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形成新大洋吗贝加尔湖断裂带变宽,亚欧大陆或会被彻底分割西伯利亚

在地球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湖泊,它的面积虽然只排全球第七,但是淡水总储量却占到了地球淡水总量的20%左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淡水的总和,能够轻松装满600个三峡水库。

相信看到这个储水量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猜到了该湖泊指的正是贝加尔湖。

由于拥有首屈一指的淡水资源,贝加尔湖一直备受关注,而人们此前发现贝加尔湖的断裂带变宽了,这是否代表着亚欧大陆将彻底分了呢?对此科学家表示,新大洋或许会因此形成。

西伯利亚的明珠——贝加尔湖

首先咱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位于西伯利亚的明珠,贝加尔湖的名字不仅有着自然海的意思,也有着富饶的湖泊的意思。它在历史上,更是直接被我国称为“北海”,足以看出贝加尔湖的特殊之处。

该湖泊位于东西伯利亚的南部,湖泊的积水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730米,2015年测得的极限水深为1637米。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湖泊的面积不大,贝加尔湖依旧拥有傲人的蓄水量,蓄水量达到了23.6万亿立方米。当然,由于湖泊惊人的深度,贝加尔湖也被称作世界最深的湖。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十分好奇湖中的这么多水又是从哪来的。根据贝加尔湖的湖泊水系来看,这家伙确实算得上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典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于湖泊的水量来说,外部的水源补给与自身的蒸发量都很重要。首先从水源补给来说,有336条河的终点都在贝加尔湖,这就意味着河流补给的水量是十分可观的。

除此之外,湖泊到底能留下多少水还取决于输出的水量,而贝加尔湖的幸运之处就在于输出的只有一条河流,那就是安加拉河。并且根据该河流的年均流量来看,对贝加尔湖的总水量影响是很微弱的。

再来看看蒸发量,贝加尔湖所处的海拔虽然不高,但是由于纬度较高,所以当地的气候并不是特别的炎热,河流的蒸发量也比较低。

综上所述,贝加尔湖的输入水量明显大于输出,这应该是它成为世界著名“蓄水池”的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以外,贝加尔湖本身要足够“能装”也是很重要的,而它恰巧就属于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这就使得贝加尔湖在年复一年的日子里,还能进一步变深。

贝加尔湖断裂带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地球虽然有40多亿岁了,但是从日常的活动上来说依旧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星球。而地球上的大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陆和大洋其实都有着一定的变化。

由于贝加尔湖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科学家总是会将其的变化放在整个亚欧大陆板块当中观察。

此前,俄罗斯科学院的科学家就将相关的研究发表在了《冈瓦纳研究》特刊上,并且指出其实贝加尔湖所处的位置算得上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

而在贝加尔湖之下,就有着一条巨大的裂谷地带,而这条断裂带在越变越宽。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想到了东非大裂谷,这条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就像是一道巨大的伤疤将非洲大陆的东部“切割”开来。

因此贝加尔裂谷带在不断变宽的趋势之下,极有可能变为下一个“东非大裂谷”,其存在对于亚欧大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说,当宽度达到一定的限度之后,亚欧大陆会沿着贝加尔断裂带的位置彻底分裂,然后“隔海相望”。

没错,这种变化不仅会将亚欧大陆分割,甚至还会造出一个新大洋,而这个大洋的基础应该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贝加尔湖。根据他们长期的综合考察结果来看,贝加尔湖的发展轨迹确实是朝着“海洋”奔去的。

因为它所处的裂谷带活动极为频繁,这一点从贝加尔湖平均每年地震2000余次的情况就能看出。毕竟在地震之后,贝加尔湖的湖底就会下陷,幅度在3到5米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要经常前往这里考察,观察湖泊极限深度的变化。

当然,部分科学家认为贝加尔湖不仅会朝着更深处发展,也会将表面积变得更大,毕竟裂谷带也在变宽。这样的话,最终这个大湖将会和附近的海洋相通,或者凭借着板块的变化成为新大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按照科学家的推断来说,贝加尔湖由湖变为海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这个变化的时间周期也是很长的。少说千万年,长的话甚至需要几亿年,所以人类想看到这一天到来估计是不可能了。

毕竟有时候地球板块的变化是出乎人们预料的,这样的话,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亚欧大陆和贝加尔湖在未来的遭遇。

除了以上这些,贝加尔湖还有十分有意思的一个特征,那就是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没错,如果你前往贝加尔湖旅游,甚至可以在这里看到海豹。

