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岩土分类知识科普!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下面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浆是存在于地壳下面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SiO2)。 沉积岩是由原岩(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经风化剥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碎屑、溶液析出物或有机质等。

岩石的分类:

沉积岩是由原岩(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经风化剥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碎屑、溶液析出物或有机质等。

地壳中的原岩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渗入的作用下,在固体状态下改变了原来岩石的结构、构造甚至矿物成分,形成一种新的岩石。

依冷凝成岩时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为三类:

1、喷出岩(火山岩): 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下降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者结晶差,肉眼不易看清楚。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2、浅成岩: 岩浆沿地壳裂缝上升至距地表较浅处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下降较快,矿物结晶较细小。如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等。

3、深成岩: 岩浆侵入地壳深处(约距地表3公里)冷凝形成的岩浆岩。由于岩浆压力大,温度下降缓慢,矿物结晶良好。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等。

深成岩和浅成岩又统称侵入岩。

岩浆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SiO2。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酸性岩类(SiO2含量>65%),如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等。

2.中性岩类(SiO2含量65%~52%),如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闪长岩、安山岩等。

3.基性岩类(SiO2含量52%~45%),如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等。

4.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如橄榄岩、辉岩等。

岩石中SiO2的含量越大,其颜色越浅,比重也越小。

沉积岩:

根据物质组成的不同,沉积岩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1、碎屑岩类: 主要是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其中由原岩风化破坏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称为沉积碎屑岩,如砾岩、砂岩和粉砂岩等;由火山喷出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称为火山碎屑岩,如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2、粘土岩类: 主要由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的粘土粒组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等。

3、化学和生物化学岩类: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的矿物及部分有机质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

常见的变质岩可分成以下二类:

1、片理状岩类: 有较明显的片理构造,如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等。

2、块状岩类: 较致密,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土的分类:

杂填土:

杂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砂、砾、砼块等建筑垃圾,土层结构松散,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垃圾土。这些垃圾土一般分为三类:即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生产垃圾土。不同类型的垃圾土、不同时间堆放的垃圾土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渗透性指标加以描述。

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厚薄不均、规律性差。因而同一场地表现为压缩性和强度的明显差异,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主要考虑的是杂填土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素填土与杂填土不同垃圾杂质比较少,就是一些原状土比较多。

淤泥(淤泥质粘土):灰黑色,饱和,流塑,以粘粒为主,富含有机质,絮状结构,分散状构造,质纯,手捻具滑腻感,易污手,略具腥臭味。

处理方法:

1、桩基法,淤泥层较厚可以打沉管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和冲孔灌注桩(易污染)。

2、换土法,淤泥层较薄。

3、灌浆法,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

4、排水固结。

5、加筋,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土工合成材料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粉质粘土:

稍湿,可塑(硬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土质较均匀,粘性较强,含少量粉粒,(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粗糙),稍有(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坡(洪、冲、残)积而成。

粘土是指IP>10,且粒径>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部土质量的50%,其中10<><=17的为粉质粘土。><=17的为粉质粘土。>

稍湿,可塑(硬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组织结构全被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其实粉土最典型的就是有摇震反应。在野外,你把取上来的土放在手里摇一下。是粉土的话很快从土的孔隙中水就出来了。再有就是放在手上搓土条,搓的越细且不易断的就是粘土。不易搓成条且断的就是粉土。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粉质粘土了。还有粉质粘土的切面相对于粘土不是太光滑。

花岗岩残积土 全风化 强风化 中风化 微风化

1、残积土: 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形成的土,残积土表部土壤层孔隙率大、强度低、压缩性高,而其下部常常是夹碎石或砂粒的粘性土,或是孔隙为粘性土充填的碎石土、砂砾土,其强度较高。

2、全风化花岗岩: 稍湿,组织结构基本破坏,但原岩结构清晰可辨,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属于岩石的范畴。

3、强风化花岗岩: 岩石风化强烈,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散砂状、碎块状,块状岩芯手捏易碎,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崩解。

4、中风化花岗岩: 黄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中细(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发育,沿节理裂隙面见铁锰质渲染,岩芯碎块状-块状,敲击声哑,且易击碎。

5、微风化花岗岩: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中细(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稍有发育,岩芯短-长柱状,岩质坚硬,敲击声脆,且不易击碎,RQD=95。

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

核心区别:

一般是用标贯试验吧。仅限花岗岩残积土小于30、全风化大于30、强风化大于50。

残积土:岩芯比较松散,无法看到原岩结构,一般像这样的土定粉质黏土都不会错。

全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已被破坏,岩芯呈土状,如果有风化残留物,可以看到原岩结构的可以定为全风化,如果没有那就是粉质粘土了,一般全风化可以打标贯。

强风化:强风化的东西明显有岩的结构和构造,强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比较破碎,呈碎块状,局部可能有短柱状,一般强风化只能打动探。

残积土,掰开岩芯,断面看不到岩石纹理,也会含一些岩石风化残留硬块,但多呈斑点状点缀;

全风化,掰开岩芯,断面可看到岩石纹理且全断面分布(与斑点状点缀相对),颜色比较纯,手捻易成土状(粉末状);

强风化,比较容易判定,一般矿物颜色明显变色,手捏易散、易碎、锤击易碎的,岩芯破碎的多判定为强风化。

碎石土的分类:

砂.石主要特征:

