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深夜人静的情感慰藉,绿皮车上的滋味万千,如今也是餐桌的最后防线。
煮方便面的热气,
在深夜最能抚慰人心。
摄影/mnimage,图/图虫创意
方便面就像个 “终极备胎”,我们饿的时候想它念它,饱餐以后绝不多看一眼,甚至对它从何而来都 一无所知。比如很多人都不知道:
名噪一方的 北京麻辣方便面,没有北京户口,而是土生土长的 河南老乡;另一款同样出身河南的 豫竹方便面,则与上海的 美味肉蓉面,一起征服了部分 山西人的味蕾; 潮汕人钟爱的 幸运蟹皇面,多产于 安徽淮北、江苏镇江,创始人却是新加坡潮商……
中国方便面江湖,聚集在华北、中原、东南沿海
制图/孙璐
最骚的还是让无数东北人引以为家乡特产的 “东三福”方便面,实际上来自 河北邢台,属于 华龙(今麦郎)旗下——与之几乎一样的另外两款产品,在中原地区称作 “六丁目”,在南方城市叫做 “小康家庭”。一面化三名,谁见了都得叫声“起名鬼才”。
无论是在取名上,还是在风味上,方便面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这在工业化食品中颇为少见(另一种想必就是罐头了 )。
怀旧方便面,哪一款是你心中的“白月光”?
制图/ 九阳
产于本地的古龙香菇肉酱罐头,拌上 厦门泡面,那是一代代“恶萌郎”心中永不褪色的古早味;在寸土寸金的中环吃一碗 “出前一丁”做成的“捞丁”,是香港自由行的打卡必选项;“广东之光” 华丰三鲜伊面,更是广东人打边炉的默认之选……
👈向左滑动
图1: 港式番茄牛捞丁;
图2: 辣煮方便面;
图3: 辣爆方便面,干红辣椒+青辣椒+红辣椒的三重魔辣。
图1 摄影/吴嘉亮,图/图虫·创意
图2摄影/刘都
图3摄影/李电池
无论何时何地, 有泡面在,就会多一份心安。
一碗放心面,满满的河南味
如果方便面也有 “官方语言”,那么他们说的估计都是“中中中”的 河南话。
这个中原大省,平均每年承包了中国人 近3成的方便面,产量长期位居 全国第一;拥有着以 郑州为中心,南起 漯河、北至 新乡的方便面产业集群,各大品牌多数都在河南有生产基地;甚至连中国 第一家方便面行业协会——河南方便面制品专业协会,也于2005年在 郑州成立。
工厂中油炸后的方便面饼。
图/视觉中国
而从河南走出来的本土品牌,构成了庞大的“方便面帝国”:
前段时间由于低调做公益、拒绝日资等话题赢得一波波好感,在超市、网上卖断货的 白象方便面,来自河南 郑州市;
凭实力在“面食大省”山西晋东南地区风靡一时、成为许多山西孩子童年回忆的 豫竹牌方便面,来自河南 焦作市;
超市中售卖的白象方便面。
图/视觉中国
中国最老牌的方便面之一、总被误以为产于首都的 “北京”牌方便面,来自河南 漯河市南街村——这座传奇小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生产方便面,由于和北京劲松糕点厂合作,就给自己的方便面挂上了 “ 北京 ” 的招牌。
到1993年时,南街村已然拥有了年产5万多吨的18条方便面生产线,曾经是中国90年代最为畅销的方便面品牌,并在当时打开了国际市场,远销海外。
现代化的方便面生产线。
图/网络
还有用“天方天方,味道真香”广告语洗脑的 天方牌方便面,由于卖热干面在武汉也有一席之地的 国华方便面,以及 科迪、思圆、海嘉等方便面,都是来出身河南的品牌。
为什么是河南?在成为 “方便面第一大省”之前,河南首先是“中国粮仓”,盛产方便面的主要原材料: 小麦。
中国小麦产量分布示意图,河南小麦产量位居第一。
制图/monk
地处中原腹地,河南境内大多是由黄河冲积而成的肥沃平原,每年春夏之交,是处都有着风吹麦浪的壮美景观。上世纪黄河水患解决后,依靠河南人辛勤与农业科技的进步,河南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而当地平原连绵的优势,正适合 机械化大规模作业。
河南郑州巩义河洛汇流景区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麦田。
图/视觉中国
今天的河南,用中国 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种出中国 年粮产的十分之一。其中 小麦产量占中国的 四分之一,河南的粮食不但养活了本身1亿人口,更是每年外调 400亿斤,供给全国。
河南新乡,收割小麦。
图/视觉中国
此外,河南位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也为其带来交通运输、物流集散的优势。 京广线与 陇海线在豫中十字交汇,构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 全国性交通枢纽,仅在郑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近500家物流相关企业在此布局。强劲的物流体系,成为河南这座“方便面帝国”货通天下的触手。
地图左侧为北。东西走向的陇海铁路与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交汇于郑州。
绘图/Paprika
一碗泡面中的“古早味”
如果说河南是以一己之力,打造出“方便面帝国”;那么南方的方便面,则堪称“诸侯割据”,各有各的特色。
事实上,早在河南的南街村方便面问世以前,成熟的方便面已经在南方出现——
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代的各种泡面。
图/视觉中国
1964年, 北京食品总厂首次做出了“方便面”雏形,但这种面饼是用鸭油来炸的,风味可想而知,于是受到了《人民日报》的官方吐槽—— “有一种怪味”,然后就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 中国第一包商业化方便面的诞生地,正是上海。
上海的方便面,咋成了“太原特产”?
