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荒料矿山的勘探方法

(一)、花岗石的勘探手段与工业指标要求

勘探手段应尽可能利用地表探矿工程(主要是槽探、剥土工程和浅钻)对矿体进行系统揭露和研究;钻探的矿心采取率按连续5m计算不低于80%,岩心采取率不低于70%。凡具备物探前提条件的矿区,应进行物探,还可以通过试采作必要的补充。

荒料与荒料率:对于年产3000m3以上荒料的矿山,荒料一般划分三类:Ⅰ类大于或等于3m3 ;Ⅱ类大于或等于1m3 ;Ⅲ类大于或等于0.5m3 。荒料边长不小于0.5m,中档以下荒料块度大于1m3。中档花岗石的荒料率不小于20%,高档可相应降低,一般石材荒料率可相应提高。

板材率:中档花岗石荒料每m3加工成板材不小于18m2。

矿山开采一般要求矿体可采厚度不小于3m;夹石剔除厚度不小于2m;最低开采标高不低于矿区当地侵蚀基准面;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一般为50°~90°,松散状岩体边坡角一般不大于45°;露天采矿场最小底盘宽度一般不小于30~40m;剥采比视矿床开发总经济效益而定

(二)、花岗石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花岗石矿床的勘探,应在区域调查、矿产普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矿床(矿区)进行勘探。

1.矿床(矿区)地质研究

对花岗石类饰面石材矿体应研究其岩浆岩种类、期次和岩浆岩相带;研究矿体的数量、空间分布,各矿体的形态、厚度、延展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矿石品种、赋存情况、变化情况,矿石的矿物性质、物理性质。

研究矿体中的夹石、节理裂隙、析离体、残留体、色斑色线等对荒料块度,荒料率的影响。研究并控制矿区内影响和破坏矿体的各种不利因素。花岗石矿床地质研究程度应与所探求的储量级别相一致。

2.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研究

应测试研究的技术性能,一般包括矿石在锯、磨、抛光、切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及光泽度、板材率。

3.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应研究矿区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震地质、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探、综合评价。

(三)、对花岗石矿山的勘探

勘探类型

花岗石(包括各类岩浆岩及部分变质岩)饰面石材矿床勘探类型划分如下。

(1)Ⅰ勘探类型矿床 矿体长度大于1000m,形态简单,品种单一或主要品种分布规则,不含或少含析离体、捕虏体、混杂斑团、后期脉岩,构造简单,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简单。属于此类型矿床有湖南华容弹子山花岗石矿。

(2)Ⅱ勘探类型矿床 矿体长度500~1000m,形态较简单,主要品种不甚规则,含较少不连续夹石,含较少析离体、捕虏体、混杂斑团、后期脉岩,构造简单,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简单。属于此类型矿床有吉林磐石和平屯花岗石矿。

(3)Ⅲ勘探类型矿床 矿体长200~500m,形态较复杂或主要品种分布不规则,或含较多不连续夹石,含较多析离体、捕虏体、混杂斑团、后期岩脉,构造较复杂,节理裂隙发展情况较复杂,属于此类型矿床有福建漳浦山边花岗石矿。

勘查手段与网度

勘探手段应尽可能利用地表探矿工程(主要是槽探、剥土工程和浅钻)对矿体进行系统揭露和研究;钻探的矿心采取率按连续5m计算不低于80%,岩心采取率不低于70%。凡具备物探前提条件的矿区,应进行物探,还可以通过试采作必要的补充。

表1

石材矿床矿石储量规模划分表

表2

石材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四)、花岗石矿山的评价

基础条件包括发下内容:石质、储量、荒料率、开采条件、花色。

1、石质的优劣是石材资源的基本指标之一,评价石质的内容是:光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放射性,它们是衡量矿石是否可作为石材的基本标准。

2、含量必须满足矿山服务年限,不需要做复杂的地质勘探。对石材矿山来讲,储量未必很大,一般只要满足市场需求,能开采20~30年即可。

3、荒料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荒料的开采成本,它是由矿体中节理裂隙的产状和发育程度决定的。节理裂隙分为构造和风化节理。构造节理影响到深部矿体的成块性,决定开采荒料率;风化节理仅限于地表,是确定风化层的主要因素,风化层的百度决定矿山基建剥离量的大小,影响矿山初期的投资。总之,荒料率是石材评价中较为重要的因素。