粉砂:松散(稍、中、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粉粒组成,含少量有机质及泥质。

细砂:松散(稍、中、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粉细粒组成,含少量有机质及泥质。

中砂:松散(稍密、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中细粒组成,含泥质较少,级配不良。

粗砂:稍密(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中粗粒组成,含泥质较少,级配不良。

砾砂: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砾粒组成,含中粗粒及少量泥质,级配不良。

圆砾:中密(密实),母岩成分为中微风化硅质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亚圆形,骨架间多充填中粗砂,含泥质较少(多),级配良好。

卵石:中密(密实),母岩为中微风化硅质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圆-亚圆形,骨架间由中粗砂充填,含泥质较少(多),级配良好。

泥质粉砂岩: 是由沙粒经过水搬运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坚固并经地质物理作用胶结而成的岩石。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透水性能良好.泥质粉砂岩的断口较粗糙, 用手搓泥质粉砂岩的会有砂感。

区别于泥质粉砂岩,砂岩 ——沙粒在经过长期的水搬运后留在河床上,经过数千年的堆积,并在地质物理作用下胶结而成的岩石。结构呈颗粒状,有良好的透水性,颗粒直径非常细小,大约在1/16-2mm。而粉砂岩的颗粒大约在1/16-1/250mm,几乎是砂岩中颗粒最小的一种。

泥岩(页岩)——泥岩是属于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后形成。颗粒十分微小,一般小于1/256mm,比砂岩中颗粒最小的粉砂岩还要小很多。结构通常为页状或薄片状,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

野外分辨粉砂岩与泥岩的最好方法是用牙咬一下,泥岩不碜牙,而粉砂岩,咬起来会有明显的碜牙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在粉砂岩与泥岩的断口用手搓一下,粉砂岩有明显的砂感,相比之下,泥岩要细腻的多。

强风化泥质粉砂质:岩石风化强烈,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块状岩芯手折易断 。

中风化泥质粉砂质: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局部短柱状,敲击声哑。

强风化砂砾岩: 岩石风化强烈,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块状岩芯手捏易碎,岩石强度低,节理裂隙较发育,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砾径一般0.5-2cm,大者5cm(10cm),磨圆度差,呈棱角状、次棱角状(或磨圆度好,呈亚圆-浑圆状)。

中风化砂砾岩: 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岩石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少量块状。碎块状,岩质稍硬,敲击声哑,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砾径一般0.5-2cm,大者5cm(10cm),磨圆度差,呈棱角状、次棱角状(或磨圆度好,呈亚圆-浑圆状)。

微风化砂砾岩: 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岩石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局部块状,岩质较坚硬,敲击声脆,且不易击碎,RQD=95。

THE END
0.高应力下花岗岩耦合节理在剪切过程中渗透率演化特性期刊[3]王伟,徐卫亚,王如宾,等.低渗透岩石三轴压缩过程中的渗透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1).DOI:10.13722/j.cnki.jrme.2015.01.005. [4]肖维民,夏才初,邓荣贵.岩石节理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系统研究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z2).DOI:10.13722/j.cnki.jrme.2014.s2.009. 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vry496:32629
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年S2期岩石裂隙水–岩作用机制与力学行为研究赵志宏; 高温环境下花岗岩三角形裂隙热应力场研究汪洋;陈文化; 基于深度学习模式的微震信号P波自动拾取方法研究赵洪宝;刘瑞;顾涛;刘一洪;蒋冬梅; 基于正反向直剪试验的岩石节理JRC值计算研究肖维民;刘伟超;朱占元; 日月引潮力对冲击地压的触发机制及时间窗口效应研究崔峰;张廷辉;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D/H4/bXNZ/814:3jvo
2.第十七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CHINAROCK2020第四分会场“地质工程报告题目5:岩石节理全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系统 报告人:夏才初 时间:11:10-11:50 主讲人简介:夏才初,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地下分会副理事长,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科技jvzquC41yy}/w|}0gf{/ew4kphu03:8913:52;3jvo
3.《观柱状节理听大海波涛》东海石林7月78日记,象山旅游攻略东海石林位于,浙江象山,以一个花岙村,名称命名的小岛《花岙岛》花岙岛是以火山岩、海蚀海积地貌景观为主的特色景区,有奇特的火山岩现象和海蚀海积柱状节理群。火山玄武岩柱状节理岩石现象。这种节理石在整个花岙岛有几十万根之多,是世界上柱状节理石数量最多,形态最为丰富。岛上也是盛产海盐的地方,万亩的盐田jvzquC41ddy/{xzzkcqf0lto1{5229897:4ivvq
4.第十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四岩石动态破坏机理与报告题目:环境侵蚀作用下充填节理岩石损伤动力特性研究 报告内容:本汇报针对含充填节理岩体受环境侵蚀作用产生损伤劣化的问题,通过静态单轴压缩试验、动态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干湿循环、酸性环境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含充填节理岩石环境损伤规律、静力压缩特征、损伤动态力学特性,并提出了充填节理岩石损伤动态力学模型。jvzquC41yy}/ezzuv0kew7hp1ktgq8666957:=<60jzn
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S1期基于Barton标准剖面线精细数字化处理的岩石节理JRC计算新公式研究 李锐;肖维民; 重载列车通过高架桥诱发地面振动传播与衰减规律的现场测试研究 罗忆;胡晶晶;杨宜谦;刘鹏辉;徐家云; 强震区隧洞工程服役期抗震性能研究 宋万鹏;陈卫忠;赵武胜;杨典森;赵坤; 泥石流危险性三要素评估方法 彭仕雄;陈卫东; 大当量地下浅埋爆炸真空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D/H4/bXNZ/813A2U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