部别有洞天。

赤水河的很多沟都是一个独立的景区,每一条沟里都隐藏着一个隐秘的世界。 李孚嘉 摄

环形绝壁、高悬瀑布,是环崖丹霞最显著的特点。 李忠东 摄

更为奇特的是,在赤水还发现许多环状绝壁。它们往往出现在地形由平缓的宽谷,向陡窄的峡谷转换的拐点上(地貌学上称之为“裂点”)。有的环形红崖直径达数百米的,像一面面环幕。环形绝壁的后缘还常有高悬的飞瀑。发育环形绝壁的主要是瓮形沟谷,这种特殊地形所形成的封闭小区域,有着独有的生态系统以及数量众多的桫椤群落。

神州大赤壁 李忠东 摄

有关专家将这种“见崖不见峰”,发育巨大环形赤壁的丹霞命名为“环崖丹霞”,以区别于东南地区的丹霞地貌和西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据研究,这个奇特的丹霞仅出现在四川盆地南缘川、黔、渝三省交界。四川的叙永、屏山,贵州的赤水,重庆的江津均有分布,而赤水则是其分布中心和最为典型的区域,而四川的马边和屏山交界处则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四川省马边县荍坝的环崖绝壁。 李忠东 摄

张掖冰沟:西北干旱区丹霞

看过葱绿色植被掩映下的丹霞,当张掖西北干旱区丹霞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几乎要颠覆之前对丹霞的所有认知。近年来,张掖横空出世,那一抹金彩幻影的颜色带给人们的惊艳超乎想象。“彩色丘陵中国第一”“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质奇观”“中国的彩虹山”“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人们恨不得用尽最美的词句来赞美它。

彩色丘陵地貌 李忠东 摄

但是,网络上那些五彩斑斓的彩丘并不是丹霞地貌,而是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独有的彩色丘陵地貌。典型的张掖丹霞指的是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的冰沟、大肋巴沟所分布的丹霞地貌。之所以这两种地貌被混为一谈,大概是因为它们同属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加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推波助澜,于是很多人便把彩色丘陵也当成了丹霞地貌。

冰沟位于肃南县,这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冰沟丹霞是由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长期作用形成的。壮年期的丹霞或如城堡,或如擎天巨柱。老年期的丹霞形成各种或成群或孤立的残峰、残柱。嶙峋、突兀,恢诡谲怪却又妙趣横生。

冰沟丹霞地貌 杨建 摄

行至山脊,视野焕然。多层次的丹霞地貌组合形态,一览无遗。最高一级是城堡状岩墙。“卢浮魅影”这种经典,它宽约150米、高约50米,四面峭壁悬空,远观如卢浮宫屹立苍穹。第二级为丘状峰丛。它们往往沿坡面发育,峰顶多呈单斜坡,上覆青草,峰体壁立如削,色泽赤红,远观如童话中的小木屋,层叠错落。第三级为石柱、孤立岩墙。其中阴阳柱是冰沟的标志性景观,夕阳西下,余晖映射,石柱通体赤红,熠熠生辉。

在与冰沟隔河相望的大肋巴沟,发育了一种“窗棂宫殿构造”的丹霞,其崖壁立面酷似窗棂,山体整体结构如宫殿,是干旱区丹霞地貌的杰作。

石柱·拱门 李忠东 摄

我们常常感叹于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瑰丽神奇,又常常疑惑这些自然奇观的产生,大自然为什么独钟情于一山一地?无论是流水切割形成的广东韶关丹霞,还是瀑布溯源侵蚀形成的赤水环崖丹霞,抑或是季节性流水冲刷形成的张掖冰沟丹霞,它们都是地球演化的杰作,它们的形成得益于当地奇特的地质构成,也得益于光阴。

THE END
0.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张掖丹霞地貌形成于200万年前,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其中的两大景区: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相距不足20公里。去过的人们常说:观七彩丹霞于色,观冰沟丹霞于形。2011年张掖丹霞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同年11月被国家资源部批准为“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jvzquC41yy}/onnrkct/ew4x{d?pk@
1.[地理·中国]炳灵寺丹霞峰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地理·中国]黑河:河西走廊丰富地貌形态背后的塑造力量 00:06:14 [地理·中国]炳灵寺丹霞峰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00:05:28 [地理·中国]岗沟寺石窟是如何形成的 00:04:30[地理·中国]炳灵寺丹霞峰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来源: 央视网 2023-12-15 18:34 内容简介 热播jvzquC41vx4de}{0eqs0497513803>4XKFK6F=MocfUk;}sIsZZErP4538277xjvor
2.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限时集训地形地貌地理高考专栏5.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丹霞地貌: 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6.雅丹地貌: 地壳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物理风化,形成裂隙,风力jvzq<84yyy4diƒin0eun1sncqz{f1pfqmcu04;92:0nuou
3.广东省地理2.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①地壳的上升运动②地壳的下沉运动③流水的沉积作用④流 水的侵蚀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图18.6为广州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从房屋的结构特 点可以看出当地气候() A.炎热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99>:6ff;46mj73:?76khh:6h:f>7:gc>2e@7hdh4ivvq
4.[资料一]丹霞地貌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2)对照地址年代表推断,中国丹霞地层形成年代多数在约 年前,当时的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此类中国丹霞的山岳多数属于 山. (3)在六个景区中,内力作用较为突出的是 ,景观特点是 . (4)广东丹霞山的地貌特点是 ,丹霞地貌形成时期的地壳运动有 等方式,当时生物界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42;9;37;df>gg::i67
5.东西岩:凤凰后裔栖息的赤色丹霞浙江省新浪财经让我们回头,在西明湖东北方向,能看见一块圆圆的岩石和山体分离,像是古时蒸饭的饭甑(zèng),又像是头戴钢盔的古代武士,它就是东西岩十景胜迹之一:玉甑岩,它就隐藏着东西岩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秘密。 玉甑岩©脚爬客/摄 在早远的年代中,玉甑岩与它背后的岩石本是一体,由于地壳抬升,山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在岩层内部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3/9=/355eql2kok€jtj{9;7>92<3ujvsm
6.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导游词(精选21篇)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bq‚twek5hcwxwfcuzq~hk13632=<3:0nuou
7.[地理·中国]丹霞奇观如何形成?CCTV节目官网CCTV10[地理·中国]丹霞奇观如何形成?2022-01-06 18:07:07 [地理·中国]岭南为何出现北国冬日奇景?2022-01-06 17:55:08 [地理·中国]迷路了?考察组被迫原路返回2022-01-06 17:51:08 [地理·中国]资源地区的丹霞地貌为何没有那么红2022-01-06 17:51:08 [地理·中国]瑶族村民热情好客 呈上油茶欢迎宾客2022-jvzquC41vx4de}{0ep532;71235188[KFG[vJapJz3PKh~[E{zTHrB7423670|mvon
8.19级地规专业自然地理实习DAY2构造运动等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控制了丹霞地貌的形成。丹霞盆地的红色岩系发育形成于中生代,受控于燕山运动。而盆地内的丹霞地貌则形成于新生代,受控于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新构造运动。 ①断层、节理对山块格局的控制 在距今7000万年以来的地壳运动中,丹霞盆地的红色岩系受断裂的影响较大。同时,在红层中还形成了大量的节jvzquC41igu/iƒmw0gjv0ls1kplp1:5;3194:<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