4、开采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的外部条件,它是矿山投资和开采成本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5、花色是决定石材品种优劣的另一重要指标,花色包括颜色与花纹(条纹),花色评价的原则是:颜色鲜艳、流行或有特殊花纹(条纹)的等级较高;一般普通的等级较低。

花岗石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品质和花色;花岗岩石成本取决于开采条件和运距;矿山评价要素即是价值与成本各因素的比国交与综合分析。所以,对于花岗石矿山的评价,必须参照国际上花岗石生产与贸易行情进行对比。

在对诸要素的对比分析中,大致分为三个等级,A级:好,B级:中,C级:差。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可将等级划分得更细致。

花岗石价值要素

1品质

品质包含:岩石结晶程度,后期风化程度。

A级:岩石结晶度高,晶体呈半透明状,后期保存完好,反映在板材上为光泽度高,呈半透明的玉质感,斑晶色彩鲜明,板面无鸡爪纹、砂眼、锈斑。如印度红、挪威蓝珍珠等。

B级:岩石结晶较好,斑晶呈半透的状,但存在鸡爪纹、砂眼、锈斑等缺陷。如河北省的金珍珠,巴西金钻麻、美国白麻等。

C级:岩石结晶度差,斑晶呈混浊状,反映在板材上光泽度不高,色彩不鲜明,不干净。如为福建603、山东五莲花、河北三花等。

2花色

花色指主体斑晶的大小及形态,色指主体斑晶的色彩。

在商品上将斑晶分为:粗花(大花)φ.>15mm,中花φ>5mm,细花(小花)φ<5mm,还有微晶构造的花岗石,用肉眼几乎看不到晶体,如山西太白青。有的石材长石斑可折射出蓝色的光彩,更显瑰丽。如挪威蓝珍珠。

主体斑晶的色彩构成石材的主色调,主色调越鲜亮、越突出越好。有的花岗石具有三、四种颜色,反而显得平庸。

还有一种混合岩化的花岗岩,由两种以上的色彩相间构成行云流水般的纹路,装饰效果荡气回肠。以不同色彩反差大,条纹流畅者为好。如印度幻彩红、巴西加州金麻。

花色虽说是石材的表面特征,但有时却可成为评价矿山的最主要因素,而品质等要素却退居其次。黄色花岗石,无一例外是风化的产物,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砂眼、锈斑、长石褪变为高岭石,角闪石褪变为绿泥石,致使石质疏松,吸水率高,但黄色石材是时尚的色彩,具有温馨、古典的情调,其缺陷甚至变成了特色。如福建、山东所产的锈石。这就是一般规律之外的特例。在评价矿山时,要多角度思考,发现矿山的独到之处。

人们的审美取向,决定着花色的流行。如上世纪末,我国流行红色石材,印度红、中国红、四川红、将军红、贵妃红、太行红等价值很高,而且还供不应求,时间一久,人们对红色发生审美疲劳,红色石材的需求量减少,价格随之下跌。而今,主流色彩发生很大的变化,以浅色石材为主,依次为黄色、白色、灰色、粉红色、绿色、红色和黑色仅做为点辍。

根据时尚以及珍稀程度,花色分级如下:

A级:主色调突出、颜色鲜亮、色度饱满,斑晶为聚晶体,晶体边缘为锯齿状,显得柔和。如印度红、黑金砂、加州金麻、巴西蓝(珍稀)、太白青(纯黑色,珍稀)、金梦(珍稀)。

B级:主色调突出,但色彩不够鲜亮(多由风化作用所致)。如河北金珍珠,四川冰花兰、山东锈石。

C级:主色调不突出,色彩不鲜亮。如山东五莲花、河北三花、福建603。

花岗石采矿成本要素

1矿体形态,矿石质量

A级:块状矿体,储量50万m3,连续10m内无裂隙及岩脉穿插。无明显的色线、石胆、及颜色变化。每次单块分离1000m3左右。以出产砂锯料(>4m3/块)为主,出荒料50%左右。

B级:块状矿体,储量30万m3 。连续5m内无裂隙及岩脉穿插,有少量色线、石胆色差不大,每次单块分离200m3左右。以出产砂锯料(>4m3/块)为主,出荒料30%左右。