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

咱们在前文中介绍贝加尔湖的时候,着重介绍了这个湖泊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文、地质特征,却没有提到水中的生物。

作为西伯利亚的明珠,贝加尔湖的不仅蓄水量惊人,湖水的质量还非常优秀,透明度能达到40.8米。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湖中的生物非常的多。并且由于贝加尔湖的湖盆形成于2000多万年以前,所以它在漫长的岁月当中也保留了大量古老的生物。

资料显示,湖中有植物600种、水生动物12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特有的,从而形成了其独一无二的生物种群,如各种软体动物、海绵生物以及海豹等珍稀动物。

当然这还不是最神奇的,贝加尔湖中生物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就是为什么淡水湖当中会存在许多的海洋生物。

原来,在湖中不仅有海豹、海螺,还有大量的海鱼和龙虾,这些本应该生活在海洋中的家伙,却都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了湖中的原住民。

此前曾有人猜测在贝加尔湖的底部其实存在着一条水道,它与北冰洋相连,让不少本该在海中生活的生物到了这里。

可是根据科学家的考察来看,贝加尔湖是名副其实的淡水湖,如果说真的有水道相连,那么它的含盐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并且从北冰洋和贝加尔湖之间相隔的距离来看,只能在海中短暂潜水就需上浮呼吸的海豹是无法依靠着“游泳”抵达这里的。因此,水道的说法并不靠谱。

目前更多的科学家认为,贝加尔湖当中的海洋生物确实不是凭空出现的,只不过它们不是游来的,而是在上一次冰期时,它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甚至抵达了贝加尔湖。

只不过,后来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剧变,贝加尔湖和北冰洋短暂的“相遇”还是结束了,成为了独立存在的两个水域。而迷途的海豹,却忘记在关键的时间节点重返海洋,被迫留在这里,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淡水海豹”。

如果说未来贝加尔湖真的变成了海洋,那么这些淡水海豹就又要重新适应环境了,可以说是非常的惨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云南雨崩两男子拍照时脚下冰川断裂掉下冰湖,10多名游客拉绳救起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云南雨崩两男子拍照时脚下冰川断裂掉下冰湖,10多名游客拉绳救起 发布于:江西省 2025.09.29 00:00 云南雨崩两男子拍照时脚下冰川断裂掉下冰湖,10多名游客拉绳救起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jvzquC41yy}/uxmw0eun1j4;5;=:2A>4a3613:93;7
1.千湖之省话湖泊CCTV.com有的指出,"南东湖是断裂湖,北 东湖即为壅塞湖"。吴保禄:《东湖的成因》,《武汉晚报》,1963年3月25日第3 版。蔡述明先生在经过长期研究后指出东湖是一个壅塞湖。蔡述明:《武 汉东湖湖泊(第四纪)研究》,载《古云梦泽研究》。 燕山运动时,由于受到南北向挤压力的作用,使湖区古、中生代地层发生褶皱,形成东西 jvzquC41yy}/elyx0eun1pjqitgqj‚4urgijcu4ejcthlrfpi1812=5829522:8:60yivvq
2.黑龙江/“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镜泊湖山脉位于长白山张广才岭与老爷岭过渡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镜泊湖景区北部地貌复杂,分布着大小12个火山口。地质构造结构主要为花岗岩、珍珠岩、玄武岩等。 镜泊湖属于新生代第三纪中期所形成的断陷谷地。第四纪晚期,湖盆北部发生断裂,断块陷落部分奠定了今日湖盆基础。 jvzquC41yy}/onnrkct/ew46|c|{sph
3.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界边坝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界边坝-洛隆断裂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docx 13页内容提供方:罗伯特之技术屋 大小:8.31 MB 字数:约6.56千字 发布时间:2022-09-07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12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界边坝-洛隆断裂全新世活动的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661A5282=12;72267477xjvo
4.云南雨崩两男子拍照时脚下冰川断裂掉下冰湖,10多名游客拉绳救起|7月2日,在云南迪庆雨崩景区附近的梅里雪山脚下,两名游客拍照时脚下冰川突然断裂,两人掉落到冰湖下面,幸被现场10多名游客合力救起。 7月3日,参与救援的游客成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事发于2日中午12时左右,当时有许多游客在梅里雪山脚下一处冰湖游玩。有两名男子走到冰湖边一处冰川上拍照时,冰川的冰块突然断裂了jvzq<84yyy4dvmxd0pku1l6698e32;:291859>54;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