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年月自考混凝土结构设计真题试卷自考

自考真题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一大法宝,需要好好利用,而且年份离的越近,参考价值越高。以下是希赛网自考频道整理的全国2020年8月自考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真题试卷,考生可参考试卷题型、分值、重点考试内容及答题规范,参考答案现在暂未公布,希赛网将持续更新。

全国2020年8月自考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真题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丙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A.确定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B.提高一度确定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C.确定地震作用、提高一度确定抗震措施

D.确定地震作用、降低- -度确定抗震措施

2.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惯性力

A.大小与绝对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绝对加速度方向相同

B.大小与绝对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绝对加速度方向相反

C.大小与绝对加速度大小成反比,方向与绝对加速度方向相同

D.大小与绝对加速度大小成反比,方向与绝对加速度方向相反

3.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无关的是

A.场地类别

B.抗震设防类别

C.结构阻尼比

D.抗震设防烈度

4.下列不属于平面不规则类型的是

A.扭转不规则

B.楼板局部不连续

C.凹凸不规则

D.楼层承载力突变

5.振型组合SRSS法假定

A.各振型反应之间相互独立,主要用于平面振动的多质点弹性体系

B.各振型反应之间相互独立,主要用于平动-扭转耦联的多质点弹性体系

C.各振型反应之间相互耦联,主要用于平面振动的多质点弹性体系

D.各振型反应之间相互耦联,主要用于平动扭转耦联的多质点弹性体系

6.楼面均布荷载传递到双向板肋梁楼盖短边梁上的荷载呈

A.矩形分布

B.直角梯形分布

C.三角形分布

D.等腰梯形分布

7.确定框架柱剪力分配系数时,应采用

A.抗拉刚度

B.抗侧刚度

C.抗压刚度

D.抗弯刚度

8.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方法不包括

A.反弯点法

B.改进反弯点法

C.D值法

D.底部剪力法

9.确定框架节点处的梁端弯矩分配系数时,应采用

A.转动刚度

B.抗弯刚度

C.抗剪刚度

D.抗扭刚度

10.装配式框架结构非底层柱的计算长度一般取其结构层高的

A. 1.0倍

B.1.25倍

C.1.5倍

D.2.0倍

11.下列不属于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A.结构达到承载力

B.结构构件疲劳破坏

C.结构连续倒塌

D.结构构件裂缝过宽

12.下列关于结构抗力R和作用效应s,正确的是

A. R和S均为随机变量

B. R为定量,s为随机变量

C. R和S均为定量

D. R为随机变量,s为定量

13.设计柱下独立基础时,不需进行

A.底板配筋计算

B.基础受剪承载力验算

C.底板变形验算

D.基础受冲切验算

A.适度设防类

B.标准设防类

C.重点设防类

D.特殊设防类

15.预制柱吊装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翻身吊

B.预制柱自重须乘以动力系数

C.柱重要性系数增加一级取用

D.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吊装

16. 剪力墙宜自下而上连续布置,以避免

A.强度不足

B.延性不足

C.刚度突变

D.强度突变

17.关于剪力墙结构,下 列选项正确的是

A.墙肢内轴向压力可提高其受剪承载力

B.墙肢内轴向拉力可提高其受剪承载力

C.墙肢内轴向压力可降低其受剪承载力

D.墙肢内轴力不影响其受剪承载力

18.抗震设防烈度相同时,不同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排序正确的是

A.框架-剪力墙>全部落地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

B.部分框支剪力墙>全部落地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C.全部落地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D.全部落地剪力墙>框架-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

19.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下 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部分采用铰接

C.纵向设计成刚结抗侧力体系,横向可以采用铰接.

D.横向设计成刚结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20.关于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不正确的是.