C级:脉状或层状矿体,储量20万m3 左右,这样矿本往往遭受后期构造作用的破坏,被几组裂隙所切割。色线、石胆较多,颜色不稳定,每次分离块度20m3左右,以产圆盘锯料(0.5m3/块)为主,出荒率仅为10%左右。

2剥采比

矿体四周及上部的非矿体为剥离量。剥离量与矿石量之比为剥采比。

A级:0.2左右;B级:0.5左右;C级:>0.8. 上述的C级矿体剥采比都是很高的。

矿山的开采成本还包含很多,如修路、盖房、架线、架桥、人工、设备、消耗材料、管理费、营销费以及运抵主要市场的运营费等。

THE END
0.中国金属矿山露天采矿技术(含爆破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开采工艺连续化,运输方式多样化、高效化】陡帮开采方面,我国陡帮开采的工作帮坡角在40°左右,而露天采矿技术较先进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工作边坡角已达45°左右。和国外一样,我国大部分矿山的间断—连续开采工艺实现了采场内可移动式矿岩破碎—胶带运输;陡坡铁路可使铁路运输延深至露天矿更深的阶段,运输能力提高jvzquC41o0ypj~3eqo5tc8<624<77@7a34759?69;
1.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最终边坡角是露天 采矿场构成要素之一。指露天矿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 阶坡顶与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与水平 面的夹角,也称最终帮坡角或最终边帮角。 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概况: 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是按露天 矿边坡结构要素布置后形成的实际角度。露天矿设计初期,通常从边坡稳定性角度选取最终边坡角。采用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6825851<93;24ivvq
2.露天矿山安全知识汇总十篇4.9 当岩层内倾于采场,且设计边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当有多组节理、裂隙空间组合结构面内倾采场;当有较大软弱结构面切割边坡、构成不稳定的潜在滑坡体的边坡;应事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4.10 露天采场各作业水平上、下台阶之间的超前距离应满足设计规定。不应从下部不分台阶掏采。采剥工作面不应形成伞檐、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73<3jvor
3.非煤矿山露天开采基本知识采矿场 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采矿场,构成要素包括: ○露天采矿场的边帮 ○露天采矿场的工作帮 ○最终境界线 ○露天采矿场的最终深度 ○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 第二讲 露天开采境界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合理的开采深度,确定露天矿场底部平面周界,确定露天边坡角。 jvzquC41fqi/okfnkd4dqv4o1xofy8k;g4i96;9246lefjjg;77b:?7758j2793jvor
4.各省份2023年自然资源部重要矿政管理规范性文件落实情况观察(上重点核查范围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等管控要求,是否符合采矿权设置条件等内容。露天矿山还应统筹考虑是否以山脊划界、边界台阶高度、边坡角控制要求等因素,新设露天矿山要严格避免矿区范围占压耕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就范围涉及的上述内容逐项jvzquC41yy}/fƒ{kuv/exr1kpjfz7ujrAs>yju(c?yiq€+ecvoe??<(kfC:8:9
5.露天煤矿生产如何保障边坡安全结合近年来这些露天煤矿事故案例,一位露天采矿领域专家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当岩体、土体受到扰动时,露天煤矿的边坡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会引发滑坡、坍塌。“如果露天煤矿里有断层,也容易滑坡。”在露天煤矿开采前,矿山开采有一套严格的办理流程,包括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安全预评价、设计及审查、基础jvzquC41yy}/|‚s{0qxh0ls1pg}tkwkq17;19<>80jznn
6.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主要说明对地下巷道和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塌陷区范围内的矿山工程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主要说明露天边坡角、露天与地下各采区的位置关系、开采顺序、爆破作业及避免其相互影响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说明】 将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6642<97@3jvor
7.冶金矿山安全规程(露天部分)法规库第六十八条 在地下开采的岩石移动范围(包括10~20米保护带)内,不宜同时进行露天开采。 第六十九条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受地下开采影响地段的露天边坡角,应根据影响程度适当降低; 二、地下开采必须保护露天采场边坡稳定。应在设计中规定露天与地下各采区间的回采顺序; jvzq<84yyy42393eqo5gcpzk1ngxa@857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