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原创

【判例一】(2019)浙0602刑初346号:东某公司于2017年10月取得了采矿许可证。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东某公司在开采以及排除安全隐患过程中越界开采9409立方米(23488吨);超边坡开采3800立方米(9700吨)。2018年9月,国土资源局作出绍市土资越告[2018]第37号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责令东某公司改正界内超边坡开采的违法行为;并处罚款81894元。法院最终以东某公司的界外开采数量9409立方米(23488吨),认定东某公司非法开采的金额为404698.24元。

【判例二】(2020)浙1082刑初609号 :2008年8月,某采石场通过拍卖方式取得采矿权。2011年至2019年经营过程中存在超量、超边界、超边坡、超底线开采等行为。其中2016和2017年两年间,界内超量开采105.4万吨、超矿界开采22.13万吨、超边坡46.21万吨、超底界39.43万吨,销赃价共计人民币76717180元。法院最终核定非法超量开采量为255.927万吨。

上述两个判例均认定越界开采行为构成非法采矿罪,但对于超边坡开采行为,则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判例一中超边坡开采行为被予以行政处罚,并未入罪,而判例二中超边坡开采行为则被纳入了非法采矿罪的考量范畴。

由此可见,对于已获取采矿许可证情况下的超边坡开采行为,是否构成非法采矿罪在司法实务的认定中存在尚未厘清的争议。

何为超边坡开采?

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为保证采矿的安全性,需要对开采的边坡角度进行明确限制。以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和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形成连线,再与平面的夹角计算坡度。根据岩石稳定性程度的不同,开采边坡角度的限制亦不同,但一般均小于60度。如果矿山开采的边坡度超过了限制坡度,则构成超边坡开采。

超边坡开采是否入刑的法律辨析

(一)获得采矿许可证仍构成非法采矿罪的入刑途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

(一)无许可证的;

(二)许可证被注销、吊销、撤销的;

(三)超越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或者开采范围的;

(四)超出许可证规定的矿种的(共生、伴生矿种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许可证的情形。

实务中对于已获得采矿许可证最终认定构成非法采矿罪,主要是基于第三项即“超越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或者开采范围的”。而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具体见下图采矿许可证副本。

从上例采矿许可证的副本可知,矿区开采范围由拐点和开采深度两个指标组成,其中拐点对应的为矿界,开采深度对应的为矿深。若开采时超出了许可证载明的矿界或者矿深,则构成越界非法开采或者超深非法开采,均属于超出许可证载明的矿区范围(平面范围及深度),从而构成非法采矿罪。

(二)超边坡开采属于未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采矿

另外,从公开的行政处罚案例如三土资罚字【2017】37号:台州某公司因超边坡开采矿产品,被三门县国土资源局认定为未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采矿行为予以了55万余元的行政处罚。还有三土资罚资【2017】41号、江土资执罚资【2018】3号等也均将超边坡开采认定为未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并且予以行政处罚。

行政规范性文件对刑事入罪要件的影响

自此,浙江省新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本副本除了之前的拐点和标高外,将会新增了一个边坡角参数。由此引发了超边坡开采是否构成非法采矿罪的实务争议。

(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通知》的文件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可见,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通知》既非行政法规,也非部门规章,而是其他规范性文件,系抽象行政行为。

(二)对于在《通知》下发前领取采矿许可证,《通知》下发后继续实施超边坡开采行为如何认定?

笔者认为,从《通知》下发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登记管理。采矿企业在《通知》下发前已领取了采矿许可证副本,副本中仅注明拐点和底高,在《通知》下发之后,主管部门也未对之前的《采矿许可证》副本予以更换调整。基于信赖保护原则,政府不应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司法部门亦不能以司法权代替行政权,强行将边坡角度添加进采矿许可证副本内。既然现有的采矿许可证副本并未包含边坡角度,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于此前已领取采矿许可证的超边坡开采行为,不宜认定为非法采矿罪。

(三)《通知》下发后领取采矿许可证实施超边坡开采行为的性质

对于《通知》下发后采矿许可证的领取者,由于采矿许可证副本中已载明了边坡角参数,故而若实施超边坡开采行为,则可以认定为“超越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构成非法采矿罪,对此,从刑法入罪的法律逻辑上并不存在障碍,但由此引发三点思考:

1. 以规范性文件入刑是否合法?

根据法律保留原则,犯罪与刑罚的相关规定只能由狭义的法律制定。增设入刑的要件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或者两高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作为省级部门,其出台的《通知》作为其他规范性文件,将边坡角度增加进采矿许可证,进而间接导致非法采矿罪增设新的入刑要件,是否有违法律设立的位阶要求?

