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丝路同奏八方和音,如意甘肃喜迎四海宾朋。当中秋节、国庆节遇上秋日甘肃,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微游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在小长假畅游秋日甘肃,特别整合推出多条精品线路,今天微游君带大家开启河西走廊·畅享丝路之旅。
线路特色:甘肃是漫长的丝绸之路历史序列最为完整、遗存比较丰富的路段,沿线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位列中国第二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省,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从天水或平凉出发,一路向西,途径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最后抵达敦煌。这是一条穿越千年,寻梦丝路的旅程,广大游客会在旅途的厚重中感受到“一步千年,一眼万里”的无穷魅力。
线路走向:天水/平凉—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
天水
天水,古称秦州,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天水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麦积山石窟
伏羲庙(天水市博物馆)
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伏羲庙庙中随处可见400—800年以上的柏树,蓝天白云红墙绿瓦的映衬下,别有古意。
天水市博物馆坐落于伏羲庙中,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分门别类,展藏精美,厚重多元。现有藏品1.4万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188件。
天水古城
置身秦州古民居,体味秦州古建筑的神奇,仿佛穿越时空,完成与古人的历史对话。倾听秦州故事,品鉴秦州古韵,独具秦州特色的古城风情最能吸引眼球,漫步古老时尚的天水大街小巷,古城秦州的发展脉络可尽收眼底。
麦积山温泉
麦积山温泉位于麦积区麦积镇街亭古镇,是集温泉沐浴、餐饮住宿、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温泉度假区。温泉水采自地下500米深处,出水温度45度,属于重碳酸钠钙型温泉,富含氡、钠、钙、氟、硅、锶等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
平凉
平凉地处甘肃省东部,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崆峒山道源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等独具魅力的文化吸引着游客前来体验。平凉市内有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4A级旅游景区云崖寺、大云寺·王母宫等名胜古迹,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
“崆峒山色天下秀”,秋季的崆峒山正是秋之华彩、赏美景的好时候。崆峒山昔日翠绿的枝桠,在金秋就要被各色覆盖,秋云飘逸,秋水如镜,处处迷人,令人陶醉。
崆峒古镇问道驿站
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位于崆峒山脚下,是一大型商业综合体,整体为仿明清建筑风格,其间道路纵横交织,流水环绕。
还可以在崆峒山庄品尝道家清修餐、素斋宴、特色小吃、养生罐罐茶。在崆峒古镇品味平凉特色美食,体验假期的闲适生活,都是您不错的选择。
柳湖公园
柳湖公园始建于北宋,植柳枝高叶茂,翠色参天,故名“柳湖”。清左宗棠驻兵平凉,修复柳湖亭舍,更名为“柳湖书院”,并题亲书“柳湖”匾额。柳湖之胜,因其暖泉一眼,水温达17℃左右,四季畅流。暖泉是柳湖的源头,泉旁石碑还有左宗棠题字“暖泉”。
兰州
兰州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自秦朝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金城汤池”之意命名金城,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
黄河铁桥(中山桥)
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 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附近的黄河北岸,入口处与中山桥连接,是兰州市内的重要景点。白塔山以山顶的古老白塔最为著名,山间还有多座宫殿式的建筑,在建筑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在此登山锻炼、摄影拍照都十分不错。
黄河母亲雕塑
《黄河母亲》是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石质雕塑艺术品,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作品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黄河母亲和华夏子孙。作品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优秀奖。
武威
武威,古称凉州、姑臧、雍州,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1个民族。这里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早在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武威。
雷台汉墓文化博物馆
雷台汉墓文化博物馆闻名遐迩,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步入景区,一匹青铜奔马飞驰而来,身后是一支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武士俑手持矛或戟,跨坐在骏马之上,英姿飒爽,气势不凡。
天梯山石窟
探寻千年的佛教魅力,天梯山石窟自然不能错过,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分布着无数精美的石窟。低调华美的天梯山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
苏武沙漠景区
一望无际的大漠,透着雄浑,浸着古老,驼铃吹动流沙,落日映红孤烟。苏武沙漠景区占地面积1.12万亩,依托苏武文化和腾格里沙漠旅游资源,主要有摘星小镇、苏武小镇、沙漠戈壁农业示范园区、沙漠雕塑艺术主题公园等板块。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登上状元桥,走过棂星门,如今这里已成为无数学子祭拜先师、系绳许愿的祈福之地。44块历经沧桑的匾额悬挂在桂籍殿前的卷棚下,文辞精炼、字意高古,数量之多、保存之好不禁令人叹服。
金昌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为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金昌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位于甘肃省金昌市区西南部龙首山脉北坡,始建于2009年,从2009年5月开工建设至今,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已形成8座山体,8条主干道,9处登山台阶,3处水景池及品种展示园,主碑广场、采矿展示、山体绿化修复等景观区。
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金水湖景区由五个不同面积的湖面组成,各湖之间由“云溪九曲”和“引练三叠”两条,带形湿地水系(飘带河)串联起来,秋季这里水蓝树美,景色宜人。
“火星1号”基地
“火星1号”基地是国内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真实还原航天员火星模拟生存环境,该基地依托特殊的火星地貌场景与航天核心内容,打造出文旅娱乐、研学科普、航天文化体验等项目。
紫金苑景区
紫金苑景区内,紫色的马鞭草盛开如画,淡淡花香扑鼻而来,“普罗旺斯”般的美丽盛景被人们刷爆朋友圈,五湖四海的游客也纷纷前来打卡这片“网红”地。
张掖
张掖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张掖古称甘州,西汉元鼎六年置郡,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
七彩丹霞景区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面积50多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这是国内最美的丹霞奇观,色彩斑斓的大地上,造型奇特的红褐色奇岩,宛如上帝的调色盘,登上观景台,极目远眺,将瑰丽险绝、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尽收眼底。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以湿地芦苇荡为主,有多条清澈的小河在园内纵横交错,几个碧绿的湖泊坐落于在河道的中心,在小河和湖边便是茂盛的芦苇荡。每年春夏时葱绿的景色十分美丽,秋冬金黄的芦苇飘荡也是摄影的好景观。
