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实质就是肿瘤。肿瘤组织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构成,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具有组织来源特异性。它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通常根据肿瘤的实质形态来识别各种肿瘤的组织来源,进行肿瘤的分类、命名、和组织学诊断,并根据其分化成熟程度和异型性大小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细胞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除此之外,肿瘤细胞还有许多不同...
1、类型
2、构成
癌细胞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除此之外,癌细胞还有许多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生理、生化和形态特征。
一、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癌细胞大小形态不一,通常比它的源细胞体积要大,核质比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可达1:1,正常的分化细胞和之比仅为1:4-6。
二、癌细胞的生理特征
细胞周期失控,就像寄生在细胞内的微生物,不受正常生长调控系统的控制,能持续的分裂与增殖。
定着依赖性丧失,正常真核细胞,除成熟血细胞外,大多须粘附于特定的细胞外基质上才能抑制凋亡而存活,称为定着依赖性(anchoragedependence)。肿瘤细胞失去定着依赖性,可以在琼脂、甲基纤维素等支撑物上生长。
去分化现象,已知肿瘤细胞中表达的胎儿同功酶达20余种。胎儿甲种球蛋白(甲胎蛋白)是胎儿所特有的。但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因此可做肝癌早期检定的标志特征。
对生长因子需要量降低,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对生长因子的需要量显著低于正常细胞,是因为自分泌或其细胞增殖的信号途径不依赖于生长因素。某些固体瘤细胞还能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向肿瘤生长。获取大量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线粒体功能障碍,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糖酵解途径获取能量。与三个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和同工酶谱的改变,以及糖原异生关键酶活性降低有关。
肿瘤形成(oncogenesis)的过程包括始发突变、潜伏、促癌和演进。始发突变是指细胞在致癌物的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是突变发生后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不会发展为肿瘤,此阶段称为潜伏期;促癌是指在促癌剂(刺激细胞增长的因子,如激素)作用下开始增殖的过程,促癌因子的作用是可逆的,如果去除,引起扩增的克隆就会消失;演进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越来越变得具有侵袭力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肿瘤形成往往涉及许多基因的突变,需要十到数十年的时间,因而恶性肿瘤通常属于老年性疾病。。
一、肿瘤形成的内因
恶性肿瘤的形成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的逐渐积累有关。
(一)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oncogene)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二)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的产物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负调控作用,通常认为抑癌基因的突变是隐性的。
(三)原癌基因的激活
恶性肿瘤的发生归根到底是因为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基因本身或其调控区发生了变异,导致基因的过表达,或产物蛋白活性增强,使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
二、肿瘤形成的外因
人类肿瘤约80%是由于与外界致癌物质接触而引起的,根据致癌物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致癌物三大类。根据它们在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启动剂、促进剂、完全致癌物。
启动剂是指某些化学、物理或生物因子,它们可以直接改变细胞遗传物质DNA的成分或结构,一般一次接触即可完成,其作用似无明确的阈剂量,启动剂引起的细胞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
有些致癌物的作用很强,兼具启动和促进作用,单独作用即可致癌。称为完全致癌物。如多环芳香烃、芳香胺、亚硝胺、致癌病毒等。
(一)化学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引起人体肿瘤的作用机制很复杂。少数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诱发肿瘤,这种物质称为直接致癌物。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体内代谢活化或生物转化,成为具有致癌活性的最终致癌物,才能引起肿瘤发生,这种物质称为间接致癌物。在体内参与此类化合物代谢的主要为P450酶系。
(二)生物性致癌因素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图16-10)、细菌、霉菌等。其中以病毒与人体肿瘤的关系最为重要,研究也最深入。
1.肿瘤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人肝癌细胞DNA中发现有HBV病毒的碱基序列。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中,见到HBV病毒DNA整合到细胞DNA中。HBV整合到细胞DNA中,能使细胞DNA发生缺失、插入、转位、突变或易位等改变。