A.整截面剪力墙无反弯点

B.联肢墙墙肢在大多数楼层中无反弯点

C.整体小开口墙无反弯点

D.壁式框架在大多数楼层中无反弯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结构抗震设计时,应使结构的自振周期远离土层的           , 以避免发生类共振现象。

22.抗震墙墙肢的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

23.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比现浇式框架结构的工业化程度

24.框架柱截面尺寸沿高度变化时,框架梁的计算跨度通常近似取柱最           截面的形心轴之间的距离。

25.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称为           极限状态。

26.对于延性破坏的结构构件,其目标可靠指标应比脆性破坏的构件取得略           一些 。

27.牛腿在竖向荷载和水平拉力作用下,其受力特征可比拟为           模型来描述。

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计算地基沉降时,应取用荷载效应的           组合。

29.高层建筑结构在倒三角形分布的水平荷载作用下,顶点的侧向位移与结构高度的           次方成正比。

30.控制高层建筑的           , 可从宏观上控制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简述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抗震设计原则。

32.试列举四种以上作用在框架.上的竖向荷载。

33.单层厂房的屋盖支撑主要包括哪些?

34.简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限制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主要目的。

35.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纵向剪力墙不宜布置在长矩形平面两个尽端的理由。

THE END
0.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与答案56.瓷全冠属于 A.金属全冠 B.非金属全冠 C.混合全冠 D.核冠 E.桩冠 正确答案:B 57.增加修复体抗力的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减少修复体的体积和厚度,以便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 B.合理控制修复体的外形,避免尖、薄、锐的结构形式 C.根据患牙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理化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 D.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 Ejvzq<84mcqyik7~ld{y/exr1{kyik8ykmw549?:2:a8/j}rn
1.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保护层厚度变小时,较薄的混凝土层对钢筋的握裹力减弱,会引起锚固受力和预应力传递性能的不足,影响结构抗力。从长远看,保护层过小会引起混凝土碳化、脱钝、钢筋锈蚀进程加快,影响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年限。混凝土保护层过大,则意味着截面有效高度的减小,对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和裂缝控制性能影响极大。最常见的是负弯矩钢筋位移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966/j}rn
2.标准版房屋租赁合同乙方使用房屋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特区有关系列规定,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乙方不得改变房屋结构、设施。如故意或过失所造成毁损,应负责修茸恢复原状,赔偿经济损失。 第九条: 如发生不抗力,政府或上级部门征用房屋或土地等情况,本合同自动解除。由此造成乙方损失时,甲方概不负责。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5Tjr~qpilbp€jp1jkuqwl1hcthy~wnktig}tpi1yik‚tpihgoynsa34:88:3jvor
3.钢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2.2 结构的抗力 定义:结构构件抵抗作用效应的能力 性质:与时间有关的随机过程 简化:忽略随时间的变化,用随机变量模型描述 不定因素:材料性能、几何参数、计算模式 2.3 结构的功能与极限状态 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24;81;8ftvkimg8igvcomu86645<54;>
4.ASCE710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中文版.pdf结构抗力的作用98 1.4 结构的整体稳固性9 1.4.1 结构整体稳固性验算的荷载组合9 1.4.2 传力路径的连接9 1.4.3 侧向力9 1.4.4 支承上的连接9 1.4.5 结构墙的锚固9 1.4.6 偶然事件的荷载 10 1.5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分类10 1.5.1 风险级别 10 1.5.2 复杂风险类型 11 1.5.3 毒、剧毒、爆炸性物质 11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494356:99;>:0unuo
5.智能土木工程结构(IntelligentCivilStructure)概述考察众多建筑灾害实例,人们发现,在整个建筑结构的设计寿命期内,都有可能发生结构失效。其原因在于 1)由于结构抗力的衰减、正常范围内的损伤积累而致使的强度及可靠性的降低; 2)由于材料的老化、腐蚀及力学性能的劣化(如徐变等)而导致的结构耐久性失效; jvzq<84yyy4dctpq0ipo8xqnwzjqw4ickyiw86330nuou
6.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另外,利用碳纤维的压敏性、压阻性、温敏性等特性,可实现智能混凝土的损伤预警功能,即计算机可与纤维材料连接反馈,当混凝土内部应力或应变接近极限时自动报警。碳纤维混凝土已在高抗力结构、智能混凝土结构及电磁屏蔽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2 复合材料建筑模板jvzq<84yyy4fexwt0qxh0ls1skzb1wjy31814;225/6:1:=5578/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