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创联沥青路面八大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和种养护技术混合料面层微表处

沥青路面八大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是我国当前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沥青混凝土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往往会出现裂缝、车辙、松散、冻胀翻浆、沉陷、拥包、泛油、龟裂唧浆等八种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1、裂缝

沥青路面建成初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早期产生的裂缝基本上不会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但随着雨水的侵入和外力的作用,会逐渐对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裂缝从表现形式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1、横向裂缝,往往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路面发生疲劳裂缝。这种温度裂缝往往起始于温度变化率最大的表面并很快向下延伸,并随着时间增长造成沥青老化,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逐年降低,温度裂缝也随之增加;

2、纵向裂缝,主要由于地基和填土不均匀性,特别是在旧路基拓宽地段,因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控制不严;

3、网状裂缝,大多因早期路面裂缝经表层水渗透、冲刷、唧浆,从而产生以缝为中心的下陷形变,同时产生新裂缝甚至碎裂破坏;

2、车辙

主要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致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累积永久变形。其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

2、表面磨损过度;

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

4、基层含不稳定夹层,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3、松散

松散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一般表现为,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粗细集料散失起砂,路面磨损,路表粗麻,表层剥落,如不及时治理,会从路表面向下形成坑槽。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偏少,油石比偏低,沥青与集料间粘结性差;

2、低气温施工,压实度小,沥青面层内部空隙率过大;

3、集料含泥量超标,集料颗粒被粉尘包裹,使沥青膜不能粘结在集料颗粒上;

4、拌合时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

5、基层松软而引起的面层龟裂松散;

6、误选择了酸性骨料,与沥青粘附性差;

7、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降低了沥青粘附性和粘结力。

4、冻胀翻浆

主要是在冻融时期,因为水的侵入和路基土的水稳定性能差,路基上层积聚的水分冻结后引起路面胀起并开裂。如果不及时处理,到了冻胀路面彻底融化时,在车辆的重压下就会产生道路翻浆,对行车安全是极大的隐患。

5、沉陷

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其成因有四个方面:

1、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润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

2、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易发生疲劳破坏;

3、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

4、桥头路面沉降不均匀而引起沉陷并与桥面发生错位。

6、拥包

指沥青路面出现的局部隆起。其成因有:

1、施工质量导致路面上下层粘结不好;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集中;

2、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压实,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位移;

3、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沥青面层混合料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聚积形成拥包。

7、泛油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表层,而在冷天时又不能渗入下层,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其成因有五个方面:

1、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多余沥青由下部泛到路表;

2、混合料拌和控制不严,细料含量过少,混合料比表面积较小,则沥青用量相对较多;

3、粘层油用量不当,喷洒过多或洒布不均匀;

4、施工质量差,摊铺时混合料产生离析,局部细料过分集中;

5、雨水渗入使下层沥青与石料剥离,在水作用下沥青膜剥落,引起表层泛油。

8、龟裂唧浆

主要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源于路面本身,基层施工质量差,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浸入的雨水滞留在面层中,产生局部离析,路面表层出现龟裂;外因是交通量大,在超载和高频率动载的作用下,路表弯沉及结构层应力显著增加,造成路面龟裂。

02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1)雾封层技术

雾封层作为高速公路早期预防性养护最有效的方法,在2004年年度《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上,把它作为养护新技术,在全国推广。

雾封层技术的主要工艺为:采用喷洒设备将乳化的沥青、沥青路面养护剂或改性乳化沥青等材料喷洒到沥青混凝土路面上。

采用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路面产生的微裂缝,使分离的集料再次粘结起来,对路面的小病害起到有效控制作用,保护路面。

(2)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工艺原理是将乳化沥青、符合级配的骨料、水、填料及添加剂按一定的设计配比搅拌成稀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待处理的路面上。

经裹覆、破乳、析水、蒸发和固化等过程与原路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实、坚固、耐磨和道路表面封层,大大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3)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将改性沥青、矿粉、添加剂、水及集料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和,搅然后将混合材料摊铺到路面上。微表处技术在耐磨性和抗滑性上有很大的优越性。