1970 年, 上海益民食品四厂用高压蒸面+油炸的方式,做出了一种鸡蛋方便面,跟“鸭油方便面”比,用户反馈明显好了很多,曾经畅销全国多个地市。
方便面为什么弯的?有人说是便于运输、储存和食用。
图/视觉中国
多年后,上海益民食品四厂改组合并入 冠生园——也就是生产出大白兔奶糖的那家上海老字号,这款“宗师级”的方便面,也被保留了下来。没错,这便是 让无数上海朋友听了一脸懵圈、让无数太原朋友以为是三晋特产的:
美味肉蓉面
一碗方便面的命运,当然要靠生产技术,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不知道作为上海生产的方便面,怎么就成为了“太原特产”,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味肉蓉面在太原受到的礼遇,显然更胜于它的老家,几乎承包了太原人的一日三餐——
一锅镬气满满的炒方便面。
图/视觉中国
肉蓉面相比一般的方便面,口感筋道,汤底清淡,简单撒点葱花香菜,开吃前洒(亿)点 老陈醋,一碗唤醒味蕾的 早餐面新鲜出炉;中午, 炒肉蓉面、砂锅肉蓉面的香味在街头巷尾浮动,面端上桌,再开一瓶 太钢汽水,足以抚慰上班族们的辘辘饥肠;晚上呼朋唤友搓一顿火锅,酒足饭饱,总得再下两包肉蓉面收尾,太原人才能心满意足。
方便面和火锅,是绝配。
摄影/一只猫ukiii,图/图虫创意
从上海到千里之外的太原,或许只有最为亲民的方便面,才最能诠释了那一句 “美食不问出处”。
广东,“食华丰,路路通”
或许只有太原人会以为肉蓉面是山西特产,但在信息不发达的90年代,几乎全国各地都会有朋友以为 “华丰三鲜伊面”是当地特产。
无他,只因当年“路路通”的三鲜伊面,实在是太过畅销。
1960年,日本工厂生产出的全球第一批方便面。
方便面是由日本人安藤百福发明的。
图/视觉中国
1984 年,在 广东珠海平沙镇一家食品厂服务站当站长的 熊毅武,拿到了从日本引入的一套方便面生产线,带领着员工开了一家名为“华丰”的工厂,借着广东率先改革开放优势,生产出了广东第一块方便面—— 三鲜伊面。
包装基本上没什么大改的三鲜伊面。
图/视觉中国
之所以叫“三鲜伊面”,是因为调料包采用 猪骨、海鲜、鸡肉这“三鲜”来调制,鲜甜清淡的口味一下子便抓住了广东人民的胃口,迅速卖爆。由于供不应求,据说当年取货、装运华丰方便面的车辆,经常将珠海平沙镇附近的公路堵得水泄不通。
此后,华丰的“方便面版图”开始向全国扩张,在陕西、河南、山东以及东三省都开了生产线,间接导致了各省小伙伴们误认为华丰是当地特产。
图/网络
无论在外地多么畅销,对于三鲜伊面的吃法,广东人民显然是最专精的:
鸡煲、羊肉煲、牛腩煲,不管是什么煲,一定要用三鲜伊面收尾是属于广东人民的仪式感;
你可以用任何东西煮泡面,丰俭由人。
摄影/JerrySu,图/图虫·创意
三鲜伊面和鱼蛋、牛杂相配,再从校门口的奶茶店点一杯 珍珠奶茶,那是广东人心头的白月光;
打边炉更是把三鲜伊面归为“指定用面”,不管之前吃多少山珍海味,最后一包泡面下锅,才能吃得舒畅。
广东、香港的云吞面,有时候会用方便面来制作。
图/视觉中国
厦门泡面,闽南人的“古早味”
相比于肉蓉面和三鲜伊面的全国畅销, 厦门泡面,是独属于厦门孩子的隐秘美味。
南方的本土小众泡面,大多带有当地风味特色——
不论在哪,面里加蛋是常规操作。
图/视觉中国
譬如无锡产的 中萃雪菜面,加入了江浙沪人民吃面最爱配的 “咸齑”(雪菜);潮汕流行的 幸运蟹皇面,拥有鲜味独特的酱包;厦门泡面同样如此,它的料包采用了独具闽南风味的 “沙茶调味粉”。
或许正因如此,厦门泡面一年销量 1500万包,近一半都卖给了厦门人 (另一半大部分估计是卖到泉州、漳州等福建各市,以及爱好沙茶酱的潮汕地区),当地人吃厦门泡面,撒了沙茶味的料包,还有加入浓白的骨汤和醇厚的沙茶酱,活色生“鲜”,香醇动人。
沙茶火锅煮方便面。
摄影/77管不住嘴
如果再开启一罐 古龙牌肉酱罐头,拌上或者炒上 厦门泡面,那就是两大厦门特产的风云际会、限量联名,足以牵引出厦门孩子的乡愁。
对于身处异地的“恶萌郎”来说, 每一包厦门泡面,都是一封来自故土的家书。
有方便面的日子,不会太差
方便面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微小缩影——