2. 浙江省采矿许可证副本包含边坡角度是否合理?

另外从可查询的全国其他省市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副本来看,目前也未列明边坡角参数。由此意味着浙江省可能是全国目前首个将超边坡开采认定为非法采矿罪的省份,这是否有违法律的确定性和统一性?

3. 将超边坡开采入刑是否合情?

目前矿山大多采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方式,除非主动放弃部分储量,否则,当开采接近边坡角界面时,由于技术原因很难做到不超边坡角度,但自动放弃部分储量又有违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初衷。故而,若将超边坡开采认定为非法采矿罪的话,大部分矿山企业可能均将面临极大的刑事风险,是否合乎情理?

从规范开采和保障安全生产的角度考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通知》将边坡角度列入采矿许可证副本,是为了更加严厉的打击和制止矿山开发过程中的超边坡开采行为,但对于超边坡开采是否可以入刑,目前司法实务中已产生困惑,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予以明确。

THE END
0.中国金属矿山露天采矿技术(含爆破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开采工艺连续化,运输方式多样化、高效化】陡帮开采方面,我国陡帮开采的工作帮坡角在40°左右,而露天采矿技术较先进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工作边坡角已达45°左右。和国外一样,我国大部分矿山的间断—连续开采工艺实现了采场内可移动式矿岩破碎—胶带运输;陡坡铁路可使铁路运输延深至露天矿更深的阶段,运输能力提高jvzquC41o0ypj~3eqo5tc8<624<77@7a34759?69;
1.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最终边坡角是露天 采矿场构成要素之一。指露天矿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 阶坡顶与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与水平 面的夹角,也称最终帮坡角或最终边帮角。 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概况: 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是按露天 矿边坡结构要素布置后形成的实际角度。露天矿设计初期,通常从边坡稳定性角度选取最终边坡角。采用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6825851<93;24ivvq
2.露天矿山安全知识汇总十篇4.9 当岩层内倾于采场,且设计边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当有多组节理、裂隙空间组合结构面内倾采场;当有较大软弱结构面切割边坡、构成不稳定的潜在滑坡体的边坡;应事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4.10 露天采场各作业水平上、下台阶之间的超前距离应满足设计规定。不应从下部不分台阶掏采。采剥工作面不应形成伞檐、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73<3jvor
3.非煤矿山露天开采基本知识采矿场 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采矿场,构成要素包括: ○露天采矿场的边帮 ○露天采矿场的工作帮 ○最终境界线 ○露天采矿场的最终深度 ○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 第二讲 露天开采境界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合理的开采深度,确定露天矿场底部平面周界,确定露天边坡角。 jvzquC41fqi/okfnkd4dqv4o1xofy8k;g4i96;9246lefjjg;77b:?7758j2793jvor
4.各省份2023年自然资源部重要矿政管理规范性文件落实情况观察(上重点核查范围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等管控要求,是否符合采矿权设置条件等内容。露天矿山还应统筹考虑是否以山脊划界、边界台阶高度、边坡角控制要求等因素,新设露天矿山要严格避免矿区范围占压耕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就范围涉及的上述内容逐项jvzquC41yy}/fƒ{kuv/exr1kpjfz7ujrAs>yju(c?yiq€+ecvoe??<(kfC:8:9
5.露天煤矿生产如何保障边坡安全结合近年来这些露天煤矿事故案例,一位露天采矿领域专家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当岩体、土体受到扰动时,露天煤矿的边坡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会引发滑坡、坍塌。“如果露天煤矿里有断层,也容易滑坡。”在露天煤矿开采前,矿山开采有一套严格的办理流程,包括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安全预评价、设计及审查、基础jvzquC41yy}/|‚s{0qxh0ls1pg}tkwkq17;19<>80jznn
6.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主要说明对地下巷道和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塌陷区范围内的矿山工程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主要说明露天边坡角、露天与地下各采区的位置关系、开采顺序、爆破作业及避免其相互影响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说明】 将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6642<97@3jvor
7.冶金矿山安全规程(露天部分)法规库第六十八条 在地下开采的岩石移动范围(包括10~20米保护带)内,不宜同时进行露天开采。 第六十九条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的露天边坡角,应根据影响程度适当降低; 二、地下开采必须保护露天采场边坡稳定。应在设计中规定露天与地下各采区间的回采顺序; jvzq<84yyy42393eqo5gcpzk1ngxa@857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