2.霉菌与肿瘤发生
目前已知有数十种霉菌毒素对动物有致癌性。但除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外,对其它的研究都较少。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污染的食品中,尤以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类含量最多。黄曲霉毒素有许多种,是一类杂环化合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可引起人和啮齿类、鱼类、鸟类等多种动物的肝癌。
(三)物理因素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体各部位发生肿瘤,但据估计在所有肿瘤的总病例数中只占2%~3%左右。居里夫人的去世,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引起白血病的发病率增高,都是著名的例子。
2.紫外线
三、肿瘤的起源与演进
对肿瘤的起源有两种见解,其一是认为来源于去分化的体细胞,其二是认为来源于干细胞。虽然在某些低等动物中已分化的细胞可以去分化[1],但是在哺乳动物中通常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具备自我更新(self-renewal)能力,即使发生突变也只是功能异常而不致于转化,而干细胞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断更新,突变更容易在干细胞中累积,所以现在普遍倾向于认为肿瘤来源于恶性干细胞。有些组织,如肝、肾虽然不具有干细胞,但是其细胞在特殊情况下也具有分裂能力,因而也是致癌物的靶细胞。
多数肿瘤来源于单克隆细胞,如在女性中,胚胎发育时期,细胞中的一个X染色体随机失活,某些X染色体连锁的酶(如葡糖-6-磷酸脱氢酶)在组织中具有异质性,即:不同细胞中表达不同的同工酶,而在肿瘤细胞中却是相同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一个肿瘤中的细胞具有相同的起源(图16-12)。
1.免疫学:
肿瘤标志物
(一)癌胚蛋白
在个体发育中,一些蛋白质只在胎儿期表达,但成年动物细胞发生癌变时,出现去分化现象,一些关闭的基因被激活,重新分泌胚胎时期特有的蛋白,称为癌胚蛋白。
(二)肿瘤抗原
(三)酶类标志物
肿瘤状态时,机体的某些酶活力或同工酶谱将发生改变,因此检测血清中某些酶的活性是否异常、或同工酶谱是否发生改变,也是肿瘤诊断的重要途径之一。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也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血液和体液中,参与体内糖蛋白、糖脂和寡糖的代谢。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类疾患(包括良、恶性肿瘤)。
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为糖蛋白,在肝、骨和胎盘组织中合成,是检测原发性骨癌和肿瘤向肝/骨迁移的标志物。
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用4%-30%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可将血清γ-GT分成12-13条酶带。自阳极起其中I'、II及II'酶带为原发性肝癌所特有,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GST有三种同工酶(α、μ、π),其中GST-π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标志物。
其它的一些酶:如醛缩酶、半乳糖转移酶、碱性磷酸酶、5’磷酸二酯酶等的同工酶也可作为某些肿瘤的标志物。
(四)激素
非内分泌癌组织中出现激素样物质,称为异位激素。内分泌腺癌使分泌的激素增加,称为原位激素异常。这两种情况均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
(五)血浆蛋白
蛋白质肿瘤标志是最早发现的标志物。如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一般来讲这类标志物特异性稍差,但检测方法相对比较容易,常作常规检测项目。
铁蛋白(ferritin,Fer):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存在于各组织,病理状态下释放入血液中,不是肿瘤特异的标志,在多种癌症患者血液中,均有不向程度的阳性率,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在70%以上,所以可辅助诊断肝癌。此外在进展性乳癌患者Ferritin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且与病程有关。
预防 细胞组织如果异常生长,就会出现肿瘤,它在人体内没有任何功用,并且常会妨碍正常的身体机能。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良性肿瘤可在任何部位出现,但它不会扩散,而且通常在切除后,不再复发。虽然良性肿瘤只固定生长于某处,但它通常应被切除,因为它不仅有时会压迫附近的器官,有少数良性肿瘤后来还会变成恶性的。与良性肿瘤相反,恶性肿瘤会扩散至其他部位,而且即使切除后,仍可能复发。恶性肿瘤应尽早治疗。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帮助。
5、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肖丽明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肿瘤疾病(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肺癌,脑瘤等)的中医药治疗;癌前病变的干预治疗,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肠息肉,甲状腺结节,乳腺病等。以及内科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中医中药对慢性疾病的调理,如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疲劳综合征,皮肤病(痤疮,黄褐斑,皮肤肿瘤)等。
梅运清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擅长:腔镜下食管癌、肺癌、肺结节、纵膈肿瘤、手汗症、漏斗胸和鸡胸手术,瓣膜置换(成形)术、先心病矫治术、心脏搭桥手术、动脉瘤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