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 通讯员 朱玉
近年,中国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骨科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日常生活中人们诸多不健康的生活及运动习惯,也可能引发骨科疾病,患者苦不堪言。
12月5日,2021塔亭骨科国际论坛在福州隆重开幕
为了帮更多患者,12月3日-5日,2021塔亭骨科国际论坛在福州举办,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近两百位国内外大咖“云聚”福州,分享和展示最先进的技术,汇聚和碰撞最前沿的观念。
这是骨科医学领域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高成果的一场学术盛会,旨在打造骨科专业医师学习提升、交流互鉴的平台,增进学术交流,促进骨科事业发展,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惠及更多患者,共同助力“健康福建”发展战略。
骨科巨擘云聚 共享前沿技术
此次论坛持续三天,9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精彩纷呈,覆盖当今国际前沿领域研究和学术热点,骨科大咖们热烈探讨,促进临床治疗理念、策略、治疗方案的提升。
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福建省AOCC委员会、骨科在线主办,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肢体矫形与重建分会、福州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福州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福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病学分会、福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协办,福州市第二医院承办。
塔亭骨科国际论坛上,大咖们共享学术盛宴
林凤飞院长希望借助塔亭骨科国际论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开幕式上,福州市第二医院林凤飞院长说,医院已多次举办塔亭骨科国际论坛,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向其他省、市学习新成果,不断提升科室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创造发展新趋势,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张英泽院士为塔亭骨科国际论坛点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张英泽院士对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并携团队到福州市第二医院进行手术演示。
张英泽院士随后携其团队来到福州市第二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演示
他指出,历届塔亭骨科国际论坛推动了福建省乃至全国骨科的学术水平,成为国内骨科的一张名片。这是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和互相借鉴的学术盛会,骨科同仁们要有一双睿智的创新之眼,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不断前进。
百年老院 迈入发展新时代
开幕式上,林凤飞院长介绍了该院骨科学科的开创、传承与创新。福州市二医院原名“塔亭医馆”,始建于1866年,坐落在闽江河畔塔亭路,是福州市医疗机构中历史最悠久的百年老院,1956年更名为“福州市第二医院”,并于1958年成立骨科,近年,医院主办的“塔亭骨科国际论坛”正因此得名。
历经百余年的沉淀和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末,“看骨科到塔亭”已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10年,骨科体量飞速发展,已在全省,甚至全国驰名。
如今,福州市第二医院已是一所以骨科为龙头,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617张,14个病区,骨科各级医师167名,形成以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运动医学科、手足显微外科、足踝外科、骨内科9个亚专业为重点研究方向及1个骨科研究所全面发展的模式。随着智慧医疗时代的来临,该院骨科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精准医学、智能医学与大数据时代直接进入骨科的科研和临床实践。
精益求精医者心 打造行业典范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多年来,福州市第二医院始终站在骨科发展的前沿,以临床推动学术,以学术指导临床,以科研助力行业。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受福建省卫生厅委托,该院定期举办骨科医师培训班,同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教学任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骨科骨干,如今,许多人已成为当地的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为福建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授予“骨科专项能力培训教学基地”,福建仅此一家。这一资质源于医院多年来的学科积淀,亦在赋予医院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多年来,该院骨科积极同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派年轻医生前往美国纽约特种医院、梅奥诊所、费城rothman骨科研究所、德国Charite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聘请美国科罗拉多关节置换中心的Charlie C Yang及欧洲儿童骨科教育委员会主任Federico Caneverse教授等国际专家作为特聘专家,还成立了知名创伤骨科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的名医工作室,特聘专家每年定期来该院查房、病例讨论、示教手术等学术交流。
多学科协同 造福八闽百姓
在学习中前进,在传承中创新。多年来,在林凤飞院长的带领下,塔亭骨科人不断开拓进取,以骨科为龙头,多学科协同精进,践行新时代综合医院发展之路,造福八闽百姓。
11月,91岁的福州林老太(化名)摔了一跤,到医院一查,竟是右侧股骨颈骨折。老人年纪大,又有高血压、静脉血栓、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若要手术,麻醉风险极高。在福州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六区髋部组组长林朝晖主任详细检查后,并联系麻醉科陈晓梅主任、李重颐主任等专家,讨论麻醉、手术和术后康复方案。多学科会诊后,专家们决定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最大限度减少麻醉风险。
手术很顺利,不到半小时,专家们就完成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人清醒后回到病房,疼痛马上缓解,可以平躺睡觉。术后第一天,老人就拄着拐杖下地行走,家属及其他患者都连呼奇迹,“这么大年龄,昨天手术,今天就下地走路!”术后5天,老人康复出院。
九旬老太髋部骨折,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
其实,13年前,林老太也摔过一跤,造成左侧股骨颈骨折,当时,家人很绝望,他们听说“高龄老人髋部骨折是最后一次骨折”,因为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能导致老人死亡。当时,在福州市第二医院,医生们给林老太做了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年来,老太活动自如。
林朝晖主任说,随着医学的发展,老年性骨折强调快速康复的理念,近年,该院为不少高龄或超高龄骨折患者做过髋部骨折手术,最大年纪的患者已107岁。他建议,老人髋部骨折后最好在48小时内,甚至24小时内手术。
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这样的幸运患者不少。该院是国家级“十一五”重点专科,省级、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及福建省创伤骨科急救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挂靠单位,骨科年门急诊量突破30万人次,手术总量近3万台,不少患者在这里解除了疼痛,赢得了新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