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余讽在东汉末期为避兵乱,举族迁至南昌。东晋成帝初年,余讽官职做到都尉,兼经筵讲官,名气越来越大。一次晋成帝司马衍接见余讽,对余讽开玩笑说:“余,就是我的意思;讽,就是讥笑的意思。你是要与我为敌吗?”于是赐余讽为佘姓。余讽于是领会到意思,名字也改了,以后就叫“佘顽”。于是南昌佘氏作为佘姓重要一支,就从佘顽开始。佘顽的儿子佘昭元,字君章,以进士官出任镇海大将军节度使,征讨有功,敕封雁门之地。雁门佘姓也就成重要一支。佘姓渊源很多,其中也有另一支出于余姓,出于姬姓的秦国大夫由余之后。...
佘氏家规一、孝弟之,宜敦也。二、诗书之,宜重也。三、孤独之,宜恤也。四、礼让之,宜崇也。五、伦纪之,宜笃也。六、争讼之,宜戒也。七、强暴之,宜惩也。八、奸慝之,宜黜也。九、残忍之,宜禁也。佘氏楹联泉山诗酒;父子丹青。阖门聚义;博士成名。雁门绵世泽;豸府振家声。三朝元老贤丞相;开闽金科第一人。...
一、佘氏源流佘氏源流佘氏始祖为罕,即禹玄孙少康王之三子,因生于涂山,少康以涂(繁体为塗)山之涂去水去土,(水土为五行中物,为禹王所克治),取余赐封于罕,此为余氏得姓之始。至西晋时,余昭元攻下雁门关,被晋武帝封为镇海大将军,敕赐姓佘,其即为佘氏一世祖。自汉时起先迁居下邳,西晋时再迁居南昌,南北朝之后三迁居鄱阳,元末明初第32世思礼公任扬州判,其三子达居歙县岩镇,达长子克,克子念五迁泾县花林都赤土山。念五子细二、细三留花林,细四迁宁邑。细二长子明一迁南陵,四子明四迁泾城花井锦绣街文昌坊,以其基地之美且居县治之中。二、佘氏历代修谱1、安徽泾县佘氏修谱多次:一修:1319年,始祖余纲东晋明帝左宁三年(325)奉敕改为佘顽,居南昌。二修:明代宣德四年乙酉岁(1429年)。三修:明代正德七年壬申岁(1512年)。四修:明代嘉靖廿十年辛丑岁(1541年)。五修:明代万历廿一年癸巳岁(1593年).六修:......
上海——佘山“佘山”名字由来的传说有多种:一说王母斩蛇造“佘山”;二说佘太君到过此地而名;三说东汉佘姓将军隐居此地而名。佘山之名最早的历史记载,当前所知是在宋代。宋代《云间志》称:古代有佘姓者居此,故名。明代《徐霞客游记》一书,记述有徐霞客1628年、1631年、1636年三次到佘山探幽访友的足迹。佘山还有“兰笋山”之名。《云间志》记载:佘山多竹;南宋诗人许尚的《佘山》诗中,就有“人与室俱化,阴森松竹寒”句,可见当时这里已遍布修篁翠竹。1672年春,清康熙南巡,曾为佘山题“兰笋山”之匾,从此佘山也被称为“兰笋山”。民间传说和史志记载都说明:佘山因佘姓而得名。佘山得名最迟在宋代,最早则在汉代以前。...
泉山诗酒;父子丹青。——李文郑撰佘姓宗祠通用联...
进入永宁港边村隘门,顺着明培大道往里走没多远,就有一座红砖古厝,十分气派。这座古厝始建于1932年,由港边旅菲乡贤佘煌投建。该大厝虽历经风雨,但保护较为完好,目前由佘煌投的孙子佘明培的遗孀佘施淑好携子女修缮古厝。据港边村支部书记张宗飙介绍,古厝已修缮了三个多月,将于春节前全部完工,待修缮好,将对外开放接受市民群众的参观,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发挥教育群众的作用。精雕细琢红砖厝这是一座典型的红砖古厝,坐北朝南,前埕后厝,两侧加护厝,大大的埕可容纳上百人。五开间四榉头的古厝占地两亩多,有着硬山式的屋顶和双翘燕尾脊。走进佘氏古厝,环顾四周,房间都是木材建筑,“建房的木材全部都是家人亲自从福州挑选运送回来的,在当时的村子里轰动一时。”张宗飙介绍,历经了八十几年的佘氏古厝依旧完好,雕刻精致,无不透露着古香古色,彰显着曾经的繁荣富裕。越过天井,大门正对面是主厅,里面供奉着家族的祖先。主厅木门......
佘家大院佘家大院古代座落在原铜陵县合二耆。现为郊区大通镇大院行政村。紧邻铜官山,四面群山环绕,古树参天。幽静的田园风光同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惠溪浑然一体,无不引人入胜。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铜陵一大望族——佘氏宗族。1据史料记载:铜陵县建于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佘家大院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佘姓起源于山西雁门关一带,后因北宋灭亡,外族入侵,佘姓宗族出于民族气节,不事二主,在族人佘起的带领下,随南宋王朝迁徙至长江流域,定居在铜陵境内,以佘家大院为中心,营建佘氏家族居住地,佘氏世族人丁兴旺,成为铜陵一大望族。在这风光秀丽的地方,在东起金榔的马仁山,西至大通的和悦洲一带的区域,很快得到极大发展。佘家大院是佘氏宗族的中心。大院人奉行“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祖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开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铜陵文化,为之作出过重要贡献。佘家大院曾建有天官府......
木棂窗、马头墙,庭院深深,水烟袅袅……在江苏南京江宁东山,群山环绕间,有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它就是佘村社区的王家村。初夏时节来到这里,炙热的小道、潺潺的池水、温柔的徽派建筑……一切都如此宁静安逸,仿佛在上演着佘村版的《菊次郎的夏天》。一走进佘村,就会在树影掩映间看到一些青砖黑瓦,没错,那就是佘村人引以为傲的古明清建筑群。古宅、古祠、古井、古树、古花、古窑……“金陵第一古村”,名不虚传。重塑田园风貌活态传承传统文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佘村依靠卖矿石、开水泥厂等产业而过得相对富裕,但后来因环保政策关停,一度落寞成为经济薄弱村。几年之前,这里还随处可见泥泞的土路,年久失修的房屋,满目疮痍的历史遗迹也没有得到更好的修缮和保护,直到2016年,佘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传统村落的魅力逐渐彰显。蓝天是幸福、青山是美丽、环境是民生。“我们修路、改造房屋、打造田园风......
贵州风冈佘氏字派万世宗祖显仁宏定大兴朝廷开瑞运盛德永昌明佘氏字派增补孝友辉福寿恩光照太平礼义承先绪诗书绍荣声泽沛英杰启才华保乾坤家齐能国治普天乐长春始祖公安裕宋时进士、生庚代远莫考起公县任铜陵系江南池洲府所属原籍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属地大桥头移居四川彭邑又赴贵州思南府大堡回塘河再移小峰岩石阡府龙泉县地名佘家大榜苦菜塘等处住居...
四川老马沟清明会,风轻日暖正清明,,老马沟村会家门。亲友相见心欢喜,万语千言诉衷情。叩拜入川一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