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北魏)
世界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应县木塔(辽)
恢弘的大同“双璧”—华严寺、善化寺(辽金)
最美野长城--晋北“小八达岭”(明)
山西的古建
依旧站在他们诞生的地方
上启大唐,穿越辽宋金元,近至明清
未被倾覆又重建、粉饰至走形
只与脚下的土地和人间烟火一同变老
云冈石窟里的北魏,于杀伐中崛起,在微笑中隐没
放眼华夏大地
很少有一个省份能像山西
拥有这样连续又鲜活的历史印记
行至终点
眺望长城内外
你会发现
脚下那条绵延了千年的执念
连同崛起又消失的族群与朝代
早已在攻伐与交融中成埃落定
长城内外,天下大同
土木华章里的中国故事
博雅五一·山西游学
5天4晚
15人成团,25人满员
7岁以上亲子家庭
立即扫码占座
“表里山河”的封闭地形,支离破碎,让山西境内的古代建筑避开战火纷飞、朝代更迭,得以遗世独立。
世界文化遗产,由拓跋鲜卑开凿于北魏年间的云冈石窟,与洛阳龙门、甘肃麦积山、莫高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山西,既是农耕与游牧拉锯的前线,又是汉文化的腹地,更是华夏文明熔炉的核心。大同,地处山西最北部,从古到今一直是北方各少数民族杂糅、繁衍生息之地。故可以这样说,是典型的民族融合之地,特别是北魏时期,将这种现象推向了巅峰。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的刘敦桢、莫宗江等一起从北平出发,为调查大同古建和云冈石窟第一次奔赴山西。
当北京故宫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IP,人们对满清帝王的前朝后寝如数家珍;在汾河两岸,太行吕梁深处,晋蒙边境的荒原上,那些更为古远,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遗迹,一如梁林夫妇初见时那样,亟待世人的重新发现。
建于光绪年间的八台圣母教堂遗址,如今,与见证了历史风云激荡的长城一起,伫立在晋北的荒原上
走在左云摩天岭长城脚下,捡起一块块粗陶碎瓦,纹路之间依稀有着往日生活的气息,记录着曾经的金戈铁马。
简明行程
行程
活动
D1
4.29
大同
全天集合
开营仪式及晚宴
D2
4.30
大同
云冈石窟、体验壁画修复
D3
5.1
大同
应县木塔、拼搭斗拱模型、摩天岭长城
D4
5.2
大同
D5
5.3
大同
全天返程
游学日程顺序可能根据情况有所调整,但行程所列研学点会全部覆盖。
行程地图
导师介绍
王雁卿
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文博研究员。着重于北魏考古和云冈石窟考古研究,合著出版发掘报告《大同南郊北魏墓群》《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担任《中国大同雕塑全集-寺观雕塑卷》副主编;,翻译日本学者长广敏雄《云冈日记》,发表论文30余篇。
白志宇
原大同古建筑文物所所长,研究馆员。从事文保工作40余年,着重于建筑学与古建筑保护方面的研究。曾经主持参与下华严寺的建筑测绘及维修保护工程。发表过《从云冈石窟中塔的雕刻看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等文章。
方国一
原应县木塔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县木塔工作站特聘专家。多年从事应县木塔文物保护与研究。
高江萱
文化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三晋文化。本次游学,高老师将针对山西历史、古建以及晋商文化等课题展开授课。高老师目前经营一家传媒公司,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招募说明
集合地:山西 大同
适合人群:7岁以上亲子家庭
招募人数:15人成团,25人满员
游学费用:原价7100元/人
优惠政策:老营员或两家同报6700元/人
根据山西地方政策,江浙沪地区参营可减免门票费,一大一小共可减360元
费用包含
1.【交通】全程空调大巴
2.【住宿】4晚大同国宾大酒店或同级
3.【餐饮】行程中4早餐,7正餐,全程水充足供应
4.【保险】国内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
5.【设备】无线讲解器
6.途中无任何购物环节,没有任何其他收费
费用不含
1.各地往返大交通费用
2.行程中没有注明的餐费
3.其他个人消费
行程详解
D1
4月29日 大同
“北方锁钥”的古都大同,它曾是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代九边重镇之一。
华北地区的家庭可选择高铁前往大同南站,如北京-大同仅需2小时左右;国内其他大中型城市均有航班直飞大同云冈机场;我们将负责接站接机。
当晚18:00进行开营仪式及晚宴,请合理规划行程,以免错过。
D2
4月30日 大同
行程的第一站,我们将前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去看看穿越千年的微笑,静美而慈悲,那笑容是经历沧桑后的风轻云淡,是万人如海偶然相遇的莞尔一笑,是云冈对众生充满温情的人间微笑。
公元四世纪末,其中的一支部落——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即今天的大同。
就是这样一个于杀伐中崛起的剽悍政权,创造出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第一个巅峰。
在北魏征服了北凉和西域后,中国迎来了第二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高潮,大量佛教僧侣和能工巧匠进入王朝的首都。和他们一起到来的,是大量印度、西域乃至欧洲的艺术形式。
