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之花绽放高原——聊城市对口支援青海省刚察县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民族团结在青海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各族人民倍加珍惜的生命线。

聊城对口支援青海省刚察县十年来,始终将民族团结置于重要位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各项援建工作中去,让唇齿相依、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民族关系,成为刚察大地最美的风景!

聊城三中本地学生和青海班学生的顺利结对,离不开热心热情的家长们的支持。家长代表刘鑫在发言中郑重承诺,聊城的家长们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竭力为青海学生的生活、学习保驾护航,让来自高原的孩子们在聊城拥有温暖的“第二个家”。

这是聊城市与刚察县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一个缩影。十年来,聊城市始终把增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援青工作的主题、主线,把深化“五个认同”作为“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首选项,在祖国东西部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这十年来,聊城市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刚察展开了全方位支援,一批批援青人才、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批批产业项目,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凝聚着千里之外的“聊城力量”,成为连接黄河源头和黄河下游的真情纽带。

相隔千里的水城和藏城,在亲情互访中搭建起一座交流交融的“连心桥”。十年来,聊城市各级党政考察团连年到刚察县考察,对援青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聊城市还率先建立起县(市、区)、市直部门对口帮扶援建工作新机制,8个县(市、区)、24个市直部门分别与刚察的乡镇、部门单位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海北州和刚察县的考察团也多次来到聊城回访考察,促进了双方多方面的交流。一次次的互访交流,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亲情和友谊,也持续推动着对口支援工作。十年来,聊城市与刚察县聚焦文教卫生、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并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在教育医疗支援、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民间结对联谊活动,两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对接机制,每年都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流互访,有力推动了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

美丽的沙柳河流水潺潺、清可见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裸鲤畅游河中……这是援青项目“沙柳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给藏城增添的色彩。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犹如璀璨珍珠散落于荒野,难以发挥整体效应,是制约刚察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十年来,聊城援青干部管理组联合刚察县有关部门,形成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十年来,聊城市和刚察县守望相助,共谋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受到了两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认可。其中,文艺团队已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刚察县文化馆发挥原生态藏族歌舞的表演优势,排演了大批深受基层群众喜爱的优秀节目,被称为刚察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因为多方面因素,刚察县文化馆缺少专用演出车辆,工作开展颇有不便。聊城市援青干部管理组进驻刚察后,深入调研刚察文旅实际困难,将其列入争取范围;冠县县委、县政府捐赠资金,为刚察县文化馆草原艺术团购置演出大巴车1辆。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东昌湖和青海湖的碧波里,都映照着汉藏人民携手奋进的奋斗故事;聊城到刚察近2000公里路程上,写满了无私援建、兄弟同心的动人诗篇。

援青项目的进村入户,大大改善了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党的方针得以全面贯彻,惠民政策得以宣传普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由于刚察县地形复杂,地域广阔,农牧民居住分散,以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非常不便,走访群众也没有固定地点和办公条件。这些年来,聊城援青干部管理组为每村都落实了建设资金,实现了“两室一站”建设全覆盖,解决高原农牧区社会治理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室和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切实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力。

这个冬天,对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困难群众朋毛措来说,并不“寒冷”。在聊城市援青干部的协调帮助下,她获得了一份环卫工人的工作,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多亏聊城的好干部帮我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家里的收入有保障了,我心里也踏实了。”谈起聊城援青干部对自己的帮助,朋毛措心里十分感激。

THE END
0.青海省玛多县突降暴雪,百余辆汽车被困记者从青海省玛多县委宣传部获悉,5月6日晚,青海省果洛州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突降暴雪,导致辖区道路出现严重积雪结冰现象,造成过往车辆通行困难。 玛多县花石峡派出所全体民辅警进行道路隐患排查工作后发现,在共玉高速370余公里处了积压大型货车60余辆,小型轿车40余辆。其中还有几辆车中乘客的是前往玉树州方向和果洛州方向参加事业单位 jvzquC41pg}t0|npc0io1;545/66/9<1fgzbku2ko{yy|qx46269;@3f0jznn
1.玛多县卫星地图玛查里 花石峡 黄河 扎陵湖玛多简介: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在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属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果洛藏族自治州包含县。玛多县,它北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东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近邻,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四川省jvzquC41o0sfg}>;0eun1vfr/ogewx3jvor
2.2020年山东省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题(三)2020年山东省语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题(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2.下面选项中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霜明棵俊 B.功贡衷月 C.警材晨冻 D.崩看上旦 jvzquC41uf4iwjyw0eun1;542164394327=84:3jvor
3.央秀白玛说青海情暖高原:黄河源头的北京专家号  位于青海省南部、黄河源头的玛多县,是青海省最艰苦的地区之一。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以下。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拉驿村的老人恰什杰患有腰疼和风湿性关节炎。曾经,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想要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她只能跑到300多公里外的玉树市。 jvzq<84yyy4djrscz{pky7hqo1xx|o4739:/j}rn
4.青海省人口总量最少县完成机构整合试点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7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日从青海省玛多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机构整合试点成功。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1957年12月建政。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县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生态地位突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玛多县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jvzq<84yyy4rj7hjkpgog€x0eqs/ew4sjij0pn|u1463586329524992:0nuou
5.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桥通天下,牌聚知音。7月10日—12日,2024年陕西省老年人桥牌邀请赛在陕西省旬邑县隆重举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老体协主席郭大为出席开幕式并宣布2024年陕西省老年人桥牌邀请赛开赛。 本届赛事由陕西省体育总会指导,陕西省社会体育运动发展中心、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陕西省桥牌协会、咸阳市体育总会jvzq<84yyy4tzusvz0ipo86679925B87:8=448724652486213=45@>96:;:2>;80jznn
6.果洛,无人打扰的神之领域——青海省果洛州自助游攻略(2015年修订版)在西藏旅游变得越来越喧嚣的时候,青海省果洛州为寻求心灵平静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这个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黄河源头的藏族自治州,山河壮丽,风景优美,同时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单纯原始的人文自然环境,格萨尔王的传说仍在四处传唱。 同为自治州,果洛相比玉树和黄南,显得尤为质朴。州内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藏jvzq<84yyy4mktjhct4dqv4tqwzf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