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2篇文章介绍了二向应力状态和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圆,且都在ANSYS中进行了复现。那么,在有限元理论中又是怎么描述一点的应力状态的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们需要先介绍两个概念:应力矩阵和应力向量。
ANSYS对于一点的应力,一般采用向量标记:
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也会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应力分量的含义如下图所示(图片来自ANSYS帮助文档),6个分量会随着参考坐标系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2.一点应力状态的矩阵描述
假设有两个坐标系O(X Y Z)和O’(X’ Y’ Z’),对于同一点的应力状态,在这两个坐标下的应力分别为 σ 和 σ’,记:
则有:
这个公式就是应力圆的矩阵方程。特别的,对于二向应力状态,有:
其中,β 即为转角。
可以将变换矩阵[T]写成一个2×2矩阵,如下:
对应的[σ]和[σ’]也可以写为一个2×2矩阵:
这样,便得到了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圆的矩阵方程。
3.回顾与小结
对于一点的应力状态,笔者所写的“应力圆”三篇文章,算是回答了“是什么”这个最基础的问题。第一篇介绍了二向应力圆,第二篇介绍了三向应力圆,本篇又简单的介绍了应力圆的矩阵方程。由表及里,也算是一个完整的“圆”。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讨论,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文章的最后,再补充一点自己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一个一般的三向应力状态,如果用画二向应力圆的方法,会得到什么?在“应力球”中,当只改变一个转角时,轨迹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还是圆,这里就不验证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实验。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在第二篇文章中的计算结果基础上,添加如下命令流:
/POST1
ALLS
SET,LAST
*DIM,STRE,ARR4,36,36,36,4
*DO,K,1,36
*DO,J,1,36
*DO,I,1,36
LOCAL,11,0,0,0,0,5*I,5*J,5*K
RSYS,11
*GET,STRE(I,J,K,1),NODE,1,S,X
*GET,STRE(I,J,K,2),NODE,1,S,XY
*GET,STRE(I,J,K,3),NODE,1,S,XZ
*ENDDO
*ENDDO
*ENDDO
/PREP7
CSYS,0
LDELE,ALL
N=0
*DO,K,1,36
*DO,J,1,36
*DO,I,1,36
N=N+1
K,N,STRE(I,J,K,1),STRE(I,J,K,2),STRE(I,J,K,3)
STRE(I,J,K,4)=N
*ENDDO
*ENDDO
*ENDDO
N=0
*DO,I,9,36,9
*DO,J,9,36,9
LSEL,NONE
N=N+1
*DO,K,1,35
L,STRE(I,J,K,4),STRE(I,J,K+1,4)
*ENDDO
CM,LINE%N%,LINE
*ENDDO
*ENDDO
ALLS
上述代码的含义是,对整体坐标系O,以某角度存在的参考坐标系O’,绕O’的Y轴转动O’,记录参考坐标系下的SX、SXY、SXZ,并描绘出其在应力球中的轨迹。每个相对O初始角度不同的O’,在绕O’的Y轴转动时,应力表现在应力球中,会出现一条不同的轨迹,如下图所示:
为了方便显示每条轨迹,这里做了线的分组,前9条轨迹显示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每条轨迹在XZ平面上的投影都是一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