此外,还能够修复路面的车辙,达到较好的封层效果。除了封层作用之外,微表处技术还具有阻水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水分渗入造成的病害。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连续端腹板局部裂缝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1]石兆敏,刘桢杰,董佳霖.预应力混凝土多箱桥腹板裂缝产生机理及影响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5).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3.05.027. [2]孙马,刘盛智,陈虎成,等.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病害分析及优化设计[J].世界桥梁.2022,50(2).DOI:10.3969/j.issn.1671-7767.2022.02.018. jvzquC41yy}/yjshcpmec}f0eqs/ew4fgvgjn|4fgvgjn7iqAazzrnBrgtop(ri?nppums72437329;
1.桥梁病害及加固方法全解,图文并茂+深度分析,涨见识了桥梁加固设计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最好既有相当的设计经验,又有相当的施工经验,所完成的设计施工图才较合理、可靠、现实、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修改变更少、造价合理、加固效果好,不仅能治“标”,能治“本”的尽量治“本”。 如果只有施工经验,所出加固方案及施工图,可能缺乏对结构系统地受力分析及病害成因及jvzquC41yy}/emhzjn4dqv4jcpmzg8okci{0p:;8894ivvq
2.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的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的各种病害给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带来较大的影响,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快速、平稳、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每年用于高速公路的各种病害的维修养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高速公路;桥梁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g1;53;2<14::4749`49=;77?/j}rn
3.高速公路路面破坏路基病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将路面破损和路基病害成因类型对应分析,能够发现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路基病害会引起路面破损,而路面破损又加快了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表现为路基压实度减小、含水量增大、裂缝松散体的产生。路面破损往往是路基病害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破坏;路基病害;路面破损;变形类 jvzquC41yy}/lrfpujk:;7hqo1tfy8;8a3<21;52;a=`3>dnk;?38<57:3=27:<;22823?:20unuou
4.桥梁缆索拉索病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技术资讯爬索机器人随着大跨度斜拉桥的日渐兴起,斜拉桥、缆索桥已经成为大跨度桥梁设计选择的主要形式。因此,斜拉桥、缆索桥的养护与维修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课题。 缆索、斜拉索的主要病害及成因 1 化学腐蚀 腐蚀是造成斜拉索、缆索损坏的主要原因,斜拉索、缆索的腐蚀伴随着斜拉桥的整个使用寿命。当拉索的使用时间增加,由于磨损、外界腐蚀介质的侵蚀、物体的碰撞 jvzquC41yy}/eqnpc/vdt7hqo1ipp}jpv1E25>3jvor
5.道路桥梁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析1引言 道路表面的裂缝以及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都是经常发生于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病害类型[1]。而这些病害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和施工技术使用不当、原材料质量较差等原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些病害出现之后,由于工程的施工成本较高等原因,因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phny1wmilqy146329:194749>3jvor
6.道路改造工程施工重难点范文(1)旧路改造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是在新老路基结合处出现的滑坡、失稳及不均匀沉降,以及由此引发的路面损害。 (2)在旧有路基上增设的涵洞通道的台背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桥头跳车。 2.2 常见病害和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 (1)新老路基结合面出现的失稳、滑坡,一般多由地形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造成。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3?/j}rn
7.桥的俗语范文结合昌吉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在桥涵构造物养护维修中,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方法有以下几种: 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和缺陷,及时采取裂缝封闭,裂缝在0.2mm以下通常直接封闭处理,而对于宽度更大的则灌胶处理。混凝土缺陷表面修补等处理措施,防止裂缝和缺陷扩展引起钢筋锈蚀等病害;对于伸缩缝与泄水孔的堵塞,及时进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2:4ivvq
8.高速公路桥梁常见病害与加固措施高速公路桥梁其它病害也有多种,基本有桥支座破损、混凝土掉脱、裂纹、混凝土碳化、桥头跳车严重、桥面排水落石出畅、栏杆及人行道系损坏等。总之,只有分析和了解以上这些病害成因,才能科学的进行维修加固。 三、有效的加固方法 高速公路桥梁的加固要根据病害的成因和现象,要因地制宜,考虑结构力学特点、及材料性能,进行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526711;>9856/j}rn
9.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分析论文摘要: 因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且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病害,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从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入手,重点对道路桥梁病害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道路桥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g1;53;3716:=765:`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