首先,方便面量产所需的海量原材料,小麦,需要发达的 现代化农业技术才能满足需求;其次,方便面生产要求流水线化炸面饼、制料包、脱水蔬菜,食品生产线是 国家工业能力的象征;最后,方便面作为廉价方便食品,产地强大的 物流能力代表着低廉的物流成本,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刚生产出来的方便面。
图/视觉中国
北方多 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如 河南、山东、河北等,食品工业发达。再加上北方对于面食的受众远比南方要广,因此方便面无论从产量还是销量上来看,都更为庞大。
今天中国方便面市场的“四大金刚”,有三位都来自北方——产自 河南郑州的 白象方便面、出身 河北邢台的 今麦郎方便面,以及最早在 天津建厂的 康师傅方便面。
天津,康师傅方便面的生产加工厂。
图/视觉中国
没错,康师傅方便面的创始人虽然来自台湾省,但是康师傅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天津师傅”——台商 魏应州最早在天津建厂,凭借着一手牛肉酱包火速抢占了方便面市场,击败了老牌的珠海华丰、杭州双峰等方便面企业。
到今天,由于外卖行业的兴起,以及以螺蛳粉为首的各类粉面速食的爆红,方便面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从2018年至2020年,中国方便面产量 连续3年下滑。但我国依然是全世界方便面第一消费大国,2021年共计消耗了 463亿份泡面。
南京火车站候车室里吃方便面食品的旅客。
图/视觉中国
平均下来,每一秒钟都有 1468份泡面被撕开封袋,抚慰着食客们的辘辘饥肠。
方便面或许再也回不了巅峰,但在今天依然不算过时 。它曾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解了无数人肚中的馋虫;也会在无数不安的夜晚,治愈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我有一碗面,足以慰风尘。
图/视觉中国
作者介绍:“地道风物”是《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原创内容平台,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美食的人,作为行走的风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国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寻风物美食,传播地域文化。
文|九月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霸国 |晋阳古城 . 中国庞贝 |祆神楼
云冈石窟佛眼回归 |平陆商代方鼎 往事
徐显秀 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 |大康通宝. 皇后 悲剧
羊舌上的晋国 | 发现 倗国 | 芮国虎妈 | 韩国劲弩之哀
63号墓秘密 | 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 | 虞国:昏君黄昏
山西古代壁画 | 眩晕的山西古琉璃 | 《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 |南涅水石刻 . 民间原力
蝴蝶结与太山唐代金棺 | 清凉寺玉器:暴力时代
废黜皇帝 .海昏侯黄昏 |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刖人守囿:燕子奴隶 | 寂静鸣条岗 :驯龙者宿命
唐晋 | 徐 青藤 | 箭 响马到 陆浑戎 | 凤凰陨落顾炎武
山西浑源彝器往事 |五台山 金淳化元宝与大宋秘密
错金鸟篆铜戈 . 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 .魏文侯之叹
粟特人 .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 | 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 | 巨碑沉陷 . 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