云冈早期造像受到西域和犍陀罗艺术影响,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审美偏好和豪放气度,面容饱满、高鼻深目、身材健硕,被称为“西域-拓跋风格”
上承两汉、下接唐宋,战争与融合是南北朝时期始终的主题,漫长的变革成就了唐朝的辉煌,而云冈石窟所浓缩的艺术精华则是研究那个时代最好的切片。
随着对汉文化的吸收,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逐渐转向中原门阀士族的审美取向,晚期形成“秀骨清像”的特点,表情温婉、清风寡欲、超凡脱俗。
云冈石窟,代表着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和石窟开凿技术的最高水平,甚至反向影响了开凿时代更早的莫高窟,标志着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1933年,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将云冈石窟定为山西之行的第一站。他说:
“在云冈石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入旺盛而有力的外来影响:它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波斯、印度,它们通过南北两路,经西域各族和中国西藏到达内地。这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赋予我国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也是近代史学者最重视研究的问题。”
虽然开凿整个石窟仅用了60多年,北魏也只存在了100多年,但其融汇与创新的方法论,对中国石窟与造像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云冈研究院,我们将跟随文物修复大师,学习壁画的修复。
D3
5月1日 大同-应县木塔-摩天岭长城徒步-大同
没有人能拒绝应县木塔的美,它的全称是佛宫寺释迦塔,建于965年前的辽代,高达66米,相当于20多层现代楼房的高度。
是全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全塔3000多吨木制构件,不用一钉一铆。
巨塔建成后70年,大辽覆灭;126年后,金代大书家王瓛为它挂上了“释迦塔”的身份证;367年后,明成祖朱棣北伐凯旋,登塔四望,志得意满,亲笔“峻极神工”;木塔自建成起,历尽40多次地震,无数次的电闪雷击;1926年,阎锡山与冯玉祥在此大战,870岁高龄的释迦塔中弹两百余发,依旧岿然不倒。
梁思成与应县木塔
梁思成著作中,对建筑结构有详尽的剖析和示意。我们将通过搭斗拱的方式,加深对木结构建筑的认识。
长城,自战国时期诞生,到明王朝结束的两千多年间,修建的总长度超过了两万千米,贯穿今天中国的15个省份,能够成为网红的,凤毛麟角。
晋蒙交界地带,遗留着大量夯土筑成的明长城。比起那些家喻户晓、威猛高大的砖筑同胞,他们以更接近原始和本质的状态,默默伫立在塞北荒原上,低调、雄浑、苍凉。
不同于多数佛教寺庙的朝向,大同华严寺是坐西朝东,这与它们建造之初的辽有关。辽是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契丹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原始崇拜是太阳,他们认为人类拥有的一切是太阳给予的,所以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朝着太阳升起的东方朝拜。于是,这座恢弘的寺庙也带上了信仰的历史色彩。
善化寺俗称南寺,紧靠大同南城墙西段。与华严寺相距约1公里。
善化寺可追溯的历史要比华严寺悠久,初建于唐,现存主要建筑是为金代遗留,保留了唐代风格,利用高台抬高建筑建筑,使得院落错落有致。
善化寺总体规模小于华严寺,虽然没有华严寺名气大,但其现存主体建筑均为辽金原构,寺院中几乎没有夹杂明清后建筑,建筑群的统一性胜于华严寺。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以2018年为例,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47%,中国也消耗了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支撑了全国80%以上的发电量。就煤炭储量而言,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煤炭储量国。
山西作为中国最重要煤炭基地,平均年产量占全国1/3,出口量占七成以上,可以说山西是不折不扣的“煤老大”。煤炭,也成为山西的一个符号。通过山西,了解煤炭产业再合适不过。
在大同,我们选择了一处既能亲临现场,又能保证安全的大课堂——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在原有矿山经过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后,对公众展示矿区和矿业生产遗迹。这里也坐落着大同煤炭博物馆,我们穿过博物馆,进入到矿井下,循着安全通道,一座煤矿核心的生产流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D5
5月5日 大同
全天返程,我们会提供送机送站服务
招募说明
集合地:太原
适合人群:7岁以上亲子家庭
招募人数:15人成团,25人满员
游学费用:原价5900元/人
优惠政策:老营员或两家同报:5600元/人
根据山西地方政策,江浙沪地区参营可减免门票费,一大一小共可减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