平山湖大峡谷
平山湖大峡谷距离张掖市区约25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离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是张掖地貌景观大观园中最美的景观之一。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 摄影/陈旻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作为世界第一大马场,自古以来就是历代皇家的军马场,也是祁连山的宝藏地,每年夏天的军马场,一望无际的壮阔草原上,水草丰茂,百万亩油彩画竞相绽放,犹如壮观秀美的自然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张掖大佛寺
历史悠久的大佛寺,因寺内供奉着泥塑卧佛而得名,是现存最大的西夏佛教寺庙,也保留着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雄奇壮观的佛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寺内还保留着众多馆藏文物精品,不可错过。
酒泉
酒泉,古称“肃州”,甘肃的“肃”便取自这里。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因这里城下有泉,其水若酒,故称为酒泉。李白曾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西汉酒泉胜迹
图/携程社区@旅途琪遇记
西汉酒泉胜迹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是河西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汉代园林,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5万平方米,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
金塔胡杨林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位于古丝绸之路中段北侧、甘肃省金塔县城西北处,由金波湖核心游览区、沙枣林观光区、瀚海红柳林保育区、沙漠娱乐体验区和沙漠芦苇迷宫区五个功能区组成。景区内分布着"化石级植物"万亩胡杨林,极具观赏价值。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这里创造了共和国国防尖端和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多个第一”——第一发导弹在这里起飞,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空,第一艘飞船从这里飞天,第一次载人航天从这里启航.......这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
大地之子、无界、汉武雄风
大地之子位于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之上,是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进行3D雕刻的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属于瓜州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的“顶流”之作。远远看去,那就像一个真实的婴儿:表情呆萌,紧闭双眼,安静的趴着,就像窝在母亲怀抱中的孩子一样,睡姿安详。
大地之子的旁边就是艺术装置无界。当荒野与艺术相结合,它们给人的感觉是相当震撼的。原以为现代雕塑的震撼与自然景观难以匹敌,但在这透蓝的天空下,无尽的戈壁中赫然屹立着一座白色的天宫,一切如梦似幻。
另一座艺术装置汉武雄风却以一种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的游人依然能瞻仰汉武帝的英姿,能了解河西走廊对整个中原王朝的意义,能带着中华民族的梦想走向世界。
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这一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平定河西,甘肃境内尤其河西地区相对稳定,明朝为维持安定局面,控制河西走廊切断蒙藏联系,开始经营河西防务,在文珠山西麓的嘉峪塬上修筑嘉峪关。次年,筑成一座周长220丈、高2丈余、宽厚丈余的无楼土城,结束了嘉峪关有关无城的历史,标志着嘉峪关城从此筑起。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
原有城楼,与东西两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西门外1里处有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均为清代所建。
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是黑山上留下的一段,这里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古丝路文化长廊区贯穿整个景区,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壁长城”。顺城墙顶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陡峻处如攀绝壁。长城上能看到关外苍茫的风光。
长城第一墩
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怀古游历和拍摄影视场景的好地方。
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
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位于世界遗产、国家5A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对面,与之构成了“一古一今、一静一动、一新一旧”的两大旅游主体。以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华夏历史文化、边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类文化为主题,带游客梦回西域重走丝绸之路,领略丝路文化艺术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五千年沧桑巨变,看华夏文明传播世界。
敦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的文明艺术,恢弘而庄严,丰富而神秘,它活在沙漠中鲜艳的袈裟里,活在洞壁上清瘦的身影里,活在众人合十的双手与虔诚的眼眸里。正如在硝烟与霖雨都浸润过的土地上,方能诞生向死而生的沙漠植物一样,只有这座动荡与丰富并存的城市中,才能盛产如此之多的奇迹。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鸣沙山月牙泉
暑假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堵骆驼”的场景火爆全网。一眼望不到头的骆驼队,再配上延绵不断的驼铃声,不禁让人感叹一句“当年,丝绸之路上的盛景不过如此吧。”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它们俨然一对情侣,沙山挺拔伟岸,月泉安静灵秀。几千年来,相依相偎,不离不弃。骑着骆驼走向鸣沙山顶峰,驼铃声声路漫漫,将周围美景收进眼底。
雅丹魔鬼城
雅丹魔鬼城以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著称,是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尖厉的劲风发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阳关、玉门关景区
图/携程旅行家@未央的旅行日记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阳关仅剩下一座汉代烽燧堡耸立在墩墩山之巅。雄浑的塞上风光,独具气象的汉唐军旅文化,又承载无数离愁别绪,如此阳关,更因沧海桑田的巨变而令人更加唏嘘。
图/携程旅行家@未央的旅行日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这首诗,带无数人认识了敦煌玉门关。那是古人挥之不去的边塞情结和家国情怀。古时西域的和田美玉经由此处运往内地,它历经千年风霜在古丝绸之路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敦煌古城
《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神探狄仁杰》等二十多部中外影视剧目,都在这里取过景,它被称为“中国西北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是仿唐宋建筑的一座完美城池,是1987年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建造而成,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现已成为敦煌主要的游览参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